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空5500年》是一本很漂亮的书,也是一本关于星空的神话和人类对群星科学探索的简史。书中收录了大量精美的插图,从绘制的神话星图到科学观测的太空照片,让我们了解到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是如何一步一步探索扩展的。
你们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一定也会为那些精美的插图所吸引,也会感受到那些怪异构思的精妙,还会钦佩那追寻真理的科学精神,对那些探索的先驱肃然起敬。在文明的历史中,知识就像一位向导,在这个蛮荒的黑暗世界中引导人类追寻她的足迹。有时她也会告诉我们:“前面的区域以后再来探索吧~”
自从人类在这个孤寂的世界中睁开眼睛,浩瀚的天空就像一块画布。仰望星空时,人类会本能地在群星中搜寻已知的图像,因此便将脑海中的所有神话、幻想和恐惧投射到这块画布上。再用已知的东西给星座命名。 在天文学的历史上,最奇妙、被人们奉行时间最长的就是“天球论” 。在今天看来天球论这个观点相当的奇怪,但它其实是有逻辑可循的。
在诺斯替的神话中,也借鉴了这类观念,在最外层是低级造物主德穆革,其中每一层都有相应的天使在看守着诸天,人的灵魂则是来自世界之外的异乡人,如今被囚禁在这个邪恶的世界中。
西方天文学起源于美索不达米亚,人类最早的一批天文学文献产生于古巴比伦文明,其中最古老的文献写成于公元前17世纪。但是, 在不科学的动机驱使下对群星进行了“缜密的科学分析”。使得天文学在其后3000年间主要以占星术进行魔法实践 。巴比伦人将日月星辰与诸神联系起来,认为天象会对地面上的事件产生影响。 (然而异乡人的命运并不受制于这低级造物主创造的虚假天幕)
最早的科学历法只能追溯到大约公元前100年,但中国古代对天文现象的观测记录可以再往前推1000年。一些观测记录刻在甲骨上,但后来出土的甲骨常常被误认作龙骨,而龙骨粉又是中药,结果,许多记录就被当成药吃掉了。
远在欧洲天文学开始发展之前,古代中国就已经有了历法和天文的概念,用于研究和解释天文现象。
历法是通过研究天象的运行规律,编制一套适用于生活与劳作的表。天文则是解释天象预示的意义,基本上还是以占卜为主。几千年来中国的天文学家在研究群星的漫长探索中,从未停歇。中国在公元前4世纪,进行了世界上最早的有计划地对太阳黑子的观测,并记录了观测结果。只不过当时被误以为是日食。同时期的甘德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完成木星详细观测的人,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仅凭肉眼对木卫三的观测记录,比伽利略发现木卫三早1500年。
人类文明最古老的星图集手稿,是《敦煌星图》,它完整地展示了8世纪古代中国观测到的1339颗恒星的分布。
古埃及人对恒星和当时的北极星(紫薇右垣一)有所了解,并将这些知识用于金字塔修建中。比如胡夫金字塔的通风井并不仅仅只是通风口,也不是为了观测星象。它还能和天空中的某些恒星连成一线,因此很可能与法老死后升天有关。
古埃及人认为,永远都在北方闪烁的恒星就是法老死后通往异世界的入口。他们还发现,小熊β(北极二)与大熊ζ(北斗六)都围绕着北天旋转,仿佛是在标记这个入口的位置,于是他们就给这两颗星星的组合起了个绰号——“坚不可摧的星”。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古埃及人曾经试图从科学的角度去理解星空的运行机制,直到公元前323年,古埃及进入了托勒密王朝之后,古埃及天文学才开始逐渐与古希腊和古巴比伦的天文学相融合,科学研究的比重大大增加,亚历山大港逐渐成为当时全球科学研究活动的最前沿。
古希腊神话中银河是由女神赫拉的乳汁形成的,英语中银河(Milk Way)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古希腊早期对宇宙的观点和世界上其他地区差不多,也是认为世界是平的,就像阿喀琉斯之盾那样的一个圆盘,天空是一个不满群星的穹顶。
