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是以妹妹未来命名的,实际上主角确是哥哥小君。本文也主要是以小君的视角体验这段奇妙的旅程。本文含有剧透,如果您对此很在意,请确保在完整观看完影片后再回来和我一起回顾观影的体验。
“体验”对于当代心理学,尤其是主体间性系统理论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你对心理咨询有过一些了解的话,你会发现心理咨询师在和来访者工作时,尤其是在这个咨询的初期,会频繁和来访者讨论诸如“当时你是怎样的体验? 你当时的感受是怎样的?”之类的话题。这是因为面对客观世界的相同压力事件,比如:被父母领导训斥;地铁上被人踩了脚等等情况。
不同的人可能会有完全不同的体验,有些人会非常生气,发生争吵,甚至发展成暴力;也有些人会觉得没必要跟ta们生气,打个哈哈调侃一下就过去了,也许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应对模式。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每个个体在成长过程中,尤其是童年早期和主要抚养人之间的情感互动模式的差异,导致个体对于类似压力事件的体验不断积累形成的经验组织形式会越来越稳定而持久。这篇文章当然不可能完全的把这个概念讲清楚,我尝试尽量给你打开一扇关于体验的窗户,让我们共同进入这体验的世界。
让我们回到影片中小君的情绪体验,先来尝试梳理一下小君的情感体验的线索,例如在影片的开始:期待见到妈妈的喜悦——见到妈妈的开心和委屈——感受到被妈妈忽视的气愤——给妹妹分享自己的见闻和绘本时的自豪——被妈妈打断时的愤怒——躲到帐篷里时的抑郁——带着愤怒去整蛊妹妹——被妹妹的表情逗笑——把妹妹弄哭时的惊讶和担心——被妈妈训斥时的反抗——被妈妈推开后的彻底崩溃大哭。
作为只有四岁的孩子,可以发现小君的所有情绪和行为都是围绕着获得妈妈的关注这一诉求的。当得到关注时就会很开心很平和可以很开心的分享自己的快乐给妹妹。当被父母忽视时就会很伤心很失落,希望这样的的伤心和失落能够被父母看到,被父母安抚。
这样的努力如果失败了,则会转换成更具情绪张力的表达,开始用语言表达对父母的不满和气愤。再进一步如果这种愤怒仍然得不到父母的回应,小君暂时放弃了对父母直接的表达。
在经过了一系列思想斗争后,小君决定用捉弄妹妹的方式表达“被剥夺母爱”的不满,这个过程可以被解读为:自己面对父母的忽视感觉很伤心,为了让这种伤心的体验不至于把自己淹没,必须要有一个解决办法。对于人生中第一次遇到“爱被剥夺”的四岁孩子来说,是不可能去站在父母的角度换位思考的,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把是自己失去爱的责任转嫁到妹妹身上,并且要付出行动让妹妹受到惩罚,这样自己受伤的体验就会减轻一些。
强大的心理动力让小君实施了“报复”计划,并且为自己的成功感到窃喜。之后也因为妹妹的哭泣,自己感受到了愧疚和担心,这里的情绪提样相对复杂一些,也许是害怕妈妈的责怪,也许是担心妹妹出事。妈妈面对这样的情况一如之前的方式训斥了小君,这使得小君的情绪张力进一步的被放大,报复行为也进一步的升级。
此时此刻对于小君和妈妈来说,对方都是十恶不赦的坏客体,在两人眼里一个是愤怒且无情的母亲,一个是无理取闹且不懂事的哥哥。作为一个刚刚生产的妈妈来说,新生儿的健康是摆在第一位的,这让她没有更多地精力去关注小君的情绪体验。作为一个四岁的孩子,第一次遇到爱被抢走的体验,他也没学会如何应对这样的情况,没有力量去体谅父母的辛苦。
尽管在影片中小君遭遇到很多次类似的,糟糕的情绪体验。幸运的是每一次的创伤都会被随之而来的奇妙的旅程或多或少的疗愈。这也使得之前的糟糕体验维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水平上。
所谓“恰到好处的挫折”,是自体心理学的一个概念,即来自于依恋对象非创伤性的、错误的共情回应,这样的错误回应是在孩子所能接受的范围里的,并且得到及时补救性的共情性的回应。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恰到好处的挫折之后,孩子会慢慢把来自于父母好的和坏的形象整合,也慢慢能够接受父母的不完美,能够自己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挑战,完成自我成长的过程。
