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旅行者,请检查飞船后视镜和核动阀门,调整电台音乐频率。前方即将降落于土星野餐旅馆:全息玫瑰碎片HologramRose.
「全息玫瑰碎片HologramRose」:一个写作团体,由一些玩家和游戏作者共同成立。我们希望一起做一些硬核又有趣的事儿。在疯狂的宇宙里,希望有片刻能打动你——每一位旅行者。
他也许没这么说过——毕竟,言语一旦讲出来就消散在空间中,没有痕迹。
首先,移动支付、地图导航、社交媒体等这些固有属性既便利了生活,甚至重塑了生活方式;又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甚至重构了社交的模式。这些功能以及功能引领的风潮,我们都身处其中,且感慨其带来的意义和乐趣。
但是除此之外,我不喜欢手机,甚至(十分个人地)讨厌手机。
我只使用手机以上的这些基本功能,其他的都让我有一种抗拒。这种抗拒来源于哪里呢?我想了很久很久,后来想明白了,我讨厌的是那种“仪式感的消解。”
曾几何时,我们打开一本书时,需一方桌、一支笔、一杯咖啡或茶,一个宁静漫长的下午,读书不仅是读书本身,更是一种思考、一个享受孤独与自我的过程;后来我们看电影,我们需要一个荧屏、暗色的大厅。那会是一个小雨淅沥的傍晚,一个谈得来的朋友或心仪的伴侣、或是神圣般的独身一人,我们可能要走一些路,在路上我们会期待要看的电影、想象电影中的对白。以及一些伟大的沉默;我们玩游戏,在一个清晨打开主机,适当的距离,舒服的沙发和靠垫是绝对必要的。充满电的手柄,一定要拉上窗帘,茶几上放着饮料和小吃,洁白的耳机,无人打扰的世界;最早的那个时候,我们听音乐,我们洗手更衣,倒上开过的芝华士。小心翼翼地打开唱片机,戴着手套抽出黑胶唱片,是Miles Davis的《Kind of blue》,我们听歌不是娱乐,我们甚至渴望从音乐中获得叙事意义上的深刻、美学的享受以及生活的感悟与审思。
我在马桶上玩游戏——听不清对白,不知道游戏里讲了什么;在通勤的路上听音乐——我需要留神公交车的报站以免错过工作时间;在等着炒面端上桌的片刻时光,在乱糟糟油乎乎的桌面上用6寸的手机屏幕看马丁斯科塞斯的《爱尔兰人》,炒面来了,阿尔帕西诺的深情对白还未结束——我关掉了它,因为我饿了;在午休之前打开电子书,列夫托尔斯泰的广阔战争世界徐徐展开,麦克白第五幕第五场的悲壮深邃独白正进行到一半,我匆匆阅读五分钟就困倦——APP的消息推送终于让我退出阅读界面。
纸质书、主机(或PC)游戏、唱片机与黑胶唱片、电影院,这些东西早已经不单单是它本身,它作为物品或场所带有的符号意义是不能被轻易代替的。我们消费、我们享受它的同时,更是在消费、享受这些“物”其后的符号意义与仪式感。
在荒芜冰冷的宇宙之间,带着温度的仪式感是我最后的堡垒。我渴望保有这些也许是脆弱的仪式感,所以我(十分个人地)讨厌手机。
对于手机这个媒介,对于仪式感和生活方式,大家怎么看呢?
我第一次有这种强烈的感觉是放弃CD机(我可能是全世界最后一批从CD机转到MP3的人),我以为听歌就该CD播放,每次出门精挑细选10张最喜欢的专辑,然后塞在腰上出门。我看见用MP3的朋友都笑他们根本不是在听音乐,那方便的数字储存会让音乐失去意义。
游戏也是这样,不用光盘卡带怎么能叫玩游戏呢?你不去换一下碟就用鼠标在屏幕列表点一下就能叫换游戏了?这么方便那能欣赏得了游戏吗?在家里玩格斗游戏也算玩家?没有街机厅面对面的厮杀,谈什么格斗?
