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载于公众号“见世空间站”和B站账号“见世屋”,系【见世空间站】科幻图、文征稿活动结果公布(第一期)一等奖作品: 《异星食旅》 乔和这艘两人操作型货运飞船被从超空间里甩出来时,她还正处于冬眠状态。以至于到乔恢复神智足以处理飞船故障的时候,那个把飞船吐出来的超空间节点已经闭合,更要命的是她这艘老旧的货运飞船没有足够的动力在非航路上开辟一个新的临时节点。
她只能任由飞船在惯性宇宙中低速漂流——好消息是现阶段飞船货仓空空如也,所以乔用不了多少能量就能维持住飞船的低速航行状态,船上大部分资源都可以用在维持她的个人维生系统和广播求救信号上,而她的大副兼船医在货运终点站染上了地区性黄热病正在接受脱岗治疗。
她让舰载AI算了一下船上生存物资以及冬眠药剂的储备情况——在纯冬眠状态下她能撑个十几年的样子,在此期间也许会有路过的飞船接收到信号把她救起来。可坏消息是乔根本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船长她可以通过超星系坐标系统大概确定自己的位置,但这个位置已经不在联邦所划星图疆域内,至于超出星图多少,她的破飞船可算不出来。
正当乔准备再去睡一觉就此不复醒,舰载AI忽然通知她有未知来源的通讯请求。乔忙不迭打开链接——是一条重复广播的信息,包含联邦通用求救信号和一个具体坐标。
“原来这儿的倒霉蛋不只我一个?”她下意识地想打开星图查看求救信号所指明的坐标,然后才意识到这根本不在星图范围内,所以她必须认真考虑其中风险。诚然在联邦开发出超空间折跃技术之后,利用虚假求救信号打劫过路飞船的太空海盗基本绝迹,可这并不能说明信号源头就一定不是隐居在荒僻宇宙的法外狂徒。
“至少他们使用通用语,”乔喃喃着,“大不了我也加入他们,情况还能坏到哪去?”
于是飞船调整姿态向坐标点出发。十二个标准地球日过去乔看到了她的目的地,她惊讶的发现,那个坐标所指向的竟是一颗单恒星系中的有大气星球。在飞船靠近的过程中,这颗星球也逐渐呈现出它的本来面目——无尽的漆黑宇宙中这颗星球如同一粒泛着深邃蓝光的浑圆宝石,说明它如同地球一样在表面汇聚了丰富的水资源以及有着类似的大气构成。飞船继续靠近,大洋间黄绿杂驳的陆地也一点点呈现出来,这是生命的颜色。乔兴奋地从舰长座位上站起来,把脸贴近可视舷窗,一颗未被联邦标记过的有生命星球!
然而货运飞船是无法直接降落在星球表面的,所以乔只能将它停在近地轨道上成为它的一颗卫星。而货运船也不承担科考任务,所以飞船上既没有装备探测无人机也没有配备登陆艇。当然,乔如果想要登陆也不是没有办法,货船上的救生舱有一定抵抗硬着陆冲击的能力,但救生舱是为了应对货船失控而配备的一次性逃生装置,也就是说乔一旦选择用救生舱登陆这颗星球,那么她就得和这艘货船说再见。
当然,如果她能再找到一搜空地穿梭设备把她送回来那就是两码事了。
就在乔一边向信号源发出通讯请求一边犹豫着要不要冒险一试的时候,舰载AI向她汇报:飞船在轨道上发现了人造物体。
乔放大了画面来看,竟是一颗人造卫星!而且以她的经验判断,这是一颗太空科考队常用的便携式通讯卫星。乔命令AI扫描卫星以获得验证编码,两秒钟后乔根据编码信息从《大辞典》里找出了这颗卫星的所有者:K12-SS-556号科考队。
根据记录,这支科考队在60标准地球年前出发向K12星域方向开展不限期的科考调查,到这一版《大辞典》更新时间为止,这支科考队尚未向联邦本部报回任何信息。
“一般来说,联邦本部只会认为他们还在超空间里冬眠漂流着吧,谁会料到他们竟被困在了这里。”乔用手指抵住额头,“按理说科考队配有最精良的维生装备,断不至于流落到一颗无名星球上被迫向深空广播求救信号,但他们既然能够发射卫星,空地穿梭的能力应该还是有的。”更何况按照联邦航行法要求,只要乔截获到了求救信号,她就有义务进行救援。
