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电影《海军上将》(The Admiral)首映于2015年,以17世纪的荷兰海军总司令米希尔·德鲁伊特为主角。如果你了解荷兰海军的历史,一定会发现好几艘以这个人命名的战舰,当然现在还有一艘,你大概能了解到这个人在荷兰海军史上的地位了。不过,片中的德鲁伊特其人却充满了悲剧色彩。
德鲁伊特出生于1607年一个贫困的家庭,排行老四,11岁就在船上学习担任水手了。15岁时,德鲁伊特参加了八十年战争,随后在荷兰战舰上和西班牙海军战斗——在战争中他只受过一次轻伤(一次跳帮战中头部被长矛刺中)。此后,他又以海军少校的身份参与了1641年对西葡两国的战争,还有随后的第一次英荷战争和后来的荷瑞战争(在瑞典入侵波兰立陶宛之后荷兰对瑞宣战了)。在第二次英荷战争中,德鲁伊特成为了海军司令,从此开始了他人生中的最高点。
但是,虽然荷兰海军在他的指挥下打赢了第二次英荷战争,危机依然没有被消除。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正在发动新的势力扩张,而战败的英王查理二世也一直计划报复。随后,英、法、瑞和神罗的科隆与明斯特主教区结成同盟,各国先后对荷宣战。这一年是1672年,在荷兰被称为“灾难之年”,荷兰在法国手里损失了大量的土地,共和国从此转向衰落。此后,威廉三世·奥兰治成为荷兰执政,共和国虽然依靠和英国王室的联姻维持着,也在同盟战争中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却从此失去了霸权地位。
而久经沙场的德鲁伊特最后也是战斗至死,在地中海和法国海军的战斗中阵亡了。这位海军上将的死,似乎也暗示着荷兰共和国的衰落。
本片虽然场面颇有气势,但是评价一般,因为电影中的历史事件跨度过大,却缺乏合适的统筹,导致剧情有些转折不足,节奏过快。本文的主旨也并非细究德鲁伊特一人的细节往事和那些惊心动魄的宫廷阴谋,而是想从影片中的战舰说起,聊聊那个时代的海军战船吧。
本片虽然有数量不少的实物帆船参与演出,但是很遗憾的是并非那个时代的荷兰战舰。其中,德鲁伊特的旗舰“七省号”(De Zeven Provincien)并非历史上的那条荷兰战舰,而是一条荷兰东印度公司(VOC)的武装商船“巴达维亚”号(De Batavia)的复制品,这条船在1629年就在澳大利亚附近沉没了,德鲁伊特当然没有机会登上这条船。此外,片中威廉三世·奥兰治的那条单桅船是“乌特勒支”号(De Utrecht)猎船(Statenjacht,中文里也被翻译为游艇“yacht”),这也是一条复制品。很显然,这种载人仅有六七十,火炮只有不足10门小型炮的小船也不可能成为真正的战舰(不过当初VOC在东亚的船只主要是这种)。
片中只有一条黄色的三桅船勉强能算真正的战船,那就是“史坦达特”号(Shtandart),这是在1703年,沙皇彼得一世时期建造的(好巧不巧工程师是个荷兰人),而且是波罗的海舰队第一条主力舰,也是俄罗斯帝国海军最早的旗舰。片中这一条船自然也是复制品,原品在18世纪初就退役了。另外,片中的英军还有法军的主力舰实际上是现实中生造出来的一条船——“国王之星号”(Etoile du Roy),本来是为了拍电视剧《怒海英雄》(Hornblower)建造的,基于历史上的布兰德福德号(HMS Blandford),当然那也是1741年的船只了。除了这几条船外,其他的船只都是CG。
如果它们都无法代表当时的战舰,那么那个时代的战舰是怎样的呢?本文就先从荷兰海军战舰说起吧。
明朝的水师统帅余大猷曾经说过:“海上之战无他术,大船胜小船,大铳胜小铳,多船胜寡船,多铳胜寡铳而已。”这句话其实可以这么解读,想要建造大量的大船,就必须要建造巨大的船厂,需要雇佣大量的工程专家,造船工匠还有水手;需要大量的木材、布料和绳索;为了武装这些大船需要建造兵工厂,还需要建设合格的海军体系才能让这些大船做好准备。总之,能够制造最多、最大的船只的国家一定拥有雄厚的国力,经济账往往会决定长期大战的胜负。