后来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球体才是自然界中最完美的形状,所以大地和天空都应该是个球。后来大地是个球的想法,在水手们的实际观察经验中得到了证实,而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前322)也指出,月食发生时地球在月亮表面投下的阴影是圆形,就是大地是个球的有力证据。
实际从那时起,地圆说已经成为古希腊人们普遍接受的先进思想。
耆那教徒认为,宇宙是无始无终的,而神并非宇宙的主宰。他们相信宇宙由六种物质组成:灵魂、物质、运动介质、静止介质、虚空及时间。这种宇宙观与其他古代宗教相比极为复杂,也可以说在某些方面非常先进。自公元前4世纪起,希腊、巴比伦、拜占庭和罗马的天文学思想开始向印度传播,使得印度的传统宇宙观转向了以观测为基础的宇宙学。
为了搞清楚宇宙的运行机制,古希腊人做出了一个逻辑上的推断——如果地球是个球体,那么天空也应该是球体。柏拉图描述道:造物主将整个宇宙构建成一个圆球,宇宙的运动无外乎圆周运动。亚里士多德也认为宇宙是球体,他认为由四种元素(水火土风)组成了地球上的物质,而天空是由“第五元素”(以太)构成。
欧多克索斯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像套娃一样的同心球层,日月星辰就分布在这些旋转着的透明球层上,在这个像套娃一样的宇宙体系中,地球位于正中心。
这套以地球为中心的套娃天球宇宙模型盛行了1300多年,直到16世纪哥白尼学说出现,才受到了颠覆性的挑战。
其实早在公元前4世纪,阿利斯塔克曾经提出过宇宙的中心是太阳,但这一理论因为不符合亚里士多德物理学定律而被摈弃了。在牛顿经典力学体系出现之前,整个西方世界都被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统治着。
人们时常将中世纪称作蒙昧的时代或黑暗的中世纪,其实这样说是有一定误导性的,因经常有人对中世纪带有这样的刻板印象:愚昧的宗教迷信以及盎撒跟阿拉伯菜鸡互啄。但真实情况却并不是我们想象中那么愚昧,无论是虔诚的基督徒还是穆斯林也并非全都那么古板教条。那个时代虽然有诸多的苦难,但知识的光辉从未熄灭,探索精神在求知欲的驱使下依然充满活力。
罗马沦陷后,希腊的许多文献连同科学研究成果一起,被送去了拜占庭(君士坦丁堡的希腊古称)。但这些知识没有使欧洲最先受益,反倒是被阿拉伯人充分吸收,大大促进了阿拉伯世界的科学技术发展,将中世纪早期的欧洲远远甩在身后。这就是8——14世纪的伊斯兰黄金时代。
你们以为当时的基督徒和穆斯林见面就干?其实他们还会进行友好的哲学交流。
早在先知穆罕默德(公元570年前后)出生之前,阿拉伯人就开始重视希腊的科学文献。到了公元10世纪,阿拉伯帝国物质上的富足使得他们渴望汲取更多的精神养分,进一步丰富文化。与基督教学者的接触,促进了伊斯兰世界对古希腊、波斯、古埃及和印度的那些伟大知识的收集和整理。学者们在几个世纪里,付出了大量的劳动,将外来古籍翻译成了阿拉伯语。
当时伊斯兰世界的天文学家们面临的最大挑战,是如何使新的科学认知与先知穆罕默德的教义并行不悖。因为从伊斯兰教的角度来看占星学是有多么的离经叛道,恐怕那些伊斯兰天文学家们是心知肚明,故而不得不极力淡化占星学的预言能力,小心翼翼地在科学和宗教之间维持微妙的平衡(伊斯兰天文学家阿尔哈十米认为,这些数据在数学上是可导的,所以不会违背真主的意志)。
星盘是中世纪伊斯兰天文学者和基督教天文学者们必备的工具,也是当时占星术和以占星术为基础的医学不可或缺的工具。伊斯兰天文学家们将星盘改造升级成了功能强大的计算仪器,除了可以用于计算太阳和其他恒星升起的时间之外,还可以用于计算出麦加的方向。
在穆斯林统治下的西班牙,大量伊斯兰天文学研究成果和来自希腊、印度的参考文献一并传入西欧。11世纪西欧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欧洲的思想家们也开始探寻和发展与基督教教义保持一致的宇宙学。
但这个时期的科学研究既没有开展新的观测,也未采取以实验为依据的研究方法,这种在旧纸堆里翻找答案的方法只让科学向前发展了一小步。
伊斯兰文献传入欧洲之后,天球论的套娃宇宙结构成为了欧洲的主流宇宙理论,但是推动各层天球旋转的神秘力量是什么呢?在14、15世纪一些观点认为最外层的天球层是由上帝推动的,而内圈的每一层则是由该层的天使推动的。