书也是,电子书算什么阅读?直到有一天我认识的一位朋友要搬家去很远的地方,那天我们几个人在他家给他挑他要带CD和PS4游戏碟,为了能带的更多他把包装全拆了,用像盗版一样的卡包把他们装了起来,就这样足足装了一整个旅行箱,很多东西根本带不走,只好寄放在我们手上。在那之后他很少再买CD和光盘游戏,他成了很坚定的数字党派,连实体书也难得购买。
后来我去问了蛮多年纪大的人,有人告诉我说他们看电影都是用DVD,听音乐用CD,玩游戏得去包机房,那时候就是感觉神圣,但并没有意义。就好像我以为听个CD就叫仪式感,还有很多朋友组着十万块的HiFi,他们认为这才是仪式感;还有的觉得电子的终归只是电流,必须听现场才是仪式感,随身带着不同音乐人不同专辑,这叫哪门子的仪式感。
我现在买着很多CD连塑封都没拆过,听几年流媒体感觉音质还凑合就习以为常,反而是手机和音乐播放器里装着上万首摇滚乐我出门都可以听到,也亏是流媒体,很多专辑我根本买都买不到,听也没听说过。
我自认就是个在不断妥协和缺失仪式感的boy,但新的仪式感也在建立,比如解锁游戏前我习惯沐浴更衣,静心读秒。所以我相信往后的朋友都会有自己的仪式感,在我眼中可能不值一提,就像现在还买蓝光盘看电影的朋友对我用网飞观看网络电影一样,但他们自己该有自我的见解。就像听现场的朋友觉得CD也没啥仪式感一样,我看着手机是个没仪式感的货色,谁知道往后手机会不会成了别人眼睛里仪式感呢?
年轻的小说家吉尔携未婚妻与家人至法国巴黎,寻找灵魂的宁静与心中的黄金时代。一次落寞的午夜街头偶遇,吉尔跨上风格复古的马车于派对中邂逅了自己仰慕的艺术家们:海明威、菲茨杰拉德与毕加索。于交谈中却得知,他们亦不满于现实,向往自己心中的黄金时代:文艺复兴时期,渴望于达芬奇、拉斐尔对谈。而文艺复兴三杰们亦向往古希腊时代的哲思与纯粹。
这种对旧时代的永恒向往和追求,也就像是你说的对仪式感层层加深的追求阿。始终还是很个人的东西。
通过仪式来暗示自己更加慎重对待接下来的事,以更好的状态去读书,听歌,看电影,打电动,获得更高的效益。我觉得这是仪式感最根本的价值。
都是工具而已,试着把你说的"纸质书、主机(或PC)游戏、唱片机与黑胶唱片、电影院"也当做工具就行了。
嗯嗯,确实,本质上都是工具和场景。但是可能后者的工具上附带了一些仪式感与象征意义吧。
在我眼里所谓的仪式感与象征意义,其实就是一层美颜滤镜而已,很多东西,可能只是因为多了一些属于自己的回忆,才给你不同的感觉,爱屋及乌,大抵是这样吧。去除这些,人们只会讨论改锥小巧轻便,电钻省时省力,并不会去考虑它们孰优孰劣。
是的,手机的就是在您所阐述的那种状况,即工业化社会极致追求效率的场景下,应运而生的,所以我就说是“脆弱的仪式感”。但是人如果完全失去了仪式感、失去了记忆和情感,那岂不就成了冰冷的机器,我们人的优势之一就在于此了吧。
仪式感是意识层面对潜意识层面的社会角色的加工与渴求认同。
从社会学和人类学的角度讲,仪式感是人类走向文明最需要的形式之一。仪式感本身代表着一种知行合一,给重复行为赋予意义从而表现或压抑我们深层次的一些冲动。失去仪式感的生活长期来讲容易导致精神失衡,而让人难以对抗强烈的外部事件冲击。有实验表明仪式感能很好的让人增加控制感,从而形成良好的自我边界和情感隔离,让人能在强烈的外部事件冲击中缓解负面情绪。在成人精神指引缺失的现代社会,仪式感能够帮助我们过渡到成熟的精神状态,也能够帮助我们处变不惊。
