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士之舞》是一个发生在架空历史二十世纪初的蒸汽朋克风格故事,两年前动笔时的初稿标题为《天空时代》,如今完稿时改为了现在的标题《飞行士之舞》,情节内容与最初的模糊构想相比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故事的年代设定并不明确,大约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此导致了一些历史人物年龄与背景时间设定的冲突,例如历史上莱特兄弟中的兄长威尔伯,在一战结束之时已经离世,等等。在这个架空故事中,具体背景年份和人物国籍并不是那么重要的因素,对天空的探索和对飞行浪漫的追求,是不因时间和地域而改变的。
故事中出现了很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著名飞行士,本篇历史小册子将介绍故事背后的历史原型与文化典故。
故事中出现的历史人物:莱特兄弟(美国),格伦·哈温德·寇蒂斯(美国),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巴西),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法国),乔瓦尼·巴蒂斯塔·卡普罗尼(意大利),冯如(中国),伊戈尔·伊万诺维奇·西科斯基(俄国),尼古拉·波利卡尔波夫(俄国),罗伯特·沃特森·瓦特(英国)
虚构人物:罗卡,米丽,戈比,马菲奥/马彪,塔蒙,阿卜杜拉,格尔达,斯沃罗,寇菲林
历史上首次发明并驾驶飞机升空的航空先驱,1903年研制成功并试飞了世界上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兄弟俩的名字分别是威尔伯·莱特和奥维尔·莱特,曾经从事自行车修理,并利用自行车事业的营利支持自己的机械研究与飞行器研制。
在闻名世界的“航空先驱”荣誉背后,莱特兄弟的另一面则是“飞行专利权垄断者”,他们于1906年在美国申请了涵盖飞机设计制造大部分内容的“飞行器专利”,阻断了后来发明家自由进行航空技术探索的渠道,由此引起的一场著名历史事件,即为莱特兄弟与另一位美国飞行家格伦·哈温德·寇蒂斯之间的“专利权战争”。
寇蒂斯在飞机研制领域发明了许多划时代的新技术,但莱特兄弟认为寇蒂斯的一切发明都侵害了他们的专利权,双方为此对簿公堂,但谁都未能从这场旷日持久的争斗中得到真正的好处:威尔伯·莱特原本用于发明创造的注意力全都被无休止的法律诉讼所占据,身心俱疲停止了新技术的研发,并最终在诉讼结束之前死于伤寒;奥维尔·莱特孤独地等到了胜诉,此后在美国本土每生产一架飞机,都要向专利持有人奥维尔支付20%的专利费,这也是小说中莱特兄弟向其他飞行士索要20%专利费、以及斯沃罗在后期将这一税率提高到30%等剧情的历史原型。但莱特公司却在飞行技术研发止步不前,没有再取得标志性的建树,而寇蒂斯等人更加成熟的飞行技术则被专利问题所束缚,导致美国航空技术产业顶着奇高的专利费而停滞不前;寇蒂斯由于与莱特兄弟敌对,被奥维尔迁怒为导致兄长死亡的始作俑者,陷入了即使支付专利费也不被奥维尔容许使用专利技术的困境,一度濒临破产。这三位先行者之间的持续终生的交恶,既是个人的悲剧,也是航空事业的遗憾。小说结尾虚构了莱特兄弟与寇蒂斯的和解,算是一副比真实历史更温和的幻景。
座机:“飞行者”,明黄色。小说中莱特兄弟的座机“飞行者”,源自于他们设计首飞的第一架飞机“飞行者一号”,使用“翘曲机翼”结构来控制完成转向机动,即通过控制线扯动飞机翼尖变形来完成转向,小说开头“飞行者”使用的翼尖三角形副翼技术,在历史上其实是由寇蒂斯发明的。
机徽:长翅膀的自行车。致敬莱特兄弟以自行车修理事业探索机械发明、最终成为航空先驱的传奇之路。
如果说莱特兄弟开启了“天空时代”,寇蒂斯则为这个时代进行了强劲的加速,正与他那热衷于追求速度的冒险性格一致。他的航空之路拥有与莱特兄弟相似的弧迹:早年从事自行车与摩托车制造,之后则成为了一名在航空史上举足轻重的飞行家。
在涉足飞行事业之前,寇蒂斯就已经是一名摩托车运动爱好者,曾创造过摩托车竞速的世界纪录,成为飞行家之后,又多次驾驶自己制造的飞机夺取航空竞速冠军,其鲜明的性格可见一斑。寇蒂斯在飞行发明之路上体现出了强烈的探索精神,先是在莱特兄弟翘曲机械结构的基础上,发明了更易于转向控制的翼尖三角形副翼结构,随后更是改进出了至今仍在沿用的襟翼副翼设计,同时也是将水上飞机推向实用化的发明者。
与莱特兄弟的交恶,使得他的飞机制造公司一度濒临破产,随着一战的爆发,美国为跟上世界军事航空事业的发展步伐,而强行干预降低了莱特公司的专利费率,并将专利权向寇蒂斯开放,起死回生的寇蒂斯公司借助战争一跃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制造商。讽刺的是,这对死对头的公司在1929年合并成了“寇蒂斯-莱特”公司。二战时期,寇蒂斯公司生产的几款战机成为了美国乃至同盟国空军的主力机型,中国空军在二战初期引进装备过的霍克-3战斗机,以及大名鼎鼎的美国志愿援华飞虎队(AVG,American Volunteer Group,直译为美国志愿队)所使用的P-40战斗机,都是寇蒂斯公司旗下的产品。从这一角度来看,也许寇蒂斯才是这场“专利战争”的真正赢家。