毫无疑问,经历过八十年战争获得独立的荷兰有这个能力,而且在17世纪前期几乎是一枝独秀——西班牙无敌舰队风光不再,法国尚未建设大规模的海军,北方的汉萨同盟和北欧、南方的意大利诸国舰队被锁在内海——波罗的海和地中海里,英国因为内战无暇扩张,荷兰却已经建立起了通往远东的海上商路。毫无疑问,此时的荷兰战舰的主要任务是为了保障从荷属东印度到本土的漫长航线(长续航),而且还需要有在浅水区域灵活作战的优势。
八十年战争结束后,荷兰还没有建立全国统一的造船机构,海军也依赖于VOC、GWC(荷兰西印度公司)这样的商船集团派出的武装商船,这些武装商船虽然吨位巨大,火炮众多,但是因为它们的对手并非大型战列舰,火炮的威力较低。1652年共和党派掌权后,荷兰改组为联省国(荷兰共和国),五个沿海省(阿姆斯特丹、鹿特丹、北区、弗里斯兰和泽兰)都需要提供人力物力建设联合舰队。不过因为八十年战争中荷兰有许多战舰是私掠船性质的小型战舰,加上缺乏深水港的原因,荷兰舰船的吨位相对较小。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次英荷战争暴露出了荷兰舰队的关键问题,虽然荷兰有超过100艘战舰,但是火力和吨位不如英国的战舰,战术上也无法和采用线列战术的英国舰队匹敌。为此在战争结束后,荷兰开始新一轮造舰计划,目的是建造出能和英军战列舰匹敌的大型战舰,到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前,已经有60艘新型巨舰被建造出来,吨位已经超越了过去的VOC武装商船,但是她们在战争期间的损失也很惨重。
荷兰战舰相比英国战舰来说一个较明显的不同就是平船尾而非英式的圆船尾,船艏的倾角也比较小,荷兰人也没有花费大量精力装饰船体,只有船尾的装饰较为华丽,这显然是出于节约工期的考虑。到了第二次英荷战争爆发的时候,荷兰舰队的规模已经和英国舰队相仿,主力也从武装商船变成了真正的战舰。
就以荷兰舰队的顶级战列舰“荷兰”号(Hollandia)为例,该舰配备80门炮,相当于英国二级战舰;英荷战争后期荷兰主力舰甚至更大,比如三甲板86炮的“金海豚”号(Gouden Dolfijn)和82炮的“白象”号(Witte Olifant),不过除去VOC的武装商船外,荷兰舰队中相当于英国四级战舰的小型战舰依然不在少数。
由于缺少深水港等原因,荷兰战舰的火力不如同等级的英国战舰,大多使用口径较小的火炮(不过多布设一些回旋炮洗甲板也很管用)。总体来说,第二次英荷战争中荷兰舰队和英国舰队实力上算是不相上下,不过战争结束后,荷兰不得不努力发展陆军来对抗法国,导致第三次英荷战争中的荷兰舰队并未有明显变化,但是有了德鲁伊特这样的良将和许多久经考验的水手,对战局还是有一些良性作用的。
早在伊丽莎白女王的时代,英国就在海上打败了西班牙。然而自从查理一世的脑袋落地,英格兰共和国取代了王国,随后又陷入了内部的战乱中,暂时无法继续争夺海权了。反而是海对岸的荷兰在欧陆诸国打三十年战争的同时,抓住机会迅速打通了海上贸易商路。于是,当英国试图扩展它的海上边疆的时候,荷兰不可避免成为了最大的对手。
对抗西班牙的无敌舰队曾经是英国战舰的首要目标,所以英荷战争爆发时的英国战舰大多数都具有强大的火力,可分为巨舰(战列舰)和护卫舰两种,继承了16世纪大型盖伦船的巨舰以机动性的削弱换取了火力优势,相应的是防御力也十分优秀。例如查理一世时建造的“海权”号(HMS Sovereign of the Seas)三甲板战舰。
但是直到1645年,英国才拥有真正意义上的护卫舰——“康斯坦·沃里克”号(Constant Warwick),实质上是一条私掠船,但是这种速度快,吨位较小的军舰确实是护卫舰的先驱,启发了后来的“自信”号(Assurance)、“无双”号(Nonsuch)和“冒险”号(Adventure)。