一个人在面对突然的失恋时陷入重度抑郁,此时情感隔离能力能让他暂时避免直面大量的负面情绪,这在于他“以前”如何培养自己的情感隔离能力,而仪式感可以帮助他:让他回忆亲密关系中的仪式,是比较有效的方法缓解他的负面情绪,因为这些仪式增强了他对于关系的控制感(虽然是莫须有的),能帮助他在“现在”缓解这次冲击带来的影响。而以后的亲密关系中,他可能就会选择用仪式感来调整和保持双方关系的循序渐进,防止事件冲击对于自己造成和这次一样大的伤害,我认为这属于成熟的自我保护机制,也帮助了他的“未来”。
综上所述,仪式感是没有既定意义也不可或缺的。尼采狂喜。
我觉得仪式感就像是墙,墙本身是没有意义的,但是墙所保护的是某些我们珍视的、有意义的东西。围上一堵墙,代表墙内的事物高墙外一等。
节日是仪式感的代表,我们庆祝春节,不是因为春节那天有什么特殊的意义,是古人珍重严冬过后的春天,那是耕作和希望的季节。 我们不希望仪式感被消解,实际上是不希望自己变成一个轻视所爱之物的人。我曾经在手机上看一些社科类书籍,“随时随地”,确实。可是我发现我丝毫没有阅读体验,读不进去,觉得那些书不知所云,直接导致我一段时间内不想读有深度的书,只读一些小说。
墙倒了,墙里的物品也就保护不住了。手机带来便捷,但是便捷是有代价的,它拓展了我们观影、阅读、游戏、欣赏音乐的场景,可是那是吃饭、如厕、排队、通勤的时间,这种时间是低质量的。然而需要推敲琢磨的书籍、需要沉浸其中去“经历”的游戏、不能放过任何一个细节的电影、可以称得上“语言的尽头”的音乐以及弦外之音和切身的联想,所有这些需要你全部身心灵灌注其中的活动,在低质量时段去完成,无异于牛嚼牡丹。
这些活动需要仪式感,于是我们看到有人用一杯芝华士唤醒自己的感性,也有人用沐浴和读秒放空自己,集中注意。仪式感没有用吗?这么看来,很有用。那么,为什么这么多人放弃掉仪式感,转而投向便捷的怀抱,消解仪式感并乐在其中呢? 我想是因为仪式感是一个变化的概念 :在很久以前,用CD听音乐的人恐怕没有觉得自己有“仪式感”,因为那是当时几乎唯一的渠道;在录制技术出现之前,人们甚至只能去音乐厅欣赏音乐。后来,出现了录制出现了流媒体,人们开始在家、在手机上听歌。
仪式感被消解了吗?对于一些人来说,是的,那是一些被海量资源冲昏的人,他们不再珍视音乐,无意区分时段的质量,长期流于表面的欣赏最终导致了流于表面的品味,于是仪式感消失了。可是有另一群人,一开始他们一年中会动身去欣赏几场音乐会;后来除了音乐会,他们也在周末带上耳机聆听CD里的美妙旋律;再后来,他们在手机上听流媒体,通勤、排队、如厕的时间让他们的音乐阅历更广博了。
我们所说的仪式感,是一个投入精力多少的判准,是一种区别对待不同时间和不同作品的标志,而不应该是一种繁文缛节的矫情和抱残守缺的落伍。 那个喝芝华士的人拿到手机,可以随时随地听音乐了,可他放弃了他小布尔乔亚式的静心仪式了吗?我看没有;他不喝酒就不能听音乐了吗,也没有。这就是我所提倡的仪式感。
手机怎么说,我时常能感受到离不开它的痛苦,但是我从来不讨厌和否定过手机的进化。
就我个人来说,手机的确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我坚持的东西不会因为手机而被改变。比如你说的,书本纸媒,还有传统的电影行业……这些和手机比起来充满仪式感的东西或者行为受到冲击,这是事实,或许智能手机的出现让曾经满大街的东西变得边缘化,但也是因为受到智能手机的冲击,这些东西才变得比以前更具有仪式感。