这种在今天看来完全是无稽之谈的迷信观点,在当时与那些原始宗教相比,其实是很先进的思想,虽然也有编的成分,但也具有严密的逻辑与计算,并非我们认为的开局一张图内容全靠编。因此在很多方面也确实被证明有用,当时教会掌握的那些知识和技术,在迷信观念强烈的欧洲农民看来简直就是黑科技、是奇迹。
同时期那些地方的原始宗教无论在任何方面,跟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相比都差得不是一星半点,玩过《十字军之王》的应该都懂。当然,越是被证明有用,也就越是大大增加了今后想要干翻这些观念的难度。
中世纪的欧洲并没有仅仅停留在这些怪异的理论构想上,神奇的是,竟然有人根据在现在看来毫不科学的理论,制造出了机械天文钟。这东西构造复杂,把报时精确度提升到了小时和分钟,而且这还是一个天体运行的动态展示模型。在那个时代,造出这样一座钟简直就是一个奇迹。除此之外,这些知识还被用到了大航海事业上,也为今后的海盗活动和臭名昭著的殖民掠夺打下了基础。
14世纪,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欧洲的知识结构开始发生转变,欧洲学术界开始醉心于艺术、建筑、政治、科学和文学传统的重新发现。天文学领域的巨变则要晚很多,直到15世纪末才发生。
哥白尼用现代数学推演在西方世界盛行了1300多年的地心宇宙体系,发现这个体系不合理,而且不符合柏拉图认为宇宙是一个优雅而和谐的系统这种观点。随后哥白尼对天球层的宇宙模型进行了改进,在哥白尼的模型中,宇宙的中心被换成了太阳,地球围绕太阳运行,这样一来之前不合理的地方一下子就说得通了。
另外,哥白尼自始至终都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其实他自己就是一个神父,而且 他自己并不认为他的学说与《圣经》相抵触 。
说到哥白尼的死,相信有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认为是他是被教会烧死的。其实并不是,年迈的哥白尼将自己的著作《天体运行论》出版后不久便病逝了,享年70岁。因此在教会逮到他之前,上帝就先一步将他带走了。被烧死的那个是布鲁诺,因为捍卫和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被教会当作异端烧死了。
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提出了很多问题,却只解答了少数。后人是去解决这些问题也好,还是去反驳它也罢,总之,科学革命就这样开始了。
因为哥白尼的日心说重新构建了宇宙的模型,到了17世纪,对于宇宙到底是什么模样,人们众说纷纭,天文学也陷入了一个迷失方向的摇摆时期。德国数学家、占星术士兼路德教会牧师—— 约翰内斯·开普勒对行星的排布形成了自己的见解。他在《宇宙的奥秘》中给出的古怪答案令人晕眩 。这是第一部公开发表的捍卫哥白尼学说的作品。他认为,是一些三维立体的几何形状嵌套在宇宙的各个球层之间,将他们隔开并支持起来。个球层之间的距离也是由其间的多面体决定的。
看了《宇宙的奥秘》中的配图就知道开普勒的宇宙结构是多么的怪异,SAN值没掉到30以下画不出这东西。
所有行星绕太阳的轨道都是椭圆,太阳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行星和太阳的连线在相等的时间间隔内扫过的面积相等,因此,行星在椭圆轨道上接近太阳时会加速,远离太阳时会减速。
行星绕太阳公转周期的平方和轨道半长轴的立方成正比。
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定律,总之开普勒定律否定了天体遵循完美的均匀圆周运动这一观,也为念对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也起到了一定的铺垫。
开普勒的墓志铭是这样写的:我曾测量天穹的高度。而今丈量大地的深度。精神归于天国,身影没于尘土。
关于宇宙的结构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不同时期、不同文化的看法不一,相关的神话也是五花八门。而地心说在当时之所以如此难以被撼动,是因为它有着一套严密的逻辑和实践证明,并非胡乱编造。就连伽利略最初都并不相信哥白尼的日心说宇宙模型,1597年开普勒送了他一本《宇宙的奥秘》,也没能将他完全说服。