将维生系统和部分物资搬迁到救生舱上没有花乔多少力气,就算她最终发现星球上只有科考队的枯骨,她也能躺在救生舱里等别人发现自己,或者自己的枯骨。这么想着乔按下启动钮,轨道上的货运船将救生舱发射出去,救生舱根据星球引力系数不断迁移轨道逐渐向星球落去。
这是一片何等壮丽的异星景色!乔看到大片耸入云霄的石林,自然的伟力在这些赭红色的巨石上尽情挥洒着自己的无限创意,而一条河流在穿过石林奔流不息朝着遥远的天际蜿蜒而去,并在谷底的另一侧冲击出一片开阔的平原。但此时应是枯水期,平坦的河床露出大半,河水流速得不快,水也不深。平原上覆盖着一层厚厚的黄绿色菌毯而巨大的野蕈在其上不断朝着天空舒展着身躯,风帆状的白色菌盖随风舒张收缩,不知是在传播孢子还是在滤食空气中的其他物质。
乔下到河床上,第一件事就是把便携式探测仪的探头伸入水中,探测仪没有检测到过量的放射性元素,光谱和密度分析也处于正常范围内,只是普通的水。她长舒一口气,有充分的水资源作补充,那么她就能在这里坚持更长的时间。随后她又随机刺激了周围的几丛真菌类植物,没有检测到过渡活性,在电子显微镜下乔看到真菌细胞内出现了类似叶绿体的结构,看来在这颗星球的生态环境中真菌至少挤占了植物的生态位。
即便看到了类似叶绿体的细胞器,乔也不敢轻易摘下头盔:首先大气检测是个非常耗能的项目,其次由于大气的强流动性,要对大气成分进行精确测定需要多个监测站协同完成——哪怕这里的大气构成和地球类似,只要某种有毒气体的含量超出临界,乔也可能在缓慢中毒中快速耗尽余生。
“还是小心一些吧。”她想着,吃了一口面罩下输送管道里的流质食物。黏腻无味的口感不由得让她看向边上的那些巨大蘑菇:多糖、蛋白质和脂质,以及最重要的,口感。她掐了一把那颗带刺圆球向外辐射生长出的蔓生性菌柄,恰到好处的坚韧与柔软。
乔咽了口口水,不停告诫自己在基础营地搭建起来之前,她无法完整分析这些野蕈的大分子有机物的具体构成,也就不可能将其中可被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拆解出来。
正在这么想着的时候,作业服提示她有个东西正在快速移动。乔的神经一下绷紧,她从腰间拔出自卫用的电浆枪——那个东西正在渡河,不知是否是因为乔的防御性反应惊动到了他,他停在了河中央并直起身体。
乔看到了一个人形的身躯,表面覆盖着厚厚的菌毯,她不知道那个玩意是否有眼睛,但她就是能清楚地感知到那个玩意正在注视着自己。乔紧张急了,作为船长她虽然受过一些军事训练,但还从没有真正使用过手里这把电浆枪,更不知道它是不是能在这样的第三类接触中发挥作用。
那个东西缓缓将身侧两只手一样的突出肢体举过头顶,不知是河水还是粘液的液体裹挟着他体表菌块和菌丝垂下,像一团水藻似的飘荡在河水中。
在人类的文化中,举起双手代表了投降及无攻击性的含义,可乔并不清楚这个动作在这个外星生物脑子里代表了什么。就在乔想要退回到救生舱里的时候,那个东西发出了一种巨大的咕噜声,声音从河流中传出来,仿佛是他震动着身体使河水发出的声音。
“人类?”乔下意识放下了手中的电浆枪,并按住作业服的扩音设备按钮。
“原……住……民……”他答道,“我……是……原……住……民……”
那个沼泽生物样的奇怪外星人涉过河流,来到乔一侧的河岸,这个生物直立时足有两米五的身高,行走时却习惯性地弓着背向前匍匐。但也许是为了打消乔的顾虑,他一直是将上身唯二的手臂状肢体举过头顶,以一种非常别扭的姿势接近乔。
“人类。”外星生物发出声音,乔观察到覆盖在他体表的菌毯有规律地快速蠕动,不断挤压着其上密密麻麻的粘液气泡,无数个气泡的崩解谐振出一缕低沉的声音,当然比他在水中时发出的声音要小很多。
“你见过我?”乔指了指自己,不敢太过靠近他,也不敢把电浆枪收回。
乔心中一阵狂喜,事态发展比她想象得要顺利得多,看来不仅是科考队的工作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这个外星人的出现更省去了她费时费力寻找线索的麻烦。
“不见了。”外星生物说,“三旦之前,他们留下东西,不见了。”
乔的心又凉了半截,突然失踪可不是什么好现象:“你是怎么发现我的?”