对我个人来说,一部特别好的电影,又或者游戏(例如《王冠:两个国王》),我是不会在手机上观看或者游玩的。比如像是《1917》,我忍不住在手机上看了,看完之后决定影院上映的时候再看一遍。《王国:双冠》我一直觉得这种小成本的游戏在手机上玩到多舒服,但是在手机上玩的时候,周边的环境让我不能静静地欣赏里面美妙的BGM,所以我还是选择在pc上游玩。这些都只是个人选择。手机将这些边缘化,但还仍然存在,自然是还有许多人喜欢或者坚持。所以其实我并不讨厌手机,正因为手机的出现使得这些东西便利化,或者唾手可得,才会让之前的东西或行为显得越发珍贵,更具有仪式感。
正如我阐述”黑魂精神”的那篇文章所说的,坐在一大堆宝石堆中,其中一颗宝石就会变得可有可无,但你在淤泥中找到一颗宝石就会显得珍贵无比。 所以我并不讨厌手机,如何认知一个东西的出现和存在,才是最正确的吧!
说说我的理解吧。手机这样东西算是每个人融入现代生活的必需品,是时代特点的集成和象征。生活总是从过去的平淡无奇到现在的丰富多彩和快节奏,这是无法避免的,而科技的快速发展加速了这一进程,就像手机,不仅仅简化了过去的许多活动过程,而且增添了许多新要素,新变量,就像为菜肴加入了更多香料。这样乍一看好像是科技和时代推动了社会活动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然而实际上科技和受体(人,确切的讲绝大部分是消费者)的影响是双向的。
科技往往反映和满足了人的欲望, 手机功能的便捷化和多样化影射的是现代人追求更丰富人生阅历的欲望和浮躁的性情 ,至少在我身边的那么多人基本上都是这样,真的要找反例那也是屈指可数。
这也能理解,毕竟人活一世就这么长时间,每个人总想体验更多,填补各种遗憾。 为此,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流程被简化甚至取消,生活失去了仪式感,变成纯粹感觉和体验的集合体。 打开网阅书,引入眼帘的几乎都是爽文;车站等人,没几个人能忍受得住脱离手机的焦躁。其实,就和吃饭一样,去餐厅吃固然方便且品类多样,但在家亲自下厨,做完后和最亲爱的人共进晚餐,我想后者才更有生活的味道。
生活这东西,用不着富丽堂皇;柴米油盐,粗茶淡饭,更能维持心率的和谐。也就是说,在这个浮躁的时代,我们需要一些看似有些“反历史进程”的举动来对抗生活仪式感的消逝。
最先让我有这种感受的,是在看完《夏洛特烦恼》和《肖申克的救赎》以后。我还记得夏洛第一次打碎镜子时的心烦气躁,以及梦醒后再次面对破碎的自己时平静关掉水龙头的释然;我还记得安迪被关禁闭后出来时说的话:“我不觉得有什么煎熬,因为我心中常有莫扎特陪伴。”
当被境遇所辜负或被时代所容不下时,一定要留一份反抗的精神。我们被历史席卷而漂浮不定,但我们不甘心就这样随波逐流,任人宰割。我们有古朴而进步的思想。即使这个时代依然和梁启超先生说的那样缺乏做学问、能保持止水之心的人,我们也要争取成为进步的少数人。
仔细想想该怎么做吧。冒昧和时代作斗争是不理智的。遇到大风,坚挺的树会被折断枝干,而顺风倒伏的草能于疾风中幸存。因此我们也可以想办法利用手机这个虚浮时代的产物,来为我们充满思考和仪式感的人生服务。
