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参考资料:电影特效杂志《Cinefex》 第17期
弗兰克·赫伯特的《沙丘》小说问世之后,成为1960年代美国反主流文化运动的经典小说,但这部小说的首次改编电影却拍成了被美国评论界誉为“一毛特效”的大烂片。笔者从故纸堆里淘来一堆东西,今天就要把这部“一毛特效巨作”细说端详。
在米歇尔·赛杜制片、佐杜洛夫斯基导演的第一版《沙丘》流产之后,意大利制片人迪诺劳伦蒂斯从赛杜手中买下了电影改编版权。迪诺起初找到雷德利·斯科特。雷德利·斯科特拉来Rudy Wurlitzer和他一起编剧、佐杜剧组的H.R吉格负责概念设计。斯科特和Wurlitzer联合创作的剧本里颇有些惊人的创意:政治元素被强化,以弗里曼人影射当代社会的城市贫民阶层;保罗染指了杰西卡——阿丽亚成了保罗的女儿!
雷德利·斯科特做出的预算案是5000万美元。环球影业拒绝了,他们表示太贵。但大卫·林奇版的造价是5000万制片加2600万宣发,一点不便宜。
迪诺·劳伦蒂斯的女儿拉斐拉·劳伦蒂斯在看到大卫·林奇的《象人》后,认定大卫·林奇就是“真命天子”,最后说动了大卫·林奇。大卫此前一直在筹备“摇滚风+巴洛克风”的故事片《罗尼火箭》,结果迟迟不能开拍(据说是2022公映)。林奇临时通读了一遍《沙丘》原著,并将其与《星球大战》做了比较,他认为《星战》流于表面,而《沙丘》的深度和人物塑造更好。林奇开始执笔写剧本,为了搞清楚细节问题,还住到赫伯特家里一个星期去请教。
在起始阶段,林奇不打算绘制分镜图稿(故事板),而故事板对于特效大片来说是不可或缺的,砍掉故事板是对特效制作不重视的表现,最后拉斐拉·劳伦蒂斯劝着林奇同意绘制分镜稿。在进行概念设计时,大卫·林奇与设计组合作愉快,进展顺利。但在设计扑翼机时,由于没有把握通过定格动画或模型手段呈现出可信的效果,最终选择砍掉了扑翼机的设定。大卫·林奇自己想出一套设定,说电影里的扑翼飞机是用磁垫产生反重力场而起飞的.....
至此,《沙丘》剧组的前期特效筹备工作都还算顺利,但当全剧组于1982年9月移师墨西哥开拍时,灾难才正式开始。
当年墨西哥经济不振,百业萧条。制片方选定墨西哥拍戏,是因为在此时的墨西哥,一美元的购买力相当于两美元。然而他们忘了,一个经济萧条的国家是无法维持电影大片产出的基础设施的。至于为什么要省钱,我们不得而知。虽然电影业内常说:“投资人开着奔驰进去、骑着自行车出来;制片人和编导开着奥拓进去,开着宝马车出来”,不过,我个人还是愿意善良一点,相信制片人是好意。
制片方在考察一堆好莱坞特效公司之后,选定了当时与ILM并驾齐驱的一线特效公司Apogee。《星球大战》的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开发者John Dykstra执掌特效制作。John带了一部分人马在墨西哥做了三个月筹备,拟定了所有特效镜头的制作方案。
在1977年之前,使用光学合成的镜头中,机位和前景物体的运动都是严格受限的,因为摄影机是靠人手推动或机械传动,不仅可动方向有限,而且无法高精度地重现运动轨迹,导致后期制作时无法制作出高精度的合成遮罩。John Dykstra开发的影坛第一套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通过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进而驱动摄影机运动,不仅解放了机位,还提高了合成精度,从而使得高精度的运动机位合成镜头成为可能。在21世纪的今天,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不仅应用于模型拍摄,更广泛应用在影视制播的各个环节。
在前数字化时代,模型爆破特效、定格动画特效都需要反复测试推敲,稳定的环境必不可少,尤其是当时最尖端的特效拍摄设备——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更是需要稳定的电力供应。而当时墨西哥的电力供应非常不稳定,一分钟之内,电网电压能从90伏直升140伏然后归零。John Dykstra等人在墨西哥制片厂进行了沙虫镜头的测试之后,向制片人提出:应该回到洛杉矶,制作微缩模型和光学特效。劳伦蒂斯父女坚持,特效团队必须在墨西哥完成微缩模型镜头的制作和拍摄。最终,John Dykstra不愿在自己的履历表上留下黑历史,决定撤出《沙丘》项目。
除了John Dysktra,Apogee在美国本部还有好多特效巨擘,比如该公司总工程师Douglas Trumbull——当时全世界最好的特效专家之一,《2001太空漫游》和《银翼杀手》的特效总监。又比如刚刚做完《007外传之巡弋飞弹》特效的一组高级人才,随着Apogee的退出,剧组永远失去了与这些名家合作的机会。
