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由于疫情延期后,将于本月21日至29日正式举办。14日开始放票后本人成功买到了部分天坛奖入围电影的观影票,不得不说,相较于乌镇戏剧节,北影节的票还是很好抢的。值得一提的是,最受欢迎的影片并非天坛奖主竞赛单元影片,更不是无数人在微博上抱怨一票难求的《阿基拉》,而是《今敏:造梦机器》。
本次共有15部影片入围天坛奖主竞单元,本人观看的8部作品中有5场含映后交流会,而此文大部分内容基于其观众问答环节整理而成。
埃米尔和他最好的朋友蒂蒂,以及他的已故妻子斯马兰达的故事,斯马兰达虽已去世,但仍活于两位男性的话语当中。逝者已逝,生者却无法放下心中的牵挂,其所谓真正的“不得安息”。
第一位提问人是罗马尼亚驻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他表示这部电影使他回想起了家乡的风景。
A:在肃穆宁静的遥远村庄里的老年人是如何生活的。他们孤独、身体已经衰老,在缺乏关注甚至社会援助的情况下,会面对的一些问题和困难。
A:灵感主要来自于我身边的朋友,他已经是个老人了,但仍活力四射充满精力,甚至超越了我认识的一些年轻人。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罗马尼亚社会上的一些小故事,主要关于在罗马尼亚地区人死后的灵魂去向与生前行为和故事的连结。当然这也关系到了影片中两位老人之间的友情与冲突。
Q:您跟导演的合作感觉如何?另外影片当中有一幕开门时出现的斯马兰达的脸真的是挂在墙上的照片吗?
跟导演合作首先感觉他是一个非常有趣的人,你能从他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就像第二次来到学校一样。例如你在电影里看到的,他很擅长制作远镜头画面。
Q:这部电影为什么会带有一股悬疑感?影片当中拉小提琴的男人出现了三次,且技术并不完美,这是不是表示两位老人像小提琴音乐一样已经被时间蚕食,不够完好?
A:悬疑感的设置其实一开始并不在剧本中,但在拍摄的过程中我们逐渐了解到了当地人的文化,他们信仰鬼神和灵魂,所以悬疑感其实是反应了当地的一种信仰。
小提琴也一样,一开始并不在剧本中,但拍摄过程中总能听到于是也加进了剧本里。至于好不好听,世界上又有什么东西是完美的呢?其实配合小提琴手的歌词也能明白,这歌想表达人们回到年轻时的愿望。
堪称印度版《天堂电影院》。这是8部电影中唯一使我落泪的,只需影片最后短短3秒,就像看到新生命诞生一般泪水夺眍而出。
Q:电影里面有一个节点是胶片电影逐渐被现代电影所取代,您对于胶片电影的变革怎么看?另外电影结尾出现了很多世界知名导演的名字,意义是什么?
A:拍摄的手段总被新的方法取代,作为我们来讲需要去适应它。从以前到现在,我们讲故事的方式有戏剧、舞台剧、广播、电影、电视剧,甚至到现在的门户网站流媒体等。旧的方式总是可能消失的,我们应该去拥抱新技术,他们都只是讲故事的方式而已。
影片结尾出现的这些导演名字,我很喜欢他们,对他们都非常地尊重与敬佩,是他们影响了我看世界的角度与想法。
Q:我是一名刚刚上大学的影视行业相关的学生。想请您对影片中的男主人公小男孩斯迈说一句话,同时也是对我们新生的一句话。
A:故事永远是最重要的。真诚地去表达,不管你是否在专门的电影学院上学,故事永远是进入这个行业的入场券,故事最重要。
此时导演向制片人提问:制片人站在自己的角度怎么看待自学成材与科班出身之间的关系呢?
制片人:在我身边有以前从事各个职业的人转来电影行业,有设计、有绘画、有摄影。其实只要你有天赋,选用其他的专业技能和呈现形式去表达自己也很好。我没有专业学习过电影,但我很羡慕那些专业学生,因为电影学院的自由度很高,他们有很好的资源,你随时可以拍一部自己的电影,这是个非常新奇的体验。
Q:这部电影展现了对于电影本身强烈的热爱。很想知道知道这部电影的灵感是什么?是否来源于故事或真实人物?以及为什么会选择这个故事?