座机:红翼,枣红色。寇蒂斯设计水上飞机的历程大致如下:最早利用自己获得“科学美国人”奖的高速飞机“六月甲虫”号进行加装浮筒的改装,形成了名为“潜鸟”的第一款水上飞机,但试飞失败;之后法国飞行士查利·法布尔通过在飞机下方安装浮筒的设计,试飞了世界上第一架水上飞机,寇蒂斯向法布尔进行了探讨学习,并汲取了法布尔的成功经验;随后寇蒂斯成功设计出了新的水上飞机“金鸟”号,并以此为基础相继推出了一系列性能逐渐成熟的水上飞机型号,成功完成了水上飞机的实用化推广。小说中将“红翼”称为第一款水上飞机的设定,与真实历史存在出入,“红翼”其实是寇蒂斯自行制造的第一架飞机的名字。
机徽:地狱天使。在历史上,这一图案实为二战时期美国志愿援华飞虎队(AVG)下属“地狱天使”队(另外两队分别是“熊猫”队和“亚当与夏娃”队)的机徽,以此致敬寇蒂斯的公司为飞虎队设计出了得力座机P-40。
直到今天,还有很多巴西人坚持认为第一个发明飞机的航空先驱不是莱特兄弟,而应该是阿尔贝托·桑托斯·杜蒙,理由是莱特兄弟的“飞行者1号”只进行了简单的短距离滑行,且试飞不公开、见证者数量有限、真实性存疑,而桑托斯·杜蒙1906年在巴黎进行的飞机首飞得到了法国民众的公开见证,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开幕式上,巴西人还专门为桑托斯·杜蒙和他的飞机设计了一场再现演出,强调飞机的真正发明者是桑托斯·杜蒙,首飞时间为1906年。
但凡此种种虚名的争夺不过是旁人的纷繁牢骚,桑托斯·杜蒙本人对航空事业的热情则压倒了对名与利的追逐,他的每一次试飞都是公开进行的,而且从不进行专利垄断,总是将自己获得的航空研究成果免费向社会公开。桑托斯·杜蒙早在飞机发明之前就实现了自己的航空理想,他先是效仿凡尔纳的名作《气球上的五星期》,制造了自己的热气球“巴西”号并进行空中旅行,随后又将注意力转向了飞艇,不仅先后制造了14艘飞艇,还完成了驾驶飞艇环绕艾菲尔铁塔飞行的创举。他的首架飞机采用带有前翼的盒型翼构造,名叫“14-比斯”,是欧洲的第一架动力飞机,在飞机设计发明领域的个人特点与主要建树在于研制超轻型飞机。
桑托斯·杜蒙的种种作为体现出一种理想主义的追求,然而他的结局也同样是理想主义者的悲剧,由于不堪忍受飞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作为武器造成的巨大杀戮,桑托斯·杜蒙心灰意冷并不再从事飞机设计,1932年于祖国巴西的瓜鲁亚自杀身亡,当时处于巴西内战中的交战双方为此停战一天以示哀悼,并于战争结束后在里约热内卢为桑托斯·杜蒙举行了国葬。桑托斯·杜蒙对科学推动战争的悲观态度,在小说中被体现在了另一个角色海勒姆身上,而桑托斯·杜蒙本人的高尚,则作为主要原因而使得小说中将他设定为了协助米丽出逃的一位关键人物。
座机:蜻蜓号,白色。在历史上,蜻蜓号是桑托斯·杜蒙发明的一架著名轻型飞机。
机徽:艾菲尔铁塔,以此纪念桑托斯·杜蒙首次驾驶飞行器环绕艾菲尔铁塔的壮举。
很多人是通过闻名世界的《小王子》而认识圣埃克苏佩里的,而在作家的身份之外,圣埃克苏佩里同时也是一位传奇而杰出的飞行士,他为法国邮政航空开辟过新航线,担任过法国驻摩洛哥朱比角中途站的站长,为保护中途站免受当地摩尔人的袭击而不断尝试了解他们并与之友好交流,作为战地记者参加和报道过西班牙内战,以超龄服役条件作为飞行员而参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终在战争即将结束之前消失在了自己的最后一次军事侦察任务之中。《小王子》中有关飞机和飞行员的众多内容就来自于他的航空生涯,故事中飞行员在沙漠坠机的情节更是他亲身经历的写照,圣埃克苏佩里描写这次坠机求生经历的作品《在沙漠中心》还曾节选进入到国内语文课本。
除了《小王子》这部著名的童话之外,他还创作了很多反映飞行员生活的纪实作品《风沙星辰》(法语原版标题为《人的大地》,英译再版时译作《风沙星辰》)《夜间飞行》《南线邮航》等等,既记录了二十世纪飞行士们的精神风尚与真实生活,又饱含着细腻敏感的想象与浪漫。《小王子》和《风沙星辰》这两部作品,同时也是《飞行士之舞》这个故事中众多灵感的来源,小说中关于撒哈拉沙漠一段剧情的描写,反映的就是圣埃克苏佩里担任朱比角中途站站长时的经历。笔者赞同这样的观点:圣埃克苏佩里先生自己就是小王子,是一位长大了而没有忘记自己曾是孩子的“王子”,因此在小说中将圣埃克苏佩里设定成了为主角罗卡解开心结的重要人物,并通过一种超现实的想象手法,描写了圣埃克苏佩里在夜色机舱中与小王子进行形象转换的情节。
座机:“莱特宁”领航机,蓝色。这是小说设定与真实历史存在出入的又一个错谬之处,《飞行士之舞》发生的年代应该是在一战和二战之间,而“莱特宁”是在二战时期才进行列装的一种侦察机,其改装为侦察机之前的原型机,其实就是大名鼎鼎的P-38“闪电”战斗机(击毙了山本五十六的“双身恶魔”),以标志性的双机尾构造而著称,“莱特宁”这个代号其实就是“闪电Lightning”的音译。圣埃克苏佩里使用过的座机型号,可考的有两型:一是法制Caudron C.630 Simoun(法语,高德隆C.630“西蒙”式)运输机,亦即1935年圣埃克苏佩里在埃及沙漠中坠机时所驾驶的座机,当时他与机械师普雷沃参加从巴黎至越南西贡的飞行竞赛,因故障坠机之后在沙漠中连日坚持求生,最后为偶遇的贝都因牧民所救,这次死里逃生的坠机,正是《在沙漠中心》的纪实事件和《小王子》中坠机情节的原型;二即为“莱特宁”。
