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我们上一篇提到的哈萨克斯坦以外,另一个经常出现宇航节题材的国家,是地处遥远的加勒比海的社会主义国家古巴。古巴在1966年起到1996年的三十年中,几乎每年都会发行纪念宇航节的邮票为主题的邮票,其中一般年份发行的是宇航节主题的邮票,标注了纪念宇航节字样,每过五年会发行特殊的周年纪念邮票,标注了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之类的字样。古巴发行的邮票从艺术设计的角度来说有着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其中的太空科幻主题的邮票极具特色。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古巴发行的这些宇航节纪念邮票吧。
注:由于其中很多内容我们在之前的三篇文章已经介绍过了,所以本文中只会对还没有介绍过的航天内容进行一些介绍,已经提到过的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去阅读本人之前发布的三篇文章。
古巴原有两套货币系统,一个是可兑换比索(Cuban Convertible Peso,CUC),另一个是古巴比索(Cuban Peso,原符号:Cu.Pes.,标准符号:CUP)。可兑换比索类似外汇券。2021年1月1日之后,古巴施行了所谓的货币统一,古巴比索成为古巴的唯一法定货币。邮票中常见的是古巴货币系统中的辅币:分(centavo,符号为 ¢ 或 c)1古巴比索=100分。
1966年古巴发行了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五周年的邮票。邮票分为七种样式。从齐奥尔科夫斯基、第一次进入太空的加加林、东方三号和东方四号之间进行的人类首次太空编队飞行、上升一号的三人乘组到列昂诺夫首次太空行走,集中记录了苏联在1961年到1966年的五年间的主要载人航天成就。
1971年古巴发行了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十周年的邮票。这个系列的邮票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主题,就是宇航员的训练,这在整个航天邮票中都是不常见的。其中描绘了包括失重训练、超重训练、体能训练、航天器模拟训练在内的多种训练内容。同时,还发行了一版以加加林和东方一号为主题的小型张邮票。
1973年是古巴第一次发行宇航节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分为七种样式。根据面值从小到大内容依次为:1c-联盟运载火箭、2c-月球一号探测器、3c-月球十六号探测器、4c-金星七号探测器、5c-闪电一号通讯卫星、15c-火星三号探测器和30c-“尤里·加加林”号航天测量船。下面我们就简单聊聊这里那些之前没有提到过的航天器。
月球一号(俄文:Луна 1 英文:Luna 1)探测器,属于Ye-1系列,是苏联第一个尝试到达月球表面的探测器系列。同系列中的四个探测器中只有一个于1959年1月2日成功发射,这个成功发射的月球探测器被命名为Luna 1。
月球一号的设计目的是携带两面带有苏联徽章的金属三角旗撞击月球,同时利用携带的六种仪器收集撞击时的数据信息。由于苏联工程师采用传统的无线电信号进行飞行控制,停止发动机的信号送达的太迟以至于月球一号错过了目标。在飞行中月球一号进行了多项实验,他是第一艘进入日心轨道的航天器(也被称为人造行星一号)、第一个达到地球逃逸速度的物体(因此也被称为第一艘宇宙飞船)至今仍在围绕太阳的轨道上。
月球十六号(俄文:Луна 16 英文:Luna 16)是第一个登陆月球并将月壤样本送返地球的无人月球探测器。它将101克月壤样品带回到了地球。
1970年9月20日凌晨,飞行到月球轨道的月球十六号开始下降到月球表面。六分钟后,航天器安全地软着陆在其位于南纬 0°41' 和东经 56°18' 的目标区域,这也是人类探测器第一次在月球的夜晚着陆,随后,月球十六号利用一个自动钻头穿透月球表面以收集土壤样本。钻头在 35 厘米深度停止,取出样品并将其提升到航天器顶部,转移到土壤样品容器中。