Apogee留下了全套特效设计方案、一套先进的投影蓝幕系统,和部分微缩模型。劳伦蒂斯的人马望着这些东西一筹莫展。二线特效公司Ver Deer Veer Photo Effects被请来救场。Ver Deer Veer Photo Effects虽然参与过星战,但只做过次要镜头。Ver Deer Veer一接到要求就满口答应,整个公司开到了墨西哥。
Ver Deer Veer Photo Effects做不了大量微缩模型,微缩模型团队需要另行招募。在一些参加过007电影和《埃及艳后》等巨片的模型巨匠(美国、英国和西班牙的电影模型高手)主持下,几十号人马用了两个月时间赶出了原定六个月干完的活儿。
当年很多特效镜头需要用到画师用水彩手工绘制的接景图,接景图部分由剧组从英国请来的影坛巨匠阿尔伯特惠特洛克绘制并负责光学合成,每一张接景图都分外逼真。而且光学合成的图像损耗都被控制住了。
Ver Deer Veer到了墨西哥之后,花了三个月时间对Apogee留下的设计方案进行检讨,并对一些方案进行了改动,其中一个特点就是把用于拍摄光学合成素材的胶片进行降级:从画质较好的VistaVision 35毫米胶片降到了画质普通的35毫米四格胶片。特效总监的理由是”喜欢“——众所周知,前数字时代,光学合成的层次越多,画质越劣化,因此原始底片画质越高越好,所以VistaVision底片在1980年代-1990年代的好莱坞大受欢迎。
Ver Deer Veer的工作组,由于工期超紧,不得不飞速赶活。微缩模型拍摄组经常是一边拍这个镜头一边给另外几个镜头布光。Ver Deer Veer自己也带了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但日期过紧,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刚运到片场,还没能接上计算机,就被迫开工拍摄。各种动作的所有计算都必须首先由操作员用手持计算器来计算,然后将方程式手动输入步进电机,每个电机由一个分度器驱动。由此得出每个镜头的机位移动距离。这样一来反而拉长了飞行器飞行等镜头的制作工期。
Ver Deer Veer的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可以五轴运动,但在不接入PC的情况下,仅凭自身的机电控制,只能做到左右横摇、倾斜拍摄和跟拍,无法做出快速的纵深机位运动——这样一来,就和1960年代和1970年代的东宝、大映特摄电影没什么区别了。在完成了若干镜头之后,特效总监Barry Nolan为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接上了一台64K内存、两个软驱的PC,总算告别了“人肉控制”。
有些特效镜头到上映都没做完,比如说导航员带领飞船实现空间折叠一幕,用了摄影机运动控制系统跟拍、光学合成、特效作画。大卫·林奇始终说不清楚这一幕自己想要什么效果,反复要求修改,最后上映时候是半成品状态。
大卫·林奇刻意追求一种单色风格,于是用一种Lightflex照明系统来拍文戏,简而言之就是便于调节的柔光灯,企图削弱彩色画面的绚丽程度。但是Lightflex系统没能用到蓝幕戏份上,特效公司在后期制作时被迫对特效画面进行闪光处理,让特效画面发灰,以此来与文戏部分衔接。
沙虫做了十几条,大多数是用机械装置操控的钢丝拉动,也有滑轨推动的。沙子是微型空心玻璃球和富勒土(远处是真正的沙子)。当沙虫露出沙漠表面时,工作人员用软管吹动玻璃球和富勒土来模拟沙尘扰动。
在拍摄过程中,墨西哥政府有待提高的公共服务水平也干扰了拍摄工作。先是墨西哥海关强行扣下所有剧组带入的设备物资,收了一大笔费用后才放行。然后是当地消防部门登场了。
APOGEE公司留给他们一套先进的正投蓝幕系统:BLUE MAX,该系统由投影仪、专用灯具、众多滤镜和光学仪器组成,利用投影仪在幕布上投出巨大蓝幕(蓝光频谱很窄),再利用一套类似钠光合成法的流程,在黑白底片上制作出高品质的抠像遮罩。由于投影仪的特性,演员或模型身上的威亚也会被打上一层蓝光。后期抠像时,可以不用另行手工绘制遮罩,直接连蓝幕一起抠掉。同时,投影仪的高亮度投影可以使蓝色更鲜明,抠像效果更干净。但在拍摄过程中,一台灯具起火,点燃了投影专用幕布,墨西哥消防队冲进来灭火,结果把投影仪等所有器材都弄坏了,直接物质损失估计为5万美元。用不了先进的正投蓝幕,摄影棚又被其他剧组占了,剧组只好倒退回彩色电影初期的露天蓝幕,用三天时间把原来打算用先进设备拍几个礼拜的蓝幕场景赶拍完毕。
光学后期制作在美国完成。全片臭名昭著的”真人版我的世界“——方块式防护罩镜头,是先在墨西哥拍好打斗之后,由动画组用铅笔线稿和转描机画好遮罩位置,然后在电脑控制的光学印片机里印出伪3D效果。一开始的PPT简报,则是考虑路人观众,在后期制作时临时追加的。
影片出炉,票房不佳,特效恶评如潮,“一毛钱商店里淘出来的”、“高中生在车库里造出来的”。但特效团队在接受CINEFEX采访时还在挽尊,CINEFEX杂志也在用50页的篇幅替他们挽尊:他(我)们尽力了,真的,他(我)们尽力了。
评论区
共 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