A:这部电影其实很大一部分来源于我自己的童年。影片当中的很多地点与画面甚至物品都来自我小时候的生活,我在这部电影中还原了很多我记忆中的部分。例如我的父亲的确是个卖茶的;还有很多母亲做菜时的画面,我记得我小时候我的母亲就是这样烹饪的;甚至有一些物品也是对我记忆的还原。
Q:这部电影中出现了《阿克巴大帝》,这是我最喜欢的印度电影。在《阿克巴大帝》中男女主因食物结缘,却信仰着不同的宗教。而电影当中斯迈和放映员也因斯迈母亲的饭而结识并且产生了友谊,这是否是一种映射?
A:是的,你说的没错。我也说这部电影很大一部分灵感来源于我的童年,我的那位放映员朋友,他叫穆罕默德,是位穆斯林,而我信仰印度教。我其实是有一天偷偷看见他在祷告才知道的,但这并未影响我们的友情,我们仍然在一起玩、聊天、看电影。他甚至给我讲了一些穆斯林的故事,我对于他们有了新的看法,从而产生了好奇与浓厚的兴趣,很希望以后能去伊朗、土耳其这样的国家看看,所以这部电影与片中的放映员的确有一定身份上的呼应。
交流会结束后我碰到了最后提问的小姐姐,她学习的是电影相关专业,所以提出的问题也很内行。阿克巴大帝在历史上也确有其人,他是穆斯林,然而却是一名主张宗教包容、思想观念比较先进的穆斯林,而他自己也的确娶了一位印度教的妻子。
静态画面与长镜头使这部电影氛围非常压抑。开始就有长达五分钟的长镜头,只有一个清洁女工来回清理满是爆米花的地板的画面。
Q:为什么会选择这样一个事件,您认为这部影片的主题是救赎还是铭记呢?电影中的角色都有相应原型吗?
A:这部电影是为了让我们铭记恐袭,但它是虚构的,以虚构铭记恐袭及受害者。
女主人公则基于三个真实女性:一位住在剧院里的修女;一位当晚去剧院的女性;当晚自己没有去,但丈夫与孩子去了剧院的女性。而电影里非常重要的一幕是所有人聚在剧院里回忆恐袭当晚的场景,他们回忆中的场景多是真实的,其他的则是虚构。
Q:电影作品是可以承担一些社会责任的,那么《会议》是如何承担社会责任的呢?
A:一开始这部电影由俄罗斯、澳大利亚、意大利、爱沙尼亚四个国家共同制作,这四个国家均经历过恐袭事件。所以对我们来说,制作成功时,社会责任的承担就完成了。
Q:在影片中有两个受害者显得与众不同,他们在经历空袭时还是孩子,然而现在谈起恐袭时甚至在微笑,个人认为有点浪漫化恐袭。是否通过年轻人对恐袭记忆的模糊和浪漫化态度反应出了对社会遗忘这个事件的担忧?
A:其实只有这两位是真实经历过恐袭的受害者,其他的人都是演员。我看到他们时我不觉得他们很受伤,实际上他们是受害者里恢复得很好的例子。至于说他们对恐袭浪漫化了,我并不这样认为,当时的他们年龄尚小,事件发生时甚至以思考超级英雄的方式来应对。他们很可能在记忆中将那段不好的记忆封锁了,而随着时间推移他们不断成长,我相信他们会有新的想法。
Q:在回忆恐袭的场景中大家使用话筒演讲,拍摄的画面、角度甚至演员们的话都给人很强的沉浸感,为什么要用这种方式来拍摄呢?
A:首先这部电影是虚构的(制片人用的fiction,但我个人认为她更想表达的意思是不真实的),我们的目的不是制作纪录片,并不是要重现事件。我们的目的是叙述故事,并利用这个故事讲述救赎与原谅。
十分理想化的澳大利亚公路片,在璀璨的夜空下很想和男女主一起跳舞。
Q:您是否看过一些电影或中国导演的作品?未来有没有考虑过跟他们合作?以及您对于澳洲电影的未来有什么展望呢?
A:其实我对于中国的电影和导演都不太了解,我们接触到的更多的是美国以及澳大利亚本土的电影。我们还蛮期待看到一些中国的电影的,也很希望能和中国导演合作。另外比起导演,我们其实对很多中国的演员更熟悉。
Q:请问您这部电影的灵感来源是什么?以及男主人公最后将他从妈妈那里得到的戒指留给了女主,这种传递有什么意象呢?
