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初发于2021年6月30日,是对去年自己亲历的第二十四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一些翻译工作的回顾。与 Dody 闲暇交谈,认为该文也应多发几个平台,让更多人了解电影节的翻译。故老文新发,让机核的小伙伴们也能够一窥SIFF的那些故事,也希望能在今年继续分享我与SIFF的新故事。 不知不觉,已是参加上海国际电影节志愿服务的第七年,今年又作为字幕校对统筹极为深度地体验了电影节的工作流程,总觉得应该写点什么,但是几次提笔却又不知从何写起。
若是事无巨细地将这七年时间的电影节经历一一写下,只能写了一篇七年参与电影节的小传;若是介绍电影节的流程与志愿工作,又觉太过像说明文或是宣传软文,不免少了些真情实感。思来想去,自己还是得把想写的感受都写一写,把电影节自己想谈的内容都谈一谈,也算对今年的复盘。
本人不通笔墨,下文流水账预警。 大家可以把本文看作本人的电影节实习小结,或是电影节八卦文,又或是睡前催眠读物,毕竟我是想到哪儿写到哪儿……
以免大家未能理解后续一些圈内话,在此以词条形式科普下:
字幕员:全称为字幕操作志愿者,即在电影节期间使用软件播放字幕的志愿者,一般位于影厅的最前面,也有位于影厅中部(如天山电影院),最后一排(如上海影城)。
自动字幕:在电影节期间制作了时间轴,使用相关软件能够按照制作好的轴按时播放的字幕
手动字幕:没有预先制作好的时间轴,需要字幕员全称手动回车发送字幕,可以理解为实时打轴(由于时间等原因,并不能所有字幕都预先做好轴,因而手动字幕仍是电影节期间的半壁江山)
老板:对电影节中经验丰富的老志愿者的尊称。但是,“孟老板”这位电影节永远的神,早已从志愿者成为了主管,他的报道及照片直接网上一搜就有。
与电影节的结缘算是阴差阳错吧。大一时,偶然间看到了校园内拉的电影节志愿者招募横幅,自己本就爱看电影,又仗着当时的字幕组经验,便与好友一同报名字幕操作志愿者的岗位。可面试当天,好友考虑再三,又不准备去了。自己觉得少了个伙伴,也颇感无趣,便也鸽了面试。出乎意料的是,没有参加面试的我最后竟被录取了。现在想来,就是这个意料之外的结果才开启了每年打卡电影节志愿的旅程了。
说完了自己与电影节的结缘,就言归正传,主要讲一讲我与今年第二十四届电影节“一切的开始”。因为自己在毕业与开学的空闲期, 3月初便被电影节孟老板拉进了字幕统筹群。字幕统筹分为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在电影节前与片方联系要字幕、与翻译团队对接、招募校对志愿者等工作的字幕校对统筹,另一个部分是负责字幕操作志愿者招募及电影节期间志愿者排班的字幕操作统筹。
我今年的工作是负责前者,而处于gap year的曹老板负责字幕统筹。字幕校对与操作统筹这岗位已经历了好几波人,从传说中的菊花帮,再到前两年孟老板麾下的各位大神统筹,真的是统筹如流水。虽然自己参加过多年字幕操作志愿者,但是统筹一职于我而言是全新的,甚至我从未担任过校对一职。直到向孟老板询问,才明白了自己的工作内容。3月底字幕校对统筹的打工人生活正式开始了。
虽然在校对群已有30多位经验丰富的校对,但是这一数量远远不能满足今年电影节的片数。召集新的校对志愿者是首当其冲的。其实,这召集所要做的是类似于HR的工作,需要从报名系统筛选,电话联系符合要求的志愿者,与志愿者部(负责报名的志愿者的初筛和统一向候选人发邮件的部门)沟通发面试邮件,还有做测试题,沟通交流等线下面试环节。经过密集的一周的面试,终于在4月22日召集完了新加入的19位校对。
至此,今年电影节53位校对全部集齐,大家背景各异,有学生党,自由译者,工作党,还有海外时差党,其中法语校对4位,日语12位,德语6位,意语3位,西语1位,韩语1位,俄语2位(这也是今年电影节新招募的小语种),其余皆为英语校对,当然也有上述小语种校对兼任英语校对。电影节的校对工作,至此正式开始。
在今年校对招募完成前,其实老校对们已经开工了,而新校对的正式加入也意味着电影节的翻译与校对工作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工作流程也保持着与往年类似的顺序。
