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在准备《一种可悲的状态》这个个人摄影回顾系列时,不断重复地检视以前的照片,旅拍的重要意义愈发明显。平时的街拍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量的的积累,由于街拍实际上不会离开你的居住地很远,街拍的主要意义在于在周围环境中反复进行抓住细节把控细节的训练,并学习在一个特定环境下,什么样的位置会存在这种细节。而旅拍的意义就在于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下,对之前进行的训练所实践出的经验进行检验。在一个时间空间相对紧缩的条件下,用一种极其浓密的细节体验去显现量的积累并将其内化从而实现质的飞越。而我的几个阶段的转变都与一次两次的旅拍有着直接联系,尤其是第二阶段到第三阶段之中的转变之中,分别是去苏州和上海的两次旅拍,算是我这8年断断续续的拍摄以来相当自豪的两段经验了。
不得不说黑白式的摄影先不进行深入的剖析(在第三篇文章中有关于黑白式摄影对于我的意义的分析),确实高级感拉满。上海苏州的旅拍也证实了我在第二阶段时所犯下的错误,对于更多地使用现实的理想化的视者来说,脆弱的结构无法执着地追寻某个目的,只有在相对放松的状态下,你才能更多的去感受周遭环境的细节,从而把握并将其固定成为相片。
不过到这里,我可以说是已经陷入到了一种对自我的残忍的自满了,这种自豪的经验产生了一种去复制这种经验的危险。这种危险不是第二阶段的那种对于某个特定目的对象感觉的追寻而产生的一种割裂。安全的窥视与沉浸的摄影方式在我的身上产生了这样一种惯性一种尝试复制的惯性。我需要长期反复地自我质问几个问题来避免这种惯性:在环境中什么样的结构会承载什么样的细节,怎么去找这些结构,找到这些结构后怎样去固定这些元素。以及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怎样解释摄影冲动,即为什么这种结构细节会吸引你。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