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关于摄影的讨论中,有一个话题经常出现:如何拥有自己的风格。摄影风格本身是一个大命题。摄影是基于视觉语言来表达的。边框、留白、剪影、撞色等手法就是这门语言的词汇。而摄影师的用词习惯就是风格。描述风格的视觉词汇里,大量都涉及光影和色彩。而大众认知下的“风格”甚至等同于光和色彩的偏好。
上一篇笔记 《摄影后期究竟是怎样的?》 介绍了我的摄影后期流程(选片、光学矫正、几何变形、裁切、曝光调整、瑕疵修复、调色、局部编辑、效果及细节调整),及其前三步的简要介绍。谈照片的裁切必然要涉及到构图。 这一篇,我们先跳过裁切,来看一看操控光和色彩需要的一些必要理论知识,以及曝光调整和调色的具体步骤。
要讲曝光,怎么样都无法绕过枯燥的直方图(histogram)。不过既然要讲,那我就尽量讲透。摄影里提到直方图,基本上都是指横坐标为亮度,纵坐标为像素数量的一个像素亮度分布图。
以黑白照片(灰度图像,grayscale image)为例。一个像素用 8 位来表示,亮度范围是 0 - 255。直方图的横坐标左侧为 0,表示纯黑,右侧为 255,表示纯白。灰度图像某亮度值所占的像素点数量,即为直方图中对应横坐标上的纵坐标高度。
这样的描述可能还是不够清晰。那么,我们来看一个极端简单的例子,一幅 2x2 的像素画:
这一幅画只有四个像素,它们的亮度分别是0、85、170、255。很明显,它的直方图只有四个“峰”,均匀地分布在对应亮度的位置上。类似的,对于一幅 4x4 的像素画,若其 16 个像素的亮度均匀分布,那对应的直方图如下:
随堂测验:请问下面这幅亮度均匀分布的 16x16 像素画(共256个像素点)的直方图是什么形状?如果回答正确,那恭喜你,你已经完全理解什么是直方图了。对于 24 位的 jpeg 文件来说,每个像素由红绿蓝三个颜色(通道)组成,每个通道 8 位。其直方图的理解方法和 8 位的灰度图片别无二致。同时,三色通道也可以分别形成对应的单色直方图。
在理解直方图后,过曝和欠曝的概念就很直观了。把直方图在横坐标上分三等分,我们依次称它们为照片的阴影(shadow)、中间色调(midtone)和高光(highlight)。相机传感器能记录的亮度就是常说的动态范围或宽容度。目前,相机的动态范围仍然比我们肉眼所能识别的小得多。很多场景下,我们能分辨的阴影和高光,在相机的传感器里已经是无法分辨的纯黑和纯白,亮度值就只能是 0 和 255。若照片的直方图左端积累了大量的像素,我们就知道拍摄前期传感器所接收到的光不足,照片偏暗,或者说欠曝了。反之则为过曝。
一般而言,我们会希望尽可能地在前期拍摄时减少或消除直方图两端的像素,以确保照片记录下尽可能多的可分辨的细节。不过这并不是对最终成片的要求。高调(high-key edit)、剪影、留白、留黑都是成熟的视觉词汇。再次以做饭来类比:前期拍摄是挑菜,越完整越好。菜完整,我们才可以在烹饪(后期)环节按需求作调整和取舍。
在了解上面的基础概念后,我们终于可以回到曝光调整的内容。曝光调整有两个目的,一是修正前期不理想的曝光,二是风格化调整。
一般编辑软件里对于亮度调整包括了曝光(exposure)、对比度(contrast)、高光(highlight)、阴影(shadow)、白色色阶(white)和黑色色阶(black)等滑块,以及一个叫作色调曲线(tone curve)的工具。在掌握直方图后,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操作来了解每一个滑块的效果:将 4x4 的像素图载入你所使用的编辑软件,试着调整每一个滑块并观察直方图的变化。
简单来说,曝光改变照片的整体亮度。对比度增减不同亮度间的“间距”,间距越大,对比越明显。阴影和高光分别调整直方图左右两部分的亮度。黑白色阶用于改变纯黑和纯白的范围。需要注意的是, 对比度的变化会同时改变颜色的饱和度 。这是我将曝光调整放在调色前的原因之一。
色调曲线其实就是一个用于调整亮度的函数图像。横坐标是原亮度,与直方图一致。纵坐标是函数的结果,也就是调整后的亮度。曲线工具十分强大,但同时也相当容易出错。理论上,除了阴影和高光外的所有亮度滑块功能,都能用曲线来完成。我们还可以通过分别调整三色通道的曲线来调色。
由于曲线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特性,我十分不推荐大家花时间在这些曲线的奇技淫巧。同样的效果,一般都可以通过更加直观的功能来实现。在我的经验里面, 用滑块来进行基础的曝光调整更方便,曲线则更适合风格化调整 。少数情况下,也可以考虑使用曲线来改变局部对比度。