问片方要电影节字幕翻译的开始,有时候片方给字幕比较爽快,有时候片方会要求得到收款后才发字幕(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既视感),有时候因为片方所在国放假,比如就遇到加拿大和法国片方连着放假的情况,那真的等字幕心力憔悴。有时候电影节会务组一天会向很多片方发出邀请函,最多的一次遇到了40来封的未读邮件,感受到深深的无力感。如果字幕给的相对比较晚,可能就需要翻译团队要么根据内嵌的英语字幕翻译,要么就只能先听译再等台本。
今年的翻译团队仍是 创译天下 ,他们与电影节也有多年的合作。这个团队的翻译速度还算比较快,从4月初一直到6月初,基本每天都会返回翻译好的影片。尽管翻译团队也会有他们自己的校对进行语句的初校对,但是校对志愿者负责的内容会有所不同并且更加细致。校对志愿者主要负责的校对字幕中是否存在敏感信息,表达错误,漏译等内容。这对时间要求也比较高,一般任务要求在3天内返回。(所以有意明年报名的小伙伴可以提前了解下~)
由于创译天下还承担了今年电影节中自动字幕的工作,因而在打轴中发生的所有漏译、误译等问题也会提出反馈,这时作为统筹又要成为轴人、校对志愿者和翻译团队的桥梁,针对不同出现的问题,反馈给不同的人。
就这样,每天基本每天做着重复的工作,白天邮箱下载字幕,上传网盘给翻译团队,晚上翻译团队返回字幕翻译,然后分发给校对,回收校对再上传。这之中时不时还得准备着轴人可能需要复审的各种问题,真的是24小时随时都会有事。
记忆深刻,是在校对刚开始时候,由于半角全角空格这类格式上的问题会导致自动字幕无法播放,深夜11点进行了与孟老板、翻译团队的三方会谈,就格式问题好好讨论了一个多小时。
最终在6月5日,历经2个月,一共完成了近380部的校对(有一些校对了但是并没有排片),但是如果说这样连轴转的生活是独自默默承受,电影节开幕前去艺海大厦的那段日子,真的感受到什么是笼罩着每个人的紧张气氛。
等到五月中下旬,因为电视节与电影节都在紧罗密布地筹划,艺海大厦已经水深火热了。那层楼都已经是人满为患,连上的WIFI也以蜗牛速度缓慢加载,根本不能满足校对观看片源的要求。那里的位置也是紧缺,只能勉强与打轴的创译天下拼桌。因为靠近大门,每次进门都需要按门铃,又因为人极多,相互又不太熟悉,因而每次进门都得按门铃。这门铃每隔几分钟都会响一次,最终都有了门铃声PTSD。
不过在艺海每天的午饭和晚饭倒是还行,放一下在艺海大厦最后一次午餐,吃到了心心念念的砂锅。也感谢曹老板晚饭带我吃了顿烤串!
就字幕方面而言,字幕校对的工作已经处于中后期,此时最忙的就是字幕操作统筹曹老板。她重复着打电话,安排周末培训(周末两天从早上9点到晚上5点,那些日子每天都没休息)。说到周末培训,就不得不提这个马拉松式的培训。
字幕操作员的培训一般是先由孟老板的介绍与操作,各位报名者的实操以及曹老板的打分,最后各位填表记录空闲这些流程。而练习操作的影片以英语和日语为主,片长一般5分钟,如此一算即使一场最少12人,两部影片也得120分钟,单纯人员训练就要2个小时。
在电影节开幕前一周,由于排片已出,最大的压力已经到了曹老板。尽管今年的字幕操作员分为自动字幕的操作员和手动操作字幕的操作员,前者由创译天下团队进行培训与安排,但是后者的人数仍是众多。她不仅要继续了解字幕员的空闲时间情况,还要给字幕员排班。每年操作统筹这个位置都是高压之下的,无论前两年的顾老板和叶老板,还是今年的曹老板,真的是不通个宵,排不出班,在此表示respect。即使辛苦排出班,又会面临着志愿者因为各种原因的换班,真的是手忙脚乱。
排班可以说既是体力活,也是脑力活,还对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有着考验。在这紧急时刻,我字幕校对也出现了意外。一部电影在电子文档上标注为片方提供台本,我误以为是提供中文台本,其实是提供的英语台本,结果直到电影节开幕前3天进行字幕的最后复盘,才发现漏了翻译。幸亏首映不在电影节第一天,匆匆忙忙与翻译团队联系,这才化险为夷。