对我而言,最好的例子就是,遇见了全息玫瑰的各位。 从小黑盒,到机核,再到全息玫瑰,从一片被污染的净土,到更纯净的充满学术氛围的环境,看似有些疏远社会,实际上是为自己留了条后路。我从来不主张隐世退世,我主张在入世的基础上对片刻宁静的追求,对更有价值人生的追求,对像仪式感这样的古老生活艺术的继承。非要说的话,《王者荣耀》之类的大众联机游戏我也玩,但自己不会主动玩,平时朋友们聚餐聊天间歇邀请我来玩几把我也欣然接受,但那不是我的主业。我自己更倾向于《风之旅人》、《黑魂》等等剧情导向甚至能引人思考的游戏。
其实入世和避世是一门很深奥的艺术,其中的平衡需要极高的技巧才能拿捏准,本人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前段时间我还试图挑战在KFC嘈杂环境中玩《Deemo》来保持内心平静(无耳机,低音量外放,心中有歌自然宁静)。要相信,即使是这样的时代,依然有一些净土留给我们这些旧时代的居民。我们不能彻底改变时代潮流,那就让我们尝试着在坚守中改变,在改变中坚守,不断用仪式感为各种空虚的行为填补意义,这是我们平凡人唯一能做的。
等待吧,虽然火已将息,虽然顾后一片狼藉,但至少瞻前还有希望。
工具的发展并不代表仪式感的丧失,你这样的说法让我有些形式主义的感觉了,就像我们专业,一开始建筑师画图都是手绘,后来工具发展了,慢慢用电脑制图,肯定效率更高了,工具的发展肯定是顺应人的需求发展的,我们现在依然很重视手绘,但是在你用电脑画图的时候,难道你就能说我们丧失那种严谨认真的仪式感了吗?
同样的手机的便捷可以让我在吃饭的时候读两句诗词,可以让我们一起在你的帖子下讨论,也可以在音乐播放器里随时听到贝多芬的交响乐。当然不能否认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比如音乐厅,你能更认真的欣赏到音乐,但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那种条件,我对仪式感的理解更倾向于一种精神状态。科技的发展给我们表达提供了太多可能,就比如说,我不一定要把一些文字思考写在日记本上才叫去记录生活,我可以发说说,可以发朋友圈。但是形式的削弱并不能否认内在的价值,难道我不带着写好的诗,准备好的花去见我喜欢的女孩,我的爱就没有那么真挚吗?我觉得真正有仪式的生活是,在最艰难的日子依然热爱生活。
在很久以前,我在给我朋友的一封信中写过仪式感这个问题。你没听错,是信,我好像在用一种比较有仪式感的方式去阐述仪式感。 我比较喜欢相机和纸质书,在有一段时间里,我非常的苦恼。因为我的爱好好像变成了一种像古董一样的东西,仅可观赏而没有任何实用价值,而我也因此逐渐变得浮躁,变得漫不经心。
我喜欢宫崎骏,就是因为他动画中那种残留的东西,那种残留的慢让我着迷。 后来我想明白了,我只是想抓住那种已经消失的仪式感。就像相机,也许手机比相机更加方便,但是那种按下快门的神圣感觉却不存在了。就像图书馆,在信息高度发展的今天,绝大多数书籍都可以在网络上找到或者变成电子版,我们完全可以去创造一个全数字的图书馆,实体图书馆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吗?
