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机的外观发展似乎已经先集成电路一步,来到了所谓「摩尔定律」的极限。越来越大的正面屏幕,越来越小的前置摄像头挖孔,还有越来越一致的后置摄像头矩阵。虽然不少厂商都善于在各种用户基本注意不到的机身细节上大做文章,但在屏下前摄和折叠屏卷轴屏成熟化廉价化的前夜,给智能手机做外观设计依旧是戴着镣铐跳舞。
远的不提,只说当下,大师强如深泽直人,都只能被按着头在薄薄的一片后盖上做文章。螺蛳壳里做道场,做得再好,在外人看来,它也只能是个螺蛳壳。至于机器整体或者系统的更进一步设计?不好意思,走量机型不可能由着设计师标新立异的性子来。退一万步讲,上一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产厂商,留给现在的遗产可能就只剩下充电宝充电头和蓝牙音箱了。
加之怀旧可能是人类的本能,我就越来越对智能手机刚刚兴起的时期感兴趣。与早已趋同演化的现在不一样,手机的寒武纪大爆发时期才真算得上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2014 年,智能手机的发展已经步入正轨。那时的智能手机还远没有像今天这样过分同质化,Windows Phone 还是百分之一,其他小众系统也有不少终端产品。
如今日本的三大电信运营商,NTT Docomo、au by KDDI、SoftBank 这几家之间的竞争一直以来都未停止过。在安卓与 iOS 之外,运营商们都试图在其他系统上寻找新的市场突破点。
2014 年,有传言说安卓将收紧对系统进行碎片化修改的权限,换句话说,各种日本市场特有的功能,例如 1Seg 电视、FeliCa 钱包以及大量运营商软件,都将无法在之后的安卓手机上预装。这一传言也迫使运营商开发其他操作系统的机器。
不过都已经过去了这么多年,看着各位日版手机中停用冻结的无数预装应用,各位就知道这个传言早就失去了影响力。
那时,Docomo 曾经在工程机上试水过 Tizen 系统,然而这部工程机并未量产发售。另一边 au 则选择了 Firefox OS。
Firefox OS 前身为 Mozilla 的 Boot to Gecko 项目,完全使用开放的 HTML5 网页标准技术,不涉及专利软件及技术。它希望创建起一个平台,让符合网页标准的网页浏览器便能够运行软件,让程序开发者统一在同一套标准下开发可以共通使用的应用程序,不需再为各平台分别开发专用的应用程序。
换句话说,Firefox OS 本身可以看做一个浏览器,绝大多数应用都是运行在这个浏览器中的网页。简单一想各位就会知道这种架构对应用多平台适配及通用的好处。相比 Android 和 iOS,FFOS 更加轻量化,没有所谓的「原生软件」,也几乎没有后台通信,因此更适用于配置不高的中低端机型。同时,基于 FFOS 的软件开发也相对容易,更多人可以参与 FFOS 的软件建设。
再好的操作系统和软件也需要合适的硬件来承载。于是在机身工业设计方面,他们找到了吉冈德仁。
吉冈德仁,日本设计师、艺术家。曾被美国《新闻周刊》杂志评为「世界上最受尊敬的 100 个日本人」之一。
作为一个对透明材料拥有着诗人般敏锐感触的艺术家和设计师,吉冈德仁的材料观念的形成和他个人的成长经历息息相关。学生时代的他通过对服装制作的关注,养成了细致琢磨事物的习惯,也因此在学生时代就对材料产生了很多的思考。吉冈德仁在 1986 年到 1988 年这两年时间里在仓俣史朗的工作室工作,也就是在这段时间,它开始思考如何创新材料的应用与概念性,同时也让透明材料的运用保留传统的日本设计美学。
就跟我自己一样,各位不用对工业设计这一行业有特别深入的了解,单单欣赏一下吉冈德仁的作品,就能看出他对光有着非常独到且深刻的理解。这里根据我自己的喜好选取了他的部分作品,可能并不是他的代表作。
从玻璃到丙烯酸,再到矿物结晶,他对透明材质有着近乎偏执的热爱。更多作品可以访问 他的官网 。 产品的的开发少不了概念设计。au Design project,日系手机设计的开端,同时也是日系手机的设计试验场。这项计划在日本手机市场的发展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纵观日本众多运营商,大多数机身设计优秀的机型都来自 au。
