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ery pixel counts. 一个摄影师,应该对其作品的每一个像素负责。换句话说,我们要考量作品中的每一个元素,判断是否有取舍的必要。一张照片的画面构成,不仅需要在前期拍摄时注意,后期的裁剪也十分重要。
不裁切的摄影爱好者不在少数。或是没有意识,或是出于类似“构图必须在按下快门的瞬间完成”的信念。但其实,裁切是一个除了损失像素以外没有弊端的事情。裁切,也就是后期重新构图。和前期拍摄的构图相比,除了自由度更低之外,并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好的裁切,除了能获得更好的照片以外,裁切这个活动本身就是一个培养构图意识的练习。我们在后期裁切得越多,在拍摄时的构图能力也会越强。
来到我的摄影后期笔记的第六篇,裁切是后期流程中还未涉及到的唯一一部分。所以,这也会是本系列计划内的最后一篇笔记。虽然系列文章针对的是摄影后期,但由于裁切和构图密切相关,本篇的内容对前后期都基本适用。
有学习摄影经验的读者大概率都会接触到一类称之为“构图法则”的东西。一开始,你可能会听到千万不能把照片主体放在正中间的说法。后来你知道了“三等分法则”,还在取景器里有打开了这个井字格。紧接着,你又发现了一个不完全一样的井字格,说是黄金分割法则。而明明都叫黄金分割,有些时候又变成了翘八字胡一样的曲线。引导线和边框构图好像不难,但是动态对称(dynamic symmetry)又是什么鬼?最后,就是那句罗伯特·卡帕的名言
If your pictures aren't good enough, you aren't close enough.
如果你的照片不够好,那你是不够近。
构图法则看多了,好像什么都可以是法则。而且这些法则很多时候还相互冲突。只要我们格子画得足够密,照片的主体总能落在某条构图辅助线上。与此同时,违反构图法则的好摄影作品也十分常见。于是,我们很容易就陷入了虚无主义:构图法则就是先射箭再画靶子的东西。
这里,我们撇开构图是否有法则可遵循的问题。就假设是有的,明显这些法则也永远不会同时成立。那么,我们似乎回到了原点:怎么(选)构图?
构图当然可以是纯粹感性的,灵光一现的。毫无疑问,前面提到的那些“构图法则”有其参考意义,但法则这一说法有误导性。为了让构图学习更具体,更有迹可循,这里我分享一个看待构图的思路:视觉模式。
“视觉模式”不是一个已经定型的术语。我是从澳大利亚旅行摄影师 Pat Kay 在 YouTube 上的《Visual Patterns》系列视频中第一次接触到这一概念。简单来说,与其将成功构图的要素视为法则来遵循(或打破),不如将这些可识别的特征视作一种视觉模式。常见的视觉模式有边框、留白、引导线、 色彩理论 、对比、平衡等。限于篇幅,我就不展开说明了,有条件的读者可以去看看 Pat Kay 的原视频。我在此引入视觉模式,主要是希望转变我们看待构图的思路。 “Pattern”(模式)一词说明了视觉模式的频繁和可重复性:这些是使人类在视觉上愉悦的可重复的画面特征。而且,视觉模式与摄影的关系,和构图法则是相反的:同样是引导线,构图法则是说照片需要引导线;视觉模式则单纯表示引导线是摄影的众多美学特征之一。在这样的思路下,学习构图就是积累一个个视觉模式工具。我们需要知道它们是什么,训练自己在前期和后期快速识别潜在的视觉模式,并判断是否需要在照片中突出表现它们。
在众多的构图工具里,如果一定要挑一个来讲的话,那无疑是最常见的三等分构图了。三等分构图说起来非常简单:我们将画面在横竖两个方向三等分,当画面主体落到等分线,甚至是等分线交点时,就构成了三等分构图。
如前所述,和所有构图工具一样,三等分不是万能的。我们不能机械地用它去套每一张照片。但三等分构图,或者三等分线,是考虑构图时非常不错的一个起点。绝大部分相机都可以在取景时显示三等分线。在前期利用三等分线,我们可以检查很多东西:地平线是否水平,拍摄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画面是否对称,透视是否有偏差,天空和地面的大致比例等等。无论我们是否采用三等分构图,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信息。
而如果需要构造一个三等分构图,我们也并不是把主体放到三等分位置上就万事大吉了。比起主体是否在三等分线上,画面的平衡性才是构图中更重要,更需要我们关注的问题。
与平面设计一样,摄影里画面的平衡并不是单纯的几何上的对称,而是基于我们视觉特点的认知上的平衡。镜面倒影的照片当然是平衡的,但平衡的画面绝不止于此。
照片中的每一个元素都会给人不一样的“重量感”:饱和度高、对比度高,或更暗的部分,会显得更重。相反,低饱和低对比度和更明亮的部位则更轻。根据这样的规律,我们就可以在安排各种元素的位置时,加权考虑。如果照片需要表达冲突,营造不平衡的感觉,这些规律同样也是我们的工具。而留白、(元素)对比和比例等视觉模式都和画面的平衡息息相关。
