注:文中出现的术语基本都是个人翻译,因为就根本找不到中译。而有的根本就没法翻译了,只好沿用原文,望见谅。
某日,我忽然留意到了《赤痕:夜之仪式》的漂亮的哥特体标题文字,一下子被其吸引。以前怎么就仔细看呢?(因为以前索尼没送)
我本来想用“血污”这个译名的,但是想到编辑八成会给我改掉,就将就用“赤痕”了。关于“赤痕”这个译名,我就说一句:游戏里血液颜色是能改的。
于是我望向了书架一角落满灰尘的一个塑料盒中放着的,沾有墨迹、略微生锈的蘸水笔笔尖。久违的写字热情被激发了出来,我决定拿蘸水笔手写复刻“Bloodstained”这行字。“Ritual of the Night”这行完全是现代艺术字了,所以放在一边。
机核之前有过不少谈西文字体设计的文章,了解字体设计的人应该有不少。但是,谈及西文书法的文章几乎只有一篇,介绍了铜版体(英文花体)。而铜版体恰恰是西文书法中有些特殊的。因为它是用有弹性的细尖(pointed nib,也叫点尖)书写的,强调线条的粗细变化;而西文书法的大多数字体,都是用宽度不变的宽尖(broad nib,也叫平尖)书写的。宽尖和芦苇笔、羽毛笔是一脉相承的,是西方书法(包括阿拉伯、印度书法)的基础。 用坚硬的宽尖,写出富于变化的线条,是我眼中西方书法的魅力之一,颇有“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的感觉。这和东方用柔软的毛笔,写出挺拔险峻的笔划,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不过,或许是文字类型所限,西方其实一直没有和东方的“书法”完全一致的概念。我们翻译成“书法”的那个英文单字是calligraphy,来自希腊语kalos graphos,大白话说就是“美丽的字”。东方的书法在精髓于“法”字,经过一代代书法家的精炼,已经融入了哲学层面的东西。“字如其人”这种说法,在西方是不存在的,因为西方一直更偏重实用性。也没有书法家,只有scribe或penman。可以说,他们是匠人,从不追求以字名世。
所以在印刷术发明之后,西方很快进入了typeface和typography(实在不知道怎么翻译合适)的时代。直到1880年代开始的新艺术运动,书法才又受到重新关注。
总之,我写西文书法,也不是为了陶冶情操,纯粹是觉得有趣而已,无论从东方还是西方标准来看可能都称不上“书法”,叫“写字儿”更好。
在今天仍在使用的众多西方字体中,人们最司空见惯的Times New Roman这样带衬线的大写字母(注意是大写字母)反倒是源头最古老的,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一世纪的罗马碑刻。给人神秘古奥印象的哥特体,迟至11世纪才出现雏形。
成型的时候都已经13世纪,再有个一百多年就文艺复兴、结束黑暗时代了。所以本着魔法界“越古老越厉害”的原则,写满整齐哥特体的魔导书都不是什么厉害的家伙(确信)。
“哥特体(Gothic)”只是个笼统的名称,英文中有时候也叫Blackletter。通常,有四大类字体被归类为哥特体,它们是Textura、Rotunda、Schwabacher和Bastarda。
我们通常说的哥特体,一般都是指Textura一系。它在13世纪出现,方正的笔划据说是受到了卢恩文字的启发。
Textura这个名称来自拉丁语Littera Textualis,很难翻译,textualis直译过来可以是“纹理的、行文的”,是形容这种字体的特点的。因为此前的字体都是重视单个字母的清晰可读,而Textura的出现,使得人们开始重视整的视觉效果。尤其是给人华丽感觉的Textural Quadrata,是其代表。如今人们提到“哥特体”,通常指的就是它或它的变体。在英文世界中,它又名Old English,至今受到喜爱,例如《华盛顿邮报》的标题就是用的它。
Schwabacher和其改进版本Fraktur在中文世界通常被称为“德国花体”。它们是德国草体(Kurrentschrift)和早期哥特体结合的产物,易读性其实并不高(甚至可以说非常糟糕,见上图),却深受德意志人民喜爱。Fraktur甚至在长达500年的时间里都是德语区的标准字体,直到上个世纪前中期才被更现代的、更易读的字体取代。
Bastarda这个名字初见估计会让人吓一跳。它是法国地区的草书体(Cursiva)和Textura的结合,是混合体,所以浪漫的法兰西人民直接将其称作bastard字体了(现代法语bâtarde)。
那么,为什么这些字体被称作“哥特”?追根溯源,它的得名的确和“哥特小说”命名如出一辙:“哥特”和黑暗的中世纪联系在了一起。要说哥特小说的“哥特”是代表中世纪的惊悚压抑,哥特体的“哥特”最初则是意味着野蛮。这是怎么回事?