从年代上而言,显然是高德隆C.630“西蒙”离《飞行士之舞》的故事背景年代更接近一些,但笔者最终还是选择犯下时间上的错谬,选择了个人认为更具代表性的“莱特宁”来作为圣埃克苏佩里在小说中的座机,因为它见证了圣埃克苏佩里先生的告别,在1944年二战末期,圣埃克苏佩里执行最后一次侦察任务时所驾驶的正是这样一架“莱特宁”侦察机,他在起飞之后就失踪在了地中海上空,直到1988年才有人在海中偶然打捞到了他失踪时所佩戴的手环,上刻其妻名字及《小王子》在纽约的出版商地址,2003年这架莱特宁飞机的残骸被发现并打捞。有德国飞行员指认称,可能是自己于1944年的战斗飞行任务中,在不知情的状况下击落了圣埃克苏佩里,还有说法认为圣埃克苏佩里是因机械故障而坠海,有关这个谜团,当然还存在另一个脱离现实的解释:圣埃克苏佩里先生像他笔下的小王子一样抛下了过于沉重的躯体,从坠落的机舱中永远地离开了地球。
机徽:沙漠与星星的三笔简画,源自于圣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结尾所做的插图,画的是小王子出现在地球上而又消失了的那颗星星之下,插图配文为“对我来说,这是世界上最美也最伤感的风景。它跟前一页上的风景是一样的,但是我把它再画一遍,是为了让你们看清它。就在这里,小王子出现在地球上,而后又消失。”
意大利著名飞机设计师。小说中卡普罗尼被阿卜杜拉匪帮绑架并聘请做“二当家”的虚构情节,原型来自国画大师张大千的经历,1916年张大千在暑假徒步回家路上被土匪绑架,因为写信向家里要赎金时字写得非常好,被土匪看中而留作了师爷,当了百日的“黑笔师爷”之后才获救,“入伙”期间被迫参与抢劫时抢的第一件脏物是教作诗的《诗学涵英》,笔者将这段颇有黑色幽默性质的真实事件改编进了小说中。
设计机型:卡普罗尼CA.60,飞机设计大师卡普罗尼最具想象力的代表作,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九翼大飞机,一件令人感叹“现实中也存在一些有趣东西”的奇异造物。可惜的是这架水上客机从未真正成功飞行过,首飞时升空至18米便意外坠毁,损坏的机身在完成重组之前又被火灾烧毁,仅剩照片、模型和部分机身残骸被保留在了米兰附近的航空博物馆,成为了卡普罗尼留给航空事业的遗憾与梦想。
中国航空先驱,是我国的第一位飞行士、飞机设计师和制造师,为日俄战争之后国家所受的屈辱所鞭策,决心以航空救国,于1907年在美国奥克兰设立了自己的飞机制造厂,在无法参照莱特兄弟等航空先驱技术资料的情况下,独立探索研究航空气动力学,在经历了先后两次试飞失败、坠机危险和工厂毁于火灾的困境后仍不肯放弃,终于1909年制成飞机并成功试飞。这一年也因此被视作中国航空事业起步的元年。
1910年冯如驾驶改进型飞机打破了两项世界飞行记录,并获得了在旧金山举办的国际航空锦标赛冠军。1911年携机归国,1912年在飞行降落时发生意外事故而亡故。
座机:“山岚”研驱,灰蓝色。冯如于1909年首飞成功的座机名为“冯如一号”,小说中为其设定的座机“山岚”,原型其实是二战时期中国空军设计试制的XP-1(研驱-1)驱逐机(即战斗机),由美籍俄裔工程师萨克桑科(Constantine L. Zakhartchenko,又译萨克程高)为中国空军设计,采用了在当时非常前卫的倒海鸥翼加前掠翼设计构型,但缺乏强大工业基础支撑的设计终究难以为继,XP-1在1944年于贵州首飞时即发生失速尾旋而坠毁。小说中将这款年代存在出入的中国驱逐机嫁接设定为了冯如的座机以示纪念。
机徽:被狂风吹拂的野草,取意自“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轰炸机与直升机之父,出生于基辅,19岁在德国旅游时在报纸上看到了莱特兄弟和“飞行者1号”的照片,从而决定投身航空事业。1913年设计制造了第一款拥有封闭驾驶舱和客舱的四发大型飞机“俄罗斯勇士”,并在此基础上制成了世界上第一种重型轰炸机“伊利亚·穆罗梅茨”,于一战期间轰炸过德国本土。
西科斯基1909年即开始着手试制直升机,一直到坚持研究到30年后的1939年,才创造性地提出了沿用至今的经典直升机构型设计,即通过在尾部加装与顶部主螺旋桨转动方向相反的尾桨,来平衡主桨旋量以避免机身旋转,当时的西科斯基早已移民美国并加入美籍,西科斯基公司设计的世界第一种直升机R-4于1942年交付美国陆军使用。小说中西科斯基与波利卡尔波夫和戈比见面时说的那句话,是真实历史上西科斯基的名言:“人类为征服天空而发明飞行器,是最令人引以为自豪的成就,它起源于一个梦想,这个梦想由人来想象,又由人来实现。”
座机:“暴风雪”蒸汽动力重载直升机。纯属蒸气朋克风格的虚构,以此致敬西科斯基发明直升机的成就。实际上在现实历史中的一战结束时期,西科斯基还尚未研究出成熟的直升机构型。
机徽:茶炊,意指蒸汽驱动的“暴风雪”直升机会像茶炊一样冒出热气。