然而当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后,英国人突然发现他们那些火力和防御占优势的战舰才是真正主宰战局的选手,英国战舰随后再次朝着重型化发展。例如42炮的“乔治”号(George)在开战时就改造成了52炮战舰(在顶甲板上补了10门);70炮的“王子”号(Prince)一度要求被改成100炮,由于稳定性不足被改成了80炮;真正的巨舰“主权”号(原“海权”号)在大修中减少了上部结构以增加机动性,火炮数量从最初设计时的102门到缩减后的90门,又增加到了106门,毕竟这是当时唯一的一级战舰。
第二次英荷战争结束后,英国造船思路才再次发生变革,并正式采用了五等级分法。英国随后下水了三条一级战舰——“王子”号(新的一条100炮舰)、“皇家查理”号(新的一条100炮舰)和“皇家詹姆斯”号(HMS Royal James),四条二级战舰——“查理”号(HMS Charles)、“伦敦”号(HMS London)、“圣米迦勒”号(HMS St Michael)和“圣安德鲁”号(HMS St Andrew),两条三级战舰——“决心”号(HMS Resolution)和“埃德加”号(HMS Edgar)。到了第三次英荷战争爆发时,二级战舰再度变大,和一级战舰合流了。相应的是,传统的五级战舰失宠了,护卫舰的规模下降到了原来的一半左右。
第三次英荷战争结束时的英国舰队规模稍逊于荷兰,不过已经被后起之秀——法国追上了。为了保持舰队的效率和规模,皇家海军的造船模式再度调整,开始建造不同档次的船只。很显然,历次英荷战争的经验催生了这一支全新的皇家海军舰队,为英国争夺全球海权奠定了基础。
前面说过英国战舰相比荷兰战舰最大的优势是火力,包括火炮的口径和数量,通常来说,两条具有相同火炮数目的英荷战舰对轰的时候,英国战舰能够占到上风。原因也在前面解释过,荷兰缺乏容纳巨舰的深水港,而英国自从英西战争以来一直强调提升战舰火力而非速度。不过,英国人的思路也有个问题,搭载过多的大炮会增加战舰的重量,降低机动性和速度,舰船的吃水会变深。所以,英国战舰的最下层炮座比荷兰战舰低30-50cm,在较恶劣的海况下这会影响侧舷齐射的杀伤力——当然,为了保持重心,荷兰战舰的最下层炮口径要比英国人的小一些。
在这里我们可以比较一下电影里“四日之战”中荷英双方的两条旗舰——“七省”号和“皇家查理”号,看看如果她俩单挑谁的胜算更大:“七省”号装备80门炮,属于二级战舰,其中有12门36磅炮、16门24磅炮、14门18磅炮、12门2磅炮、26门6磅炮,一次侧舷齐射时,能发射745磅炮弹;“皇家查理”号装备82门炮,同样是二级战舰,其中有20门42磅炮、6门32磅炮、26门18磅炮、30门9磅炮,一次侧舷齐射时,能发射885磅炮弹。显然,“皇家查理”号一次齐射时,能多射出140多磅炮弹!
这还只是双方的旗舰对比,如果考虑到其他战舰的话对荷兰更加不利。除了“七省”号之外,只有三条荷兰战舰配备有36磅重炮,其中只有一条装备了4门,其他的都只有2门而已。相比之下,英军全部的一级和二级战舰都配备有42和32磅重炮,连大多数三级战舰都装备有32磅炮。再举个例子,片中科内利斯·特隆普的那条“荷兰”号(Hollandia),也只有10门24磅炮、18门18磅炮,28门12磅炮,24门5磅炮而已,虽然总炮数勉强跻身二级战舰之列,但是其威力只能和60炮的“费尔法克斯”号(HMS Fairfax)这样的三级战舰(齐射581磅)打个平手,要是遇上92炮,齐射威力972磅的“王子”号,结果恐怕会很惨……
硬件设施存在差距的荷兰舰队面对英国舰队的时候,只能从其他方面来追平差距了。这就是德鲁伊特所依赖的——更好的战术,更好的战略计划,更好的士兵,更好的领导气质。下面就到了分析这些地方的时候了,先从人力资源方面说起。
自从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后,英国舰队的规模大增,数年内就有100多艘新船服役,其中既有征用的武装商船,还有从保皇军或者荷兰联合舰队那里夺得的。如果仅仅通过增加人手来解决的话,还有个大麻烦——叛变。毕竟议会借着“驱逐王室”的口号在军队里搞清洗,肯定会有海军战舰选择哗变呗,1649年海军就发生了一次大哗变,好几艘战舰叛逃到了保皇军那头。
