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由知名美漫编剧Tom King(《蝙蝠侠》V3、《奇迹先生》、《幻视》、《罗夏》)创作,漫画家Bilquis Evely绘制线稿,漫画家Mattheus Lopes负责上色的漫画Supergirl: Woman of Tomorrow出版了第八期,也就是这个短篇连载的最后一期。我认为这是Tom King从业以来创作的最出色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Tom King塑造了一个有别于以往形象的超女Kara——她不是那个甜美可爱的美国甜心,而是一个坚韧而刚强,久经考验的战士。
在这个故事里,Tom King通篇通过女孩Ruthye的视角叙事,同时,他浪漫抒情的语言风格在这个故事里体现得淋漓尽致,与其说是在写漫画剧本(script),不如说他这是在写散文(prose)。Bilquis Evely细腻的笔触,非常活灵活现地传递了角色的情绪,而她绘画宏大场面的能力同样非常出色。Mattheus Lopes用色一方面足够大胆,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又能很好地融合和升华Bilquis的线稿,不喧宾夺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这样的黄金组合,共同创作的漫画自然是精品,值得我们细细品鉴。接下来就从剧情聊起,谈谈这部优秀的漫画。
这个故事开始于一个遥远星球:在火红的夕阳下,一位农夫被另一人残忍地刺死,倒在他辛苦耕作了一天的田地里。一个女孩姗姗来迟:这个女孩名叫Ruthye,死去的农夫是她的父亲。因为自己和家人都无力报仇,Ruthye下定决心,雇佣赏金猎人抓捕Krem。Ruthye苦苦寻找,最终在小酒馆偶遇了一个替她打抱不平的金发女子,她同意了Ruthye的请求,带着她一起去寻找仇人。但是Ruthye并不知道,眼前的这位金发女子名叫Kara,是著名的氪星最后之女——Supergirl,而她们相遇的这一天是Kara的21岁生日。
接下来,Kara就和Ruthye一起,踏上了漫长的星际旅行……
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大地惊雷》(True Grit):这是一本由作家Charles Portis在1968年发表的西部题材小说,于1969年被改编为电影,主演是大名鼎鼎的西部片硬汉John Wayne。而在2010年,科恩兄弟再次把这部小说搬上大荧幕。演员阵容更加豪华:杰夫·布里吉斯,乔什·布洛林,海莉·斯坦菲尔德,马特·达蒙。
《大地惊雷》的主要故事是:女孩玛蒂·罗斯(Mattie Ross)的父亲被一个名为汤姆·钱尼(Tom Chaney)的流浪汉杀死,实际上正是她的父亲给了这名流浪汉工作和住处。悲伤的玛蒂打算去找到犯人将他施以绞刑。然而当她去寻找钱尼时发现他已经躲在了一个印第安人的营地,只有法警鲁本·科格本(Reuben J. "Rooster" Cogburn)才敢去逮捕他。很快他们又遇上了德克萨斯来的年轻人拉贝夫(LaBoeuf ),原来钱尼曾经在德州杀过一名议员,德克萨斯政府和议员的家属悬赏让他把钱尼带回德克萨斯。玛蒂却希望在老家吊死钱尼,他们很快就产生了分歧。法警和贝夫商量好,不带上碍手碍脚的玛蒂,但是倔强的玛蒂却一路追随他们。于是,三人就踏上了漫长的复仇之旅...
是不是很眼熟?《超女:明日之姝》与《大地惊雷》的故事是否很像?这是因为,Tom King近来写的短篇连载的灵感都来自于一些老电影:
《罗夏》借鉴了《公民凯恩》(Citizen Kane)
《奇异的冒险》借鉴了《满洲候选人》(The Manchurian Candidate )
《超女:明日之姝》借鉴了《大地惊雷》(True Grit)
《人形标靶》借鉴了《死亡漩涡》(D.O.A.)
