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emogorgon
原载于《金属乐界》第一辑(2003年),已修订
作为漫画的《铳梦》(GUNNM),作为音乐的金属,谁见证了它们的创造?
金属和漫画之间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时很难想象,然而这是事实。想想我们曾经在多少金属乐队的封套设计上看到过漫画?
KISS、MEGADETH(百万死亡)、ICED EARTH(冰封大地)、NOTRE DOME(圣母院)……ENTOMBED(被葬)在《X 战警》的基础上创作了“Wolverine Blues”,ICED EARTH 的《阴暗传说》(Dark Saga)来自于《再生侠》(Spawn),MEGADETH 甚至还和“混沌!”(Chaos!)漫画合作将乐队歌曲改编成漫画!
BOLT THROWER(投矛器)和 MORBID ANGEL(病态天使)则是身处电子游戏和金属音乐间的最典型例证——前者与 Games Workshop 的联姻催生出一张张精彩的唱片封套;《街头霸王》(Street Fighter)等等动作类游戏则出现在后者唱片内页的致谢名单里。
我相信还有更多的金属乐手是电玩高手,更多的金属乐手沉浸于漫画世界。那么,两方面的文化不可能不彼此渗透、互相影响。木城雪户先生的《铳梦》就是漫画中的一个例子。
《铳梦》和威尔斯的《时间机器》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是吻合的:对未来的悲观看法,整体的灰色气氛,以及生存在这样的世界上的少数个体的挣扎与奋斗会震撼每一个仔细看过《铳梦》的读者。我们都知道,在加里到达故事结局之前,她要面对多少种不同的感情,多少人物,而他们/它们“ 没有一个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故事最为诱人的地方是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的真心愿望。而且,荒诞不羁也好,违反常理也罢,大家都为自己的真心愿望付出了一切。我相信这是每个如我一般沉浸于金属音乐的乐迷必定赞同的一点——这是钢铁的精神。
注意到《铳梦》中两座重要城市的名字:耶路(耶鲁)和撒冷(扎勒姆)(可以参阅 Final Fight 第 36 页),我们有理由确信木城雪户先生的创作基础是《圣经·启示录》——一如《暗黑破坏神》(Bastard)。不同之处在于《铳梦》的机械化,与现实更同步且较少具有无意义画面。萨曼的姓名来历;Fight 18 最后一页对《圣经·旧约》的直接引用;Tuned 支援系统名为加百列(Gabriel);向量电磁场武器名为阿巴顿(Abaddon);中央电脑名为梅尔基戴克(Melchizedek ——撒冷之王);雅各的天梯(Jacobs' Ladder)等等均为佐证。
这些元素在加里成为撒冷的特工之后有明显的减弱,据此我不时觉得市场上最常见的版本将作品拦腰截断是否就此有所考虑,毕竟前半部的《铳梦》字字珠玑,后一半(靠前)则或多或少搀杂了商业因素。
谈到木城雪户先生创作所受到的影响,一定是来自诸多艺术门类——还记得库布里克执导的《全金属外壳》吗?Joker 的样子是不是和伊多有几分相象?巴杰克成员接受采访的分格是不是和《全金属外壳》里的采访镜头如出一辙?
回到正题。很多人认为铁渣街是一个肮脏颓废的世界,我却说那里只乱不脏,甚至这凌乱也只是外在,表象下是复杂至极的高度平衡与秩序化。就像金属音乐最大的特色往往是“重”而非“吵”。为了创造出最接近于真实的漫画世界,木城雪户在绘画和情节之外,也赋予了该部作品不容小觑的音乐性:不只是加里在酒馆里演奏的 YES 的曲目《Big Generator》,Fight 37 最后一页杰卧士所演奏曲目为 Alan Parsons 作于 1987 年的《Inside Looking Out》,电最后一次冲锋时的古典配乐即是卡尔·欧福(Carl Orff)作曲的《布兰诗歌》(Carmina Burana),词作取自慕尼黑南部阿尔卑斯山谷中的小镇贝内迪克特博依伦修道院里 1280 年写就的一部中世纪诗歌手抄本。
《铳梦》选取的是《布兰诗歌》第一乐章《命运,世界的女王》(Fortuna Imperatrix Mundi)中《哦命运》的第三段词——通过在最后的再现贯穿作品的主旨。
Sors salutis 我的健康
et virtutis 与美德
michi nunc contraria, 被命运打击,
est affectus 被逼迫
et defectus 被销蚀
semper in angaria. 终生受着奴役。
Hac in hora 而在此刻
sine mora 不要迟疑
corde pulsum tangite; 拨响振颤的琴弦;
quod per sortem 因为命运
sternit fortem, 击倒强者,
mecum omnes plangite! 所有人和我一起哭泣!
