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去喝吧,这是我为众人所流的血,也是上帝和人立约的血。”
——《 马太福音 26:28 》
人们是如何从众多水果中挑中葡萄作为酿造原料的到目前史学界并无定论,但葡萄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7000年前的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后来随着古代战争、移民传到其它地区。初至埃及,后到希腊。
埃及人爱极了这种酒精饮料,甚至专门设置了一位神作为葡萄树(Vines)和葡萄酒(Wines)之神,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奥西里斯 (Osiris) 。
这种习俗在西方十分普遍,各地都有自己的酒神,酒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因此古希腊的酒神,既是葡萄酒之神,也是狂欢之神和艺术之神。
通过贸易,葡萄酒传遍了整个地中海沿岸,成为了当时民众日常生活与祭典时的重要饮品。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葡萄酒,很快就传到了罗马,并经由罗马人之手传遍了全欧洲。在公元一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罗纳河谷(Rhne Valley);二世纪时葡萄树遍布整个勃艮第(Burgundy)和波尔多(Bordeaux);三世纪时已括抵卢瓦尔河谷(Loire Valley);最后在四世纪时出现在香槟区(Champagne)和摩泽尔河谷(Moselle Valley),原本非常喜爱大麦啤酒(cervoise)和蜂蜜酒(hydromel)的高卢人很快地爱上葡萄酒并且成为杰出的葡萄果农。由于他们所产生的葡萄酒在罗马大受欢迎,使得罗马皇帝杜密逊(Domitian)下令拔除高卢一半的葡萄树以保证罗马本地的葡萄果农。
葡萄酒是罗马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曾为罗马帝国的经济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随着罗马帝国势力的慢慢扩张,葡萄和葡萄酒又迅速传遍法国东部、西班牙、英国南部、德国莱茵河流域和多瑙河东边等地区。在这段期间,有些国家曾实施禁止种植葡萄的禁令,不过,葡萄酒还是在欧陆上大大风行。其后罗马帝国的农业逐渐没落,葡萄园也跟着衰落。古罗马人喜欢葡萄酒,有历史学家将古罗马帝国的衰亡归咎于古罗马人饮酒过度而人种退化。
四世纪初罗马皇帝君士坦丁(Constantine)正式公开承认基督教,在弥撒典礼中需要用到葡萄酒,助长了葡萄树的栽种。
基督教为什么把葡萄酒作为祭祀用饮料?并且和信仰深度绑定?
这得从基督教的源头犹太教说起,犹太教的信仰民族,犹太民族是浸在葡萄酒中的一个民族。《圣经·旧约》第一卷《创世纪》中记载,诺亚是亚当与夏娃无数子孙中的一个男人,十分虔诚地信奉上帝,他也就成了后来人的始祖。当上帝发现世上出现了邪恶和贪婪后,决定在地球上发一场大洪水,来清除所有罪恶的生灵。诺亚遵循主的旨意,挑选地球上的植物(他挑选的植物就是葡萄)、动物种各一对雌雄,带着自己的3个儿子登上了自制的木船,即著名的诺亚方舟。洪水退去后,诺亚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种下了第一株葡萄,开创了新的葡萄酒世界。
诺亚的故事或许是神话传说,但这个故事说明了犹太民族对于葡萄酒的态度。事实上,无论是他们长期生活过的古巴比伦,还是古埃及,都是葡萄酒的王国。据记载,公元前1800年,犹太民族就把葡萄种满了整个迦南。后来逃离埃及时,根据《圣经·旧约》第二卷《出埃及记》记载,犹太人对于不得不离开他们埃及的葡萄园而悔恨不已。回到故土后没多久,整个巴勒斯坦就被葡萄园覆盖起来了。
耶稣生活的年代,是他的家乡被罗马帝国统治的时期。罗马帝国时期,又是葡萄酒历史上的一个大繁荣期。所以,无论从统治者的角度,还是民族饮食习惯的角度,耶稣的生活是绕不开葡萄酒的。
也正是由于葡萄酒是犹太人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耶稣把他的“成名作”也放在了葡萄酒上。在《约翰福音》中,耶稣在婚礼筵席上第一次展现“神迹”,就是把几缸水全部变成了葡萄酒,管筵席的人“叫了新郎来称赞”。据法国食品协会的统计,《圣经》中至少有521次提到葡萄园及葡萄酒。
既然基督教最初是犹太教的一个分支,为什么从创立之初就被犹太教长老们看作是异端邪说?