俄罗斯歼击机之父。波利卡尔波夫年幼时固执地拒绝了做神父的父亲让自己“子承父业”的打算,后考入圣彼得堡工程学院学习机械工程。历史上波利卡尔波夫正是受到了西科斯基的赏识和教导才步入了航空事业的轨道,并参与了西科斯基的“伊利亚·穆罗梅茨”轰炸机的研制,小说中因此将二人设定为关系密切的老相识。波利卡尔波夫在战斗机设计的探索初期经历过很多失败,甚至因为屡次遭遇机型设计失败和首飞机毁人亡而被内务部监狱收押,其最著名的设计代表作之一伊-16战斗机,就是在收押劳改期间完成设计的,以致伊-16首架原型机上还专门标注了代表“内部监狱”的“VT”字样。波利卡尔波夫不仅为前苏联设计了80多种机型,还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飞机设计师,著名的米高扬、格列维奇(米格设计局创始人)、雅科夫列夫(雅克系列战斗机设计师)等人均出自波利卡尔波夫设计局。
设计机型:海燕,黑色。小说中波利卡尔波夫为戈比设计的战斗机,机型代号源自高尔基的《海燕》,原型为伊-16“毛驴”战斗机。
罗伯特·沃特森·瓦特:小说中仅借马菲奥之口出现,马菲奥利用从他那儿学到的经验,使用无线电回波来探测敌机。历史上的罗伯特·沃特森·瓦特于1935年发明了第一种投入实战的雷达,称为本土链,在二战时期保卫英国的不列颠空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罗伯特·沃特森·瓦特是现代蒸汽机之父詹姆森·瓦特的后裔。
特别介绍 儒勒·凡尔纳:他没有出现在这部小说里,却又在这部小说里无处不在。凡尔纳市以他命名,桑托斯·杜蒙受他的《气球上的五星期》激励而从事航空事业,阿卜杜拉从他笔下的达卡王子身上寻找复仇与建造“伊卡洛斯”号的灵感。他是科学幻想的一大源头,在还没有出现潜水艇的时代设想了潜水艇,在还没有登月的时代设想了登月火箭,在还没有触及过地壳以下的时代幻想了地心游记, “昨天的梦想就是今天的希望,明天的现实。”
原型为一战时期的德国王牌飞行员“红男爵”曼弗雷德·阿尔布雷希特·冯·里希特霍芬,由于他习惯于将自己的座机涂上红色,与其敌对的协约国英法军队为他起了“红男爵”“红骑士”等类似的绰号,德国国内则将这个绰号译为德语“红男爵”。
里希特霍芬最早进入空军时,只在另一名飞行员朋友的指导下进行了24小时训练就放了单飞,结果降落时发生了坠机事故。之后他师从于当时的另一位德国王牌飞行员、双机编队战术开创者奥斯瓦尔德·伯尔克,从一名降落都会出事的新手逐步成长为了大名鼎鼎的“红男爵”。他成为德国空军第11狩猎中队的指挥官之后,仿照自己加入空军之前曾服役过的枪骑兵团的标志颜色,将自己的座机涂成红色以便友军识别,并引发队员们的争相效仿,不过里希特霍芬使用时间最长、取得最多击落战果的“信天翁-D”战斗机往往只有部分涂成红色。在德国著名飞机设计师福克听取了他有关故障频发的反馈意见、设计了新式福克Dr.1三翼机并为他的部队换装之后,里希特霍芬才开始将这架后来成为了个人著名标志性座机的福克Dr.1三翼机涂成了全红。
1917年里希特霍芬和他的战友们给敌对的英国皇家空军以沉重打击,以致英国飞行员们将损失最惨重的4月份称为“血腥四月”。1918年4月,里希特霍芬在穿越到英军战线后方的一次追击空战中阵亡,关于他的死亡状况一直没有定论,但无论是“被地面步枪击中”还是“被另一名英军飞行员从后方偷袭击中”的说法,击杀“红男爵”都占有很大的运气成分,因为当时里希特霍芬并不在其中任何一方的有效射程以内,他的击坠数目则随着自己的阵亡而定格在了80架。
发现“红男爵”阵亡在自己的阵地上之后,作为敌人的英军为这位对手举办了隆重的葬礼,按照对等军衔由6名协约国上尉为其扶柩以示敬意。小说中的人物斯图茨以“红男爵”里希特霍芬为角色原型,但并没有阵亡于一战期间。斯图茨这个名字来源于德语单词“俯冲”(Sturz),二战时期德国著名的俯冲轰炸机“斯图卡”即以这个词为前缀,而“斯图卡”(Sturzkampfflugzeug,缩写Stuka)全词就是“俯冲轰炸机”的意思。
座机:福克Dr.1三翼机,大红色。二十世纪初期的活塞式飞机为了弥补航空引擎动力不足,会通过增加机翼面积或数目的方法来加强升力,因此早期活塞式飞机才会出现众多双翼构型,三翼飞机则是在这一设计思路下将主翼数目增加到三层所得到的产物。
原型为马克沁,“海勒姆”这个名字即取自马克沁全名“海勒姆·史蒂文斯·马克沁”中的首名。而他以医生职业从事自动武器研究的身份设定,又源自另一名美国机枪设计师理查·乔登·加特林,加特林医生以“通过减少操作武器需要的人员,减少参加战争和遭遇伤亡的人数”为初衷,于1861年设计了以多联旋转枪管、每根枪管自带独立撞针为特点的加特林构型机关枪,一译格林机关枪。
发明初期的加特林机关枪是以手摇为动力的,时常会出现机枪手因控制不住激动情绪而手摇过快导致炸膛的事故,现代的加特林构型自动武器改为以稳定的电驱动方式进行击发,从而焕发第二春,从小型的“米尼岗”到大型的舰载近防机关炮都沿用了多管转膛的加特林构型。机械设计师马克沁则于1884年完成了另一种完全不同于加特林构型的自动击发武器设计,采用子弹击发时的火药燃气力量驱动枪机后坐完成自动抛壳和再装填,是为大名鼎鼎的马克沁重机枪,直到今日的各类自动射击武器仍然采用着这种经典的马克沁构型,小说中频繁出现的“海勒姆机关枪”亦即对应着马克沁机关枪。马克沁既是杀戮武器的发明者,又是游艺玩具的发明者,退休之后他改从武器设计转向大型电动游艺设施的设计,并在英格兰的黑池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游乐场,这也是小说中海勒姆首创了游乐园的剧情原型。