9月21日,航天器的上级从月球升空。下级留在月球表面,继续传输月球温度和辐射数据。三天后,带有101克月球土壤的返回舱再入地球大气层,在哈萨克斯坦Jezkazgan镇东南80公里处着陆。对材料的分析表明这份月壤样本与美国阿波罗12号任务回收的土壤非常相似。据德国波鸿天文台称,航天器传回了强烈而优质的电视画面信号。月球十六号是苏联在深空探索计划中取得的里程碑式成功。该任务首次完成了从外星物体表面全自动回收土壤样本的工作。样本中的0.4825克材料被送往英国,1993年,苏富比拍卖行上三个微小样品以44万美金拍出。
金星七号(俄语:Венера 7,英语:Venera 7),是第一艘在另一个星球上软着陆和将数据传回地球的航天器。金星七号着陆器的设计能够承受巨大压力和超高温度,载有太阳风带电粒子探测器和宇宙射线探测器。在着陆器上有温度和压力传感器以及一个加速度计来测量大气密度。
1970年8月17日,金星七号从拜科努尔发射基地发射,经过四个月的飞行,金星七号于1970年12月15日进入金星大气层。降落伞在60公里的高度打开,开始进行大气测试,结果显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为97%。随后由于降落伞开始失效着陆器以大约16.5 m/s(59 km/h;37 mph)的速度撞击金星表面。
探测器似乎在撞击后沉默了,但其实磁带一直在进行着数据记录。几周后,射电天文学家奥列格·日加(Oleg Rzhiga)对磁带进行检查时,发现了23分钟的非常微弱的信号。根据分析人们发现金星表面的温度为475°C(887°F)±20°C。使用温度和大气模型计算出9.0 MPa(1300 psi)±1.5 MPa的压力。金星七号明确证实了人类无法在金星表面生存,并排除了存在液态水的可能性。
1975年发行的宇航节纪念邮票以太空科幻为题材,描绘了在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二个十年,人们对宇宙以及太空探索的无限畅想。这套邮票分为七种样式,创作者是苏俄科幻艺术家、建筑师、画家、平面艺术家、苏联艺术家联盟成员、苏联人民艺术家(1982)和列宁共青团奖获得者安德烈·康斯坦丁诺维奇·索科洛夫(Соколов Андрей Константинович 1931–2007 )和苏联宇航员、人类太空行走第一人阿列克谢·阿尔希波维奇·列昂诺夫(Алексей Архипович Леонов) 。
安德烈·康斯坦丁诺维奇·索科洛夫,1931年生于列宁格勒。他的父亲康斯坦丁·米哈伊洛维奇·索科洛夫 (Konstantin Mikhailovich Sokolov) 是拜科努尔航天发射场、莫斯科奥斯坦金诺电视塔和伏尔加汽车厂建设的领导者之一。受到父亲影响的他在大学选择了建筑学。
毕业后,索科洛夫开始在莫斯科的一个建筑工作室工作,从事“封闭”的特殊城镇的项目设计工作。但1954年第二次全苏建筑工人会议上,赫鲁晓夫批评了苏联建筑师,发起了一场反对“建筑过度”的运动。赫鲁晓夫指出“我们需要的是更大更简单的建筑,建筑设计不是艺术活动,而是满足人民物质需求的手段。把人民的钱花在没有人需要的美上是没有意义的。”一年后,苏共中央和苏联苏维埃部长会议通过了“关于消除建设中的过度设计”的决议,受到这个决议的影响,当时年轻一代设计师大规模的选择改变职业,索科洛夫也转行在莫斯科的影视公司做起了装饰师的工作,虽然很有趣,但他并不认为这是他很中意的工作。在工作中他接触到了美国幻想家雷·布莱伯利的反乌托邦小说《华氏541度》,基于对作品的喜爱他为小说创作了自己的第一批科幻插图作品。
1957年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后,索科洛夫大受震撼,他决定所有作品的创作都围绕着太空探索的主题,由于当时苏联航天事业的高度机密性,他的创作可以说是完全没有现实依据,卫星是什么样子的、如何从地球发射到轨道、运载火箭是什么样的、地球从太空看起来是什么样的等等这些问题都要靠他的思考、想象甚至自创。事实上,索科洛夫关于宇宙主题的第一部作品是作者纯粹的幻想,他甚至还学习各种太空理论来推测这些问题。
1965年他由于影视公司的工作,在电视节目«Звездная эстафета»(明星接力赛)中结识了邮票中标注的第二个艺术家——当时刚刚从太空返回地球的苏联宇航员阿列克谢·阿尔希波维奇·列昂诺夫,此人不仅是人类太空行走第一人,还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列昂诺夫在太空时会用自带的彩铅和纸描绘太空与地球。于是乎安德烈·索科洛夫和阿列克谢·列昂诺夫一拍即合,开始进行联合创作,艺术家-宇航员的组合为作品带来了真实性的元素。他们共同创作了许多优秀的作品。这套邮票就有其中的一部分。