因为耶稣要自立门户。耶稣30岁开始传教,自称是上帝之子、救世主。他在旧约的基础上,代表上帝与人们立新约,招收了著名的“十二门徒”,在犹太人中传教,也就是与犹太教分庭抗礼。而且由于耶稣自称自己就代表上帝,直接犯了律法。犹太教宗教领袖坚决不承认有“上帝之子”这回事,组织策反了“十二门徒”之一的犹大,抓捕了耶稣交给罗马政府,并要求罗马政府处死耶稣。最后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
在被抓捕前,耶稣预言出他的门徒中出现了叛徒,并举行了流传千古的“最后的晚餐”。在晚餐上,他拿起所喝的葡萄酒和吃的面饼向门徒们祝福,并分给他们。说这酒是我的血,这饼是我的身体,我的身体和血是为众人赦罪而舍弃和流出的。
耶稣的这几句话,相当于把上帝、粮食和酒合而为一。上帝是人们精神的根本,粮食是人们物质的根本,酒则是沟通物质与精神的美好液体。“酒圣合一”,成为世界酒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事件。从此,圣餐礼成为基督教最重要的基本仪式之一,葡萄酒也成为基督教一种神圣的精神象征,被称为“圣血”、“宝血”。
基督教于公元392年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罗马帝国于公元395年分裂为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基督教派也逐渐分成东西两派,西派教会以罗马为中心,东派教会以君士坦丁堡为中心。
尽管基督教分为三个大的派别,但圣餐礼这个礼仪却共同继承了下来。天主教称为“圣体圣事”、“望弥撒”,东正教称为“圣体血”,新教称为“圣餐”。所不同的是在领用饼和酒时,东正教和新教坚持所有信徒都可以饼、圣杯(即酒)同领,而天主教则认为一般信徒不能领圣杯,20世纪60年代梵蒂冈第二次会议后也改为饼、圣杯同领。
教堂每个星期日都会举行弥撒活动,平时也不定时有弥撒,遇到大的节日弥撒会特别隆重。祭圣体圣血和领圣体圣血是弥撒的主要内容。弥撒活动主要有五个环节:一、进堂式,相当于开幕式;二、圣道礼仪,主要是诵读《圣经》和由神父讲道。神父用拉丁语诵读,一般信徒用汉语;三、圣祭礼仪,以面饼和红葡萄酒作为耶稣基督的身体和血,进行圣祭活动;四、领圣体礼。神父手中拿着一杯红葡萄酒,信徒领取被葡萄酒浸泡过的小面饼,吃了圣体、喝了圣血以后就标志着和耶稣同在,获得救赎;五、弥撒礼成。
而由于欧洲中世纪那糟糕的卫生条件,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饮用水中总是充斥着各种肮脏污秽的东西,含有大量的致病因素,经常会爆发瘟疫,相对来说,日常引用葡萄酒的贵族和修士们反而不容易得病,这使得人们相信葡萄酒具有某种神奇的效果,具有保护功效,那就是“上帝的权柄”。
另一方面,由于物资匮乏,人体需要的营养成分长期摄入不足,再加上每日繁重的劳动和辛苦的修行,修道士们普遍的寿命短暂。同时,修道院一般会在战乱的时期承担照料难民的责任,所以能满足补充营养需要的酒类应运而生。葡萄酒既能提供一定的营养成分,并且比一般食物和水果更容易保存。所以成为了那个特殊时代,上帝带给信众最好的馈赠。