编剧Tom King在参加一档名为Word Balloon的漫画播客访谈节目的时候说:
《超女:明日之姝》基本上就是个太空版的《大地惊雷》,我相信很多人已经从第一期里看出来了,当然,故事后面不会完全按照《大地惊雷》(True Grit)的方向走。其实我在刚开始构思这个故事的时候,脑海里充当《大地惊雷》里那个为父报仇的小女孩Mattie的,其实是超女Kara,而那个帮助她报仇的警长则是暴狼Lobo,然后Kara会在这个过程中变得更强大,成为John Wayne在电影里演的硬汉警长一样的人物。
后来我把这个故事构思告诉我当时的DC编辑James S. Rich,他说:Kara不需要变得更强大,她已经是独当一面的英雄了。Jamie一句话就点醒了我:是呀,Kara其实已经身经百战,已经见识过很多的大场面,经历了很多冒险了,肯定也已经烦透了别人见到她就问她堂弟超人的事儿。她不需要变成John Wayne,她已经是John Wayne了。她比超人经历过多的伤痛。她可是在氪星上生活了14年才离开,当她逃离氪星的时候不但失去了家人还失去了很多朋友。而且,如果是按照Supergirl创作者Otto Binder原先的设计,她的经历其实更加悲惨,因为她亲眼目睹了三次氪星大屠杀:氪星的解体造成死伤无数,接着幸存的人又因为氪石辐射得了癌症迅速恶化死亡,最后陨石雨又摧毁了剩余的幸存者——她当时才14岁啊。而当她最终到达地球,又发现她的堂弟已经成了“堂哥”。超女可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啊。因此我觉得这个角色真的非常令人着迷。
我刚刚完成一套三部曲式的漫画,这三部作品的主题与2019/2020年联系紧密,这两年基本上就是“绝望纪元”。《超女》系列应该是我写第一本代表了“即将到来的希望”的作品。在疫情结束以后,在经历了川普时代的疯狂以后,生活还要继续。因此,我想创作一本歌颂超级英雄的漫画。我曾写过不少解构超英,刻画他们掩面而泣的悲伤的作品,但现在我只想写个特别酷的故事,因此我就决定创作超女Kara在蛮王柯南世界的历险——简直酷毙了!读过我的作品的人应该明白, “希望”从来都不是无视痛苦,而是承认痛苦的存在然后克服它。 前者与后者差异巨大。我认为,这不是超女角色的问题,而是许多她的故事的创作者的问题,他们把她刻画成了个宝贝,我相信超女Kara她自己也不会赞同这种观点的。她不需要别人小心呵护她,她不必扮演一个在每一画格都完美无瑕的角色。她历经磨难,并因此得到锻炼。承认这段经历,是这个角色的魅力之一。
除了角色的对应以外,这两部作品在故事和叙事上也有明显的相似之处:《大地惊雷》小说是从女孩玛蒂的视角叙述的,而《超女:明日之姝》则是从Ruthye的视角叙述的;在《大地惊雷》的最后,已经长大的女孩玛蒂再次见到了警长。而在《超女:明日之姝》的结尾,编剧也安排了一段这样的情节:年老的Ruthye再次见到Kara。
本文的开头提到,在这个故事里,Tom King塑造了一个有别于以往形象的超女Kara——她不是那个甜美可爱的美国甜心,而是一个坚韧而刚强,久经考验的战士。这样塑造Kara其实很有趣,笔者在此斗胆从Tom King从访谈中讲到的幕后创作花絮中推理一下这版超女形象的创作思路:
熟悉Tom King的作品的都知道,他的创作偏好是首先构思故事,然后再把角色放入故事框架,接着进一步完善故事。当编辑James S. Rich提醒他,超女其实不是《大地惊雷》里的女孩Mattie,而是警长的时候,Tom King肯定意识到,如果要写成对应警长的角色,那么超女肯定不可以是那个阳光灿烂的美国甜心。因此他深挖超女的漫画,找到了Otto Binder(资深美漫编剧,超级少女这一角色的创作者)创作的超女的起源故事,从那段痛苦的“氪星最后时日”出发,塑造这个故事里的超女性格。
这种写法,如果发挥得好,那就感觉相当自然,如果发挥失常,就会被读者骂OOC,偏离了角色。幸运的是,这部作品属于前者。像是超女Kara,或者蝙蝠侠的四个罗宾这样的家族系角色,通常有同质化趋势(比如近年来X-23 Laura被刻画得越来越像金刚狼Logan),要写出每个角色各自的特点是不容易的,在这一方面,这个作品算是成功地展现了Kara与超人不同的一面。