1609年,伽利略改进了望远镜的设计,做出了他的新式八倍望远镜。不久之后,他又造出了一台20倍望远镜。当他通过望远镜审视天穹时,目镜中呈现的景象几乎立刻打消了他对哥白尼的疑虑。
为了不被教会当做异端,伽利略只能尽力弱化自己观点中那些颠覆性的寓意,小心翼翼地展示他那些以观察和实验为依据的发现。尽管他的观测数据得到了众多耶稣会学者的支持,但后来伽利略还是被指控为异端,被判软禁,此后他一直生活在教会的监视中,直至去世。
正当伽利略和基督教的教条做斗争的时候,同一时代,年轻的法国哲学家勒内·笛卡尔决定原创一套系统出来,这意味着要从零开始,怀疑一切,直至只剩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笛卡尔认为自己的存在是无须怀疑的事情(我思故我在)。作为一名虔诚的天主教徒,笛卡尔证明了上帝的存在也是真理。
笛卡尔认为宇宙诞生于一团混沌中,各种元素挤在一起,充满了整个宇宙。宇宙中的粒子在一个巨大的漩涡中做圆周运动,并且遵从笛卡尔提出的一系列运动定律。笛卡尔还提出了一个难以置信的结论,尽管物质可以在空间中移动,但空间和物质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在笛卡尔的宇宙模型中,宇宙中充满了大大小小的漩涡,恒星是各个漩涡的中心。这些恒星系统,共同挤在宇宙中撞来撞去。这一观点对未来的宇宙学产生了巨大影响。
不论是过去还是现在,笛卡尔的宇宙观都是一个非凡的概念,以下是笛卡尔最初展示他的想法时使用的图片,不是见过优格索托斯想不出这东西。
17世纪中叶,到底是什么力量在推动行星运动,对天文学家们来说依然是个迷。炼金术师艾萨克·牛顿最初非常认同笛卡尔的漩涡宇宙理论。正当他被这怪异理论带来的一系列问题弄得一头雾水的时候,胡克在信中向他提出了平方反比定律的推测,给牛顿带来了灵感。
牛顿的计算草稿越写越长,到了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出版,简称《原理》。牛顿是这样说的:“应用《原理》这个新的工具来解释数不清的天体在宇宙间的运动的数学模式是一项挑战,如果我是对的,那么这项挑战超出了人类思想所能理解的范围。”
《原理》出版后,笛卡尔构建的充满物质的漩涡宇宙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个空旷的宇宙空间。而宇宙中的所有天体,都毫无差别地受着引力的影响。几年后,这个概念对牛顿的追随者来说还是过于陌生、难以接受。《原理》之所以难懂是因为牛顿用复杂的数学来解释一切,而且引力这种无形的东西,理解起来就更困难了。不过,对《原理》的一切质疑,都在1758年随哈雷彗星破空而来时烟消云散。早在1705年,埃德蒙·哈雷便根据牛顿定律,预测了它的回归。
18世纪中叶,埃德蒙·哈雷对彗星的成功预测,让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了牛顿的科学体系。借助功能日益强大的望远镜,人们对天体的精确定位和分类的执着已经达到了巅峰。宇宙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在科学源源不断地给出精确答案的同时,神秘学理论依然保持住了人气。
光谱学的创立使得人们能够将复色光通过棱镜色散成不同波长的单色光,进而对发光物体的化学成分进行识别。这最终引发了一场关于星空的科学革命,也给天文学带来了一个新的分支——天体物理学。
进入19世纪晚期,理论上有牛顿的数学证明,实践上配备了各种大型望远镜,天文学家们终于能够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来观测行星的运动,并观测和定位恒星。到了19世纪80年代,人们已经在太阳的光谱中找到了50多种元素,这是太阳物理学的巨大进步。这时期也有学者开始研究太阳表面的属性。人们已经成功地在实验室中用固态或液态金属在极端高温的条件下重现了白色光光谱。这说明,太阳即便不是一个熊熊燃烧的金属球,至少表面也覆盖着一层灼热的液态金属。
20世纪即将到来,世纪之交涌现了一大批“最强大脑”,其中最著名的要数1882年由哈佛大学组建的“皮克林女子天团”。她们的工作是建立一份全新的恒星分类表,这对她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这么酷的设定不考虑出个动漫什么的吗?)