上述种种都增加了酒在基督教中的作用,使得酒教和一的更加彻底。
《圣经》上写有农牧产品十分之一属于上帝的话,后来就成为教会和世俗政权分享地租的形式,天主教会实行直接向居民征收什一税的办法;而东正教则实行“国库什一税”,即从国家财政收入中提取十分之一的税款交教会使用。这是基督教会的第一大经济来源。其二是虔诚的帝王对教会大力支持,拨给大量土地和钱财。其三是虔诚的信徒也向教会大量捐赠。其四是教会的一切收入都实行免税。在这四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教会一度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
基督教会经济基础的载体是修道院。修道院也是教会神学思想、学术研究、文化宣传和人才培养的中心,聚集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类精英。修道院一般又是大庄园,占有大量土地和附属于其上的农奴,兼营手工业和商业,拥有武装力量。在将近1000年的时间里,修道院成了葡萄酒酿造技术和文化的集中地,他们拥有了许多欧洲著名的葡萄园,我们今天所熟悉的葡萄酒的风格就是这个时期奠定的基础。
而这一切的起点,都要从一个叫本尼迪克的意大利人说起。
本尼迪克生于意大利斯波莱托贵族家庭,痛感罗马人的生活荒淫无度,15岁出家隐修,初为苏比科地区的隐士,在该地区建立了12座修道院。529年在罗马城西南的蒙特卡西诺荒山上拆毁阿波罗·丘比特神庙建立一座著名的修道院,广收修士,制订了严格的规章制度作为修士的行动和思想准则,内容多达72条,修士一经发“三绝誓言”,就终身不能反悔,以此修道院为中心建立了教团,6世纪在意大利各地扩张势力。后逐渐流传到法兰克、英吉利和德意志,9世纪已经有很大的经济实力,10~11世纪成为势力庞大的一个教派,拥有大量地产和大批农奴。
有趣的是,这位由痛恨罗马人整日荒淫无度饮酒作乐的修道士而建立的隐修派,却成为了葡萄酒的最大推手。
本笃会视游手好闲为罪恶,要求修士们发三愿——绝财、绝色、绝意。本笃会修士每日必须按时进经堂诵经,咏唱“大日课”。诵经之余,修士们必须参加劳动,栽种作物、照料菜圃、操作磨坊,当然也包括酿酒和酒窖管理,以确保修道院自给自足。
本笃会的地产多半用来种植葡萄以供酿酒。所酿的酒除了供宗教活动用外,也对大众销售。由于本笃教会组织庞大,其中不少专业人员投入葡萄的种植和酿造方面的研究,成为高效率的农业组织与技术革新的楷模,为现代葡萄酒科学研究奠定了基础。在法国仅次于波尔多产区的勃艮第,有世界上最为复杂的葡萄园,以红白葡萄酒而闻名。这里的许多葡萄园或村庄由本笃会的教士建立,拥有33座特级葡萄园、超过500座一级葡萄园,这里的村庄级葡萄酒如玻玛、梅尔居里以及沃尔奈也世界闻名。此外,本笃教会还创造性地开发出了寒冷地区冰葡萄酒工艺,是德国葡萄酒在世界享有盛名的基本原因。
但是随着本笃会的壮大,其掌握的大量财富以及所聚拢的人脉让这个主张苦修的组织逐渐腐化,到了公元10世纪,本笃会日益松弛,腐败滋生,一个名叫伯纳杜方丹(Bernard de Fontaine)的信奉禁欲主义的修道士带领304个信徒从克吕尼(Cluny)修道院叛逃到勃艮第的葡萄产区的科尔多省,位于博恩(Beaune)北部,西托(Citeaux)境内一个新建的小寺院,建立起西多会。