上面的火烈鸟例子里,原图中的火烈鸟位于正中央。在裁切前,照片是失衡的:左侧的暗部前景和高饱和度的主体都是相当重的元素,而右侧是无效的留白。于是,照片总体往左倾斜。而裁切后,火烈鸟和暗部前景分列两边。橘红色的主体有足够的支配感,放在右三分之一的位置,也平衡左侧大片的暗绿色植物。
画面平衡是摄影构图时需要考虑的美学因素。而摄影作品终究是摄影师的表达,在兼顾形式美之外,突出主旨才是重点。构图则是摄影师用图说话时最重要的工具。
摄影师通过镜头选取了某时某地的某一个角度和焦距,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偏见。
这是我在《 序篇 》中关于照片真实性的一个观点,现在将它放在构图里也同样适用。我们通过镜头或裁切来截取现实的一个局部,就已经是在表达自己的想法。典型的例子有那张美军用枪指头喂水的照片,最近的例子有小某书照骗风波中的那个国贸咖啡店。毫无疑问,构图是这些照片的叙事关键。 通过构图来取舍画面元素对主旨表达的影响是十分直接的,我就不在文章中继续展开了。除此之外,构图的一些细节也会对照片的叙事起到暗示的作用。
在以人物为主体的照片,特别是侧脸照,若保留人物视线方向的空间,能帮助观众了解被摄主体所看的场景,从而更好地代入到人物中去。而如果裁去人物视线方向的部分,则会勾起观众对画面外世界的好奇,形成神秘或悬疑的暗示。同样的现象,也能在运动的主体上出现。对于行人、车或动物等被摄,他们运动路径上的前后比例也会对叙事有细微影响。除了和视线类似的效果,更多的前方空间会更有出发的感觉。反之则更像结束。
构图的另一个常见的暗示是空间延展。我们总是先入为主地认为一张照片画面外的空间,总是和照片内类似。如果照片在一个空间的实际边界前结束,往往能向读者暗示照片画面的延展。电影里需要大量临演的镜头,经常通过长焦裁截小规模人群的局部来经济地表达。摄影构图里,可以通过截断山、湖、森林、建筑等背景画面来引导观众对画外空间的遐想。下面 James Popsys 的照片便是很好的一个例子:由于山顶不在画面内,我们并不知道悬崖究竟还有多高,也许高耸入云。通过这样的构图,山和房子的大小对比显得尤为强烈。 在前数字化时代,媒介不同,画面的比例也不同。长此以往,在文化层面,我们对不同的长宽比会有不一样的认知。3:2 是 35mm 全画幅或 APS-C 的传感器比例。同时它接近黄金分割(1.618),是一个非常舒服的“默认”比例。4:3 是在上世纪随着(老)电视兴起的比例,也是微4/3相机的比例。对于摄影来说,4:3 也是一个中性的万金油比例。但同样长宽比的视频,由于其与老电视的联系,则会带有复古的味道。更长的 16:9 能容纳下更多的环境,也天然地更容易讲故事。而且这个比例的画面会自带电影感。不过随着显示设备纷纷向 16:9 靠拢,追求电影感的话可以考虑 2:1。最后,1:1 是很多中画幅、拍立得和早期 Instagram 的比例。方形的照片,根据其画面内容和质感,可以严肃、怀旧或 Ins 风。
需要注意的是,超过 4:3 的画面比例都不太适合纵向构图。像海面、山峦等宽广的内容,一般来说使用横向构图会更松弛,不拘束。
虽然写了那么多,但其实我并不认为构图是一项分析性的工作。文章从构图法则说起,延伸到画面的平衡,和构图的暗示、叙事作用。这是一条让构图学习从理性到感性的脉络。在我看来,最妙的裁切,会让人意想不到但又直击读者灵魂。下面是 Arnold Newman 和 Elliott Erwitt 的几个经典例子。这样的裁切不一定有什么规律可言,而对它们的分析更多只是事后找补。水平所限,我就不多言了。
最后,无论是机内构图还是后期裁切,我推荐各位逐渐养成一个检查画面细节的习惯。我们在拍摄和构图时,注意力往往都在主体。如果不及时检查画面四周,很容易会出现切头、切脚,或有奇怪的东西乱入等情况。时间允许的话,也要尽量瞄一眼主体周围及背景有没有干扰元素。另外,对于俯视拍摄的照片,最好确保阴影在画面的下方。
前期构图和后期裁切并不是完全独立或对立的。正如文章开头提到的,这两个部分都是构图训练的好机会。而且,为了提高出片率,可以考虑以裁切为前提去拍摄:在前期构图时,刻意地稍微拍宽一点,供后期裁切调整。很多时候,宽几毫米的焦距或往后退半步的距离,就足够我们避免那些没有注意到的画面缺陷。
练习是提高构图能力的关键,而后期裁切,是发现、整理构图问题的最好时刻。因此,即使从纯粹的学习角度来说,裁切也是非常必要的后期步骤。
系列完结了,似乎没有搞砸,我也松了一口气。十分感谢阅读和点赞的各位。希望这六篇文章能让大家稍微了解到摄影后期的魅力,进而自己去尝试。
十分幸运,我在机核认识到了不少的朋友。这个夏天,我很偶然地有一个窗口期可以闲下来写写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在写作和观摩各位摄影作品的过程中,我都深感自己的积累不足。同时,可支配的时间也随着气温一同骤减。之前贸然动笔,现在想想其实是草率了。日后,如果有想到关于摄影后期的其他专题,有机会的话我再更新。那么,机组见。
评论区
共 19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