在创作上,安德烈·索科洛夫受到苏俄传统科幻创作以及传统美学流派的影响,遵循着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论。他的画作以对宇宙飞船、风景和空间现象细节的详细描述而著称。他的一些画就像连载:如建造空间站的阶段以及登陆月球,火星,金星等。他为寻找创作灵感收集了大量的有关太空的资料,与列昂诺夫的合作可以帮助他多次走进航空航天单位,与航天员交流。他的许多画作的草稿图由宇航员们带到太空,然后获得最贴近真实的建议。例如,宇航员利阿霍夫(Lyakhov)和留明(Valery Ryumin) 就曾在小稿的空白区域写到:“可以清晰地看到云层放电,在云层之间的缝隙中,可以看到城市和村庄的灯光,甚至可以看到孤独的灯光。”这些经过宇航员调整的轨道草图大约有70张,这样的创作条件让他的作品看起来更真实更科学。同时他也结实了众多航天和相关领域的友人。
从绘画技术的角度看,索科洛夫擅长大胆使用色彩去表现难以想象的世界,这让他的作品给人能够留下很深的印象。2001年,索科洛夫为陨落的和平号创作了他的最后一幅画作《 Гибель станции Мир 》(和平站的死亡),随后身染重病,他的创作生涯也如同他一生所画的苏联航天一样随着和平号的陨落戛然而止。
1976年古巴发行了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十五周年的邮票。邮票分为六种样式,内容涉及到加加林、列昂诺夫、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以及太空中的空间站。
1978 宇航节纪念邮票分为六种样式,面值从小到大所表现的内容分别为:1c- “国际宇宙”计划 DS-U3-IK系列卫星、2c-月球24号探测器、5c-金星九号探测器、 10c-流星-1系列低地球轨道 (LEO) 气象卫星、13c-金星十号探测器和30c-月球二号探测车。
DS-U(ДС-У, 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卫星 )是苏联一个用于科学和应用研究的小型卫星家族, 由苏联第586试验设计局(ОКБ-586,即今日的乌克兰南方设计局)负责研发制造。为了达到减少制造时间和成本的目的,设计局决定设计一个通用的航天器系列,整体设计、支持系统和机载控制设备是通用不变的,其他有效载荷根据任务不同进行调整,这是世界上第一个通用的卫星家族。基于对科学研究卫星所面临的任务的分析,按照不同任务种类创设了三个大的系列: DS-U1、DS-U2和DS-U3。我们要说的DS-U3-IK型卫星就是DS-U3系列的一种。
DS-U3型卫星上安装了8个太阳能电池板,设备具有由带有缓冲电池的太阳能电池板供电的系统,这个型号的卫星旨在通过在大气层外的观察,研究太阳的短波(远紫外线和X射线)辐射,其中DS-U3-IK型被用于“国际宇宙”计划(俄语:Интеркосмос,英语:Interkosmos) 下的研究。“国际宇宙”计划下的DS-U3-IK型卫星共制造了六颗,其中五颗成功发射入轨,一颗卫星发射失败。
月球二十四号(俄文:Луна 24 英文:Luna 24)探测器,是继月球十六号、月球二十号之后第三个从月球采集月壤样本带回地球的探测器,也是LUNA计划的最后一个探测器。
月球二十四号探测器于1976年8月9日发射,8月14日进入月球轨道,并于8月18日成功着陆。着陆器展开并将钻头推入月球土壤约 2 米采集样本。样本被转移到小型返回舱,返回舱于8月22日进入地球大气层并安全降落到地面。探测器返回170.1克月壤。
金星九号(俄语:Венера 9,英语:Venera 9)及金星十号(俄语:Венера 10,英语:Venera 10)是继金星七号后成功在金星地表着陆的两个金星探测器,其中金星九号是第一个从另一个行星表面返回图像到地球的航天器。这两个探测器都采用了苏联的第四代探测器-4MV(4th-generation Mars-Venus probe)行星探测器。十分有趣的是他的设计和制造商就是二战中大名鼎鼎的拉沃契金设计局,二战后这个设计局转向设计火箭、导弹以及航天器。我们之前提到的很多行星探测器都是由这个设计局研发制造的。