西多会的修士们日常修行除了诵读宗教经典以外,为了更好的领悟《圣经》教义,他们通过每日不停歇的劳动来苦修。由于修道士勤劳能干并且掌握了比普通农民更多的先进知识,所以渐渐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因此西多会日渐发展壮大并在勃艮第地区获得了不少的土地,修道士得到的这些土地中或多或少都带有葡萄园。
于是,修道士们开始种植葡萄并酿造葡萄酒。西多会的修道士们用苦修的方式来对待每一株葡萄,他们会趴在葡萄园里仔细品尝土壤的味道,来分辨这片土壤的成分,由于修士把葡萄酒视为圣血,所以他们对于葡萄酒的质量严格把控,因此修道院出品的葡萄酒成了品质的保证。
西多会到12世纪已迅速发展为基督教势力最大的修道院,遍布欧洲各地的400多个修道院。
西多会的修士非常强调田间劳动,又实行禁欲主义,因此大量的修士把一生精力与智慧献给了葡萄和葡萄酒。他们通过不断试验改进栽培技术和酿造技术,在葡萄酒史上第一次发现了“土生定律”,即相同的土质可以培育出味道和款式一样的葡萄。许多修士通过口尝土壤就可以辨别土质的种类,这是非常了不得的境界!因此他们也培育出了欧洲最好的葡萄品种,葡萄栽培进入了新纪元。
在葡萄酒的酿造技术上,西多会的修士是欧洲传统酿酒灵性的源泉。大约13世纪,随着西多会的兴旺,遍及欧洲各地的西多会修道院的葡萄酒赢得了越来越高的声誉。毫无疑问,他们把葡萄酒的酿造与品鉴水平推到了前无古人的高度。或者说,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酒种,都没有在原料种植、酿造、品鉴方面下过这么大的工夫,甚至也没有达到过这样的水平。
香槟作为葡萄酒的分支,其本身是偶然酿成的,因为二次发酵瓶内过大的气压,往往使瓶身爆裂或瓶塞弹出,引发其他瓶子的爆炸,酒窖损失20-90%的藏酒是很正常的,因此气泡酒被冠予了“魔鬼酒”的名号。
在欧维乐修道院担任食物总管的本笃会修士唐培里侬,本职工作就是提高葡萄酒的质量,除去酒中气泡,防止酒瓶在酒窖中爆炸。
然而意外总会发生,据说在一次酒瓶爆炸后,不甘心的修士品尝了饱含气泡的酒,却发现它那清冽爽口的滋味异常好喝。唐培里侬向其他僧侣们喊道: “兄弟们,快点来吧。我在喝星星!”
之后,唐培里侬对气泡酒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良,包括用铁丝将瓶塞固定于瓶口,以防瓶内气压将瓶塞弹出,使其生产过程更加安全。
经过多年研究,唐培里侬发现葡萄酒在进行第二次发酵时,如果处在密闭的空间,因发酵而产生的二氧化碳会溶于酒中,葡萄酒会冒出细致的气泡,饮用时口味更佳。在经过了大量的实验后,掌握了大量关于气泡酒的知识,并设定了极其严苛的葡萄酒种植及酿造标准。
他通过调配不同种类的葡萄来改善葡萄酒品质,还创造了工艺极其反复的隔绝空气换桶法,以解决葡萄酒产生气泡的问题。
此后他又在软木塞封瓶、酒窖设计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改良,终于发明了世界庆功酒——香槟酒。
