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感觉互联网让我们彼此更加遥远了,因为我们在各种类型的软件里都能找到社交区块。这个区块的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直播,可以是评论,也可以是弹幕。我发现这些社交区块,像一个个小小的泡泡,大家只在这个小泡泡里社交。
举个例子:这个泡泡可以是一首歌,一集影视剧,一条短视频,或者是一篇文章。我觉得这个泡泡可能太小了,这些泡泡里的交集,不足以满足我们的社交需求。我们有两个解决办法,一个是把泡泡吹大,一个是寻找更多的小泡泡。目前来看,我感觉第二个办法正在被频繁的使用,但我觉得这个办法或许并不是很有效,因为我们对社交是有深度要求的,而一个个小泡泡难以让我们进行深层次的交流。
我想先讲讲我们孤独的来源,然后再聊聊互联网在里面扮演的角色,最后再谈谈我个人的一些思考和缓解办法。
城市会让人聚集在一起,但是会让人心变得更加遥远。社会学学者Louis Wirth曾经在1938年发表过一篇文章:《都市生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其中讲诉了一个现象:
人们的生活会被城市碎片化。我们白天上班,接触的是同事,我们有工作的社交。我们晚上下班后在娱乐场所里放松,接触的是陪我们玩乐的朋友,这是个人的娱乐社交。同事与玩乐的朋友可以是同一拨人,但也可以不是。如果不是,那说明“我们”的生活被碎片化了。随着我们生活多样性的提升,我们可能有多种娱乐方式,那我们就可能结识多种不同的人,而与他们的交集就会仅限在特定的娱乐方式上。
举个例子,我喜欢玩《APEX》与《LOL》,但这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游戏,我身边并没有朋友可以同时陪我玩这两种游戏,所以我选择了在网上找车队。从表面看,我拥有很多朋友,无论我玩什么游戏都有人陪,但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都是不同的人,甚至难以称得上是朋友,因为一旦下线,我们就完全没有联系了,并且在一起玩的时候并不会过多的讨论各自的生活。
我们或许会听到网友抱怨他有个非常愚蠢的上司,否决了他辛辛苦苦想出来的,可以面面俱到的方案,但我们不知道这个上司是否真的愚蠢,是否真的经常否定那个网友的优秀方案,以及我们也不知道那个方案是否真的面面俱到。我们所知道的彼此,都只是一个个碎片,没法拼接成一个完整的,立体的人。这种关系,显然是难以满足我们内心真正的,关于“亲密”社交需求的。
或许因为文化,性格等因素,每个人对亲密社交的需求的量是不一样的,但总体来说,我们都需要亲密社交。我们渴望有人了解我们,支持我们,陪伴我们,这样我们便不再孤独。这种需求不是简单的拥有共同爱好,而是指彼此之间能知道对方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知道彼此的过去,有优点,有缺点,也依然保持亲密的关系,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陪伴。这种关系不仅局限于白头偕老的伴侣,也可以是非常好的知己。
这种关系在城市里不太容易自然形成,因为城市本身的运作有很高的目的性。大家白天上班,为了赚钱,实现自己的职业规划与理想。大家下班后的娱乐是为了忘掉白天的忙碌与操劳,让自己能迎接第二天的工作。那么,在职场上忙碌的我们,真的有从内心深处关心自己同事的个人生活吗?