在这些非凡的女性当中,最著名的就是安妮·江普·坎农(1863——1941)。为了给恒星分类,她甚至自己创立了一套光谱型“O B A F G K M”。天文专业的学生为了记住她的恒星分类,还有一套口诀“Oh Be A Fine Girl,Kiss Me”1922年5月9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通过了一项决议,正式采用了坎农的恒星分类体系。
20世纪初,学界普遍认为银河系就是整个宇宙,但关于这一观点正确与否的争论越来越激烈。沙普利认为遥远的星云其实很小,位于银河星系的外围。而柯蒂斯认为星云也是独立的星系,它们很大,只是离我们非常遥远。
说到宇宙大爆炸理论,也许有人立刻会想到爱因斯坦或者哈勃或者谢耳朵?但其实提出这个理论的是一个天主教神父。(哇喔~)
1924——1925年,哈勃算出了地球和仙女星云之间的距离,比想象中遥远的多。这意味着银河系并不是宇宙中唯一的存在。1929年哈勃和米尔顿·赫马森合作分析了多个星系的距离,观测到它们远离我们的退行速度。随即宣布:宇宙正在膨胀。
实际上,宇宙膨胀的概念是两年之前,也就是1927年,由剑桥大学天文系毕业的比利时天主教神父乔治·勒梅特(1894——1966)提出的。勒梅特从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中发展出了这个想法。虽然他的论文引起了爱因斯坦的注意,可惜的是,爱因斯坦从一开始就有点抵制勒梅特关于宇宙正在膨胀的观点,他对勒梅特说:“您计算得没错,但您的物理学简直学得一塌糊涂。”
之后勒梅特又提出了一个新的宇宙学观点:我们所处的这个不断膨胀的宇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过去的一个点,在极为有限的时间内,宇宙的全部质量聚集起来,时间和空间的结构再一瞬间形成。这个被勒梅特称为“宇宙蛋”的观点,也就是我们如今说的“宇宙大爆炸理论”。
在20世纪天文学取得了重大的突破,1964年,美国电射天文学家阿尔诺·彭齐亚斯和罗伯特·伍德罗·威尔逊发现的宇宙微波背景,给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提供了非常有力的证据。宇宙微波背景作为最古老的电磁辐射,为我们提供了宇宙早期的数据信息。此外,一个更大的、至今还没有解开的谜题就是暗物质。
1990年发射到近地轨道的哈勃望远镜,为人类提供了大量分辨率极高的宇宙图像。也让人类将宇宙的年龄从过去估算的100亿——200亿年之间精确到了138亿年左右。利用哈勃望远镜观测遥远的超新星时, 人们还发现宇宙膨胀可能正在加速,加速的确切原因目前还不清楚,但暗能量是最常用的解释 。
对比过去的一千年中天文学领域全部的创新和革命,毫无疑问,没有哪个时代的天文发现比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时期的发现更激动人心的了。至此,星空的故事还在继续,这种充满着无限可能的激动与对未知的恐惧,也将一直伴随在我们左右。就像托马斯.赫胥黎写的那样:“已知是有限的,未知才是无限的。从智慧的角度来看,我们只不过是站在无边无际、无法解释的汪洋中的一个小岛上。我们每一代人都只能通过努力扩大一点点已知的范围,把这座小岛增大一点点而已。”