A:这个电影是我的第一部作品,也是一部非常个人化的作品,灵感很多来源于我的生活。我从小生活在海边,经常去凝望大海,每当我跳进冰冷的海水,感受着它们对我的影响,灵感就会涌入我的大脑。在我脑中涌现了女主蒙迪这个形象,我很想讲述她的故事,关于她的旅程、她的朋友以及其它各种各样的事情。
至于戒指的传承,这挺有趣的,我们之前从来没有被提过这个问题。其实戒指是男主泰勒从他死去的母亲那里继承到的,而母亲也是在他面前死去的,戒指对他来说其实是过去一种沉重的负担。而他将戒指交给女主则意味着他从过去迈向了未来。电影中也有这样一个泰勒犹豫要不要卖掉戒指的场景,因为只要卖掉这个戒指就可以给女主买药,让他们的旅途不再艰辛,但正如你所看到的,泰勒没有将戒指卖掉。
Q:这个电影结尾对女主作了一个很详细的交代,比如她在什么时候去世、去过多少国家。但是对于男主的交代却没有这么清晰,请问这是为什么?
A:其实大家在电影院看到的是删减版本,导演这里有另一个更为完整的版本,甚至还有泰勒中弹的画面,但我们把这种血腥的画面去掉了,这样对观众比较友好。其实这部电影结尾更多想表述的是蒙迪虽然短暂但美好而充实的生活。
Q:看完电影后我们知道男女主最后都去世了,为什么安排了如此悲剧性的一个结尾呢?另外在澳洲拍摄公路片有什么困难的地方吗?
A:我不认为这个结尾是悲剧。比如蒙迪虽然只活了十二岁,但她环游世界,结交了很多朋友,生活精彩而充实。从旅途回来以后她的父亲也改变了对她的态度,愿意带她出去旅行而不是过度保护。而泰勒也因为一路上照顾蒙迪跟她产生了深厚感情的同时也实现了对自己的救赎。旅途的目的地并不是最重要的,旅程本身才是重点。
在澳洲拍公路片真的很困难。我们有很多地区非常寒冷,也有很多地区非常炎热;另外在路上还会有很多动物的阻挡;物流运输也十分不便。就比如说我们有很长一段戏是在中部地区拍的,那里的气温甚至高达50度。
Q:我觉得这部电影的整体配乐非常优美动人,男女主在夜空下的那段背景音乐更是触动到我了,可以请您介绍一下电影的配乐吗?
A:谢谢您觉得我们的音乐很好听。确实夜空下的那首歌很优美,这位女歌手的声音也很好。其实作为我的第一部电影,音乐的创作方面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我们的钱不多,经费有限经验不足,很不巧又赶上疫情,所以音乐的录制十分困难。
这部电影的音乐从开始到结尾也是有变化的,比如说蒙迪一开始是在家里由她父亲对她进行教学,所以这时的音乐其实很居家风;而当旅途开始时的音乐则慢慢转向公路风格。而最后夜空下那段音乐中的歌词也将星星比作了钻石,就像蒙迪的生命一样璀璨且热烈地燃烧着。
我们对于特殊儿童的关爱远远不够,爱是可以治愈疾病的。最强大的魔法不是不可饶恕咒,而是爱。
第一位发言人是阿根廷使馆的工作人员,主要交流了一下思乡与兴奋的情绪,家乡的影片能够在北影节上展映令他很激动。
Q:我们在最后知道了导演您的弟弟是作为女主角的原型的,那么您为什么要将这件事情搬上荧幕?最后的选角为什么又您的弟弟变成了小女孩?您的弟弟现在怎么样了?