1979年的宇航节纪念邮票以国际合作为主题,在苏联“国际宇宙”合作计划的成员国中,以捷克、波兰、民主德国三国,也就是邮票中出现国旗的三个国家的科研能力最强,他们与苏联的合作也更深更广泛。这套邮票就表现了其中的一些合作成果。
1981年是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二十个年头,古巴发行了人类进入太空二十周年纪念邮票。这套邮票共分为七种类型,以航天史上著名的人物为表现的主题。根据面值的不同,他们表现的人物如下:
1c-儒勒.凡尔纳、康斯坦丁.齐奥尔科夫斯基和谢尔盖.科罗廖夫、2c-尤里.加加林、3c-瓦莲京娜·捷列什科娃、5c- 阿列克谢·阿尔希波维奇·列昂诺夫 、13c-科马洛夫,弗科蒂斯托夫,耶格罗夫,上升一号的三人组。
30c-瓦列里·留敏和列昂尼德·伊万诺维奇·波波夫(Leonid Ivanovich Popov)前者是苏联飞行工程师,后者是苏联的宇航员。这二人曾于1980年共同搭载联盟35号前往礼炮6号空间站。
50c-阿纳尔多·塔马约·门德斯 和 尤里·维克托罗维奇·罗曼年科(俄语:Ю́рий Ви́кторович Романе́нко )前者是古巴的第一位宇航员,他们于1980年共同搭乘联盟38号前往礼炮六号空间站。
1982年的宇航节纪念邮票分为五种类型,分别为1c-地平线系列地球同步通讯卫星、3c-流星-1系列低地球轨道 (LEO) 气象卫星、6c-空间站、20c-月球二号月球车、30c-4MV行星探测器的着陆舱和50c-第四代国际通讯卫星。
第四代国际通讯卫星(Intelsat IV)系列通讯卫星由美国休斯公司研制生产,于1970 年代初期从卡纳维拉尔角发射,是休斯公司开发的第五代地球静止通信卫星。Intelsat IV 在轨道上的重量超过1,300磅(595 公斤),直径超过17英尺(5.31 米)。来自代表欧洲、日本和加拿大等10个国家的公司与休斯一起参与了卫星的制造。每颗 Intelsat IV卫星可以中继6000个双向电话呼叫或传输 12 个同步彩色电视节目或各种通信业务组合,包括数据和传真。
现在所有七颗卫星都超过了它们的预期寿命并退出现役,其中最后一颗是 Intelsat IV F-1于1987年10月退役。
1983年的宇航节纪念邮票分为六种类型,内容分别为1c-东方一号飞船、4c-法国音叉D-1号卫星、5c-火星2号探测器、20c-联盟号飞船、30c-流星系列气象卫星和50c-国际宇宙合作计划中的DS-U2-M系列卫星。
音叉(Diapason)D-1号卫星是法国国家太空研究中心(Centre National d'Études Spatiales,简称CNES)开发的D-1系列中的第一颗卫星,也是第三颗进入轨道的法国卫星。于 1966 年2月17日从位于阿尔及利亚的哈马吉尔航天发射中心发射。这个系列是第一个完全由法国自主开发的卫星。该系列的目的是验证发射器的操作、验证用于制造卫星的组件以及用于定位的地面网络的遥测和远程控制。同时具有大地测量学的科学使命。
国际宇宙合作计划中的DS-U2-M系列卫星是一个科学实验卫星系列,共发射了Kosmos 97和Kosmos 145两颗。使用机载分子发生器对太空飞行器的主动单向通信线路进行实验,获得了开发工业分子发生器所需的数据。
1984年的宇航节纪念邮票分为六种类型,内容分别为:2c-电子一号、3c-电子二号卫星、5c-Intercosmos 1、10c-火星五号、30c-联盟空间站以及50c-苏联与保加利亚的合作。
电子(Elektron)系列卫星是苏联电子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包括发射四颗卫星,研究地球的辐射带和相关的物理现象,绘制和观察范艾伦辐射带,计划中的卫星有两对共相同的卫星组成,每对的卫星在不同的轨道上同时绘制下范艾伦带和上范艾伦带的地图。邮票里表现的就是电子一号(俄文:Электро́н 1 英文:Elektron 1)。
电子系列卫星返回的数据支持了十多篇关于各种主题的技术论文,包括近地磁场、粒子分布和电离层研究,评估外层辐射对宇航员和卫星造成的风险。同时电子系列卫星传回了关于地球大气层构成的大量测量结果。
火星五号 (俄文:Марс 5,英文:Mars 5) 由拉沃奇金设计局设计建造,是继火星四号之后发射到火星的两艘3MS航天器中的第二艘。 1975年2月12日抵达火星。但是火星五号一进入火星轨道就被微流星体击中,加压仪器舱开始泄漏,原本设计三个月的使用寿命只工作了16天就停止了运转,共发送回传了180余幅图,其中43个具有可用质量。