更大的麻烦在1653年来了,由于海军人员的缺口达到了16000人,此时还在打仗急缺人员,舰队不得不用强征毫无经验的“陆地人”(Landsmen)作为下等水手,或者从陆军里招聘炮手和陆战队员填充缺口。到了查理二世复辟后,这位奢侈的国王挪用了不少军队资金,海军内部也盛行腐败,连工资都受到了削减,对海军体系的建设造成的损害也是必然的。
当然,由于舰队规模增加导致缺少人手的问题对荷兰人来说也是一样的,特别是当荷兰人用新式战舰取代那些武装商船的时候。荷兰联合舰队的人员缺口一度也达到了17000人,再加上VOC那边给的工资更高,很多人宁可去远东跑贸易也不愿意加入联合舰队。不过荷兰人有个优势,他们是一个欧陆国家,所以可以很方便从陆地上的其他国家那里找水手——比如斯堪的纳维亚和汉萨的港口。
在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前,海战好似街头黑帮火并一般混乱,每条船挑一个目标对打就行了。这并非是因为船长都是一群毫无纪律的小混混,而是为了尽可能发挥每一艘船的最大战斗潜力。这种战术正是当初荷兰舰队对西班牙时所广泛采用的——通过火力-防御-机动性相对平衡的战舰,一对一地击败对手,为此,对战舰的机动性要求超过了火力。例如第一次英荷战争中荷兰舰队只有“布雷德罗德”号一条56炮舰,多数战舰只配备不到30门炮。
英国舰队在内战中发现,仅靠速度缓慢的巨舰很难同灵活的私掠船有效对抗,于是又开始建造护卫舰。但是当时护卫舰严格来说还不算一种独立的舰船种类,仅仅是某种程度上“相对小一号”的巨舰而已,也没有与之对应的战术。更何况随着战争进行,私掠船的危机消退后,英军护卫舰又配备了更多的火炮,削弱了其机动性上的优势。
由此看来,实际上当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时,荷兰人的战术要更有利一些。更何况当时英军舰队中的指挥官主要是来自陆军的将领,他们并不理解也不支持发挥手下船长积极出战这种思路。不过在这些英军将领里,也有几个人对战术革新起到了重大作用,比如理查德·戴恩(Richard Daene),爱德华·波帕姆(Edward Popham)和罗伯特·布雷克(Robert Blake)等人。
1653年3月,戴恩在他的书“Ordering of the Fleet in Fighting”里介绍了自己和布雷克之间的一系列讨论的结果,介绍了一种发挥最大火力输出优势的思路“线列舰队”。简单来说,这有点像把陆地上的“排队枪毙”搬到了海上,所有的战舰和领舰排成一列,然后在领舰的带领下齐射。一来这样可以制造最大化的火力输出,发挥侧舷火力优势,二来这样能够保护好大多数战舰没有防御的首尾部分,同时那里也是火力最薄弱的环节。
荷兰海军上将马腾·特隆普(Marten Tromp)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他发现只要英国舰队保持队形,就可以组成难以突破的海上木墙,而单打独斗的荷兰战舰很难占据优势。为此,在电影开头的那场海战——“斯海弗宁恩海战”中,特隆普尝试使用火船让英军舰队混乱,但是这被证明是一种临时方案,很难发挥长时间作用。在这场战斗中,荷兰损失超过14艘战舰(最多估计30艘),包括特隆普本人在内有2000人死伤;英国只损失了2艘战舰,950人死伤。
这次战斗中的英军指挥官是乔治·蒙克(George Monck),他在1651年接替波帕姆出任司令官(当时布雷克在地中海),蒙克在复辟后继续在海军担任高职,当然这和他亲手促成复辟不无关系。虽然蒙克作为陆军出山的指挥官,免不了要在舰船上喊几句陆军口令(比如Right而不是Starboard),但是他不仅具有出色的指挥水平,还带过像鲁伯特亲王(Prince Rupert of the Rhine)和约克公爵詹姆斯(James, Duke of York)这样的指挥官,特别是后者在第三次英荷战争中表现很不错。