“创伤” 是Tom King写作经常用到的题材,这是因为他在成为职业的作家以前,有非常特殊的人生经历:他曾经为CIA工作过,并且曾经驻伊拉克和阿富汗工作过一段时间,他的工作虽然是文职,但是接触过不少受到PTSD( 创伤后应激障碍 )折磨的士兵。战争给人带来的创伤,甚至美军在前线的战争暴行都是他会在作品里探讨的内容。而他的成名作《巴比伦警探》(The Sheriff of Babylon)就是基于这段经历创作的。
有句话说得好,叫 “艺术来源于生活” ,作家写作,往往难免会代入一个角色,毕竟与自身经历有关的故事写起来更加得心应手。在这部作品里也不例外。Tom King很擅长挖掘超英作为“人”的一面,因此有时候读者会抱怨他笔下的超级英雄多了些生活的琐碎与平凡,少了些超凡气质。举个例子,在《超级少女:明日之姝》第七期里有这么一段描写:
在被那威力足以破坏任何太阳系的炮击打中后……超女从天空中坠落,向下面的星球跌去。
重返大气层时产生的热量开始温暖她,让她感到舒适,让她想起了氪星,想起了有天放学回家后,她看到父亲因为把激光烤炉温度设定得太高,烘热了整个屋子。她仿佛看到他从厨房冲出来,告诉她一切都很好,局面已经控制住了,只要在母亲回家时不要告诉她就好。超女则微笑起来,因为她从父亲那里得到了一个别人都没有的东西——秘密。
她继续坠落着,火焰将她搂得更紧,这时她仿佛看见她的房子在燃烧,她仿佛看见她的父母也在燃烧,她仿佛看见她的整个世界都在燃烧——一直烧到她所拥有的只剩这个秘密,而她却连能听她说出这个秘密的人都没有了。
当她意识到,整个宇宙中唯一能够讲述她父亲和激光烤架的故事的人是她时,她明白,那一天她不可以死。
虽然她的生命只是沧海一粟,但那段记忆却是独一无二的,需要得到保存。
这一段“Kara放学回家”的回忆温馨而又真实,很难不让人怀疑这段小故事来自于他自己的生活。毕竟,Tom King自己就有一个和超女Kara年纪相仿的女儿。而在漫画中还有别的Kara与父亲Zor El相处的经历,对话的感人至极,也许他是在借助Zor El之口表达自己对女儿的爱。
Tom King写的故事情感深刻,同时设计精巧,这都是他的作品为人熟知的优点,但是除此以外,我觉得还需要夸赞的一点是,《超女:明日之姝》在合适的时刻,故事里有种能让读者会心一笑的幽默——是的,幽默。这个故事不但感人,还能让你感受到阅读的乐趣,这是最难能可贵的。这也是为什么我觉得这是TK写的最优秀的作品。TK写了一个忧伤凄美的故事——这不是新鲜事。但是这次他自我突破,创作了一个不但感人,还非常积极向上同时还带有些许幽默的故事——这就让我刮目相看了。
同时,因为这整个故事是从Ruthye的角度叙述的,因此,叙事者的语言风格也很独特。在Ruthye生活的星球上,文明还没有发展到出现现代科技的程度,在第一期里,Kara向Ruthye解释自己的飞船的时候,把它比喻为马。而Tom King在访谈中提到:
在第一期里,我们看到超女所在的这个外星球的设计受到了《蛮王柯南》和《红发索尼娅》的影响。当我在构思这个故事时,正好在读《蛮王柯南》漫画特刊的介绍,顿时发现这些故事的有趣之处,因为我以前没有接触过这类漫画。于是我开始恶补经典的《蛮王柯南》漫画。当我开始创作的时候,我自问:Kara的故事应该从哪个星球开始呢?就让她在一个蛮王柯南式的世界里开始历险吧。但是如果让她在一个柯南式的世界上横扫一切敌人,那就有趣过头了,于是我就给这个星球安排了个红太阳。
因此,Tom King刻意让Ruthye的台词读起来文绉绉的(但是远远没有到说莎士比亚式英语的程度),如果比较熟悉“剑与魔法”类型的西方魔幻游戏/影视/小说,应该很容易习惯这些角色的语言风格。而这也给这个漫画的本地化带来了一些难度:既不能让Ruthye说大白话——这就丧失了文本的魅力;又不能彻底翻译成之乎者也的文言文——这会显得过于刻意。找到平衡点是很困难的。这里举两个例子。
在第4期里,Kara见证了太多星际海盗的暴行,最终她到达了情绪崩溃的那一刻。在Ecvick星球高耸入云的宫殿前,面对着血迹斑斑的宫殿阶梯,Kara却迟疑了:这一路走来,她们见证了太多惨剧。Kara再也受不了了。于是她一跃而起,飞向太阳。这两页黄色的文本框内便是Ruthye的旁白:
很多人并不了解这位氪星之女——她的超能力并非源于行动,而是源于克制,坚忍,以及激情。她特意避免眼射激光,避免呼出寒风,避免飞得快过子弹——她克制着不从眼中射出激光,以便能注视你的脸庞;她让自己的呼吸变暖,以便与你展开对话;她刻意放缓脚步,以便与你并肩而行。她无时无刻不在压制着体内那来自一整个逝去世界的能量——那能量永远都在她体内怒吼着,咆哮着,想要被释放。我相信,这其实是在伤害着她,我认为,她时刻都生活在巨大的痛苦中。这是我基于和她相处的经历得出的结论。但倘若有人问,她是否真的时刻处于痛苦之中,她却会答道,她好得很,接着反问你是否需要她的帮助。