擅长垂直方向的飞行机动,绰号“垂直小子”,他的名字源自“Lock”(锁定)一词。
座机:“升力弧线”,棕黄色。双座型单翼机,使用部分仿自“灰背隼”的新式航空引擎,前后两座均安装有驾驶台,可以自由切换主驾驶人员。
她的名字源自“Mile”(英里)一词的讹读,其绰号“小红狐”来自著名的女战地记者(同时也是第一位女性战地记者)格尔达·塔罗,系德国摄影师,原名格尔达·波荷雷勒,“塔罗”为其化名,与另一位著名的战地记者,同样使用化名的匈牙利摄影师安德烈·弗里德曼(他的化名比本名更加广为人知,即罗伯特·卡帕)是新闻史上著名的伉俪,提出了战地摄影中的拍摄原则:“如果拍得不够好,是因为离得不够近”。两人共同参加了西班牙内战的采访摄影,格尔达·塔罗在此期间意外被一辆失控的共和军T-26坦克碾压而不幸身亡。
戈比原是一种小面值的俄国货币,这个名字来源于马菲奥和塔蒙用五枚俄罗斯戈比从人贩子手上“赎”(抢)回了他。因为方位感极强而拥有较好的空间定向障碍抵抗力,敢于进行危险的入云飞行,被称为“闪电”戈比。
这个名字源于笔者看过的一部前苏联喜剧电影《意大利人在俄罗斯的奇遇》,片中有一个意大利角色马菲奥,在某个桥段发飙时威胁称“让你们看看马菲奥的厉害”,中文配音沈晓谦老师(配音角色包括《黑客帝国》的史密斯特工、99版动画《西游记》的孙悟空、《鸭子侦探》的光头总探长等)以愤怒语气将这一句中的“马菲奥”连读成了类似“马Few”的发音,而中文译制字幕不知是因为出错还是有意为之,将这一句拟合译配发音写作了“让你们看看马彪的厉害”,笔者根据这段记忆创造了小说中具有“双重姓名发音”和“双重可疑身份”的马菲奥/马彪这个角色——可能是意大利人马菲奥,也可能是中国人马彪,可能是黑手党马菲奥,也可能是“响马”马彪,亦或二者兼而有之。
他在小说中使用的标志性武器毛瑟C96冲锋手枪,亦即在原产地欧洲并不受欢迎,却作为军火滞销品倾往远东,而在二战前后中国战场大放异彩的“盒子炮”“匣子枪”“二十响”“自来得”(以下省略国人对它的一串爱称),这款德国毛瑟兵工厂制造的冲锋手枪原本是作为军官个人自卫武器而设计的,但欧洲人认为它作为自卫武器太大太笨重,作为主战武器又火力不足,且后座力大、开火时枪口上跳严重,不上不下的武器定位导致其大受冷遇;而在情况特殊、严重缺乏自动轻武器火力的中国战场,倾销而来的毛瑟C96则迅速成为了各路武装力量备加青睐的步兵火力支柱,中国人使用了一个极简单的办法来克服其枪口上跳严重的固有缺陷,即开火时将枪身侧转90度平放,使垂直方向的上跳变成水平方向的扫射效应,反而利用这一缺陷加强了这款武器的火力覆盖性能。原装毛瑟C96是将手枪与木制枪匣配套生产的,枪匣即可作容纳,同时也能插进枪柄作为临时枪托,调整成速射模式之后即作为微型卡宾枪抵肩使用,上述的平放扫射和抵肩速射都是马菲奥在小说中出现过的使用方法。
毛瑟C96在中国战场的另一种常见用法为双枪配置,一支枪作为常用主武器,另一支则磨平枪口准星插在腰带中作为应急备用(磨平准星是为了防止快速抽枪时挂住腰带),快速抽枪应急时往往使用“甩着打”的概略射击方式,电影《平原游击队》中著名的“双枪李向阳”即使用这一打法。
座机:“飞行酒桶”,酒红色。一架带有货舱以支持长期空中旅行的双座双翼中型货机。
塔蒙:马菲奥的老朋友和好搭档,在与马菲奥的胡闹“冒险”之外还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这样的矛盾为他带来了苦恼。
乔克其其部落的王子,“伊卡洛斯”空中海盗舰队的首领。致力于调查毁灭了自己家乡的“钢铁之岚”事件并完成复仇。类似凡尔纳笔下达卡王子的人物,阿卜杜拉是一个常见的阿拉伯名字,他的家乡“乔克其其”纯属虚构地名。
座机:“猎象鸟”,沙漠黄。小说设定中由卡普罗尼应要求设计制造、阿卜杜拉亲自命名。其结构设计原型为二战时期的美国P-39“飞蛇”战斗机,与同时期的其他活塞式战斗机相比,贝尔公司的P-39“飞蛇”采取了发动机后置于驾驶舱背部的独特构型,由一根穿过前半机身的传动轴来驱动机首螺旋桨,空出来的机首空间则用于在这根发动机延长轴内安装一门火力强劲的37mm航空机关炮,该构型导致的重心靠前,也使得它成为了二战时期最早使用前三点起落架结构的战斗机。位于机身中部的特殊发动机位置令美国地勤人员对它大为痛恨,美国飞行员则对它的不稳定和难以控制深恶痛绝,反倒是通过《租借法案》进入东线战场后,凭借火力凶猛的37mm中轴机关炮征服了苏联红军飞行员的爱,产生了许多驾驶P-39的苏联王牌飞行员。
她的名字来源于《安徒生童话》中《白雪皇后》一篇的女主角格尔达,与《白雪皇后》中苦苦寻找同伴加伊的格尔达一样,《飞行士之舞》中的这位小格尔达同样有自己苦寻的目标,那便是摆脱自己的专制家庭。
他的名字来源于英文单词“Swallow”,英国人很奇怪地把“燕子”和“吞咽”两种语义重叠在了这同一个词上。他作为心理学家擅长对他人进行“包装塑造”的设定,来源于爱尔兰剧作家萧伯纳的戏剧剧作《卖花女》,1964年曾改编成由奥黛丽·赫本主演的电影《窈窕淑女》,剧中的语言学家希金斯教授通过言语和举止上的训练,成功将口音粗俗的卖花女伊丽莎伪装成了温文尔雅的贵妇名媛,这成为了斯沃罗将童工出身的罗卡“塑造”成飞行士这一剧情的灵感来源。