更有传奇意味的是,当时有个男爵夫人生活放荡,屡屡红杏出墙,她到欧维乐修道院做忏悔,请求神父赦免她的罪行。虽然不情愿,唐培里侬还是给与了她主的恩典。男爵夫人感恩戴德,决定协助推广教堂的气泡酒。
她和自己的旧情人——法国大元帅克雷基联系,让他把教堂的酒带进凡尔赛宫。国王和贵族们很快被这清新脱俗,能产生怪异气泡的酒所吸引。从此,香槟的身价大涨,众多酒庄争相效仿酿造气泡酒。
香槟开始的名字叫气泡酒(Bubble Wine)。后来,为了给香槟正名,香槟原产地的酒农向农会申请专利:只有在香槟区所出产的气泡酒才可以称之为香槟酒,其他地方生产的都只能叫气泡酒。
一辈子与气泡作斗争的唐培里侬修士,阴差阳错之下,反而成为了法国香槟之父。 最顶级的法国香槟以他命名——Dom Pérignon(香槟王)。
啤酒是一种与果酒同样古老的酒精饮料,如果用最通俗的分类,只要是用大麦酿制的酒,其实都可以算作是啤酒,那么在文明第一抹曙光照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时,城邦乌尔的苏美尔人就开始撰写诗歌,歌颂啤酒让神庙祭司在“微醺”状态下,达成与神明的交流。
在中世纪早期,啤酒因淀粉糖化的效果使得其耐饥性质大增,同时酿造原料易得,相较于苹果酒、葡萄酒需要榨汁、选品、多重过滤,啤酒原料俯拾皆是,不会因为换了麦子品种更换就酿不出好酒,因此成为了平民能够享用的酒精饮料,在各地都有着自己的酿造技法。
随着加洛林王朝的伟大君主“矮子丕平”及后代查理曼逐步赋予罗马宗主教得到教皇的地位,“君权神授”得以现实化,教权在西欧的知识垄断和威权统治也宣告开始。
这一情况的体现,就是在教会触角深入人心之后的结果,日常大事小情,从吃饭时先伸哪只手(中世纪西欧人没有餐具)到晚上睡觉脸朝哪边儿都有明确规定,更何况,区区喝酒这种小事儿。
在教会里极端虔诚的主教们看来,酒是魔鬼的诱惑,但葡萄酒除外(因为象征稣哥的血液),做弥撒、日常礼拜时可以喝,但酿造方法与罗马人的又有所不同;苹果酒,由于酒精稀少,被视为节日时的果汁儿。
至于啤酒,其极低的酒精度和比葡萄酒、苹果酒更不特别考虑杂菌影响(中世纪限定)的酿造方法,很快被教会睁一眼闭一眼了。
中世纪早期,稍微系统化的教育体系掌握在修道院的僧侣(和尚)手中,他们有权识字看懂《圣经》和各种罗马人传下来的古代典籍,当然也掌握着酒类的酿造手段一这种在中世纪时期属于精细工业的技术活儿纲领。
和西欧中世纪贵族大多依赖武力互斗打天下争取爵位不同,僧侣们垄断了大部分知识获取和传承,得以跳出封建制度之外,很难会随着国家(主要是朝代)兴亡而失却他们的知识与技术,尤其是酒类酿造术。
不同于葡萄酒的神圣性和酿造技术必须精细,啤酒酿造时甚至不需要特别讲究卫生,高温煮沸和酒精度自身就能杀灭大部分杂菌……那时代的僧侣就这么认为。这种酿造方式登峰造极之处,是在于啤酒酵母可以世代相传,这也决定了修道院啤酒的酒品迥异于当时市面上的淡啤酒。
众所周知,中世纪饮水安全很成问题,经常会有整个城镇因喝了不干净的水集体窜稀致死的倒霉事件,逼得田间地头的老百姓喝苹果酒,城市人喝淡啤酒,贵族国王大主教喝葡萄酒,总之一口水都不敢轻易碰。
至于城市人喝淡啤酒,原因正是啤酒易于酿造,且原料不受季节影响。
当天主教从种植葡萄的南欧逐渐传到种植大麦的北欧时,神并未考虑到欧洲北部修道院的感受:不产葡萄,气候寒冷,如何产的出来葡萄酒?