同时,古巴还发行了一枚小型张,主题为月球一号探测器接近月球时的画面。
1985年的宇航节纪念邮票的题材是太空科幻绘画作品,作者依旧是安德烈·索科洛夫和列昂诺夫,作品的主题分别为:
2c-cercanías de la luna(月球附近)、3c-naves cósmicas(宇宙飞船)、10c-acoplamiento en el espacio(空间耦合)13c-soldadores cósmicos(宇宙焊工)20c-vostok 2 nave espacial(东方2号宇宙飞船)50c-lunajod 1 atravesando crater lunar(月神1号穿越月球陨石坑)。
1986年古巴发行了纪念人类首次进入太空二十五周年的邮票。邮票的主题分别为1c-东方号运载火箭与科罗廖夫、2c-东方号飞船与加加林、5c-东方号运载火箭与瓦莲京娜·弗拉基米罗夫娜·捷列什科娃、20c-空间站与飞船的对接、30c-东方号着陆舱和50c-联盟运载火箭。
同时发行了一枚小型张,内容为列昂诺夫和齐奥尔科夫斯基。
1987年宇航节纪念邮票的主题是“国际宇宙”(俄文:Интеркосмос,英文:Interkosmos)合作计划,收录了计划中的多种卫星研发成果。其中包括DS-U2-IK系列卫星、Magion 1卫星、DS-U1-IK系列卫星、Prognoz 10、DS-U1-G系列卫星以及织女星探测器。
“国际宇宙”计划中的DS-U2-IK系列卫星,用于研究带电粒子流和电离层,测量质子、电子和阿尔法粒子。包括七个任务,分别为Interkosmos 3、5、9、10、12、13、14。
Magion 1号卫星(Magnetospheric & Ionospheric Satellite)是捷克斯洛伐克研制发射的第一颗卫星。它于1978年10月24日与研究卫星Interkosmos 18一起发射进入太空。Magion 具有扁平长方体的形状,底边长30厘米,重15公斤。它被用来研究磁层和电离层。
国际宇宙二十三号(Interkosmos 23)(Prognoz 10)
Prognoz系列卫星是苏联的一系列用于研究太阳活动过程及其对行星际环境和地球磁层的影响的研究卫星。其中Prognoz 10作为“国际宇宙”计划的一部分,也被称为Interkosmos 23,携带了苏联和捷克斯洛伐克科学家共同开发的科学仪器。
DS-U1-G系列卫星共有两颗,分别于1966年和1967年作为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人造卫星计划的一部分发射。由南方设计局设计建造,用于研究太阳活动对高层大气的影响。
Vega(Venera-Gallei)计划中的织女星一号(vega 1)和织女星二号(vega 2)探测器,vega计划本是苏联金星 84(Venera 84)探测器计划的后续,随着1986年哈雷彗星的回归,对哈雷彗星的探测开始被提上日程,苏联人发现可以通过一次金星引力弹射将探测器送往哈雷彗星并且与其交会,于是vega计划( Venera Gallei )被设置为一项多目标探测任务计划, 旨在同一次任务中对金星进行探测之后再对哈雷彗星进行探测。两个探测器的代号最后被定为5VK 901和5VK 902。这是苏联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探测多个目标的任务。
法国和苏联在太空探索领域有着深度的合作,早在金星四号后两国就开始合作研制金星大气悬浮气球探测器,vega计划法国人也参与其中,vega计划所采用的5vk(第五代金星彗星探测器)行星探测器由拉沃契金设计局设计制造,重达4820公斤,使用大型太阳能电池板供电,在设计上为在金星和彗星工作作出了很多适应性改进。由于优秀的设计以及足够大的设备载荷,vega计划被全世界进行彗星探测的机构所关注和青睐,最终成为国际哈雷彗星任务(IHM,International Harray Mission)的一部分。 参与vega任务的国家除了苏联以及社会主义阵营中的保加利亚、捷克斯洛伐克、东德、匈牙利等、还有另一阵营的奥地利、西德、法国,甚至还有美国,美国人提供了一台DUCMA尘埃粒子探测器安装在探测器上。