座机:“兀鹫”战斗机,铅灰色。第一款使用“灰背隼”引擎的新式战斗机。
他的名字Culverin指的是十五至十六世纪的一种长管重炮,在拉丁语中的本意为“蛇”,因此这种火炮也被称为“蛇炮”。
“灰背隼”发动机是小说中受到各方争夺、贯穿了整个故事线的剧情焦点。小说中的“灰背隼”发动机仅仅能算做是借用了这一装备的名称和性能设定,在年代背景与研制情况上与真实历史中的“灰背隼”并不相同。
历史上的“灰背隼”航空发动机由英国罗尔斯·罗伊斯公司研发,此前还有“茶隼”“秃鹫”等一系列前置发动机型号,严格来说很难界定“灰背隼”的确切诞生时间,因为这是长期进行技术积累所得到的结果,但最早获得“灰背隼”这个代号的PV12发动机是在1933年测试定型的,首次装机试飞则在1935年,其英文名Merlin既指灰背隼,也指英国亚瑟王传说故事中的魔法师梅林。“灰背隼”属于液冷V12构型活塞发动机,V12指的是使用了12台交错排列成V字形的气缸,与早期将气缸环绕曲轴排列一圈的星型活塞发动机相比运行更加平稳。1923年前后,英国空军为了获得足够与采用整体铸铝结构的寇蒂斯D-12型V12发动机相匹敌的同类装备,而选择了在水冷V12发动机领域拥有丰富研制经验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进行新式发动机的研发,并最终诞生了“灰背隼”这一传奇的航空发动机型号。
灰背隼发动机在其漫长的服役周期中共经历过三次重大改进,功率比最初型号翻了一番,小说中描述的1310马力,采用的是1936年英国空军部首次采购的第一批“灰背隼”I型号的动力数据。“灰背隼”从二战爆发的第一天到结束的最后一天始终服役于一线,是二战期间产量最大的军用航空发动机,小说中斯沃罗关于“灰背隼”所做的那段预言,是二战期间灰背隼真实服役情况的反映:“在二战最高峰,英国和欧洲的天空中回荡着超过一百万匹灰背隼马力的咆哮。”
“红骑士”斯图茨在撒哈拉沙漠击落寇菲林时所使用的战术,又译“殷麦曼翻转”“殷麦曼筋斗”等,机动完成之后将使机体变为飞行高度更高、飞行方向与机动前相反的飞行态势。
空战战术是处于不断探索革新之中的,现代看起来非常普通的垂直机动战术,在一战时期较为原始、以水平机动为主的空战背景之下却是一种重大的突破(因此小说中的罗卡擅长垂直方向上的飞行机动,可以引以为一种足够用来作为个人绰号的特殊本领),作出这一突破的标志性人物即是一战期间的德国王牌飞行员(同时也是世界上的首批王牌飞行员之一)马克斯·殷麦曼,他惯用的这种半筋斗回转也因此被称为殷麦曼回旋。随着武器技术与战机性能的不断革新,“殷麦曼回旋”这个机动动作的精确定义其实也随之发生了变化:最早由殷麦曼本人使用的回旋机动,通常是指“俯冲攻击-垂直爬升-反向回转-再次俯冲攻击”的循环机动;现代意义的“殷麦曼回旋”则是指在垂直方向上完成一个半圆周的爬升,在这半个筋斗的顶点位置将机身进行上下翻转,即“半筋斗翻转”的飞行动作。
早期的“殷麦曼回旋”:在一战时期的“狗斗”空战态势中,最为有利的攻击位置即是占据敌机的背后上方空域,以利发动俯冲攻击,因此对飞行高度的争夺就成为了空战的焦点,殷麦曼对垂直机动的常见用法是:首先对敌机进行高速俯冲攻击,然后使用“殷麦曼回旋”垂直拉起,重新占据高度优势,并在机身翻转之后再次形成了从高处对准目标的有利态势,接续展开下一次俯冲攻击,反复循环直到敌机被摧毁。小说里的那场空战之中,斯图茨则是在处于被对手寇菲林咬尾的情况下,使用了单一一轮殷麦曼回旋,获得了夺取高度并转向为与敌机迎头相对的态势,发动俯冲攻击击落了对手。
现代意义的“殷麦曼回旋”:垂直爬升半圆周后,将倒飞的机身翻转改平。
瓦堡决战中斯沃罗用来追击“升力弧线”的战术,用于在咬尾追击过程中应对敌机向内侧进行的转弯规避,在此情况下应避免处于同一水平面上进行同向转弯追咬,以免因本机在半径更小、行程更短的内侧弯弧中飞行时,于相等时间内飞过更大的角度而导致反超到目标机前方,落入被目标机反咬尾的态势,摇摇机动对这一情况的解决办法是:在转弯追咬的同时进行朝下或朝上的垂直方向机动,随后再恢复到原本高度继续追击,通过垂直方向机动来消耗飞行时间,以免在水平方向上飞过太长的行程而超到敌机前头。在这一过程中朝上垂直机动再恢复原高度属于“高速摇摇”或称“高摇摇”(High-Yo Yo),朝下垂直机动再恢复原高度则属于“低速摇摇”或“低摇摇”(Low-Yo Yo/Low Speed-Yo Yo)。
两架战斗机组成用来共同对抗敌敌机的同一编队,谈及这种战术概念同样绕不开上文的马克斯·殷麦曼。空战史上最早的双机编队,是由德国飞行员奥斯瓦尔德·伯尔克(也就是上文提到的“红男爵”的导师)和马克斯·殷麦曼组成的,英国战史学家克里斯托弗·钱特曾说:“空战史上的真正作战,是从伯尔克和他伟大的竞争者马克斯·殷麦曼中尉开始的。”
空战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先敌发现,而单独作战的一架战斗机存在很大的视野盲区,特别是在集中注意力发动攻击时,几乎没有机会去抵御可能出现的其他敌机从侧后方向发起的进攻,空战史中受到突袭的战斗机飞行员有80%-90%在遭遇袭击之前始终未能发现跟袭在后的敌机所构成的威胁,按照“红男爵”阵亡情况的其中一种说法,里希特霍芬有可能就是死于在追击对手时受到了另一架敌机从背后发起的偷袭,典型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双机编队就是秉持着“多一双眼睛、多一分安全”的简单原则而被提出的,伯尔克与殷麦曼利用这种双机编队配合,在同一天共同赢得了他们各自战斗生涯中的第50场空战胜利。而殷麦曼也正是因为在一次未使用双机编队的独自作战过程中,与“红男爵”极其相似地阵亡于第二架敌机的后方突袭。伯尔克的结局则是在使用新的多机大圆阵战术出战时,与邻机发生碰撞而坠机殒命。