影片中每当小君感受到父母的忽视,伤心失落的来到庭院,就会发生一段奇妙的经历,这对于小君来说恰到好处的补偿了父母错误的共情回应,实得创伤及时的安抚,维持在一个自己可以承受的程度之中,这也为之后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第一段,和宠物链接:一方面王子殿下(也就是宠物的化身)给小君解释了什么是嫉妒,分享了自己也遇到过的爱被“夺走”的经历,这会让小君知道还有另一个“人”和自己有相似的经历,自己不是那个孤独的、独一无二的糟糕的孩子。另一方面通过和王子殿下嬉戏的过程,让小君感受到了纯粹的快乐,似乎在这欢乐的体验中可以忘掉部分的创伤感受。
第二段,和妹妹链接:小君在遇到未来的未来时明确表达了对妹妹的不满,此时的小君心里还没有接受“哥哥”这一新的身份。因为小君也需要得到父母的全部的爱,承认了这个新的身份,就意味着承认了爱被剥夺的事实,就意味着自己要承担起“哥哥”这个身份对应的责任,要照顾妹妹,要理解父母的责任。
对于一个四岁的孩子来说,这些责任太过沉重了。幸运的是未来的未来给出的回应正式小君当下所需要的——简单的游戏、纯粹的快乐。通过共同完成了一个任务,似乎小君对于妹妹的情绪有一次稍微减弱了一些。
第一段,和妈妈链接:带着对妈妈的愤怒,小君再一次遇到了未来的未来。妹妹一上来就对小君一通说教,这让小君更伤心了,大哭着逃离。在遇到幼年的妈妈后,小君发现妈妈小时候也和自己一样,也会因为愿望没有被满足而伤心,也会把玩具铺满地面而开心,也会被妈妈严厉的训斥。这段经历之后,似乎小君对妈妈的理解也稍微的多了一些,深夜醒来看到睡梦中的妈妈在流眼泪,小君学会安抚妈妈。
第二段,和爸爸链接:因为爸爸的忽视,让自己在学习骑车的过程中感觉到很失败,这种失败没有被及时的安抚,小君将失败的感受转移到自行车,自己再也不想骑自行车了。而在幻想的世界中小君体验到的是在一个成熟的男人怀中骑马和骑摩托的安全感,这种感觉代偿了对于父亲关注的渴望,也让小君再一次鼓起勇气面对自行车的挑战。
第三段,自我的成长:在经历了之前的种种事件之后,虽然表面上小君仍然是一个四岁的孩子,也还是会因为父母的忽视而失落、生气,但在心里层面可以感觉到小君是在慢慢成长的。这一次甚至主动提出了离家出走的想法,在和未来的自己争吵后也毫不犹豫的登上了开往未知的列车。最后也完成了心理层面和父母的和解,和妹妹的和解。
这里要多说一点,每当感受到父母的忽视和批评,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里都会产生一种分裂:一个是全然爱着自己的父母;一个是忽视批评自己,没有爱的父母。
在孩子的内心起初是没办法将这两部分整合起来的,父母爱我的时候就是好的父母,忽视我的时候就是坏的父母。现实中因为父母也是普通人,也有自己擅长的部分和不擅长的部分,所以创伤对于孩子来说可以说的不可避免的。在创伤事件后及时的安抚就至关重要了,假如没有安抚那么坏的父母形象就会一次一次的被强化,孩子也会感觉越来越无助,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爱。在漫长的成长过程中,无数次的小的创伤和及时的安抚,可以使孩子心中的父母形象更具有现实性,既不是完美无瑕的照顾者,也不是十恶不赦的坏客体,而是有时提供爱有时也会失败的真实的人。
经历了一系列的创伤和疗愈的过程,小君放弃了要穿黄色短裤的执念,一方面是和自己想要被无条件关注的需求和解,一方面也是对于父母的“不合理”要求的反抗心理的和解。影片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过我猜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小君仍然要面对很多地挑战,在关注和家人亲密关系与关注独立的自我需求之间不断摇摆,尝试找到新的平衡点,完成自我的成长。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