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日本动画,就不得不提手塚治虫和宫崎骏;而说到日本电影,则不得不提黑泽明。
黑泽明不仅是日本电影史上的一代宗师,也是世界电影史上如雷贯耳的重量级人物。
在2018年 BBC 评选的百大最佳外语片(即非英语电影)中,黑泽明共有四部电影上榜,两部进入前十,《七武士》则位列榜首,足见其在世界电影史上的地位和历久弥新的光彩。
黑泽明的电影生涯则几乎覆盖了战后到世纪末的历史。这段历史也是日本动画兴起并蓬勃发展的时期,出生于1928年的手塚治虫和出生于1941年的宫崎骏就是在黑泽明拍出《用心棒》、《椿三十郎》和《天国与地狱》等影片的时候走上动画之路的。
尽管三人看起来各有各的舞台和荣光,但同样身为日本战后的影像创作者,黑泽明与两位动画巨匠之间是否也有过一些交集呢?
在黑泽明和手塚治虫同时在世的时候,二人的交往很少引起关注。也难怪漫画家竹熊健太郎会表示,当他在手塚告别仪式的电视新闻中,看到来自黑泽明的花环时感到了惊讶。
惊讶之余,回头探访两人足迹,发现黑泽和手塚其实一直保持着相互肯定、彼此欣赏的关系,甚至还有过合作的意向。
据说黑泽明的爱犬“雷欧”,名字也是来源于手塚治虫的《森林大帝》。
据电影制作人原正人回忆,就在他刚刚协助手塚治虫完成电影《一千零一夜》(1969)的时候,得知黑泽明导演一直有把日本经典文学名著《平家物语》拍成电影的念头。
但以当时日本电影工业的技术和规模来讲,这一想法难以实现。
原正人便突发奇想,提出不妨考虑动画的方式,并由此促成两位名家的梦幻合作。可当他把这一提议告诉手塚时,对方以“不可能一一画出每副铠甲的下摆”为由拒绝了他。
就这样,“撮合”二人的计划在还未成型时就宣告破灭。
1975年,制作完《德尔苏·乌扎拉》的黑泽明开始为下一部电影的企划忙碌。
根据他的构想,这将是一部改编自爱伦·坡小说《红死病的假面具》的电影,片名定为《黑色假面》,讲述的是黑死病蔓延中世纪俄罗斯的故事。
在黑泽明的设想中,影片中将会出现大量超现实的歌舞场面,他希望这些场面可以用动画的形式来呈现,于是便邀请手塚来担任影片的美术监督。
根据手塚长子手塚真的描述,黑泽明在完成新剧本后的第一时间便把剧本寄给了父亲,足见对父亲的信任。
然而正如结果所呈现的那样,这个企划最终并未实现,不仅在二人共同在世时没能实现,在手塚于1989年病逝之后,黑泽明也没有再同其他人继续完成这一企划。《黑色假面》也就成了大师的遗作。
2017年,该剧本的版权被华谊兄弟和工夫影业获得,加入到未来电影的出品计划里,令这一剧本有了再次与世人见面的希望。虽然影片最终会以什么样的面貌登场我们不得而知,但黑泽明和手塚治虫之间未能实现的合作却让我们不免满怀遗憾地去畅想二人联手所能创造的可能。
如果说以上这些,看起来都是黑泽在单方面地向手塚抛出橄榄枝的话,那么下面要讲的则会证明手塚对黑泽也同样非常尊敬,甚至认为“只有黑泽明能把我的漫画拍成电影”。
漫画家山内乔治在《常磐庄最后住户的记录》(『トキワ荘最後の住人の記録』)中写道,有一次,他和石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一起去电影院看黑泽明的《七武士》,结果发现手塚先生那一场就坐在他们前排的座位上,还告诉他们,自己已经把这部电影看了二十多遍。
不仅如此,在手塚的讲演集、对谈集和各类采访中,也多次提到黑泽明的电影。
比如,在《手塚治虫对谈集卷3》中,手塚在和石森章太郎的对话里就谈到《七武士》,认为这部电影很好地反映出了时代的特征;在《电影旬报》1977年1月下旬的一期中,则在与石上三登志的对谈里提到了黑泽明对于分镜的重视。
值得一提的是,在1969年版的电视动画《多罗罗》中,我们确实能够看到黑泽明这些被手塚所赞赏的方面对这部作品的影响。