小说末尾的瓦堡空战中,斯图茨和寇菲林就是使用了这种“减少视野盲区,保护队友后方”的最简单双机编队原则,击落了向他们挑战的大量飞行士。
“双攻”战术:双机编队战术的其中一种队形,罗卡、米丽的“升力弧线”和戈比的“海燕”在决战中配合用于对抗斯沃罗“秃鹫”的战术。与长机在前、僚机在侧后的普通双机编队战术不同,“双攻”战术的两机采取了并排横队、同步飞行战术,作战思想是编队中的任何一架战机都为另一架提供空中支援,虽然仍然明确区分编队中的长机和僚机关系,但主攻与协助的关系可以根据实战情况而转换,且敌机在面对作战位置相同的编队两机时,很难立即区分出长机与僚机的角色来。在小说末尾的瓦堡决战中,即以罗卡和米丽的“升力弧线”担任长机,戈比的“海燕”担任僚机,主要由长机的米丽(后期切换为罗卡)负责战术指挥,事实上这也是双机编队的一大战术思想所在,亦即长机飞行员要跳出自己“仅仅驾驶着一架飞机”的思维定式,而要始终意识到自己控制着的并不只是本身的一架座机,而是同时掌控指挥着编队中的全部两个火力发射平台,而在双机分离诱敌并对斯沃罗形成了夹击之后,亦能马上完成由“升力弧线”退居追击牵制位置、由“海燕”进行拦截主攻的角色转换。两机在并列迎头对敌时,采用同时向左右两边分散疏离诱敌、迫使敌机追击其中一架后即展开夹击合围的“防御分合战术”,源自于二战时期美国陆军航空队的王牌“双攻”战斗小组约翰·戈弗雷(长机,16次空战胜利)和唐·金泰尔(僚机,20次空战胜利),两人曾驾驶P-51“野马”双机编队使用这一战术对抗迎面来袭的一架德军ME-109战斗机。
“萨奇剪”:瓦堡决战最后阶段,由罗卡担任编队无线电指挥时用来击败斯沃罗的双机交叉机动战术。历史上的“萨奇剪”是在二战太平洋战争期间,由美国海军飞行员卜约翰·萨奇少校提出的,亦即“双机交叉防御机动”战术,主要用于帮助美国海军的F4F“野猫”战斗机来对抗具有盘旋机动与爬升性能优势的日本“零”式战斗机。这种双机编队战术充分发挥了“野猫”在最高航速、滚转角速度、装甲厚度和单机火力上的性能优势,当双机编队的其中一架受到攻击时,两机立即向队形内侧进行相向急转弯,转向队形内侧的受攻击机将利用角速度优势与发动攻击的“零”式迎面遇上,并发挥装甲和火力优势对零式展开长时间、近距离的连续射击,第二架“野猫”则能从另一侧对零式形成夹击,往复进行这样的交叉剪击直到将敌机击落。萨奇剪战术的要诀是双机横队间距极宽,必须 大于编队战机的转弯半径,以便为交叉转向留出足够的机动空间。
斯沃罗在瓦堡决战中使用的单机对抗双机编队战术:遵循了空战一对二的两大原则:一是确保敌编队两机位于本机同一侧,以抵消敌两机夹击的优势和本机没有足够精力同时注意不同方向两个敌人的劣势;二是优先击落其中一架,斯沃罗选择了敌两机编队同侧转向、“升力弧线”在外侧落单的时机发动突袭。斯沃罗利用这种“一打二”的反制战术战胜了敌双机编队,但受到中途加入战斗的“猎象鸟”干扰而未能彻底击落对手。
小说中使用的这些空战战术参考了《海陆空天惯性世界》杂志社出版的《击剑云端——战斗机基本战术动作详解》。
小说中在撒哈拉沙漠和朱比角中途站的一些情节,都是源自圣埃克苏佩里的小说《风沙星辰》第6章《在沙漠》的以下相关内容:
西班牙人在朱比角的堡垒每隔一刻钟就要敲响大钟,并由哨兵次第大吼回应传递警戒信息。
摩尔人说:“你们法国人住在两百多天才走得到的地方,算你们运气好。”
圣埃克苏佩里带摩尔人造访法国,摩尔人第一次看到萨瓦大瀑布时想要等着看水停。
已经投靠法国殖民者的摩尔人亲王为了重获已经失去的尊严,而再次选择反叛并逃亡。
罗卡在机舱里看到圣埃克苏佩里画的蟒蛇吞大象:来自《小王子》开头的情节,《小王子》里的“我”根据从书里看到的内容画了一幅蟒蛇吞吃大象的画,但大人们都认为画的是帽子。“当我遇到一个看起来稍微头脑清楚一点儿的大人时,我就拿出我一直保存着的作品一号来测试他,我想知道他是不是真的有这理解力,可得到的答案总是‘这是顶帽子’,我就不和他谈巨蟒啊,原始森林啊,或者星星什么的了,我就得迁就他们的水平,和他们谈些桥牌啊,高尔夫球啊,政治啊,领带啊之类的事情,于是大人们就很高兴能认识我这样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罗卡和圣埃克苏佩里在领航机机舱中的剧情,有关心里的井与孩子的段落:来自法国歌手安妮·西尔韦斯特的一首歌,“每个人心里都有一口井,井里有一个温柔的小孩正在死去。我们每夜都听到他的哭声,却从来不曾理会”。
圣埃克苏佩里在最后一次侦察任务中失踪离世时是44岁,此前出版的《小王子》中有一段情节为:小王子有一次在非常忧伤的时候看了四十三次落日。在此之后出版的《小王子》为纪念圣埃克苏佩里,而统一将这段情节改为小王子看了四十四次落日。