他说我们,也就是说接受了科考队文明教育的不仅仅是他一个个体,起码是一个聚落甚至是一个部族。乔思量着要不要跟着他去看一看,至少可以去看看那些科考队留下的物资。
“人类的工具,可以检测土地,适合种植,我们不会用,神奇。”外星生物说,“我们需要教导。”
外星生物不再说话,体表的菌毯也不再蠕动。一会后,他的“双手”开始行动,同时一些菌毯向他的“头部”移动并聚集,之后他用双手按在自己头部两侧,向上将已经凝聚成壳状的圆形罩子拿了下来。
菌毯构成的圆形罩子下是不断垂落的黏丝。乔在他取下“头盔”的瞬间看到这个外星生物疑似森白头骨的部分暴露出来,复又被新的、浸润在粘液中的菌毯包裹成一张新的、在乔看来没有任何辨识度的“脸”。
“是的。”那个被模拟成头盔的半圆罩子在外星生物手中变得柔软,又融入进他的身体中,“人类说,可以呼吸。”
乔犹豫着,看着眼前这个家伙,然后心一横,摘下头盔。
“蘑菇人”——最终乔还是决定这么称呼他们。蘑菇人聚落就在石林的深处,他们似乎没有居屋的概念,所以整个聚落中除了充作库房的石穴,其他作业都是露天进行的。
他们在富铁矿上种植菌毯,再从富含噬铁性真菌的菌毯中提炼铁单质,然后锻造成工具,这些铁质工具又被用于其他农业耕作上。乔参观过他们的农田,和自然中自由生长的菌毯不同,蘑菇人将菌毯按需求进行单向培育然后引植在被修整过的岩土表层。带她回来的那个蘑菇人一看到农田就迫不及待地站进去,从他身体里分泌出的粘液将农田中的菌毯吸收进他的身体。
乔注意到在田中负责耕作的“农夫”不似眼前这位拥有“人形”,他们更像是裹挟着工具覆盖着菌毯的小土丘,在农田或者作坊里缓慢蠕动。而整个聚落中拥有人形的蘑菇人乔数了数正好五个。
“难道它们以此来区分内部阶级?”乔暗自思量着又跟着蘑菇人向聚落深处走了不少路,却被眼前的事物所惊到——在一根天然石柱的后面,竟然是一座人工架子。其高约十米,形制是用来发射小型三级助推火箭的简易发射架,架子表面已经覆满了菌毯,乔用电浆枪扫去一部分,露出下面腐锈严重的铸铁部件:“这是什么?”
于是他们离开聚落,这一次他们来到一片蕈林边缘,巨大的飞船结构赫然就在林中深处。乔从飞船的降落姿势来判断,认为这是一次不成功的迫降。到底发生了什么呢?