在特隆普死后,德鲁伊特也开始以线列战术应对线列战术,到了第二次英荷战争中,双方都在使用同样的战术作战,不过在细节上存在不同。英国人弄出了一套信号系统,一直到拿破仑战争时还在使用。荷兰人也有自己的信号系统,虽然各省的舰队存在不同之处,不过这并不是最麻烦的。
严格来说荷兰联合舰队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破解敌人线列战术的手段,战术上停留在亦步亦趋的阶段上。泽兰省的舰队司令曾提出,有效取胜的方法在于迅速逼近对手,进行近距离的混战和跳帮是必须的。然而荷兰战舰的船长们由于恐惧近距离炮击带来的损害,大部分没有勇气靠近射击。这导致他们更倾向于将自己处于相对安全的中间位置上,相比毁灭对手,他们更看重自保。
斯海弗宁恩海战后,英国的商船队依然受到荷兰私掠船的袭扰,克伦威尔不得不通过签订对英有利的《威斯敏斯特条约》结束了战争。两个月后,英国对西班牙宣战,1655年夺取了西班牙的牙买加,此后也在海上胜了几场。然而在克伦威尔死后,已经成为僭主制的英国失去了政治活力,最后在1660年斯图亚特王室复辟,查理二世成为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国王。
在这段时间里,荷兰首相约翰·德维特实际上维持中立政策,没有卷入英西之间的战争。相应的是,当荷兰对瑞典宣战后,英国也没有卷入荷瑞之间的战争,当然荷兰的目的是阻止瑞典占领波罗的海的港口和丹麦,从而促进荷兰在这一区域的贸易(类似的是荷兰甚至允许葡萄牙保留南美的殖民地,从而维持和平的外部环境)。然而在查理二世登基后,英荷两国的贸易摩擦加剧,英国私掠船开始攻击荷兰商船,围绕海外殖民地的战斗也爆发了,最后,第二次英荷战争正式开始。
在战争初期,英国就在洛斯托夫特打了一场大胜,击毙荷兰舰队司令雅各·奥布丹(Jacob Obdam),击沉荷兰战舰8艘,俘虏9艘,自身只有1艘战舰被俘,英军死伤500人,荷兰伤亡2500人,还有2000人被俘,然而荷兰舰队的有生力量并未摧毁,奥布丹也被德鲁伊特继任,此战并未对战局造成决定性影响。同年(1665)夏天,英国和神罗的明斯特结为了盟友,还对西班牙示好,但是这也促使荷兰和法国、丹麦挪威结盟了。更麻烦的是这个夏天伦敦爆发了大瘟疫,阻碍了英国的进一步计划。
1666年战争继续进行,在春天的时候,荷兰舰队就完成了重建。于是在这年夏日的“四日之战”中,荷兰在这场当时持续时间最长的海战中获得了小胜。随后的“二日之战”中,英国取得了一场小胜,以一艘战舰的代价击沉两艘荷兰战舰。不过这也使两位荷兰指挥官——德鲁伊特和特隆普出现了不和,这又扩大成了奥兰治党派和共和派之间的斗争。
五天后,查理二世派和奥兰治家族关系密切的法国人亨利·比亚特(Henry Buat)去进行调解,但是亨利不小心把英国人交给奥兰治家族的密信混在了和平协议里一块交了上去,结果,这个人以叛国罪被处以死刑。
这倒不完全冤枉,英国人确实有计划让奥兰治家族发动反共和运动,制造内乱结束战争,不过在战争初期亨利就已经在干这件事情了,不知道他为啥这次搞砸了。
毫无疑问这件事激发了荷兰人强烈的反英情绪,再加上8月19日英国海军突袭荷兰港口(霍姆斯篝火事件),导致几乎无法达成任何和平协议。9月,伦敦发生了大火,英国舰队连按时发饷都做不到了,到了第三年(1667),英国王室甚至连让舰队出港作战都搞不定了,导致庞大的巨舰们龟缩在梅德韦河上的查塔姆港口。同年6月,荷兰舰队发起了大胆的计划,也就是直接突袭查塔姆港口,彻底摧毁英军的战斗力。
英军在这里设防不多,除了一条铁链外只有配备16门火炮的堡垒与一条护卫舰“团结”号(HMS Unity),他们很快就被击败。荷兰使用火船发动了进攻并取得巨大成果,13条英舰被毁,2条被俘(其中还有旗舰“皇家查理”号)、还有30条战舰自沉。荷兰只损失了50人和8条本来就是一次性的火船而已。这次遇袭给英国人带来的强烈的恐慌,很多人谣传荷兰舰队载着法国人登陆了英国本土,再加上瘟疫、大火和王室奢靡的开支,英国终于无力再战了。一个月后,对荷兰有利的《布雷达条约》结束了战争。