在上面的例子里,我对前期的曝光基本满意,滑块动得不多。主要思路是令阴影更黑,使观众的注意力保持在餐厅内部。同时,因为原图中的高光已经十分明亮,我并没有直接调整对比度。分别操作黑白色阶,可以在增大对比度的同时避免高光过曝。另外,可以注意到,画面的饱和度随着对比度的增大而提高了。
这里顺便介绍我的一个个人习惯:当画面总体越暗,直方图越往左偏时,我越是会尽量保证照片主体内的高光足够刺眼。因为我们的注意力总是会先落在明亮的地方。如果照片偏暗而又没有足够的高光引导视线,我们的观看感受会不太好。注意力方面会感到迷惑,生理上会觉得吃力。
最后,我在曲线工具里加上了类似 s 曲线的风格化处理。s 曲线非常经典,在模拟胶片时尤其常见。数码相机 raw 文件的对比度是线性的。而许多胶片有一个特点:暗部与高光的对比度低于中间色调。s 曲线十分巧妙地模拟了这种视觉风格:最左端拉高,使纯黑变为深灰;最右端压低高光;其余的点增加中间色调的对比度。
通常的 s 曲线会比上面例子里的调整更夸张。这里的调整,其实是为了确保没有纯黑和纯白,同时不被观众察觉。为了进一步区分主要人物的脸与背景,这条 s 曲线是严重偏左的。s 的中间位置在第二点与第三点之间。第三点的位置对应着人物皮肤阴影的亮度。将它拉高便增加了人物和背景间的对比度。
前面提到,jpeg 文件的单通道颜色深度为 8 位。而现代数码相机 raw 文件的颜色深度一般为 12 - 14 位。这就意味着,在同一亮度范围内, raw 文件所能记录的色彩变化是 jpeg 的 16 - 64 倍之多 。得益于此,raw 文件在后期中有很大的曝光调整空间。只要不是大面积过曝或欠曝的照片,我们往往能在后期中恢复不少的画面细节。
如前所述,jpeg 通过记录红绿蓝三色通道的亮度来描述色彩。只要将三色光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我们便可以得到所有颜色。这就是 RGB 色彩空间。例如,红和绿混合是黄色,绿和蓝混合是青色,而蓝和红混合就是品红。红、黄、绿、青、蓝、品红在颜色理论中很重要,之后会反复出现。虽然 RGB 的原理简单,但我们很难想象复杂的颜色混合效果。换句话说, 我们无法直觉地通过 RGB 描述一个任意给定的颜色 。
幸运的是,这并不是记录色彩的唯一方法。相信大家都见过彩虹或可见光光谱。如果我们把光谱作为一个坐标,用一个数字表示。然后再用两个数字来分别标注饱和度和亮度。这样我们就可以通过三个维度来描述一个完整的色彩空间。这就是 HSL 色彩空间:色相(Hue)、饱和度(Saturation)、亮度(Lightness/Luminance)。利用 HSL,我们可以非常直观地描述颜色。例如,一款饱满的暗红色,它也许就是 HSL(0, 100%, 30%):色相 0 为正红色,100% 饱和度为饱满,30% 亮度也比较暗。
同时,如果我们把光谱头尾相接围成一个圈,我们就得到了另一个颜色工具:色轮(color wheel)。通过色轮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不同颜色间的关系。具体的用法我会在后面介绍。而且,HSL 色彩空间和色轮的联系很紧密。很多时候,H 的值域就是 0 - 360 度。
不同的光源,会影响照片画面的冷暖。这个冷暖其实就是白平衡。限于篇幅,我就不详细解释白平衡是什么了。估计以摄影为爱好的各位在学习相机操作时也已经了解。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在定义里,色温从低到高,颜色应该从暖(黄)到冷(蓝)。但摄影中的色温调节对照片的效果则是相反的。
究其原因,白平衡是与光源配合以校准画面的白色的。因此,在相机和后期软件里的色温,指代的是 光源色温 。假设我们在一盏 2500K 的昏暗黄灯下拍摄,相机为了将白墙拍白,就需要在渲染颜色时 向蓝偏移来补偿黄光的影响 。
看到这里,或许你已经意识到了一个问题:若白平衡准确,单个低色温光源的昏黄效果是体现不了的。这就引出了我关于调色的一个观点: 对摄影作品的创作来说,我们不需要关注正确的白平衡 。现代相机的自动白平衡基本正确。同时,正确的白平衡在有些情况下反而是不真实,或者说是不符合需求的。最后,机内的白平衡只是 raw 文件中的一个注解。后期对 raw 文件白平衡的任何调整,在原理上都不会导致画质问题。相同的白平衡,后期效果等价于前期设置。
虽然文章的主题是摄影后期,但必须注意以上说法只针对静态照片。对于有视频拍摄需求的朋友,请务必在录制前,根据环境光设置正确的色温,并关闭自动白平衡。视频 raw 还没成为主流,我们无法在后期大幅度改变色温。同时,自动白平衡造成的色温变化对视频来说是灾难性的。
