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每一篇随笔都是对当下的思考。 第一篇 是对版本危机的思考, 第二篇 则是对未来的思考。 事情是这样的:最近半年以来,我一直在收集关于 MOLLE 研发过程相关的资料。翻译了至少三篇 NATICK 报告、通过各种渠道收集资料和实物图片,并加以汇总和分析。这部分研究成果在合适的时候会放出,这里只探讨在这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和思考。 我发现,之前我们认为“没有其他版本”(no other known varity)的 MOLLE(或者叫 MOLLE 一代)实际上非常复杂,单从标签就能区分出至少四套版本,而且有些版本在款式设计上和后来常见的版本有明显的区别,不只是名称和编号发生了变化。这颠覆了我们长久以来对于 MOLLE 的认识。震惊之余,我尝试多收集一些新发现的版本的资料。由于实物稀少而且经常和后来常见的版本混在一起,导致实物资料收集工作非常困难。而比这更早的时候,我基本就放弃全部收集齐实物的努力了:虽然不像越战 M-1967 USMC 这类明星藏品那么有知名度,只要能找到有人卖一般不会太贵,但实在太过于零散了,而且几乎很少有人曾经注意到这其中的区别。 而随着资料收集的逐步深入,我感觉自己陷入一个泥潭:每次的新发现都几乎一定会导致增加额外的资料收集工作。而且由于 MOLLE 项目所处的特殊时期以及地位,它和几乎所有在其后列装的美军单兵装备项目或系统都有关联,包括 Land Warrior、 MOLLE II 、 FSBE 、RACK、 SPEAR BALCS ELCS 以及各种 SOFLCS 等,工作量远超先前的预期。原本以为只要翻译几篇报告,整理整理实物和合同资料,晒晒收藏再写上一篇一万字左右的稿子,就可以彻底终结这个话题,结果被现实打脸了。 忽然在某个时刻,我意识到了有些不对劲:我们毕竟只是一群收藏爱好者,不是军事科学院的研究员,也不是情报人员,过度钻研这方面资料并无实质益处。这种没有什么道理也没有实质用处的钻研甚至让我想起了身边的一位玩特战的同好——我们无法认同他的做法,但现在我正在做着几乎相同的事情,只不过是在不同的领域。
而在这个时候,“意义”问题浮现了出来:我意识到无论我对这些资料研究得多么透彻,它们毕竟只是一些人在20年前设计生产出来的产品,我们再透彻的研究结果也不如厂家和军方的文档资料全面。军品玩家们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和钱财,去研究一些在外人看来无法理解的细枝末节:通过材质和色差判断附包版本和年份、收集齐某个厂家在每个合同年份生产的水壶、根据衣服款式和细节区分不同的热带作战服版本。这一击釜底抽薪,停止了这种看不到头的资料收集和汇编工作。
说到底,资料不是不能收集,也非常有必要收集,但我认为应该保持一个适当的度。毕竟,我们作为玩家最后能收到东西才是真的,资料收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指导收藏,不应本末倒置。对于军品收藏,资料收集应主要关注以下方面:
它是什么东西
它是什么年代的
它有什么相关联的其他东西
都有谁用过
除此之外,其他资料不应再作为主要研究方向,需要加以限制。
其实一直以来,G.I.成员们在这方面一直保持着非常好的互补合作:虽然我们每个人收藏研究的领域都不同,但每个人都对其他人的领域有所了解,而且都知道对方需要什么。如果我们有一个人去买东西,那就相当于我们所有人一起去,一次性搞定我们所有人需要的东西。而收集到新的实物之后,我来根据实物上的线索去搜集更多资料,挖掘背后的历史,以及最关键的,这玩意全套都有什么,可谓“理论指导实践”的典范。
这种齿轮啮合一样的合作关系在这次搜集 MOLLE 资料的过程中也发挥了作用,不仅发现了很多之前我们没注意到的区别和细节,还捎带解决了不少历史遗留问题。我们在收集实物方面有非常广泛且高价值的渠道,经常可以收集到市面罕见的稀有物品。而这些优势和资料文档挖掘相结合更是如虎添翼,产生 1+1>2 的化学反应。
不可思议,这系列居然出到第四篇了,已经比我站一大票开坑第一篇就鸽掉的专题强多了,可喜可贺可喜可贺。也许照这个势头下去可以变成每年一篇也说不定呢?