担任美术监督的槻间八郎为了呈现《多罗罗》中历史的真实质感,就参考了同样以室町时代为背景的《七武士》。除了《七武士》,动画第一集的开场分镜,也很容易让我们联想起《罗生门》的片头——巨大的匾额和漆黑的建筑物在暴雨中森然隐现。
不仅手塚本人对于黑泽明十分欣赏,其长子手塚真也同样对黑泽导演钦佩有加。1991年,手塚真以《八月狂想曲》的拍摄为契机,记录影片幕后的制作过程,加入自己对黑泽明的采访,完成了一部名为《黑泽明电影的秘密》的纪录片。
而在手塚真的回忆录《天才之子:贝雷帽下的手塚治虫》(『天才の息子―ベレー帽をとった手塚治虫』)中,他也写道,父亲有意想要和黑泽明一起工作,并对父亲最终未能在有生之年与黑泽导演达成合作而表达了深深的遗憾。
由此可见,联手创作不仅是黑泽明的愿望,也是手塚治虫的心愿。
总的来讲,很难说在各自领域里全力以赴的黑泽和手塚二人,究竟谁对谁的影响更多一些,前者身为电影导演却怀揣着成为画家的梦想,后者身为“漫画之神”却对电影深有感悟,这就使他们对于彼此的成就都有着超越行业的理解,也在二人之间建立起惺惺相惜的关系。
说起黑泽明与宫崎骏的往来,就必须要提二人于1993年的一次对谈。这次对谈中,宫崎骏拜访了黑泽明位于静冈御殿场的家,就电影和动画创作中的心得与前辈大师交换了意见。
尤其能引起注意的是,宫崎骏在这次对话中专门向黑泽明讨教了古装历史剧应该如何拍摄的问题。而在这之后,宫崎骏的下一部长片作品就是1997年的《幽灵公主》,那恰恰就是一部以古代日本为背景的影片。
事实上,在《幽灵公主》诞生的整个过程中,我们都能看到黑泽明的影响。从70年代起,宫崎骏就有创作古装历史剧的想法,而《幽灵公主》最初的企划其实也早在80年代就已完成。当时的企划后来被制作成绘本的形式发行,不过其中的构想却与后来的电影大相径庭。
那是一个改编自《美女与野兽》的故事,背景设在室町时代的日本:
落魄的武士在林中迷路,因为偷吃猫妖的食物而惹怒猫妖。
武士为了保命,答应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猫妖赔罪,猫妖同意,并把武士送回城堡。为了履行承诺,武士决定把第三个女儿嫁给猫妖,但在三女儿出嫁前,武士却被魔鬼附身,化身鱼肉百姓的暴君。
三女儿为了让父亲脱离魔鬼的掌控,要求猫妖帮她救出父亲,否则就不履行婚约。猫妖无奈,只得答应,和三女儿共同踏上拯救武士的旅程……
在原版绘本所描绘的故事中,无论是在林中迷路遇见妖怪的武士,还是被妖魔附身而发狂的城主,都很容易让人想到黑泽明《蜘蛛巢城》中的情节。宫崎骏自己也在1993年12月出版这本绘本时指出,这个版本最大的问题是过于依赖以往的电影和民间故事。
不只是《蜘蛛巢城》,在《幽灵公主》正式制作的过程中,也一直在参考和对标《七武士》。不过宫崎骏的参考并非不假思索的效仿或照搬,而是在深刻领会其创作要领的基础上去尝试突破。
在宫崎骏和黑泽明的对谈中,宫崎骏着重就室町时代人们的衣食住行请教了黑泽明,还不止一次提到《七武士》,询问其中的吃穿细节和人物举止都是如何调查而来的。从这些对话中,一方面可以看出《七武士》对宫崎骏的深刻影响,一方面也能洞察到宫崎骏为之后的创作取经的明确意图。
之后,在制作《幽灵公主》的过程中,宫崎骏确实就这些方面的设定做出了详细指示。他在对于角色腰带系法的指示中写道,将腰带系在肚脐以上较高的位置是现代人的常识错误,这种误会始于《七武士》中由三船敏郎扮演的菊千代。菊千代并非正统的武士,因此他的外形也有别于一般武士,不伦不类的腰带系法就彰显了其身份的特殊性。
而宫崎骏在对《幽灵公主》的设定指示中则要求,让阿西达卡也采用这种“错误”的腰带系法,似乎也有让他区别于其他人的用意。
如果说,还有什么比在设定中直接提到《七武士》更能彰显《七武士》对《幽灵公主》的影响的,那应该就是铃木敏夫在为宣传《幽灵公主》而奔走时所采用的修辞策略了。
为了让影评人们对这部影片引起更多关注,铃木敏夫直接抛出了这样的话:“这部作品就是宫崎骏向《七武士》发起的挑战。”
不过从结果看,《七武士》与《幽灵公主》除了故事发生的时代外,几乎在方方面面都没有共同之处。