并不是。有的人说去图书馆可以使人宁静,其实不如说图书馆可以同化,或者给人一种仪式感,因为我进了图书馆,所以我要认真读书。拥有仪式感其实是一件愉悦自己的事情。在很多事情不可避免的时候,我们就像前朝的遗老,坚定着一些我们认为拥有价值的东西。也许他并没有用,但是这种即将消失的东西对于我们自己而言却弥足珍贵。
生活的消散,人与人的距离慢慢拉开。所有人不再自己过生活,而是通过短视频云生活。以前也许要跑好几个店才能买到磁带或者唱片的音乐变的触手可及,就变得没那么有意义。《星际牛仔》有一集就说过:设备不需要最棒的,要最合适的。
当仪式感被现实感冲毁,未来的人们该如何寻找人类独有的精神世界。快餐化的生活带来了便利的工具,便利带来了懒惰,懒惰的不仅是生理更是心理,未来人类精神世界的匮乏不可想象。仪式感在我看来还是要进行情况区分,每个人的定义都不同。
说白了,仪式感就像《斜阳》里的贵族气质。它不一定要做到对每一个个体的“自我征服”,甚至可以说:我根本没必要自我欺骗着找寻这一片精神家园,也可以过得很好。我们不是希腊城邦的公民,也没有奴隶制。仪式感不可能是主流思想,也不会变成主流…… 但现实生活中,类似仪式感一样的, “不理性且不实用,但是弥足珍贵”的事情实在是太多了。 因为我们不是纯粹现代,纯粹“当下”的人,有过去的追忆和面向将来的目光如炬。而这种缺失,就像万家灯火亮起时,照的城里灯火通明,结果无人发现今夜无月无星。
是的,我们不会因为这个而看不清路,但是它不能没有,不能被彻底消解,被否定其存在。它不是优胜劣汰法则下的失败者,而应该作为人肯定自己精神长存的一部分。
我们的时代,是一个理性化、理知化,尤其是将世界之迷魅加以祛除的时代;我们这个时代的宿命,便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已自公共领域隐没,或者遁入神秘生活的一个超越世界,或者流于个人之间直接关系上的一种博爱。无怪乎我们最伟大的艺术,皆以隐邃柔敛见长,而非以巍峨雄放取胜;更无怪乎在今天,唯有在最小的圈子里,在私人与私人的关系间,才有某种东西以极弱的调子在搏动;换到以前的时代,这个东西,正是那曾以燎原烈焰扫过各大社会,而将它们融结在一起的那种发出先知呼唤的灵。
——马克斯·韦伯《学术作为志业》
作为通讯工具,手机是“网络”最直接最鲜明的象征物。在这样一个所有人参与的物化利己的联系网中,低廉劣质雷同的联系泛滥。我心中的仪式感是以独特而有尊严的方式与某种事物建立联系,而这种可能性全然在手机上被谋杀了。只有虚无。
瓦尔特·本雅明 在《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中曾经论及艺术与现代性的关系,他这样说——
即使是最完美的复制也总是少了一样东西:那就是艺术品的“此时此地”——独一无二的现身于它的所在之地——这就是独一的存在,且唯有这独一的存在,决定了它的整个历史。摄影与唱片尤其能使作品与观者或听者更为亲近。大教堂可以离开它真正的所在地来到艺术爱好者的摄影工作室;乐迷坐在家中就可以聆听音乐厅或露天的合唱表演。机械复制所创造的崭新条件虽然可以使艺术作品的内容保持完好无缺,却无论如何贬抑了原作的“此时此地”。
当手机(及其背后代表的现代性)作为媒介,真的成为麦克卢汉口中之人的延伸,此时此地是否将不再重要?艺术与生活的价值又将从哪里寻找?
想想看,有时做共犯比告密者更好——犹如萍水相逢的人最终成为一段歌谣,我们是游戏玩家,我们是「全息玫瑰碎片HologramRose」。
完整讨论以及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 全息玫瑰碎片HologramRose
评论区
共 10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