再举一个例子,在第8期的结尾,正当Kara挥剑准备开杀戒的时候,千思万绪涌上Ruthye心头:
在我的家乡,你身负重伤却顽强战斗;在旅途中,你不嫌我脏,耐心地拉着我,一步步教我怎么洗手;在那个向我展示了真实的邪恶的小镇里,当我感觉迷失方向的时候,你给了我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你伸出手,把我从绝望中拽回来。日复一日,我们追着这群强盗的踪迹,在每一个饱受他们暴行摧残的地方,你像帮助我一样,向当地人伸出援手,给予他们一个可以依靠的肩膀;即便当太阳也与你作对,当你体内不剩一丝力气之时,你依然举起手阻挡邪恶;我甚至曾目睹你对着不可能之事轻声低语,战胜魔法。即使是现在,当一艘邪恶之船悬在我们头顶,我却未曾感到害怕,因为我知道你就在那里战斗,而这些邪恶很快便会烟消云散。
当我亲爱的父亲去世的时候,我似乎感到整个宇宙里的善意都烟消云散了。如果像他一样慈爱又心胸宽广的人都会被这种无因的冷漠杀死,那么这个世界只剩混沌。而在这荒谬的漩涡之中,我只不过是一把随风散去的尘土。因此,我决意穷尽一生为父报仇。因为假如这世上的一切都毫无意义,那么这样一个杀手也应当领教这种无因的冷漠。
但是这么多天过去,我与你朝夕相处,目睹了你的种种善举,这让我不禁意识到,也许这个世界的善意没有随着我的父亲一起消亡。
也许,冥冥中真的有个命运的巨轮在驱动着这个宇宙前行,而我们有责任尊重这个命运。有的世界生存,有的世界灭亡。邪恶会在无辜之人身上打下烙印,好人做善事却也难逃厄运。而在宇宙的各个角落,刚出生的女孩们会睁大眼睛,看到她们将要面临的仇恨。她们会怀疑,她们的声音能否盖过种种尖叫被人听见。而在她们感到疑惑的那一刻,她们会听到超女的传说,就像我一样。她们将了解到,超女即便失去了一切,也能坚强地继续生活,继续前行。她们便会安下心来,相信自身的力量,因为她们知道,有和她们一样的人从人世间的风暴中生还了。她们明白,即使明天怨恨再次袭来,当求助的声音从天空中传来时,仍有一个女人会静静守候着她们。我也曾举剑向他砍去,但是我不愿变得和他一样悲惨。因为你我都明白,无论我们曾做过怎样的梦……这世上的杀戮已经够多了。
另外,Tom King在写作中最喜欢的对称性在这个故事里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比如第一期第一页与第一期最后一页的对比:
夕阳与朝阳,从日落到日出,寓意还是很明显的, Kara带着Ruthye走出了她人生的漫漫长夜。
黄金搭档Bilquis Evely与Mattheus Lopes
Bilquis Evely细腻的笔触非常活灵活现地传递了角色的情绪,但是她绘画宏大场面的能力同样非常出色。Mattheus Lopes用色一方面足够大胆,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同时又能很好地融合和升华Bilquis的绘画,不喧宾夺主,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一加一大于二的效果。Tom King在创作漫画剧本的时候,确保给画家留了足够的创作自由,让他们自由发挥想象力。
举一个例子:Bilquis Evely先前在推特上分享了第四期其中一页的线稿版本,而Mat Lopes则分享了这一页他上色后的样子。而Tom King说,他在剧本里对应这一页只写了一句话——Ruthye站在一扇门前。
另一个我能明显感受到的就是,Bilquis Evely作为女性画家,画超女和男画家的关注点不一样。很多男画家画的超级少女都太性感,而Bilquis画的超级少女其实身材并不魔鬼,甚至都不是特别肌肉发达,她没有专门画夸张的肌肉线条,但是我们从神态,动作,眼神上能够感受到,这就是个无敌的氪星人。
比如她画的肩膀,手臂,线条平缓,但是整体的姿势能让人感受到力量。我能想到的一个比方就是1978年版《超人》的演员克里斯托弗·里夫,他穿着制作简陋的紧身衣,衣服也不凸显肌肉线条。但是他往那里一站,神态,气场,姿势都在说:他就是超人。Bilquis画的Kara给我的印象也是这样,非常自信。