与曝光调整类似,调色的工具也可以分为两块:调整总体画面的白平衡与饱和度,以及针对局部颜色的混色器(Color Mixer)和颜色分级(Color Grading)。
按照对画面影响从大到小的顺序,在后期调色我会首先考虑照片所需要的氛围。色温是定下照片基调的非常有效的工具,画面的冷暖能很大程度上决定摄影作品的情绪。需要注意的是,户外日光下绿植丰富时,太大的色温调整容易显得不自然。另外,由于我们对人的肤色十分敏感,因此在调色时也要时刻注意。
饱和度也能影响情绪,画面饱和,我们的感受可能更欢快或更紧张。在很多编辑软件里,还有一项自然饱和度(vibrance)。自然饱和度对不同饱和度部分的调整幅度不同,可以很好地避免局部过饱和的问题。在实践中,数码相机的机内饱和度一般已经足够了。因此,我只会在刻意追求干净/糖果感时,才稍微增加对比度。对比度过高会让照片显得十分不自然,操作时还请慎重。
总之,对比度、色温和饱和度是调色的基调。它们影响着照片中的每一个像素点。在后期流程中先把这三点设置好,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后续的局部颜色/空间的编辑工作。
在了解 HSL 后,混色器和颜色分级工具的功能非常好理解。混色器用于单独调整红、橙、黄、绿、青、蓝、紫及品红这八种颜色,而颜色分级则负责改变阴影、中间色调和高光部分的偏色。相信很多初学者在调色时,常常对混色器无从下手。为此,我们就需要引入色轮和颜色理论了。颜色理论讨论的是什么颜色组合在一起效果好的问题。这又是一个无法在一篇文章里讲清楚的大命题。今天我们先直接了解摄影里最常见的两个颜色理论的模型:互补色与近似色。
在色轮里,任意一条直径两端的颜色都构成互补关系,而相邻的颜色则构成了相似关系。按照颜色理论,满足这类关系的颜色组合的效果更好。那么,逆转一下,为了让照片更和谐,我们可以利用混色器来使画面尽量满足某个颜色理论模型。
虽然颜色分级可以用于矫正机内的偏色问题。但在实践上,它基本是个为风格化服务的后期可选项。多数情况下,我的使用思路有两个。第一个是加强高光和阴影的冷暖对比。在绘画的经典色彩理论里,有这么一条:暖光源的阴影偏冷,而冷光源的阴影偏暖。我们可以利用颜色分级工具,非常容易地加强这一现象,以稍微增加画面的趣味性。第二个颜色分级的用法是胶片模拟。很多胶片都有其特有的偏色风格,例如 Cinestill 的黄绿色高光。颜色分级可以比较简单地模拟类似的效果。
这是一张在日落前拍的照片,当时离金色时段还有 20 分钟。这次的调色思路是让画面更接近金色时段的同时,让颜色更加地统一,减少其他元素对黄橙小船的影响。使画面更接近黄金时段很简单:首先我把色温从 5750K 调整到 6300K。同时,我利用蒙版进一步提高了天空部分的色温。关于蒙版的内容我会在以后的笔记中介绍。这里我还顺带增加了一点饱和度。
由于主体小船由黄色和橙色组成,而周围有蓝色的帆布。基于此,一个最简单的混色方案是做橙色和蔚蓝的互补色。同时,由于黄色占据了小船的绝大部分。为了避免画面不自然,我会以偏橙的黄色为主色。参考色轮后,我在混色器中,将红、橙的色相往右移,将黄色往左移。这样,原来的红、橙、黄色就同时往一个橙黄色靠拢了。接下来,我将青色向右移,蓝色向左移,使画面中的青、蓝色集中到蔚蓝上。在本例子中,绿色,尤其是左上角山坡上的树是视觉干扰。因此,我将绿色大幅调青的同时,大量降低了它的饱和度。这期间我也细微调整了几个颜色的亮度。
最后,我象征性地在颜色分级工具里加上了一个非常细微的暖高光冷阴影效果。由于调整实在过于细微,于是我另外尝试了一下 Cinestill 的粗略模拟。除了右侧调色外,我还稍微调整了曝光,和胶片颗粒等设置。
在这一篇笔记中,我们从曝光和色彩相关的必要理论知识开始,介绍了曝光调整和调色的常用工具及基本思路。如无意外,这会是整个系列里面最干涩的一篇。这些关于亮度和颜色的理论知识可能一开始很难完全消化。对此我完全理解。可是,如果不去学习它们,我们很难做好后期。为此,我在构思本篇时,花了很多心思去让这些理论变得更直观。十分感谢读到这里的各位。如果有什么不清楚的点,欢迎大家留言。我会尽可能回答并整理到下一篇的 follow-up 里面。
关于亮度和色彩的调整,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略但又至关重要的点:请确保你有一个相对准确的显示设备和良好的环境。显示设备五花八门,如果细心留意,同一幅照片在不同设备上的效果可能差异很大。因此,请务必确保你在进行摄影后期时,显示设备的效果准确。我们除了要关注显示硬件外,还要留心显示模式、护目功能等五花八门的软件设置。而且,记得把房间的 RGB 氛围灯关闭。
评论区
共 1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