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我们会使用“一般的”、“我们倾向于认为”来表达一种严谨和客观的“相对”态度,因为“绝对”往往要危险许多,不易找补。但无论是门槛比较低的政治经济学,还是门槛比较高的经济学,在反垄断这方面都可以是绝对的,反垄断从来不是一个需要模棱两可和“骑墙”来显示自己“科学态度”的问题,反垄断作为经济问题而言,不仅仅是必须的,也是必然的。
本文在书写前,我比较纠结于书写风格,不过这篇文章我希望能让所有人看懂,所以在叙述上我会尽力写得平直一些,但是可能会不够严谨,那么图表我就给的严谨一些,会做一定解释,但是不会做太多,尽量让文章流畅一些。
“市场是指物品买卖双方相互作用并得以决定其交易价格和交易数量的一种组织形式或者制度安排”,从市场定义中不难看出,在经济学中,均衡价格是供需关系所决定的,稀缺才能决定价值,而不是使用价值和什么劳动时间。
所以,在经济学研究之中,至关重要的就是需求和供给曲线,这也被称为“马歇尔的大剪刀”,也是我们在高中学政治就接触过的“供需关系影响价格”, 我们都知道需求与商品的价格负相关 , 供给与商品的价格正相关, 二者相互作用,当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就是均衡价格 ,也是经济学研究中泛指的价格。
在均衡价格条件下, 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正好与卖者愿意而且能够出售的数量相平衡,因此在这个价格水平下,市场上的每一个人都得到了满足,该价格也被称为市场出清价格,而不同的商品价格受供需影响的敏感程度不同,我们用一般用弹性来表示。
对于大多数物品而言,需求的收入弹性都是大于零的,就是你越有钱,你愿意买的更多,但是也有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小于零,这就是劣等品,比如方便面,当然,方便面也是分三六九等的,但是显然越差的,你越有钱越不愿意吃。
我们常说的耐用品就是需求收入弹性大于一的,比如一些奢侈品,你越有钱显然就越愿意买,而需求收入弹性小于一的就是必需品,无论如何你都得买,但是吃饱了就不愿意再多吃了,这也是为什么恩格尔系数能用来表达消费水平和富裕程度的原因,越是贫穷,食物支出的收入弹性就越大,只不过考虑到我们的特色,我觉得房租或者房贷可能参考价值更大。
根据市场上厂商的数量、产品的差别程度、单个厂商对市场价格的控制程度、厂商进出一个行业的难易程度 ,我们又可以将商品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可以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和垄断三种情况。
垄断竞争是非常常见的,但是寡头也不少,老大、老二、老三占据市场的70%到90%简直太常见了,一超多强也不少见,而垄断要出现可少得多了,因此,我们通常所谓的反垄断,其实是在反寡头,一个真正的垄断企业最重要的能力就是阻止其他企业进入自己领域分享超额利润的能力,而排除政治和军事因素,很难有企业有这种能力。
从垄断的特征就不难能看出,垄断对竞争的破坏是巨大的,在论述垄断其他弊端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什么样的市场是好的。
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中的理想市场,但跟其他理想事物一样,它也有他们共同的缺点——不存在。
市场上存在无数个买者与卖者;都不能控制市场价格。
产品同质;内在品质、外在形态完全相同;卖方无法垄断,买方无偏好。
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地区之间、行业之间自由流动。即自由进入、退出一个行业。
完备信息。
因此,完全竞争市场是一个非个性化的市场,所有消费者都是相同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无足轻重的,相互之间意识不到竞争;所有的生产者也都是相同的,每一个生产者也都是无足轻重的,相互之间也意识不到竞争。
第一条是现实中最容易的,毕竟人这么多,在需求和供给都非常多的情况下,例如大米市场,还是比较接近于这种情况,但是还是不存在。
第三条,可以存在,但即便刨除政治、文化的影响,地理和气候以及其他自然条件也限定了生产要素与劳动要素难以具备完全的流动性。
第四条也难以实现,人的偏好显示问题乃是千古难题,更何况我们从小就学习写作文,自小就经受了“如何撒谎”的专业训练。
那么为何完全竞争市场是经济学中的完美市场呢?因为完全竞争市场的竞争是充分的,而且能够体现出在充分竞争条件下,市场作为看不见的手是能实现有效率的充分配置资源的。
我们用常识都能理解,对于任何理性的厂商而言,当成本固定时,一定会追求收益最大化,当收益固定时,一定会追求成本最小化,故而厂商应该选择最优的产量(厂商不能左右价格,只能调整产量),使得最后一单位产量所带来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即MR=MC。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任何消息都是充分的,如果任一商品市场存在超额收益,那么立刻就会有其他厂商知道并进入然后增加供给,超额收益不会长期存在,而一旦厂商亏损就会立刻退出,同样也不会出现长期亏损,单个厂商在长期内既无利润,也无亏损。