他们深入蕈林,这里高大粗壮的野蕈显然比它们在平原上的同类要有活力得多,肥厚的菌柄伞盖活动得更加激烈。这时乔发现走在前面的蘑菇人好像非常害怕这些野蕈,尽量避免和它们发生任何接触,有时他甚至会抛弃掉体表部分菌毯来引诱野蕈让开道路。
“人类是神圣的,”蘑菇人说,“大地对人类也要谦恭。”
科考队已经在这里建起了相当规模的考察营地:最核心处是科考队的生活区,外一层是检测站连着实验中心,一侧是物料库房、另一侧是小型生态园——原本用来试种地球作物的生态园已经完全荒废了。更重要的是,乔没有在营地找到任何生存物资。这倒没有让乔过分担忧,假设他们只是外出去星球的其他区域进行科考,那么带走物资也是很正常的事。
随后乔发现了问题所在,整个基地的电力系统瘫痪了。一般来说这种临时营地都是使用太阳能的,而现在原本如巨伞一样撑在生活区五栋独立宿舍中心的太阳能基站上,顶端那些被撑开的电池板上已经覆满了灰黑色的菌毯。这和营地里的其他人工构筑物完全不同,无论是建筑物外墙还是被闲置的设备仪器、包括依然完好的简易火箭发射架上都只有零星的菌毯生长。
这个异常让乔警觉起来,可她现在又急需知道科考队具体下落,而她试图用营地材料搭建一艘单人穿梭机的计划也需要足够的电力供应。于是她决定先将逃生舱的系统运过来再说。
在和蘑菇人说明情况后,他们就返回到聚落中。这个来寻找乔的蘑菇人显然是聚落中的首领,他指挥着其他蘑菇人一起帮助乔运输登陆舱。而果不出乔所料,包括登陆舱在内的设备由于直接暴露在自然环境当中,表面已经开始有菌毯蔓延的趋势。在做过清理之后,乔率领蘑菇人将登陆舱迁移到科考营地,把它安置在原本的生态园里,又花了二十四小时将登陆舱的电力系统和营地接驳在一起。好在临走的时候乔打开了登陆舱的太阳能电池板,这时储存的电力已经够勉强启动一些设备了。
“AI启动,汇报营地情况。”乔试图从科考用AI处查找具体文档。
“声纹不匹配。”AI启动后只丢来一句冷冰冰的回答。在连续忙碌了几十个小时之后乔感觉自己肺都要被气炸了,超算和AI作为最有价值也是最吃电力的工作系统已经被科考队锁上。没有办法,乔只好关闭了超算的部分功能,节余的电力正好用来维持实验中心的运作。而乔不得不运用起自己不多的信息工程知识看看能不能从信息库中暴力破解出有价值的文档。
这时,这颗星球的太阳已经落下山去,黑暗侵袭大地,按乔从蘑菇人处获得情报来看,距离下次日出约有四十五个小时。电力系统能在天黑之前被搞定这是非常幸运的,让乔不用摸黑在营地里呆着——虽然野蕈丛林中不乏夜光菌类,可漆黑的夜中被粼粼幽光包围恐怕不是什么好的体验。
首先被乔破解出来的是一份营地周围生物的调查记录:果不其然,起码在以营地为中心方圆百公里的范围之内就只有蘑菇——大小不同形态各异占据着不同生态位的蘑菇,以及蘑菇人。在报告中,科考小队将这种蘑菇人称呼为“群体意识型真菌类高度智慧生命体”,简称“群菌体”。乔惊讶的发现,这一外星生命是一种类似于蜂群的集体意识聚合生命,她原本以为只是附着或者共生在蘑菇人体表的菌毯竟然是蘑菇人的本体。这份报告简单记录了对蘑菇人群体的观察结果,包括他们会使用简单石质工具,使用粘液和发声两种交流方式进行信息传递,有初步的社会分工并能进行简单的农业劳作。
奇怪的是报告并未提及聚落中有人形态的蘑菇人存在,不过倒是提到了蘑菇人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乔认为也许是在接触过科考队之后聚落里才发生了这样的个体分化。这份文档还包括了一份对自然菌毯生长过程的研究,研究表明由于自然菌毯本质为真菌复合体,所以菌毯能在一切物质上进行有限生长,尤其在如单质铁、单晶硅等自然界不存在的人工单质上极为容易富集某一类的菌毯。这也解释了为何营地内太阳能电池板和蘑菇人造的铁架上都覆盖了厚厚的菌毯。
“恐怕蘑菇人的精细农业技术就是科考队教授的,”乔一边读报告一边挠头,“在不同元素富集的区域培养不同种类的菌毯,再按需求对种植菌毯进行分类利用。难怪利用噬铁性真菌锻造铁器这种低效方法能在这被运用起来。”
可是营地建筑物表面和自己的户外操作服上就鲜有菌毯滋生,这又是为什么呢?