在骄傲的现代人嘲笑过去的时代愚昧无知的时候,或许根本没有想过,如今我们认为荒诞的那些观念,曾经也是人们付出了坚信的努力得出了结论,不乏长期的观测、探索和总结,亦是那个时代比较先进是思想。今天的宇宙理论亦是在那时的基础上不断修改和完善发展起来的。其实,即便将宇宙比喻为一个球,似乎并没有什么不妥,只不过在现在看来,这是一个不断膨胀的球,无数的星系分布在其中,我们所在的世界并不在它的中心,只是群星中的沧海一粟。而在这宇宙中的我们,就更像诺斯替神话中描述的那样,被丢进了这个被重重包围的充满敌意又陌生的世界中,成了真正意义上“远渡重天的异乡人”。在这个匆忙纷扰且看不到救赎的世界里,我们和派蒙讨论过如何抓住无形的风;和派蒙一起研究过蝴蝶的振翅;和派蒙讨论过流星的终点;和派蒙一起研究过群山深处的脉动……(派蒙,Paimon,双性合体。所罗门王72柱魔神中排第9位的魔神,在科学、艺术、秘法方面造诣很深,能把这些一瞬间授予人类。某种意义上也等同于诺斯替神话中的索菲娅——智慧,她是异乡人在这个世界中的向导、最好的伙伴)
人类文明每个时期的探索与发现并非仅仅只是学术界和科学家的事情,每个人既是新技术的受益者也是受害者,但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而那些在平民大众看起荒诞怪异、匪夷所思的宗教思想、学术理论、科学推测,其实已经在不知不觉中被融入到人们的认知中了。比如在文学作品中,电影、游戏、动漫里,被改编成更容易让普通大众理解的故事设定。所以说,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是这些探索成果的参与者,思维模式和生活方式也受到这些理论和成果潜移默化的影响。
《战锤40K》的设定和《魔兽编年史》中的宇宙结构图都很有那味,它们都结合了几乎所有从古至今的宇宙论,从神话、宗教到科学推测,再加入了一些创作团队自己的想法。之所以以这两个游戏举例,是因为它们的宇宙论很具有代表性( 好吧,其实是我游戏玩得少 )。
实际上《魔兽编年史》中这一副宇宙结构图就是一个暴雪版的天球,它的宇宙论类似于诺斯替神话与现代科学推测相结合。圣光与虚空对应着光与暗能量。奥术、邪能、自然、死灵,代表着秩序与混乱、生与死,这些熟悉等同于包裹实体宇宙的一层层外壳。四大元素则是构成实体宇宙中诸世界的基本物质。位于这幅插图正中的现实应该理解为是宇宙中所有星球的缩影,请注意,“现实”虽然画在这幅图的中心,但它描绘的只是一种层层包裹的关系,而并不代表宇宙的中心。《魔兽》玩家众所周知,艾泽拉斯并不是宇宙的中心。
对比两张图会发现微妙的相似性,荣格这幅曼陀罗插图的顶端,那个长翅膀的蛋象征撕裂了原初黑暗的的最初之神。在底部和他对应的狮首蛇身的怪物是低级造物主、世界的主宰——德穆革。在德穆革的上面是生命之树,树的两边分别是一只邪恶的怪物和一只幼虫,代表死亡和重生。与之相对应的上方是七支烛台的光亮之树,象征知识,艺术与科学也属于这个领域,分别以羽蛇和翼鼠表示。在曼陀罗的左边是地球、月亮、和虚空的黑暗领域,围绕丁丁的蛇代表生殖。与之对应的右边是富饶丰满的光明领域,在那里圣灵之鸽展开翅膀,智慧从圣杯中涌出。中间一圈锯齿般的光线代表内在的太阳,其内部上下颠倒的镜像图案无止境的出现,表现了永恒的对立统一以及无限的延伸。
以上两张图的设定结合起来理解,基本上就是目前大部分科幻题材对宇宙的普遍理解,人们也就接受了这样的设定。当然,比起科学,这更像是种哲学解释。
以上便是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兼心得,原本一开始只是想分享一点书中好看的插图、节选一点有意思的段落,但不知不觉就写了一长篇,希望不会让大家感到很枯燥。愿这些笔记也能让我的伙伴们感受到知识的乐趣,让精神得到丰富。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