吉冈德仁可以说是 au 的老熟人了,在 Fx0 之前,他已经为 au 设计过了两款手机产品。
第一台是 MEDIA SKIN(au W52K,京瓷,2007)。顾名思义,吉冈德仁在设计本机时将机身触感作为了设计重点。本机有三种配色,其中橙色和白色机器的外壳上采用了用于化妆品粉底的有机硅颗粒涂层,而黑色机器的外壳则是聚氨酯材料。独特的机身触感体现了“第二种皮肤”的设计理念。但是吉冈德仁并未将设计局限于手机的触觉感受。
艺术是可以毫无理性地用个人感觉来感受的东西。……但是在判断事物时,人们会根据各种信息(例如触觉,发光方式,声音等)做出判断,因此就产生了这种感觉。
简而言之,他认为人对事物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因此在触觉之外,他还联合另一位设计师设计了本机的 UI、系统音效及来电铃声。另外,本机还是最早采用 26 万色有机 EL 屏幕的机型。MEDIA SKIN 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第二台是 X-RAY(au TSX06,东芝,2010)。如果说 MEDIA SKIN 并没有体现吉冈德仁标志性的透明风格,那 X-RAY 则是它在手机设计上的最佳体现。本机基于「手机的内部」这一理念而设计,除了按键及电池仓盖板之外,手机采用了全透明机身。从名字上也能看得出来,本机的外观就像用 X 光扫描那样对机身内部进行透视。
与最近各种各样或官方或自制的所谓「探索版」手机不同,本机的机身并不是高透明度的材料,而是透明度较低的玻璃纤维与聚碳酸酯混合材质。相比一览无遗的高透明玻璃机身,通体低透明度的机身反而能够激起使用者一窥机内结构究竟的欲望。光线较暗的情况下,本机外观并无特别之处,只有在光线充足的环境下,使用者才能比较清楚地观看到机身内部的构造及各种元器件细节。
更重要的一点,透明外壳之下的绝大多数组件都是实打实地在工作,而不是贴上去的装饰贴纸或者印刷在后盖上的装饰纹路,也不是无法工作的装饰用盖板。手机在振动时,甚至能透过机身看到正在转动的转子马达。另外,本机在 A 面还安置了一块 7*102 像素的单色点阵屏作为机器的副屏。当副屏点亮时,红色的字符透过透明机身,给人以「近未来」的设计感。
除此之外,一同随本机发布的还有一款配套的手机底座「LIFE STYLE PRODUCTS」,底座由亚克力材质制成,每一个底座均由工匠手工打磨,单个售价高达 93000 日元,限量 30 个。对于买不起昂贵底座的用户,运营商也提供了售价 1300 日元的手机包可供选择。
除了视觉观感优秀之外,本机也并不是虚有其表,它是最早支持 au「WIN HIGH-SPEED」功能的机型,能够实现最高下行 9.2Mbps,上行 5.5Mbps 的理论数据通信速率,同时支持 1Seg 和国际漫游等功能,是当年实打实的高端机种。
为契合 FFOS 的开放精神,au 请吉冈德仁对本机进行设计可谓再合适不过了。他也没有让人失望,首先拿出了「Fx0」概念设计,并制作了概念机模型。
我(吉冈德仁)第一次看到这个概念的时候,想起了一个意想不到的答案:曾经当我问一个孩子『你喜欢什么颜色』时,他说『我喜欢透明』。屏幕画面占了大半,留给设计的余地很少,好像到处都弥漫着让人放弃的声音,这就是挑战手机设计极限的崭新设计。将设计的主角从外侧翻转到内侧,给我们一个全新的视界。封装在丙烯酸树脂中的电子元件从内部散发出美感。把目光移到背面,金属外壳嵌在丙烯酸树脂中。不同材料的大胆组合,创造出传统的智能手机所没有的魅力。
顺带一提,「Fx0」这个名称就暗含着「Firefox OS 从零开始」的意味。
概念机之所以是概念机,一大原因就是量产难度实在太高。于是在 2014 年 12 月 25 日这一天,经过重新设计的量产型号,「au Fx0 LGL25」发布了。
打开保存手机使用的透明自封袋,取出手机,平放在手心上。正面是一块通体黑色的玻璃面板,上方有随着机身边框曲线和听筒扬声器的弧线切割。屏幕三面边框和现在已经不多见的宽阔下巴环绕着玻璃面板,一颗圆形的实体按键被安置在下巴正中央的位置。
可按压的圆形按键没有指纹识别功能,只能作为单纯的主页键使用。按键为透明材质,下方有金属质感的 Firefox 狐狸标志,由 3D 打印制造。按键表面稍稍高出面板,边缘没有做倒角处理,手指滑过按键与下巴的交界处时会感到有点割手。生产阶段制造一颗该按键的原型需要花费大约 30 万日元,据说还重复了十次。