挪威剧作家亨利克·易卜生于1879年创作了戏剧《傀儡之家》(又译《玩偶之家》),大致讲述女主人公娜拉倾心爱着自己的丈夫海尔茂,海尔茂却把妻子当作傀儡玩偶一般想要支配和控制一切,平日里对娜拉假意虚言“希望有危险威胁你,好让我牺牲一切去救你”,在娜拉真正受到给丈夫治病而导致的债务问题威胁时,海尔茂便大骂妻子是罪犯、威胁要剥夺娜拉对孩子的抚养权,危机解除之后又继续蜜语哄骗娜拉做一个依赖自己的“玩偶”“泥娃娃”,娜拉认清了自己在家庭中的不平等地位后忿然反抗,故事以娜拉断然出走、离开这个“傀儡之家”而结束。《傀儡之家》被视为倡导妇女解放、男女平等的重要宣言书,不仅在1879年首演之后震动了欧洲,也在19世纪初的变革大潮中震动了求变的中国,女主人公娜拉成为了当时中国知识分子进行思想启蒙的标志性人物。
1923年,鲁迅先生在新青年们拥护和效仿娜拉的大背景下,于北京女子高等师范学院作了这篇演讲《娜拉走后怎样?》,对大多数人谈及《傀儡之家》时所忽略的一个问题,即故事结局之后的娜拉命运会怎样,进行了深刻而尖锐的剖析。演讲的主要思想是:娜拉出走后只有两条路,不是堕落,就是回到自己的“傀儡之家”中去,因为娜拉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来支撑自己的生存,故而中国的新女性们不能只满足于学娜拉出走,还要从务实层面争取女性的经济独立、谋求女性自力更生的劳动权利,由整个社会的变革来实现女性真正的解放。
随后鲁迅先生又在1925年创作了一篇小说《伤逝》来反映自己的上述观点,《伤逝》中的女主人公子君就是一位为了追求爱情自由与人格独立,而毅然从封建家庭中出走的中国“娜拉”,但她与自由相爱的新青年涓生结婚之后,却安于扮演小主妇的角色,没有走出去工作劳动、获得自己的经济权,满足于打点家务、做菜喂鸡度日,而丈夫涓生在陷入失业危机、生活无以为继之后,生存的重压便摧垮了爱情,最终抛弃了自己的妻子,导致子君被迫回到自己的封建旧家庭并抑郁而终,可以视作是《娜拉走后怎样?》的具象化延伸。
鲁迅先生在上述两部作品中的主题思想可以视作是两段式的:一是指明社会现实的残酷不会单纯因好的理想而改变(娜拉走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二是思考如何对抗这种残酷、以真正实现解放的理想(单纯的出走,断不如自己握着经济权之为可靠)。
《飞行士之舞》中斯沃罗意识到了自力更生的能力才是争取自由独立的关键所在,因此他将女儿拘禁在家中、断绝她学习谋生能力的渠道,好让她婚前只能依赖父亲、婚后只能依赖联姻的丈夫;他暗中为米丽安排好一切成功,断绝了米丽靠自身努力获取成功的权利,以此来击碎米丽自力更生的信心;他引用鲁迅的《娜拉走后怎样?》时,故意只片面地截取了前半段思想,将其曲解为“娜拉走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此娜拉不应该追求自己的自由解放”,而格尔达为米丽给出了完整的文意:“娜拉走后不是堕落就是回来,因此娜拉应该争取自己的经济权和劳动权来跳出这种困境”。
小说中冯如在“不翼城”突围战中的那段战斗宣言,改自鲁迅先生的杂文集《热风》中《随感录 四十一》的一段话:“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阳,我们自然心悦诚服地消失,不但毫无不平,而且还要随喜赞美这炬火或太阳,因为他照了人类,连我都在内。”
KEPI军帽是诞生于19世纪30年代的一种法式军帽,一战和二战时期都是法国制式军帽的代表性样式,戴高乐将军的许多照片上戴的就是这种军帽。法国著名演员路易·德·菲奈斯(在代表作《虎口脱险》饰指挥家)主演的《圣特鲁佩斯的警察故事》系列电影中,法国警察们佩戴的也是这种制式的平顶警帽。
形象来自欧洲中世纪黑死病时期医生所戴的鸟嘴面具,路易十三的御医Charles de Lorme医生发明了这样一种防护套装,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用于防止病人过于靠近的黑色大宽檐帽,用于过滤空气的鸟嘴防毒面具,腊染亚麻布或帆布制成的黑色长袍,打蜡的皮革马裤和皮手套,用于防止用手直接接触传染病人的手杖。其面具上的鸟嘴部分是皮革制的,鸟嘴下方开有小孔供呼吸,内部装有香料和草药(包括樟脑,棉花,薄荷,姜等)以隔绝带有传染病毒的空气,并减少异味侵扰,面具的圆形目镜通常采用红色玻璃制作,因为当时认为红色玻璃可以隔绝邪恶。当时的民众则因为鸟嘴面具怪异的外形,而认为携带瘟疫的恶灵隐蔽在鸟身上,但这些鸟会被形象更加凶恶的鸟嘴面具给吓走。但在黑死病疫情期间,医生对鼠疫束手无策,戴着鸟嘴面具的医生所到之处仍然不断出现病死者,鸟嘴面具反而因此演变成了死神的代名词。鸟嘴面具在医学领域被淘汰后,于13世纪演变成了威尼斯狂欢节上流行的化装面具式样,此后逐渐演变为一种流行文化符号,鸟嘴面具同样也是蒸汽朋克文化中的重要标志元素。
给罗卡画纪念手帕的“红猪”杂货店老板,致敬的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电影《红猪》及其创作者宫崎骏。剧中的主角波鲁克是一名变成了红猪的意大利王牌飞行员。
以封面图开始,以封面图结束:翼展之外的天空,飞艇之下的凡尔纳市。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