答案很快被揭晓,第二份被破解出来的报告是对本地有机体构成的研究,报告结论赫然写到:“通过广泛采样和化验结果可知,构成样本生物的核酸、氨基酸等为D构型,糖类等L构型,由此可推出以下假设——这颗星球的生态圈中一切有机分子与地球生态圈呈完全手性相反。”这一结论对乔来说不啻于一道晴天霹雳,这就意味着这颗星球上所有的有机质即便是无毒的,她都不可能消化吸收,难怪科考队在撤离时带走了所有的生存物资!
乔捶打着单人床铺,将平板显示终端摔到地上,心里再没有继续工作的想法,她无力地倒在床上,不一会疲劳袭来乔沉沉睡了过去。十个小时之后乔醒来,营地外天依然黑着,她从睡袋里钻出来洗了把脸,好在这个星球上的水是可用的,而有水她也能坚持不少时间,尤其是能为单人穿梭机提供足够的燃料——可这里是一个有水源、有生命、适宜人类生存的星球!若不是这个演化的巧合,乔甚至可以在这里坚持一辈子!
或者只是因为样本采集范围过小?乔思考着,也许就是为了扩大样本采集容量,科考队才离开了这里。
好在乔自带的生存物资在基地循环系统的帮助下也足够她生活好久,实在不行她还能再去钻冬眠箱,危机并没有紧急到迫在眉睫的程度。于是在吃了两口流质食物后,乔重打精神开始继续开始破解文档。
《关于时空特异点存在的论证及可能影响的部分猜测》,这个报告倒让乔眼前一亮,作为一名货运飞船船长时空特异点假说她并不陌生。报告作者显然是“时空特异点存在论”的支持者,作者首先详细记述了科考船遇难的缘由——与乔的货运飞船一样,科考船也是被超空间甩出而不得不迫降于此,作者认为是因为此处存在时空特异点而导致了超空间的不稳定。同时他也认为正是由于时空特异点的作用导致了在这颗星球上机分子结构与地球呈现手性相反:“值得注意的是,种种迹象表明这一现象并非自然巧合,而是由于某种不可知力量影响下的必然结果。”
正如人类无法消化D型蛋白质和L型糖一样,这颗星球的生物也无法消化构成人类的有机分子。所以菌毯、野蕈对初登这颗星球的人类毫无兴趣,甚至对人类的造物也毫无兴趣——要知道为了能够在超空间中航行,飞船及绝大多数的附属设备包括宇航服和舱外操作服,使用的都是生物性材料。当然太阳能电池板及部分计算单元除外,这些设备依然需要使用到单晶硅。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科考队员发现菌毯逐渐开始蔓延到了营地建筑物外墙上,通过分析他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用来搭建营地的建筑材料,其中的有机分子正在发生手性颠倒!
