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第一篇,我想选择从学生时代最喜欢的朋克乐队Green Day开始说起,2004年发行的《American idiot》(以下或称为:美国笨瓜)相信喜欢欧美流行音乐的朋友们都有所听过,其中第二首歌《Jesus of Suburbia》非常有特点,它的曲目时长长达9分08秒。你很难想象这会是一支朋克乐队创作出来的作品,本篇《不懂摇滚乐》,我们就从这里一探究竟。
《American idiot》这张专辑从何而来?
喜欢摇滚乐的朋友们都知道,90年代的 Green Day 可以说是乐队的“青春期”,他们就像是我们身边的大男孩一样,唱着“Do you have time, to listen to me whine”(《basket case》)诉说着来自青少年的烦恼。
时间来到了21世纪,2000年他们发行了乐队的第六张录音室专辑《WARNING》,但对比他们在90年代获得的商业成就,这张专辑可以说是他们的滑铁卢——从音乐本身来说,乐队避开了他们以往标志性的“三大件”传统朋克元素,而是在其中加入了民谣以及流行元素,这颠覆了乐迷们心中以往的印象。从商业角度上来说,尽管在当时还是获得了美国公告牌(US Billboard)的第四名,但却是Green Day有史以来在商业上最强烈的下滑。此时主唱 Billie Joe Armstrong 28岁。
时间来到了2003年,在一段休整期之后,乐队准备发行第七张录音室专辑,但并不是《American idiot》,而是叫做《Cigarettes and Valentines(香烟与情人节)》。这是一张回归传统朋克的专辑,在风格上更多倾向于乐队早期的《Kerplunk》和《Insomniac》,与前两张《Nimrod》和《Warning》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就在一切即将准备好的时候,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这张专辑的母带鬼使神差的被偷了。
尽管这张专辑有备份,可乐队却想借此机会重新制作:虽然成品质量不错,但他们认为这不是“最好的绿日”,与其回归传统,不如自我突破。在与乐队的制作人 Rob Cavallo 探讨之后,他们决定再花三个月重新创作。2003年,美国经历了伊拉克战争和9-11事件,这给了31岁的Billie Joe Armstrong 一些创作灵感——在这张专辑中,他加入了更多社会批判性和政治元素,在创作中表达着对当代美国社会的看法。而这张专辑具有强烈政治色彩的封面,更能看出乐队想表达出的愤怒情绪。
而专辑的第二首歌《Jesus of Suburbia》更是本张专辑中自我突破的体现。在这首歌中,Billie Joe Armstrong 用传统朋克缔造了一首史诗级的作品——它结构庞大,情绪多元,更是有强烈的叙事性和批判性。我们都听过皇后乐队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但对于一支朋克乐队来说,这绝对是少有同类型乐队中可以到达的高度。下面我们就来深入这首作品,欣赏这首歌的精彩之处。
无视商业规则,打破创作传统——这是来自GreenDay的自我突破
Billie Joe Armstrong 力图打造一个当代的“波西米亚狂想曲",事实上他们也确实做到了,连这首歌所受到的负面抨击都和它的偶像有着相似之处。
所以敢在流行音乐环境中反其道而行,这足以证明Green Day乐队在当时的商业上地位以及作品质量本身有足够的信心和底气——宁可要打造出一张“概念专辑”进行自我突破,也不愿意继续固守常规,按照商业规律去创造一张像《Cigarettes and Valentines》那样的专辑。从这里也能看出Green Day乐队或者说Billie Joe Armstrong 这个人自身是有一定艺术追求的。
一支摇滚乐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该在风格上进行更多的探索和尝试,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所成长。而随着成员们岁数的增长,更是应该在歌词上体现出自身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这不仅是乐队成长的体现,更是一个摇滚乐队到达一个新高度的标志。Billie Joe Armstrong 在他31岁的时候,带着Green Day把这两点全部做到了,并且他还超额完成任务——把对自我的要求向皇后乐队看齐,打造属于朋克的“摇滚歌剧”。
在Part I中的第一段我们可以看到“郊区的耶稣”这个人物的身世和他的生活状态:Billie Joe Armstrong 将其描绘成是“愤怒与爱”的儿子,他不信仰任何宗教(只信自己),每天靠着苏打汽水和利他林(某种利于注意力集中的Drugs)为生。同时,他不是一个活在“正轨”上的青年,从“No One ever died for my sin in hell/as far as i can tell/at least the ones i got with”这几句词可以看出,他至少没有稳定的工作(甚至没有工作),靠父母给钱或者靠犯罪为生。因为他身上有“sin”,这就代表着他一定有一个地方是“不正常的”,并且他也知道没人可以帮他摆脱困境。
Part II 的名字叫做“该死的城市”,从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一段Billie joe Amstrong把焦点放在了社会。第一段主要介绍了郊区的耶稣目前在外主要生活的的地方,那就是停车场以及靠吃7-11过日子,并且他还批评了一句可能是在7-11中看到的标语(motto),“Home is where your heart is”(家是你心之所在的地方)。他称之为一句谎言,因为他在下一句中写到“Cause everyone's heart doesn't beat the same”,从这可以看出背后的意思是“因为每个人成长环境不同”,衔接了上一段关于家庭的描述的同时,也通过后面“its beating out of time”(过时了)这句词表达对当下社会所造成的家庭问题的不满——并不是每一个人的家庭都像社会标语中写的那样美好。
Part 3上来在intro中用大段的I don't believe来衔接上文,表明如果(身边的人or社会)不关心我,那我也不关心你,在下面的歌词中开始批判那些他们认为不值得关心的人,紧接着借鉴英国诗人珀西·比希·雪莱的诗歌 “Men of England” 的一句话“from the cradles to the grave"来将歌词内容从个人上升到国家层面,批判战争并且人们是战争的实用工具,在这里反战的思想得到了体现。在后面的歌词里他提及了阿纳海姆(这同时也是迪斯尼乐园的所在地)和中东这两个地方,直指伊拉克战争,将成长在美国和伊拉克的孩子们进行对比,强调在这两个地方长大的孩子的生活是有多么的不同。最后一句中用到了“disciples”这个词,表明郊区的耶稣是有一群他的小门徒的,同时这里也再次将主角上升到信仰层面,和救世主相提并论。
在作品中,“郊区的耶稣”是一个问题青少年的形象,而在前面我们也说了这个人物有两位乐队成员的影子。歌词中的“Are we demented or am i disturbed”这句话以及后面同样带有疑问的歌词,让人联想到了Billie早期作品《Basket Case》,同样是对自我的怀疑,怀疑自己是不是精神有问题。整个Part 4中的自我怀疑的内容,或者说这段的精神内核都是与《Basket Case》一致的。但此时已经31岁的Billie肯定不会依然停留在他青少年的阶段,关于这些问题他早已得到了答案,一切都在最后的Part 5中。
《American Idiot》是一张打破传统摇滚乐专辑范式的音乐歌剧,商业上的反响印证了Green Day 这一次自我突破的成功,同时也处处体现着乐队已经迈向第二阶段的成熟。而这种形式也让这张专辑不仅仅是局限在音乐的范畴以内:2009年,改编自《美国白痴》的舞台音乐剧在伯克利话剧团首演。
随后这张专辑还有被拍成电影的想法,内容要比舞台剧要更加真实,但可惜这个项目好像只被停留在了计划阶段。不过我们还有一部纪录片可以看,那就是来自2015年上线的,由导演John Roecker在2003-2004年拍摄的《Heart Like a Hand Grenade》,内容纪录了Green Day 在制作《American Idiot》的全过程。
评论区
共 2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