彼时在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浪潮方兴未艾。意大利,尤其是威尼斯、佛罗伦萨等地一直使用的便是Rotunda字体。这种字体虽然后来也被归类为哥特体,但它的形态正如其名的意大利语含义(rotunda,圆形的),是圆润柔和的,不同于Textura的方正和Bastarda的飘逸。
众所周知,要成为一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的充要条件是,先成为一个精神罗马人。那时,当这群精罗看见北方民族使用的这些花里胡哨的、并且是明显受到日耳曼人影响的字体时,他们震怒了:这些字体简直太野蛮了。他们认为这些字体是日耳曼蛮族发明的,而作为日耳曼人一支的哥特人便中了枪,名字和“野蛮”划了等号。这便是“哥特体”这个称呼的由来。
作为精罗,在当时复古思潮的影响下,从古代抄本中发现了一种优雅的字体,他们称之为“古体(Littera Antiqua)”,并认为这是光荣的罗马人使用的字体。但实际上,这种被重新发现的字体出现于查理大帝(Carolus Magnus/Charlemagne)治下的加洛林王朝时期,因此后世称之为“加洛林小写体(Carolingian Minuscule)”,是当时全欧洲使用最广泛的字体,并且还是哥特体的直系祖先。11世纪出现的增加了衬线的晚期加洛林体,便是哥特体的雏形。
而意大利的精罗们重新在加洛林体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创制了现代衬线体的源头,这种字体被后世称为“人文主义小写体(Humanist Minuscule)”。它还有一种适合快速书写的变体的“尚书院行书体(Cancellaresca Corsiva)”,如今它被称为“意大利体”,也就是中文语境中的“斜体(Italic)”,仍在被广泛使用着。
首先好久没写了,手早就生疏了(虽然我也就没怎么练过),先随便写几个字熟悉一下。
先把笔墨准备好。蘸水笔很挑纸,经过测试选用了不知名品牌的巴川纸(Tomoe River)。
“Bloodstained”这行字由于是现代设计,很难说具体是哪种字体,似乎只能笼统称为哥特体。而事实上这几个字母的确也杂糅了几种字体的笔法。从字形上来看,B、l、i、t、n都是Textura的笔法,而d是Bastarda一系混合了草书体的写法。而从字高上来看,这是Bastarda或早期哥特体的字高。
那么我先来写几个Textura Quadrata体的字母。Textura系列字高通常是5个笔尖宽度,打好参照。其实中世纪的抄写员们都会先打好格线,否则光靠眼睛是很难写整齐的。我由于是随手写所以懒得打格线了,果不其然写歪了。
Bastarda我不太会写,于是换成类似笔法的Fraktur。
哥特体的大写字体基本都是画出来的,而不是写出来的。大写字体在当时的主要作用是装饰,而不是标示一个句子的开头。所以抄写员们往往会在大写字母上花费很大心思。如此手绘字母专门有个称谓叫Lettering。
为了整齐,还是打一下格线,以便确认字高。原版的渐变色是不可能还原了,我就选了一个颜色像血的墨水。
然后开始这个大写B的Lettering。大部分组件都没法用宽尖笔完成,所以先写出基本笔划,然后就用细尖笔加细节了。
之后写小写字母。这个笔划粗细明显经过人工调整,所以要添笔。
然后正当我写完最后一个d要去盖墨水瓶盖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转身,啪唧,“Bloodstained”这行字真的stained了。定睛一看,t字也写歪了。相似度70%?算了,贻笑大方,诸位凑合看罢。
笔:Brause 180号笔尖、Esterbrook 357号笔尖、不知名的笔杆
墨水:百乐 Iroshizuku彩墨 “红叶”(练习使用的是“月夜”和“稻穗”,分别算是Miriam和Johannes的印象色)
评论区
共 4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