A:首先我弟弟的事发生在3年前,他现在已经9岁了。当我知道我弟弟发生这件事时我很感动,我希望能将这份感动传递下去,所以这部电影诞生了。它其实是发生于阿根廷国家边缘地区的一个小城市,大众对于这种事实际上是视而不见的,我也希望能通过这部电影让大众见证并了解这件事的发生。影片中出现的学校是我弟弟真实上学的学校,而同学们和老师也都是真实存在的。我希望通过拍摄感受弟弟经历时间岁月的地点,也通过这个方式了解他敏感的情绪。
至于选角,一开始未想到性别问题,我们认为扮演这个角色重要的是像我弟弟一样拥有敏感的气质且冷静。主演女孩的气质十分吻合,我们也通过她表演的其他电影了解了她,而且她的母亲本身就在照顾特殊儿童的学校工作,相信母亲的影响可以提高她对于这种题材的敏感及理解。其实跟她一起工作很容易,她拥有我们需要的气质且素质非常好,可以几小时不说话,仅凭借眼神与动作表演。
我的弟弟今年9岁了,他的病情每天都在好转。之前总有人问我为什么选择这个主题的同时运用了如此积极的方式来表达它,其实是因为我觉得我的弟弟尽管患有自闭症,但过得很幸福。
Q:电影中好几次出现了马这种动物,也有一个情节是父母看到小女孩对着马露出了笑容激动地哭了出来,选择马这种动物有什么特殊的意象吗?
A:我觉得马象征了对未来的期望,我们不知道小女孩在未来是否能痊愈,但她通过马找到了一种与世界和周围人的沟通方式。
此时制片人接过了话茬:我同意导演说的,马是一种对于未来的期望,表示她在一天天变好。另外这个马也象征了母爱,你能在电影中看到很多母亲对女儿的耐心与关爱。
导演继续说:关于小女孩看到小马诞生时的笑容与目睹一切的母亲感动到落泪,这是通过母亲做这样的一个梦境表达她希望女儿在未来能够说话的愿望。可能有很多观众希望在结尾小女孩能够说话,但我并未作这样的安排,因为我认为她找到了她自己与世界的交流方式就足够了。自闭症其实并不容易解决,但这些患者每天都在好转并且找到自己与世界交流的方式就够了。其实我觉得自闭症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并不影响人的生活、交流与感受世界的快乐。
Q:海报并未使用电影中的截图,而是用了手绘插画作品,请问这个海报是如何诞生的呢?另外结尾处解释了这部电影的创作理念,有没有想过不将其加入,现在这种处理方式您又是作何考虑?
A:如你所见海报画的是小女孩骑在一匹马上,但女孩的目光和马的目光是相反的。这是我与一名知名插画家合作创作的,我个人非常崇拜她,她有着非常高的感知力和敏感程度。这张海报完全可以单独作为一个作品呈现,虽然并不是什么电影截图,但我们可以通过插画感知电影的精神;同时这幅作品本身也体现了一种自由。
最后创作理念的处理我其实想了很久,但最终决定忠于自己的想法,因为我认为这段文字很有意思,也可以传达我对弟弟的感情。在书写这段文字时我尽量让它变得简略且更有信息性,而不是非导演角度的强加,它们可以让观众从影片中小女孩的经历进入真实世界,加深对电影的理解。
Q:请问影片当中的小演员们是学生本人还是选出的演员?您怎样保证他们的演技?最后有孩子们对镜头唱国歌的人物特写,您为什么要保留这一幕呢?
A:他们其实并不是我弟弟的同班同学,但也的确不是演员。他们真实就读于我弟弟所在的学校,但比我弟弟的年级要高,因为我觉得年龄大一点的孩子表现力会更好。实际上他们生活于国家边缘的小城市,生活十分贫穷,与其说他们是去上学不如说是找口饭吃,这其实也反应了我们社会上的一些问题,我不知道中国的观众是否能理解。不过他们虽然一无所有却十分慷慨,正因为他们的友爱与关心我的弟弟才能逐渐好转起来。
从个人的角度来讲,最喜欢的是《最后一场胶片电影放映》,我相信没有电影从业或爱好者不会被这部电影中纯粹炽烈的爱打动。这部也是我心中这届天坛奖的最佳影片。
但如果您只为了看一个高水准电影的话,《笼中鸟》绝对是您的不二选择。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我们又如何获得它?相信看完这部电影之后您会对这两个问题有更多的思考。
现在还有部分影票可供购买。如果有参加映后交流会的朋友,那么我建议你在提问环节第一个举手才更可能被抽中,因为本人就是这样获得了总共两个提问的机会。
最后也希望有其他参加了这次北影节的机友跟我交流一下您的感受和看法。
评论区
共 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