有,但数量是有限的。更多的时候,我们更希望同事和我们一起努力,把事情解决了,这样就可以拿奖金,赚取更多的收入。换言之,我们不希望彼此拖后腿。娱乐的时候同理,我们都希望玩开心,而不是有人扫兴。可我们总有一个人的时候,比方下班后回到家,开门发现漆黑一片,打开灯之后发现空无一人,或许还有早上没收拾的早餐或者昨夜小酌的酒杯。这种时候,往往是孤独感最强的时候。
简而言之,城市存在的本身就包含了极强的目的性,而这“目的性”会影响到每一个在城市生活的人。大家在特定的场合与时间都有自己存在的“目的”,这就让我们也会对在场的其他人也有相应的期待。而这份期待,会让我们忽略别人的其他方面。我觉得这就是我们的孤独来源。
互联网和城市一样,本身都具有极强的目的性,但不同的是互联网的效率更高。互联网让我们能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找到自己的同好,但换句话说就是互联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把我们的生活碎片化了。我们上网可能是学习、查资料;可能是放松、打游戏、听音乐与追剧;可能是发呆、想看看发生了什么新鲜事。但或许除了工作,我们都会点击我们感兴趣的东西。
大家每天都只有24小时,每天我们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们把更多的精力与时间放在我们感兴趣的事情上可以算作一种本能。互联网搭配大数据推送完美的顺从了我们的本能,让我们把自己锁在了自己的小茧房里。随着大数据精度的提升,我们会不断的把自己“粉碎”。我喜欢喝饮料,我喜欢喝咖啡,我喜欢喝手冲咖啡,我喜欢喝手冲的瑰夏咖啡。这个过程可以把我们粉碎得越来越细,也同时意味着我们身上的标签越来越多。
喜欢区分内人和外人是人的一个生物本能。我们对圈内人更有好感,而互联网细化我们的兴趣爱好的过程中我们就有了无数个小圈子,或者叫小泡泡。具象一些的,可以是在某个社交平台上只接受某个地区的针对某个明星的粉丝聊天群;稍微不那么具体的,可以是特定听歌软件上特定歌曲的评论区,也可以是特定视频网站上特定视频里的特定精彩片段的弹幕。表面上我们接触了那么多和我们有相同爱好的人,我们为什么还那么孤独呢?因为实际上我们没有接触彼此,我们不了解对方,我们仅仅是彼此的一个头像,一个网络昵称,以及几句话。我们更像是一个顾客,拿时间与精力在赛博空间里购买认同感。
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有时候被自己喜欢的UP主回复后会让人十分的兴奋与快乐,而被陌生的、但是同一位UP的粉丝回复却没有那么快乐。UP是个更加具体的人,而同一位UP的粉丝更像“符号”。简而言之,互联网本身巨大的便捷性允许我们用越来越小的碎片来找到自己的小圈子。
最后我还想聊聊有没有什么办法能缓解这种孤独。很遗憾,我觉得暂时没有办法能解决,所以只能缓解。
第一个办法是撕掉标签,把自己已经粉碎的部分重新拼接起来,比方不再执着的追求咖啡的细分类。这样的办法允许我们把自己的爱好圈子变得更大,里面的其他人会更加的独特与完整。如果圈子太小,里面的人其实都是一样的,那也没什么好交流的,大家都只会复读而已,而且有可能会出现排除不和谐的声音的情况。从不认识到相识,再到分享与接受彼此喜欢的不一样的东西,最后相互认可,这个过程才能有效的满足我们对于社交的需求。
第二种办法是避开互联网这个高效且封闭的认同感商店。我们可以在线下找一找自己的同好交流会。受制于交通,时间,地点等各种客观条件的限制,线下交流会能遇到的人大多只是有个相似的爱好,而更细节的偏好需要大家自己去聊天去了解。现实中见了面,很多细节都会被发出与接收,这与在网络上的纯文字聊天完全不一样。虽然是无意识的,但我们的大脑会敏锐的察觉到各种微表情,肢体动作,语音语调的变化等,这些都有助于我们构建完整的人的形象。两种办法的核心的理念其实都是包容。
当然,这只是我自己目前想到的办法,很有局限性,并且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并不现实。比方线下聚会就会收到疫情政策等诸多因素影响。所以我也希望大家在评论区多多交流,分享自己的看法。
总的来说,我觉得各种应用几乎标配的社交区块反应了现代人的孤独,但不停地穿梭于为自己量身打造的小圈子是无法摆脱孤独的。只有退一步,接受不一样的别人,进行深层次的交流、理解与包容,才能真正的缓解孤独的情绪。
评论区
共 4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