机身背面同样采用透明的设计。在 2014 年这一时间点,可拆卸电池还没有被完全淘汰,因此 Fx0 的电池做成了可拆卸设计也不足为奇。后盖也是塑料材质,和机身的其他部位一样,有凸起的细密方格纹路。其实本机一共有两种后盖,一种是前面提到的这种表面上有纹路的,一种是表面上没有纹路的纯平全透明的。前者手感不错,也不会轻易出现划痕,是出厂标配;后者视觉效果满分,但容易出现划痕影响观感,是限定发售。
拆掉背盖,露出机身背部。淡金色框架上覆盖着天线条带,电池也做成了淡金色,就连金属卡槽都做成了金色。
机身下半部分没有淡金色不透明框架,透过茶色透明塑料可以直接看到机身内部的电路板和充电接口,仔细一点的话甚至能看到金色的扬声器排线。
与一般手机采用的或银色或黑色的螺丝不同,固定 Fx0 各部件的全是金光闪闪的金色螺丝。这种规格的螺丝是为 Fx0 特别定制的,其成本是普通螺丝的 40 倍。
左右边框外部也是透明的,透过透明边框可以看到内部淡金色的框架。淡金色框架只延伸到边框三分之二的位置,左侧框架上有阴刻的「Fx0」标志,右侧则是运营商「au」的标志。电源键在右侧边框上,音量键则被安放在左侧边框,两个按键都进行了金色电镀处理。
机器手感轻便但不轻薄,浅琥珀色的透明塑料手感并不廉价,厚实的材质甚至能给人些许的安心感。
夜深了,四周漆黑一片。这时拿起 Fx0,再点亮屏幕。LCD 面板背光会在屏幕四周漏光,不知道是无心之举还是有意为之,背光四周并未进行处理,而是直接有光线透过,从而点亮透明的边框。机器外壳及后盖采用茶色透明塑料材质,配合上自带的壁纸,你会有一种自己真在拿着一块发光电路板的感觉。这种感觉是现在所有其他的所谓「透明探索版」手机都给不了的。
本机发布时,还同时发布了对应的透明保护壳、金属边框、按键贴和屏幕保护膜。
写到这里,本机的硬件配置甚至都不是什么重要问题了,但是作为手机的介绍文章,本文还不能不提,那就简单看一下。虽然 Fx0 的整体气质跟一般机型比起来实在相差太大,但各位还是可以在本机上隐约看出老东家 LG 的影子。本机基于 LG G2 mini 制造研发,硬件配置与原型机差别不大。
放在这部手机出厂的当年,在安卓阵营中来看,这种配置只能算个比较平庸的中端机。不过要是放在预装 FFOS 的机型中来看,本机还真的是实打实的「旗舰机」,虽然这么说有一点矮子中拔高个的嫌疑。据说 Fx0 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 LTE 和配备骁龙 400 的 Firefox 智能手机。
前面说过本机的硬件制造商是 LG。不像日系本土厂商的各种自闭操作,LG 手机的可玩性不用我多说想必各位比我更懂,Fx0 也很自然地支持各种折腾。Fx0 支持刷入安卓系统,目前版本最高的是基于安卓 4.4.2 的 CM11。直接从 FFOS 刷到安卓系统会有各种小问题,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分区问题导致 ROM 实际可用空间偏少、基带问题导致手机无法使用数据流量,等等。折腾起来虽然麻烦,但我也乐在其中。
这么一想,2021 年的那个寒假,我好像把很多空闲时间都放在了折腾这部手机上。
安卓系统的 CM11 各位都玩得差不多了,这里直接略过,接下来就着重介绍出厂预装的 FFOS。
很喜欢我自己说过的一句话,「喜欢的手机就要一买买俩」。我手上有两台 Fx0,其中一台是前面说过的被我折腾成安卓系统的,另外一台则被我刷回了日版原版 FFOS。
原版 FFOS 的使用体验上已经无限接近于机器出厂版本,唯一的小 bug 是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在 TWRP 能够正常识别的前提下,FFOS 无法识别外置存储卡,而这也导致了 FFOS 中的相机及图库无法打开,截图也无法保存到手机。也因为这个原因,接下来 Fx0 基于 FFOS 的体验图片都是直接拍摄屏幕。
开机,进入系统,点亮屏幕。锁屏方式是常见的滑动解锁,当然也可以设置密码解锁。锁屏界面的背景有以下几种样式可供选择:
首先是普通的静态壁纸,这个不用多说,不过在这里不仅可以选择本地图片,还能通过 URL 指定网络图片;
第二个是地图锁屏,基于谷歌地图,允许使用位置信息后,可以使用所在地附近的航拍图片作为背景;
第三个是新闻锁屏,可以将最近新闻以文字形式呈现在锁屏背景上,如果不喜欢默认的新闻源,还能添加其他的 RSS 订阅源。文字显示可以设置为黑白或彩色,每个单独的文字标题都能交互,点击之后会用小窗口显示新闻内容;
第四个是推特锁屏,授权登陆自己的推特账号之后,锁屏界面可以显示出当前时间线上推特好友的动态。点击账号名称即可浏览对应推文内容。当然,这项功能需要基于特定的网络环境。
FFOS 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桌面,解锁之后就是应用程序列表,可以上下滑动,点击对应的图标即可进入应用。
下拉通知栏与安卓类似,在底部有快捷开关,同时背景有半透明效果。
可惜的是,FFOS 在今天早就停止了支持,时至今日 FFOS 的软件商店已经无法打开,各种第三方软件都无法安装。
听了我这么半天的介绍,各位可能会隐约感觉到,Fx0 并不是一个面向绝大多数手机用户的机型。事实如此,Fx0 是一台真正意义上的「极客向」手机。独特的机身设计和开放的操作系统,注定了本机不会对大多数消费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
在发售 Fx0 同时,au 还推出了支持 FFOS 应用程序开发的工具,包括开发板、开发程序等,旨在推进 FFOS 系统软件的开发与推广。au 甚至直接提供了 Fx0 后盖的 3D CAD 数据文件,用户可以自行对后盖进行设计,之后使用 3D 打印技术制造出独一无二的后盖。
au 不计成本地设计制造本机,不遗余力地推广本机,为的就是抓住那一小批「极客」的心。KDDI 的田中社长则直接宣称「这是为极客打造的智能手机,真的是不打算做生意就开始做了,完全没有考虑商业活动」。
连社长都对本机的销量不抱期望,机器本身就显得更加不接地气:Fx0 只提供透明金色这一种配色,与市面上其他色彩丰富的机型相比显得格外土气;习惯了 Android 或 iOS 的消费者,不习惯也没有理由换用一个对他们来说非常陌生的 FFOS,更不用说这个操作系统的生态远没有另外两个完善;不支持 FeliCa、1Seg、防尘防水、载波聚合,也不支持日本常用的 WiMAX 2+,就纯粹的功能性上本机都比市面上其他机型差一大截;含税 49680 日元,约合 2578.3 元人民币的售价相比其他机型也没有明显的竞争力。
另一方面,Mozilla 的首席技术官于 2015 年 6 月退休,同时不少其他干部也纷纷离职,缺少人才的 Mozilla 已经难以维持 FFOS 的正常运转。之后不久,Mozilla 就宣布停止为运营商提供 FFOS 产品。
意料之中而又情理之中的,Fx0 一经推出,销量大暴死,所谓的「极客」用户根本支撑不起本机的销量,具体数字已经惨到让人「蒙上眼睛不去看」,之后本机也随之停产。机器卖不出去,库存积压无数。长时间的仓储压力也不小,为了缓解库存积压,许多库存机被解除了 SIM 卡锁后以超低价卖到了海外市场,当时只要花不到 60 美元就能买到一台 Fx0。
即便如此,库存压力还是很大,因此有传言说许多机器甚至被 直接扔到了东京湾 中。是的你没有看错,就是把能用的手机直接成批地扔海里。
随着 FFOS 的死亡,Fx0 彻底没有了后续机型,本机也就成了茫茫时间长河中又一个稍纵即逝的火花。
还好后来有真正的「极客」用户为本机编译了 TWRP 和第三方 ROM,强行延长了 Fx0 的一点生命,让这一点火花能够亮得更久一点。
为所谓「极客」用户设计制造的手机,并没有收获多少来自消费者的支持;伴随着易用性的提升,智能手机的设计感和多样性也渐渐消亡。并不是说好用的产品一定不是激进的设计,但在激烈的竞争中能生存到最后的,一定都是适应性极强的,这样看来,智能手机的同质化是很合理且必然的。
人类是向前看的动物,不过当我们回过头去看曾经那些「失败」的产品,或许也能从中体会到当下没有的风味。
话又说回来,都说「历史是一个螺旋上升的进程」,谁知道将来有没有这么一天,一个崭新的品类又能迎来一场「寒武纪大爆发」。
评论区
共 1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