“这个发现是惊人的,我们始终无法确定这一现象的成因。但如果参考彼特曼博士在《时空特异点假说》中的论述,时空特异点本质上为一维弦广泛发生的谐振导致一定区域内的时空曲率发生的改变,而当这个改变达到某一特定范围时,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高维的莫比乌斯结构体。我们现在正处于这一莫比乌斯结构当中,由于三维宇宙时间作用的单向性,导致了其中事物被动地在莫比乌斯结构体上作定向移动,最终形成了分子手性的单一化的结果。”
当然,这种转变也是有快慢之分的。科考队观察发现,生存物资中的可食用氨基酸、多糖分子发生手性颠倒的速度要远慢于建筑材料中的有机分子。所以为了应对菌毯的蔓延,队员们不得不定期往建筑物、设备外墙喷洒稀释后的生存物资,这导致他们很快就要面临粮绝的危险。
更加致命的是,这一过程必然会出现在人类身上:“可以预见的是,由于这一过程是缓慢的,所以必然伴随着极大的痛苦。在发现有机分子会发生手性颠倒这一情况之后不就,队员身上都出现了轻重不一的过敏反应。”
乔只觉得脊背发凉如坠冰窟。本以为自己可以在这颗星球上打持久战,却没想到命运竟以这样的形式给她开了一个致命的玩笑。如今就算钻进冬眠箱中,自己恐怕也无法存活太久,很快她就要变成这个手性地狱中的一捧黄土了。
“难道他们就是因此而死去了?”如果不做干涉,饥饿与蛋白质分子手性颠倒所带来的自体免疫性反应会一点一点将科考队员全部杀死。乔可以想象这个过程有多么痛苦与绝望。但是在营地中乔并没有感受到这样的绝望——这里一切井然有序,她也没有看到有任何因为痛苦和绝望而发生的人为破坏痕迹。
这让乔重新看到了些希望,他们一定是做了什么或至少是在努力做些什么以自救。乔以“自救”、“缓解”等主题词开始破解文档,在天空泛起鱼肚白之际,她终于找到了一份项目说明——《关于在疑似时空特异点环境下进行一次性有机分子手性颠倒的实验项目记录》。
乔找到了那个被临时搭建起来的转换设备,科考队利用生活区中第五栋独立宿舍建造起了这个转换平台。乔避开了《实验记录》中她看不懂的部分,好在转换过程非常傻瓜,只需将宿舍通上电按下确认开关,在里面呆上一个小时即可。
但乔还是犹豫了,项目记录只到科考队利用死去队员的尸体进行实验为止。是的,在他们逐步完成项目设计与平台搭建的过程中,已经有队员因为剧烈的排异反应而去世。值得庆幸的是,尸体的手性转换结果非常成功。
那么其他人呢?他们的结局如何?他们是否成功完成了转换最终融入进这个世界的生态圈中去了呢?他们是否已经离开了这里,开始寻找更适合人类火种被重新点燃的地点了呢?
东方的天空逐渐明亮起来,乔看了一眼野蕈林的方向,真菌植物在晨光与微风中重又舒展并招摇着身体如向着太阳挥舞的手掌。她咽了口口水,想到如果自己完成了转换,就可以尝一尝它们的味道了。
乔走进宿舍楼中,将气压门关闭,按下了确认按钮。她静静地躺在床上,巨大的痛苦袭来,乔闭眼忍受着强烈的眩晕,她清晰地意识到这是濒死体验。
蘑菇人向亮光发出的地方移动过去,他们来到营地,进入生活区,包围了那栋宿舍楼。
一个小时过去了,乔从床上坐起来,她从镜子中看了看自己:她活着,除了肤色有些暗沉之外并没有其他的变化。
然后,一股强烈的、沁人心脾的、诱人的香味钻进她的鼻腔,乔的肚子长鸣起来,她迫不及待地想要找到这个香味的来源,因为她的鼻腔中一千万个嗅觉细胞都在不停地告诉大脑:
与此同时,“群体意识型真菌类高度智慧生命体”也意识到了:
从电浆枪里喷射出来的等离子体覆盖住了几个蘑菇人,但是更多的蘑菇人扑了上来,阳光不见了,充满粘液的厚厚菌毯将乔紧紧包裹在了其中。
太阳完全升起,今天在这个蘑菇人的聚落里,第六个人形个体站了起来。
评论区
共 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