伴随充满辉煌与豪迈的生死之歌,电完成了他悲剧性的命运,“ ……我作为没有身体的人而出生……作为亡命者而奔走…… ”“ 倒不如在这里死了还要——光荣! ”单凭这一声足可比拟《勇敢的心》的呐喊,这个“ 和钢铁一起出生,和钢铁一起死亡 ”的英雄就成为书中最具有重金属感觉的形象。而单凭这一段配乐,我们即可以断定假使有朝一日能有影片完全再现木城雪户的创作初衷,他亲自指导该片的原声也定有不逊于《魔戒》(Lord of the Rings)的辉煌与壮丽。
说起《魔戒》,大家在我以前撰写的《 魔戒只需一枚:<指环王>与金属音乐 》里看到过关于《魔戒》对整个金属音乐界的影响。而木城雪户在使用漫画手法同样营造出又一个平行于现实的幻想世界时,则不只在于表现理念的一致,他还从金属音乐获得了很大启发。因为他三十三岁开始创作《铳梦》,正是一个金属音乐的颠峰时期。 首先,整部作品从第三本单行本起出现了大量金属乐队的标志与创意:机器球比赛场地周围出现了美国鞭挞金属乐队 MEGADETH(Fight 18 第 7 页)、TESTAMENT(遗嘱)(Fight 16 第 1 页),加拿大鞭挞金属/速度金属乐队 ANNIHILATOR(歼灭者)(Fight 17 第 3 页),德国力量金属/速度金属乐队 HELLOWEEN(地狱万圣夜)(Fight 16 第 1 页),德国硬摇滚/重金属乐队 SCORPIONS(蝎子/蝎群)(Fight 18 第 6 页)、RUNNING WILD(撒野)(Fight 16 第 1 页),巴西鞭挞金属/死亡金属乐队 SEPULTURA(坟)(Fight 17 第 3 页)等的标志。
Fight 16 第 1 页画面左侧的一幅招贴甚至是改编自英国重金属乐队 BLACK SABBATH(黑色安息日)的 1990 年专辑《体尔(北欧战神)》(Tyr)的唱片内页;Fight 9 标题《钢铁的处女》来自不列颠重金属新浪潮乐队 IRON MAIDEN(铁处女),电的精锐部队“Metal Meltdown”、迷幻药剂“Painkiller”、“Ram It Down”无不为英国老牌重金属乐队 JUDAS PRIEST(犹大牧师)的专辑名;德斯丁·罗亚教授的眼镜构思则来自 SCORPIONS 在 1982 年发行的《晕眩》(Blackout)专辑封面:
所以,我觉得作为一个男性化的女性角色,主人公的译名为“加里”会更好(可参阅 Fight 49 第 38 页)。她总是让我想到《强殖装甲》(Guyver)里的阿普顿——“ 可是我……还是不能改变自己的生存方式。涌上来的冲动……作为战斗生物的本能……驱使着我!战斗、吞食、反复进化,直到成为绝对最强的生物体的那一天为止……为了索姆和泰姆。还要为我自己!! ”加里和他一样,生命肩负着注定停不了的战斗,为了意识的回归,为了弄清自己为何战斗,为何生存。
《铳梦》还从金属乐队的化妆借用了人物设定,最典型的是加里从与马拉克交手到在机器球比赛时所用化妆(双眼下的条纹)取自 MÖTLEY CRÜE(一帮小丑)——可以去看乐队首张专辑《呵斥恶魔》(Shout at the Devil)的封面——也和美式橄榄球运动员的化妆有关;萨曼的标志(倒问号与三条短线)则是 BLUE ÖYSTER CULT(蓝牡蛎教派)的团标;机器球比赛中一位观众的设定来自于 MEGADETH 的吉祥物 Vic Rattlehead(Fight 14 第 14 页左上角那个眼不能看、耳不能听、口不能说的角色)。
原因?我们相信它们都是作者精心考虑的结果。加里自己说:“ 节拍跟旋律……格斗也跟音乐相似嘛…… ”尤其是充斥力量的,尚武的金属音乐。所以,和金属音乐相关的元素在机器球比赛附近应用最多也是烘托气氛必不可少的手段之一。金属音乐作为具有最强力量的大的音乐类型,近五十年来发展日益蓬勃。“ 你为什么战斗? ”各种金属亚型都有着自己的回答,但是基础却都是做自己想做的事,以及对力量的追求!