这一篇文章动笔的契机是圈子里的一些事。前阵子有个小朋友到处问人要地摊图(藏品合影),说是要做一本画册之类的。虽然没找到我,但是找到了G.I.的其他成员,当然我们婉拒这个请求,因为这实在不是我们现在的玩法——虽然这句话多少有点缺乏说服力,毕竟或多或少我们每个人都曾经干过这件事。但现在我们已经很久没拍过这种照片了,一方面因为东西实在太多,而且经常是东西都没放在一处地方,上了年纪实在折腾不起;另一方面因为有了这个网站,也实在没有必要拍这么一张大合影来证明自己有多少东西。
很有意思的是,G.I.内部在讨论这件事的时候引出了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 我们玩军品(或者任何其他爱好),是想要从中获得什么呢? 从心理需求层次角度来看,显然“爱好”和“收藏”满足的一般是第三层和第四层心理需求层次:社交和尊重,至于第五层的“自我实现”,我自认为毕竟爱好还不是职业,应该到不了那个层次。但在这个方向上,有的人沉迷于入手新藏品的新鲜感,有的人享受在网上晒物的高光时刻,还有的人对物件背后的历史资料甘之如饴,愣是把收藏玩成了开源情报收集和互联网考古。虽然明眼人一看刚刚那句话就明白每一段都各有所指,但我想说的是,对于“收藏”来说,刚刚提到的三个部分都是不可或缺的。
首先是持续入手新藏品。说到底,所谓“收藏”从字面意思上就是这么个事嘛。从入手藏品的频次来看,收藏和其他很多事一样都有增长期和瓶颈期:刚开始玩的时候快速大量购入藏品,而后随着知识积累和对藏品不断提升的要求,入手新品的频次会逐渐降低,入手新品获得快感的边际效应也会达到瓶颈,变得“没东西能买”。很多人就在瓶颈期“弃坑”不玩了。
就在本文动笔前几天半夜,我的一位朋友找我聊天,说最近虽然生意还不错,但藏品方面已经好久没有得意的新品入手了,虽然很想继续玩下去,但实在找不到新的方向。这个朋友我认识了很多年,最早专攻越战美军重演,而后开辟了二战德军方向,最近几年在我的撺掇下又开了一战美军的坑。但毕竟是老玩家,开新坑之后利用先前积累的资源和渠道,很快就收齐了大部分容易买到的品类,飞快到达瓶颈期。
对于这件事, 我在最早的两篇随笔 中也有过讨论。当时的结论是开辟新的方向(开新坑),这个结论到现在其实也没变。收藏就是靠不断有新藏品入手来维持的,如果找不到能买的东西,那就说明在当前财力和精力所及范围内,已经没有能够入手的藏品,基本上也就宣告这门爱好玩到头了。 不过“开新坑”并不意味一定是踏入一个自己完全不了解的领域,我个人认为也有“向内”和“向外”两个方向。所谓向内,就是不断深挖主攻方向的相关内容,深入挖掘自己不了解和曾经忽略的东西,这些都是新的可玩内容。十多年的军品收藏中我也经历过数次瓶颈期,每到这个时候,我就会去深挖自己已经有的东西的资料,汇总成研究文章,在这个过程中还会接触到新的知识,扩展了眼界和交际范围,也找到了新的收藏方向。不过向内的问题在于可能会陷入所谓“版本陷阱”,去死抠一些区别不大的版本细节。在之前玩收藏的时间里,或多或少也会接触到一些主攻方向之外的东西和知识,“向外”指的就是以这些知识为切入点,进一步了解自己之前主攻方向之外的东西。无论是向外还是向内,前提都是自己仍然喜欢这些东西,想要将这门爱好继续下去。
说到底,比起其他收藏类爱好,军品收藏真的是很草根很便宜了。根据历史成交价评估,五千美元基本上就足够搞定我们关注领域中任何稀有单件,而在十几年前我们还有一个更为简单粗暴的“500刀理论”:eBay竞拍的时候直接出500美元,这件东西基本上就是你的了。不过由于十几年的通货膨胀,现在这个理论可能要被修正成“1000刀理论”或者“2000刀理论”了。比价格更重要的其实是时间和资料,我们现在还在追寻的东西历史成交价可能也就几百美元,但从开始寻找到最终购得,中间可能要经过好多年时间,耐不住这个寂寞的人在中途可能就放弃了。
在G.I.内部和朋友之间一直有一个梗,那就是 “我有” 。这个“我有”指的就是字面意思:手里持有大家正在讨论的这件东西。一句“我有”胜过千言万语,在大家讨论稀有或者贵重的东西时抛出这两个字格外有杀伤力(顺带还会把聊天终结了)。不可否认,获得他人的赞许是一件很爽的事,甚至我可以毫不避讳地说, 武具视觉 Gear-Illustration 网站创立目的之一,就是展示“我有”,用自己收藏的实物照片就是比拿网图填充内容更硬气。 但另一方面,我和朋友们也都认可一个观点: 获得他人赞许不应作为收藏的主要目的 。不少资深收藏玩家也有类似的观点。比利时的军品收藏家Wouter Has在几年前的博客文章《 Tips for collectors 》中如此写道: Don’t advertise your collection on fora etc. Some people can’t resist showing off their rare items on public internet fora, usually in an effort to establish their bona fides as a serious collector. Not wise if you want to enjoy your collection much longer.