在完全竞争市场条件的下,长期均衡点的生产的平均成本降到了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资源最节约,厂商获得了正常利润,生产者满意;商品的价格等于最低的长期平均成本,消费者效用最大化,消费者最优;因为资源配置最有效率、市场出清,社会管理成本最低,所以政府最满意,实现了看不见的手,甚至由于完全竞争市场的无差异性,即便在共产条件下都完全适用。
诚然,不是所有的经济学流派都注重公平,但没有哪个流派不注重效率,因为经济学研究的就是稀缺资源,结果你不注重效率,那你研究啥呢?所以我们要来了解垄断为何不效率。
市场上只有唯一的厂商生产销售商品;因此厂商的供给与行业的供给是一回事。
该商品完全不可替代;需求交叉弹性为零,垄断厂商没有竞争威胁。
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行业都极为困难或者不可能。
所以,我们可以很明显的发现,垄断厂商最重要的能力就是排他能力,垄断厂商也因此具备了定价权。
垄断厂商的供给曲线是不存在的,垄断厂商完全可以依靠控制供给来操纵价格,进而一直获取超额利润。
一般地,凡是在或多或少的程度上带有垄断因素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都不存在具有规律性的厂商和行业的短期和长期供给曲线,包括垄断竞争市场和寡头市场都是如此。
垄断厂商总是可以侵占更多的消费者剩余,我们可以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你是一家垄断企业的老板或者员工,要想让自己涨工资,最好的手段就是不断涨价,因为怎么涨也没有其他人来跟你竞争,而你只要涨价,收益就在提升。
所以垄断厂商的产品,往往具备三个特点,价高、质差、量少。
虽然我很喜欢任天堂的游戏,但是大家想一想微软、索尼、任天堂哪家平台的硬件是最差的,成本是最低的,价格相对还不低,游戏更是最贵的。
垄断产商往往依靠价格歧视来增加自己的收益,这里要注意,经济学里的歧视并不是贬义词,只是有差异对待的意思,价格歧视不同于差别定价,是指相同的成本,不同的价格,而非不同的成本,不同的价格。
价格歧视不同于差别定价,一般分为三级,一级价格歧视(完全价格歧视),二级价格歧视(分段价格歧视),三级价格歧视(不同市场价格歧视)。
完全价格歧视。也被称为一级价格歧视,指厂商对每一单位产品都按消费者所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出售,完全价格歧视下的资源配置是有效率的,尽管此时垄断厂商剥夺了全部的消费者剩余。
一级价格歧视要求垄断者对每一个单位的产品都制定一个价格,而二级价格歧视只是对不同的消费数量段规定不同的价格。如:今天买10支笔芯,每支1.2元;第二天再买10支笔芯时每支1.1元等等。实行二级价格歧视的垄断厂商利润会增加,部分消费者剩余被侵占。
垄断厂商对同一种产品在不同的市场上(或面对不同的消费群)收取不同的价格,垄断厂商在两个分割的市场上出售同种商品,例如:同种商品在富人区、穷人区;同种商品在国内、国外的价格歧视,城乡的价格歧视,在不同时间段的价格不同等等。
厂商对价格变化反应不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高的价格,而对价格反应敏感的消费者制定较低的价格,垄断者可以获得更大的利润。
垄断产量——无效率的低产量决定了无效率的高价格,垄断价格使一些对双方有益的交易无法进行,造成了总剩余损失,即无谓损失,垄断会带来纯损。
尽管垄断造成了低效率,但这种低效率的经济损失从量上来说是很小的。这个损失也称之为“纯损”, 实际的损失除去纯损以外,还包括垄断利润的一部分甚至全部。所有的损失都是“非生产性的寻利活动”。即寻租——为获得和维持垄断地位从而得到垄断利润(即垄断租金)的活动。
就单个寻租者而言,他愿意花费在寻租活动上的代价不会超过垄断地位可能带给他的好处(即垄断利润),事实上,在整个寻租市场上,寻租者肯定不只一个,由于争夺垄断地位的竞争十分激烈,寻租代价往往接近甚至等于全部的垄断利润,所以,寻租损失一般都远远大于“纯损”三角形。
我们可以看到垄断的条件虽然不像完全竞争那样不存在,但也是十分苛刻,垄断往往都是要依靠强制力才能实现,真正的垄断厂商虽然少,但存在这样的产商,本来就是一种祸害,比如东印度公司或者广电总局什么的,有版号的都是些什么游戏呢?
其实这篇文章早在十天前就该写完了,但因为某种不可抗力,就搁置了一段时间,而且本来想写的一些东西,比如效用论、成本论啊,都没讲,这篇文章还是很不满意的,之后再单独写吧,而且虽然网上讲政治经济学的很多,却大多连马哲里最重要的“异化”都没讲,本来也想讲讲,但是也只能是下一个故事了,以后再说吧。
评论区
共 1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