在电影节期间,我不单单继续承担着字幕校对统筹,同时也成为了曹老板手下的开片组长。所谓开片组长就是在电影节的专用平台上帮助字幕操作员开通志愿服务需要操作的电影的人,被孟老板称作“动动手指的人”,其实开片组长还是需要细心,同时也得及时响应组员,比如临时换班的信息,有影片及字幕等。今年的组长一共召集了12位,分别为前年的统筹顾老板,资历比孟老板还老的低调的余老板,经验丰富的老字幕员两位徐老板、许老板、周老板、程老板、陆老板、李老板、姜老板,远程参与的身处德国的朱老板,另加上我,如果说给今年的组长冠个称号就是快乐天地成员(因为我们的群名是曹老板微信昵称+快乐天地)。
如果说电影节前的字幕问题是内部的焦灼,而放映给观众的字幕真正是面对疾风了。由于片方给的样片,与实际播放不符合,今年一些片子如《走到尽头——菲律宾篇》、《金缮》等,这类片子只能等到第一次放映后通过字幕员回忆和反馈才能进行修改。
不单单是这类样片与实际放映不符的电影需要字幕员提供反馈。很多电影也得到了语言水平较高的字幕员的修改意见,可以说是电影节的“二校”乃至“三校”,比如今年《巴赫曼先生和他的学生》这部纪录片就由一位德语C2的大神字幕员几次提出修改,《美味奇缘》也有一位精通法语的小伙伴提出意见。但是即使再精心,高手永远在民间。
每天定点要刷的就是11点20左右会更新的一个电影公众号,其中会有翻译大神和热心观众提出一些字幕中的翻译错误。这些错误的指出对于字幕质量的提高的确有很大的帮助,很多影片的文化内容相关之处,若没有这些观众指出,确实会成为翻译与校对的遗憾,也十分感谢这些大神与观众。但是,有时经过与字幕文件的反复核对与确认,一些提出翻译问题的留言是因为个人记忆的错误或是理解有失偏颇造成的,这时孟老板或是各位校对也会去解释一二,公众号留言区颇有百家争鸣的景象。
不管怎么说,这样的百家争鸣的最终目的也是提升电影节的翻译质量,也很高兴有这样子的“啄木鸟”,让我们的字幕包每天都在更新,给观众最好的体验。
今天电影节从11日到20日,每天就是接受着字幕员反馈、观众反馈、公众号反馈,再去找到样片对应的时间,对应的行数去修改,再一个个把字幕包更新。尽管工作有些繁琐,但是总想着今天多改点,第二天的反馈就少点(其实并没有)。这三个月,已经熟悉了天天改字幕,也不知不觉到了电影节结束的日子。
电影节的这段日子,除了提及的字幕统筹与开片组长,依旧奋战在敲字幕的第一线。感受到了上海影城的伙食提升,感受到了观众的热情。特别是在沪北电影院敲《前程似锦的女孩》,自己既是校对也是操作员,当听到观众两次响起的掌声,心中也有隐隐的自豪之感,这或许也是每一位参与到电影节之中的志愿者最能全身热血沸腾的时刻。
每年电影节结束就有一种“情难舍人难留,今朝一别各西东”的感觉。最后一天自己并没有敲字幕,也很感谢小伙伴能够帮我圆梦,敲一敲给观众的彩蛋。
无论今年电影节如何,都已经尘埃落定。在聚餐的时候,去年的统筹叶老板,今年的统筹曹老板等小伙伴都表示明年可能重心转移到自己的工作,但是还是希望明年还能再相见!毕竟电影节陪伴了大家很久,从学生(这也是现在电影节志愿者的主体)到社畜,这段时光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本来想把这一部分定为终章,但是总觉得一场电影会结束,会有“The End”,但是 我们与电影节的感情永远是“To Be Continued” 。
有人说,电影的魅力是体验另一种人生,现在或许这句话也不太准确,毕竟剧本杀也能让你能体验另一种人生。但是电影节的魅力永远不会过时,夏天的狂欢,电影人的狂欢,也是我们的一期一会!
总想着写得有趣点、精简点,没想到还是啰啰嗦嗦写了快5000字,文章也没啥主线,大家看着就他一乐吧,毕竟自己今年对电影节有太多想说的话。正如这篇文章的题目,“光影之间”是所有影迷和志愿者对电影的感情,而“荧幕之后”的那些故事却是鲜为人知的,如果这篇文章能让更多的影迷看到,也希望大家知道电影节志愿工作的一些事情,也能更多了解这群以学生为主体,也有不少社畜的志愿群体。今天也是6月的最后一天,写完这篇也正是对今年的这场6月的电影盛宴作个告别吧!来年再见!
评论区
共 2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