克制炫耀的欲望。 不少玩家都忍不住在网上晒自己的稀有藏品,已示自己“大佬”身份。但如果你想你想玩得持续长久,这么做并不明智。
当年翻译他这篇博客的时候其实我还没有完全理解为何要这么说,现在我多少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收藏”最核心的还是“物”,其他的收获,如社交、经济利益和他人认可,其基础和来源仍然还是“物”本身。如果只是想获得他人认可,其实有很多比收藏来得更快效率更高的办法,但我不认为那样还能称得上是“玩收藏”。收藏领域里的“不忘初心”大概指的就是这个意思。
武具视觉 Gear-Illustration 网站虽然是G.I.成员们展示自己藏品的平台和窗口,但一直以来,我作为网站管理员对网站内容有一条严格的底线,那就是必须要找到这件藏品相关的官方资料方可放在网站上。对于军版物品来说就是仓储号(陆军仓储号、FSN或NSN等),对于商版物品而言就是官方的商品名以及商品号(Part Number或SKU等)。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在展示“我有”的同时,附带的资料能够帮助那些想要了解更多内容的朋友,可以以准确的官方名称和商品号为索引检索到更多有用的信息,而不只是简单地通过晒物获赞。
最后是资料收集。这个话题实际上在上一篇随笔中已经有充分讨论,这里只总结一下讨论的结果:凡是都有个度,资料收集也是这样。虽然资料是G.I.的强项,也是我们赖以立足的根本,但过度挖掘资料并无实质的益处,在一定程度上也需要适合而止。
好了,这事儿说完,最后聊个有趣的事儿。前天王老湿跟我说,网站上有一个页面写的物品名称不准确:
先说说这个风镜本身,它实际上是二战款式的M-1944的生产延续, 我站收录 的这个是1982年生产的,根据仓储号查询资料,这个版本的风镜最后一笔合同是1992年签署的。 那么问题出在哪呢?这个风镜的标题我写的是“M-1944 Goggle (1982)”,王老湿认为这个标题有误导倾向:会让人以为是1982年生产的 M-1944 风镜,但实际上在1982年它已经不使用“M-1944”这个制式编号了,应写它的官方名称: Sun, Wind And Dust Goggles ——SWDG。
但问题就出在这里。这款风镜和 我们熟悉的“SWDG”风镜 并不一样。它保留了M-1944风镜的特征,包括镜片边缘的开槽,尺寸也比常见的SWDG更大。如果是生产配发时间段不重叠的话,重名但细节不同还可以用年代加以区别,但这两款镜子的不仅名字一样,配发年份也是重叠的:“M-1944”版从1960年代到1992年,常见的1974版是从80年代到2000年后。 一般来说,军用品很少出现同时期配发,名称和功能都相同但规格不同的东西,即便是不同军种配发的功能相同但款式不同的东西,名字一般也会有所区别。虽然我很认同王老湿发现的这个问题,但这个风镜的问题其实在写页面的时候就困扰着我,实在想不出解决办法只好根据款式写了一个玩家之间约定俗成的名字作为标题,内文再写正式的名字以及和常见版本的区别。
对于此,王老湿的建议是标题必须写官方名称,配发年份重叠又有重名的话再写一个和其他版本不同的细节区别,比如对于这款镜子就是“镜片两侧有开槽”。但问题是细节区别不止这一个,如果其他人注意到的不是你写的这个细节(比如尺寸)呢?
想来想去,最后终于想到一个完美的解决方案:名称相同、生产年份重叠功能也相同但仓储号不同的东西,标题就写官方名称,然后注明MIL-STD或MIL-SPEC编号——如果军规标准和军规需求再是相同的,那就真的是同一件东西在不同年代的版本区别了。于是这两个页面的标题现在是这个样子的:
Nerd always finds his way!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