然而查理二世依然在寻求报复的机会,他终于在1670年的《多佛密约》中和法国波旁王室的路易十四取得了结盟关系,拆散了荷-英-瑞的三方同盟。最后在1672年,英法相继对荷宣战,第三次英荷战争和法荷战争爆发了。在陆地上法国人进展不错,占领了大面积的荷兰领土,对阿姆斯特丹的威胁只是因为开闸放水才被迟缓下来。然而在海上,并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海战,双方都不愿意在战争中损耗更多的战舰。这年只爆发了一次海战(索尔湾之战),双方各损失一艘船,没有决出胜负。
由于法国无法占领荷兰全境,英法舰队不得不尝试海上封锁,但是虽然他们数量占据优势,却无法通过有效配合消灭德鲁伊特的舰队。于是在1673年8月,一场大海战——特克塞尔海战(荷兰称之为凯敦海战)爆发了,这次战斗同样没有分出明显胜负,双方都没有战舰沉没,只是有不少战舰受损。但是这迫使英国舰队返回本土维修,减轻了荷兰的海上压力。再加上这场战斗本来就是查理二世的个人交易促成的,现在又无法即使结束,英国议会对战争迅速转为了反对,拒绝用资金支持战争。
随着法国转向吞并西属尼德兰,这又引发了哈布斯堡皇室的愤怒,导致神圣罗马帝国和西班牙都站在了荷兰人这一边,连勃兰登堡-普鲁士和洛林都加入了荷兰的反法同盟,站在法国这一边的明斯特和科隆随之退出了战斗。1674年,屈从于议会的压力,查理二世选择了和解,新的《威斯敏斯特条约》结束了第三次英荷战争,但是法荷战争继续进行。两年后,德鲁伊特在联合西班牙对抗法国的海战中死去,但是并非是当时死亡,而是一周后死于感染。当运送这位上将遗体的船只路过法国舰队的时候,法国士兵们向敌人的英灵敬礼致敬。1677年,德鲁伊特安葬于阿姆斯特丹,这是一场精心筹划的国葬,无奈的是他的家人没有出席。
不过他的旗舰“七省”号在他死后依然在继续战斗。1685年,查理二世驾崩,约克公爵詹姆斯继任英格兰和苏格兰国王,是为英王詹姆斯二世和苏格兰王詹姆斯七世。这位独断专行的国王仅仅三年后就不得不出逃法国,威廉·奥兰治通过和斯图亚特家族的联姻顺利继承了英王的宝座,成为英王威廉三世和苏格兰王威廉二世(英国人并不排斥让曾经和他们打仗的外国人当国王,毕竟几百年前诺曼底的征服者威廉也是个外国人)。此时,法国趁着神罗和奥斯曼打仗,开始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针对这个和奥斯曼结盟还趁火打劫的“渎圣国家”的“大同盟战争”也随之爆发了。
就这样,曾经你死我活的英、荷、西三国突然变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又联合了神罗、葡萄牙甚至是法国的“老朋友”瑞典、萨伏伊一起对法国宣战。法国人大概这时才醒悟过来,三十年战争时大家和他站一边是为了削弱哈布斯堡这个巨无霸,现在法国变成了真正的巨无霸,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1692年,“七省”号终于迎来了她的最后一战——巴夫勒尔和拉乌格海战,然而此时老骥伏枥的她只剩下了76门火炮,而她的对手——法军旗舰“皇家旭日”号(Soleil Royal)却装备了104门火炮。战斗之后,“皇家旭日”号被火船焚毁,而伤痕累累的“七省”号也再无力出战,最后在两年后被拆解了。
17世纪,荷兰共和国和波兰立陶宛这一西一东,一海一陆的两大区域强权都走向了衰落。但是我们依然从荷兰人的这部电影里看到了那个时代战舰作战的场面,水手们的勇气和意志,虽然电影因为预算等问题,场面明显有些小气,却也重新让人领略了“海上马车夫”曾经的威名。
就像在历史中反复出现的“德鲁伊特”号和“七省”号的名字一样,她们和谁一起战斗恐怕并不重要,只要是为了荷兰的荣光而战,便是至上的荣耀!
Warships of the Anglo-Dutch Wars 1652–74:Angus Konstam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