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夏末一入学就收到了学校委托我们班级制作昂西(ANNECY)国际动画电影节开幕影片的消息
原因大概是学校本科阶段两年改三年制,出现了一整届的真空,与我们同年级的法语班由于已经负责制作过2021年的开幕短片,自然是不会再参与制作,于是任务就理所应当落在我们头上。(这几年应该是中不了奖了)
我们几乎花了2个礼拜的时间相互熟悉模拟分组,最后居然是由学校工作室负责人非常理想化地按照专业方向来强制配置人员,事实上之前短暂的模拟开发显得毫无意义,并且实际上还产生了许多小组矛盾和问题。总而言之,锁定了五个小组,一共负责五支不同的开幕短片。
接下来的目标就是锁定一个故事题材,它的类型是什么?由什么关键词组成?
此时,我们对该短片唯一的认知是它必须基于特定的国家和地区去发散相应的题材故事。
由于各自的兴趣点不可能一致,此时我们往往通过一场组内头脑风暴会议来试图寻找一个大家都不讨厌的方案。幸运的是,团队内部都认可这样一个观点:合作必然伴随妥协,为了避免在刚开始的阶段就陷入过度的争论,我们都同意将自己的叙事欲望降至最低,只要有可行的题材方案,并且适合强视觉的展示,就一致通过。
开会之前,会有一个两小时的中场休息,可自行搜集资料,或者吃饭,或者上厕所。这个阶段我称之为灵魂黑夜(误)。
脑暴过程中,所有组员会列出基于自己兴趣点,对于短片第一印象的关键词,再对大家所认同的关键词进行排列组合,于是我们首先锁定了一个短片概念:“季节的转变”。
此时,我们还需要一个具体事件,去描述这件事是如何发生的。
得益于善于搜索背景资料的DA同学,我们立马得出了这个具体事件:当然它是基于一段该文化背景的童话故事,于是我们从中抽离了一个角色符号,和其具体的行为应用于我们锁定的短片概念,因为其动机足够明确,角色行为足够简单,元素足够标志。
通过这样的有机整合,最终我们确定了短片的具体题材(Theme)和一句话大纲(Logline)。
实际的项目流程会根据片子的种类(长片短片),动画的类型,项目的技术类型,业界工业化程度,商业艺术的倾向,不同的工作室,甚至团队能力曲线进行若干调整。
所以大体上我们还是会先按照一般团队开发动画短片的思路,也就是由我们的出品方兼校方所提供的日程表来划分大致流程。
结合实际与个人的工作经验,我们确立了一个适用于这次项目的新的流程图:
关于实际确立的流程,首先我们明确的一个共识是:重视觉,弱叙事甚至无叙事。
这是一个时长只有30秒的超短概念短片,因此我们摒弃掉传统的静态故事板,直接制作可以体现时间与运动节奏的动态故事板(便于预览,时间成本低)。
通过多方建议我们也认识到,此类短片叙事的可能性极低,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制作一部强调视觉的影片,自然而然地便将前期的视觉开发作为了重点,并引入了动画电影的开发方式。
至此我们的项目启动也算告一段落,(假装)现在是2021年11月10日,距离第一次完整的项目 Pitch 还有9天。
评论区
共 1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