书中,直到结尾,我们才知道对于这个问题,加里开始时候的回答并非像《新机动战记高达W》里经典的一句——“ 全世界都疯狂的时候,我只为我一个人战斗。 ”那时她没有丝毫的犹豫,也许她认为自己思考了,但是事实并非如此。而后来加修刚遇到同样的提问,他选择了自己的妹妹——那个世界上他最亲爱的人。“ 我以前都是为自己而战,但是,只有最后这一战是为她而战! ”但是,他们都是铁渣街的一个组件。
加里明白,“ 我是个外人 ”,一个对于铁渣街而言的外人——和伊多一样。她不可能为诞生在铁渣街的任何人(或是事)战斗——即使她可以为他们/它们牺牲——她只能为了自己。因为“人所能做的唯一一件好事,是按照自己的良心行动”。那是一种爱。
“我是从没有身体的情况下诞生的!不像普通人那么热衷安定和爱情。”
马拉克的爱是扭曲的,是常人眼中不可礼遇的,但它也是令人心碎的:当仅仅有一个人关注你——即便不是常人眼中,甚至她自己眼中的关心——的时候,敌人和朋友也就完全失去了界限;你会觉得即使有人只是恨你,也会比什么都没有要强……所以他在最后才想借助同归于尽和唯一关注他的加里永远在一起。雨果(裕高、遥科,不管如何翻译)的爱却有着反转片的效果:
“我……开始明白到你大嫂的感受……自己所爱的人,不理会自己,被遥远的东西吸引的话……便会感到嫉妒。最初她是想和男友合力,为追求同一个梦想而努力……但那时候,她再不能跟随他……她认为自己和城镇一起被舍弃了。所以便……杀了他。”
加修刚的爱是冰冷的。可以说他只爱自己的事业,和雨果十分接近。我们注意到最后两瓶红酒之一被打碎正是预示了他的死亡。“电”的形象完全把他的理念推到了极端:同样的战斗,同样的孜孜不倦,同样地成为“加里”的老师。
伊多的爱是平凡的。他可以去牺牲自己拯救爱人,他明白真正的爱不应该有独占欲,但是他不知道要想达到真正的爱还要有付出自己一切的勇气!所以,开始他说:“ 是我不对,你有自己的人生 ”,而最后,他说:“ 对不起!加里!希望你能找到幸福!再见…… ”或许在第一部开始不久,他说出“ 我要给你一个能抵受战斗的强劲身体,我要给你一击便可夺取人命的力量,接着你便会距离我的梦想越来越远 ”的时候他业已知晓,业已放弃。
关于罗亚教授的爱说点题外话。也许由于我的专业是生物化学,看这部作品有着和文科生不太一样的感受:我喜欢他那句气撼天地的“ 我仇恨热力学第二定律! ”世界变得愈发无序似乎已成定论,却依然有着如罗亚一般的人努力拼搏,为世人寻找可能的出路。他的手法不为常人理解,必须的牺牲难以得到认同……而他和加里在“对自核梦”里的一段,总是道出了我的心声:
“我到现在为止,是被什么驱使着呢……在这心里涌起的感觉是什么呢……呀,若这世界是没有死亡和悲惨存在,而心底里只相信有喜悦的话……那便不可不企求……企求这时刻永远地延续……”
谁敢说他有过错?为了人之“罪业”的解脱,为了人人能实现自己心中真正的梦想,他的付出比书中哪一个角色要少?皆为命运逼迫至此,他的坚强无与伦比!他的勇敢卓越空前!他就是书中所有反面角色都在等待的,“ 地上怨灵所呼唤的命运之子 ”!
后来有人画了 Eddie 的消防员造型——有点像伊多的赏金猎人形象。
所有角色都有着完善且独特的世界观/解释体系。重要的不在于这些世界观/解释体系本身,而在于它们的指导作用,要怎样地打出旗帜,要怎么做才是正当?虽然利用它们留下自己的生存痕迹总会很难,我们还是会努力——正如木城雪户和他的作品。带有此般金属外壳和浓烈火药味道的作品,其书名即道出了价值标准的真谛。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