但这种“不同”正是宫崎骏在全面消化《七武士》的创作要领之后,有意识地去摆脱影响、开拓新路径的表现。
换句话说,是《七武士》让宫崎骏萌生创作古代历史剧的念头,同时也是《七武士》为宫崎骏设立了必须努力突破的标准,迫使其创作出自成一格的作品。
虽然《幽灵公主》的故事和主题都摆脱了黑泽明古装电影中对于君臣伦理和阶级矛盾的讨论,但其对于人与自然之关系和文明冲突的讨论却同样可以在黑泽明其他题材的影片中找到,如《德尔苏·乌扎拉》和《梦》。
宫崎骏在对谈中也毫不掩饰自己对于《梦》中那个贴近自然、返璞归真的“水车村”的喜爱,对类似生活方式的推崇在宫崎骏自己的影片中也是屡见不鲜。
相似的理念也成为令二者的作品相映成趣的关键,以此为切入点去观察二者,还会发现更多共同点,比如二者都非常喜欢在影片中通过“风”的元素来增添气氛和外化情绪。
除了“风”,黑泽明对于其他自然元素的使用也能在宫崎骏那里找到相似的案例。比如在《哈尔的移动城堡》的片头中,那个缓缓从浓雾中出现的移动城堡就与《蜘蛛巢城》开场时慢慢从雾中隐现的古城城堡异曲同工。
除了手塚治虫和宫崎骏,黑泽明对其他日本动画导演也同样影响深远,其中不得不提的就是今 敏。
黑泽明是今 敏非常崇敬的导演,在今 敏的多部影片中都能找到对黑泽明的致敬。比如在《千年女优》中,就有对《蜘蛛巢城》和《乱》的明显致敬;《红辣椒》中,则干脆让警察粉川 cos 了一把黑泽明的同款造型。
同样在动画作品中致敬黑泽明的还有岩井俊二,后者在其代表作之一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中,有一个有栖川将一位陌生老人误认为汤田父亲的段落,由于同样都是年轻女孩与老人交流相处的场景,岩井俊二一下子想起了黑泽明的《生之欲》,并将其中的场景、意象和表演直接搬到了影片中。
除了致敬,不少动画作品也都是直接基于黑泽明的电影派生而来的。
首先就是1975年的电视动画《甘巴的冒险》(又称《小老鼠历险记》)。这部作品讲述的是小老鼠甘巴集结伙伴,与在小岛上残暴统治村庄的白鼬展开战斗的冒险故事。动画改编自斋藤淳夫的小说,原著中共有十五个老鼠伙伴,可到了动画里就只保留了七个伙伴。因此,这部动画也被称为“老鼠版的七武士”。
无独有偶,与之设定类似的还有《咯咯咯鬼太郎》于1986年的剧场版《妖怪大战争》。影片讲述的是鬼太郎等七个妖怪伙伴为了保护日本南方小岛上的村民,与占领了小岛的西方妖怪战斗的故事。
还有《名侦探柯南》第19部剧场版《业火的向日葵》,片中园子的叔父铃木次郎吉将护卫梵高名作《向日葵》的七人小组也称为“七武士”。
以上都是借用《七武士》中的设定而创作出的作品,而2004年的动画《七武士》则是为了纪念《七武士》上映50周年而专门企划的作品。该片在原作的基础上,大胆结合科幻设定,让勘兵卫等七名武士对抗机械化的野武士。同样保留故事结构主体而改变世界观的思路在《旋风之用心棒》中也能看到,该作将《用心棒》里江户时代的浪人故事挪到现代,使主人公卷入现代的帮派之争。
最后顺带一提,黑泽明不仅启发着本国的动画创作,对国外创作者也发挥着影响。比如在韦斯·安德森的《犬之岛》中,就处处都能看到黑泽明的影子。如果拿着黑泽明的所有片目去按图索骥,会发现整部影片就是黑泽彩蛋的大杂烩。
总之,黑泽明的许多作品都堪称世界影像记忆的奠基之作,我们对于密林中往来穿梭的最初印象来自《罗生门》,对个性迥异的侠义组合的憧憬来自《七武士》,对充满仪式感的最终对决的期待来自《用心棒》,对杀阵中鲜血喷射的淋漓幻想来自《椿三十郎》……
这种种深远的记忆也渗透在动画的创作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动画人创作故事和建构影像的直觉与感悟。如果持续深入的话,一定还会有更多的发现。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