作为苏联有史以来成功的任务中最复杂的探测器,vega系列探测器的圆满成功无异于向世界证明了苏联的航天探测能力。收获了大量宝贵的数据。它是第一台成功环绕金星、第一台成功从金星表面传回科学数据的探测器、第一个抵达哈雷彗星的探测器,以及第一个部署的地外浮空探测器。最终大获成功的vega任务使得苏联在世界航天团体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在Venera-Gallei任务中展示出的开放程度甚至超过美国。
同时发行的还有一枚小型张,内容是联盟运载火箭以及vega系列探测器。
1988年的宇航节纪念邮票共有7种样式,其中表现的内容有地平线卫星(Gorizont)、建设中的和平号空间站、Signo 3卫星、火星探索想象图、火卫一计划、vega系列卫星和SPOT mk1系列卫星
Signe 3(Solar Interplanetary Gamma Ray Neutron Experiment 太阳行星际伽马射线中子实验)是一颗法国科学实验卫星,1977年6月17日由苏联根据合作协议帮助发射送入轨道。这颗卫星是D2系列的一部分。它进行了两项科学实验,一项研究20keV至10MeV能量范围内的伽马射线天文学,另一项用于连续监测两个紫外波段的太阳光谱。由于稳定系统在1976年12月28日发生故障,终止了航天器的运行。
火卫一(俄语:Фобос 英语: Phobos )计划是苏联在金星探索得到巨大成功后发起的一项野心勃勃的计划,旨在开发新一代的探测器对火星以及火卫一进行探测。基于我们上面提到的vega计划的成功合作,火卫一计划也成为了一个国际空间合作项目,涉及了来自奥地利、保加利亚、匈牙利、民主德国、爱尔兰、波兰、芬兰、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瑞士、瑞典、欧洲航天局等13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这也是苏联最后一个和火星有关的研制和探测计划。新一代的探测器采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执行多样化的考察任务,研究太阳系中的行星和小天体。
1988年7月,火卫一1(俄语:Фобос 1 英语: Phobos 1 )号和火卫一2(俄语:Фобос 2 英语: Phobos 2 )号相继发射,9月1日由于操作失误导致姿态控制系统被错误关闭,火卫一1号陷入失联状态。1989年3月27日,已经进入火星轨道的火卫一2号失去联系,被认定为机载计算机发生故障。随着两个探测器相继失联,这项野心勃勃的探测计划以失败告终。
SPOT(法语:Système probatoire d'observation de la Terre 英语:Satellite pour l'observation de la Terre)是法国民用地球观测遥感卫星家族。其中前三颗使用的是SPOT mk1系列,由CNES开发,当时的马特拉公司(Matra)和法国航宇公司(SNIAS)生产,于1986年至1993年间发射。
每颗卫星都携带两个HRV(高分辨率可见光)成像仪器,能够同时或单独以两种模式运行。两种光谱模式是全色和多光谱。全色波段的分辨率为 10 米,三个多光谱波段的分辨率为20 米。SPOT-1 在 1986 年发射后不久的广播中展示了切尔诺贝利灾难的第一张公共图像。
1989-1990年发行的宇航节纪念邮票的主题都是火箭模型和各式各样的信件。
1991是人类进入太空三十周年,古巴发行了纪念邮票,共七种样式,内容分别为尤里加加林、尤里·罗曼年科、阿纳尔多·塔马约·门德斯、和平号空间站和暴风雪号航天飞机。
1996是人类进入太空三十五周年,也是古巴至今为止最后一次发行纪念邮票,邮票的内容是尤里加加林以及东方号飞船。
从1966年到1996年,古巴的航天邮票几乎都以宇航节和纪念加加林的内容为主,从古巴这个加勒比地区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微妙角度,见证了苏联以及世界航天领域的发展。
至此,这篇补完篇也就此完成了,说实话最早只是想当做背景知识的笔记写的,没想到了解越多查阅的资料就越多,花费的精力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大,反而大大超越了查找收藏的时间,其实不论收藏什么,可能真正让人无法自拔乐在其中的还是那些背后浩瀚如星辰大海的故事吧。那么接下来,我还要继续收藏些什么有趣的东西呢?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