很抱歉,笔者没有特别高的美术素养,无法从具体的绘画技巧方面进一步剖析两位画家的技术细节。下面就贴几张图吧,大家欣赏一下这对黄金组合的作品。
Tom King在创作这个漫画的时候,做的准备工作也是相当充分的。在故事里能看到不少来自以前的超女故事的彩蛋。这里挑几个比较有意思的说说:
Kara初次登场是在1959年5月出版的《动作漫画》第252期:与她著名的表弟超人不同,Kara不是在婴儿时期被送进火箭发射到地球。氪星灭亡的时候,她已经14岁了。Kara亲眼目睹了三次氪星大屠杀。
氪星的解体造成死伤无数,接着幸存的人在氪星的一块比较大的碎片上建立了临时居住地,然而这些幸存者又因为氪石辐射而得了癌症,迅速恶化死亡;最后,突如其来的陨石雨又摧毁了这个居住地,剩余的幸存者也在陨石雨中逝去。
而在《超级少女:明日之姝》里,这段历史被重述并且增添了一些细节。
超马“彗星”于 1962 年 2 月在 Adventure Comics #293 的 Superboy 故事中被引入,然后在1962 年 9 月的 Action Comics #292 中与超级少女正式搭档出现。
彗星是 1960 年代 DC 漫画中流行的一系列超级动物之一,包括超级猫 Streaky 和超级猴子 Beppo。
Comet 是超级少女的宠物马,而在他作为 Bill Starr 的人类形态时,是她短暂的男朋友。 他最初是古希腊的半人马,名叫比伦。 在阻止一位邪恶的巫师后,女巫瑟西给了他一种药,使他完全变成人,但由于邪恶巫师的干预,他错误地变成了马。虽然无法逆转咒语,但是瑟西给了他超能力,包括长生不老。邪恶巫师请求他的老师帮助他对抗比伦,他们将他囚禁在他出生的人马座的一颗小行星上。然而,当超级少女的火箭通过时,打破了力场,使他得以逃脱。后来,在遇到超女后,他和她一起去Zerox星球执行任务,在那里有人施法,把他变成了人类,但只有在彗星穿过他所在的太阳系时,才可以变为人形。作为人类,他采用了“野马”比尔斯塔尔的身份,在马戏团作为牛仔表演,超级少女也逐渐爱上了他。在《超级少女:明日之姝》的最后一期里,彗星就变回了人形,而超级少女简单向Ruthye解释的那两句话,也基本符合无限地球危机前的彗星起源。
在1996-2003年连载的超女V4漫画里,当时继承 超级少女 这个身份的是另一个角色,名为 Linda Danvers ,当她在漫画里被选为天使时,Linda长出了一对巨大的火焰翅膀。
而在《超级少女:明日之姝》里,Tom King则给Kara加了个致敬Linda的火焰翅膀,而这个翅膀的来源则是红色氪石药物的作用。
“这世界太大,而我们太渺小。(It’s too big, we’re too small.)”
这句话在漫画里先后由Ruthye和Kara说出。类似的情感也回荡在Tom King的作品《巴比伦警长》(Sheriff of Babylon)里,这两个漫画似乎都是同一类故事——一个寓言。
前者的主题是血腥、污垢与无尽的湮灭,后者则狠狠反击了这种消极态度。它表达的情感温柔而宁静,就如同 Bilquis 的画作…… 但同时,它也充满了深刻的复仇。 Tom King把角色用太空、史诗和冷幽默包装起来,但她们所处的现实依然是残酷的。
但是这部作品的不同之处在于,即便是面对残酷的现实,希望的火苗依然存在,并且永远不会熄灭。
在追连载的时候,这八期漫画的每一期都能把我感动得落泪。故事里真挚的情感通过细腻的画面进一步放大,强化了冲击力。超女身体力行,穿越银河,救死扶伤,完美地诠释了英雄主义。Kara虽然饱经磨难却能积极面对生活,把痛苦转化为动力,帮助那么多的人。这就是Tom King想要表达的观点: “希望”从来都不是无视痛苦,而是承认痛苦的存在然后克服它。
——这让我想起了漫画家亚当·休斯(Adam Hughes)在《超人/蝙蝠侠》第75期里画的这页:
这页只有一句话:“Worlds end... but life goes on.”(世界会灭亡,但是生活还要继续。)Kara的品质,就如同罗曼·罗兰在《米开朗琪罗传》里写的: 世界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就是在认清了生活的本质后还依然热爱它。
评论区
共 17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