当地教会迅速因地制宜,为了更好的让当地民众接受教会,修道院就开始酿造啤酒提供给当地信徒。
到了1100年代,一个称作“熙笃会”(cistercian)的教派成立于法国北部的拉特拉普修道院(法语译名,Abbaye de la Trappe),这个牛逼的天主教隐修会遵守圣本笃会规(天主教福音派 Benedict),平时禁止交谈,故俗称“哑巴会”。熙笃会主张生活严肃,重个人清贫,终身吃素,每日凌晨即起身祈祷。他们在黑色法衣里面穿一件白色会服,所以有时也被称作“白衣修士”。他们最为人所称道的,便是酿得一手好啤酒,并且贩售给世俗世界。在世俗世界里,这些修士(修女)们便被人称作Trappist修士。
这些既有精力又有时间还有钱的修士(修女)酿造出的啤酒,一方面自己引用替代饮食,另一方面也出售给信众。毕竟,身为出家人,就不能依赖农民的供养。出售啤酒,既是为了修道院日常补贴之用,又是拉近看似神秘的修道院与普通百姓的联系之善举。
同样的,由于啤酒的不可替代性,或言稀缺性,使得修道院僧侣发现,卖什么别的东西都不如啤酒更有代表性还来钱快,且不抢别的商人生意,更重要的是,有教皇(划掉,大主教)认证,酒的品质有保障。
此外,也和前文提到的情况一样,啤酒由于其酒精度低,被教会特批为僧侣可以合法饮用的兴奋性饮品——其实这个说法,够呛站得住脚,毕竟僧侣们也很懂培育葡萄、酿葡萄酒。
统治西欧中世纪千年的天主教,很讲究苦修,以折磨肉体、洗练灵魂的方法,达到与上帝交流的最高境界(悟道);其做法包括但不限于——
自我流放到荒郊野地,每天就吃一顿野菜果实的“饭”,如此数十年;
不穿衣服,裸体跑到山间岩洞吃虫蚁蛇蝎,一呆就是数十年;
拿根九节鞭子(鞭梢上钉铜皮和金属倒刺),每天抽自己数十下,如此数十年;
把自己一只手放到火上烧掉,面不改色,最快悟道;
缄口不信(类似我国”闭口禅”),直到死亡,数十年不曾说话。
最后这种,由于操作简单,被很多僧侣采用,同时也成为中世纪时期修道院“神圣而庄严”的特既然修了闭口禅,不说话,不乱走,动不动就禁食(天主教的清规),除了啤酒不吃喝任何东西,也不用做什么特别用体力的活计,但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那么就去酿啤酒吧。
到了中世纪中后期,修道院啤酒几乎成了修道院的标志,遍及前日耳曼文化区。主要在比利时、法国和德意志,在荷兰、意大利也有自成规模的产出。
其中,原产法国传播至比利时的隐修派——天主教中一支以《圣本笃准则》为纲领,讲究清心寡欲、隐居林泉、回归自然的派系,在比利时细化了修道院啤酒大系。
著名的研究中国科学史的英国专家李约基博土,曾经发表文章认为,世界上最早发明蒸馏酒技术的,应该是中国人。
明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组目)中写道:葡萄酒有两种,即侧有酿成酒和酒事典——舌尖上的鸡尼酒葡萄烧酒。《本草纲目》中还写道:葡萄烧酒是将葡萄发酵后,用慨蒸之,以器承其露。 这种方法始于高昌,唐朝破高昌后,传到中原大地。高昌即现在的吐鲁番,说明我国在1000多年以前的唐朝时期,就用葡葡发酵蒸馏葡萄烧酒。
中国人用甑蒸白酒、蒸馏葡萄烧酒,已经有1000多年的历史。西方科学家一致认为,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明蒸馏器和蒸馏酒的国家。后来这种蒸馏技术,通过丝绸之路传到西方。
阿维森纳是中世纪著名的医生兼哲学家,他大约生活在中国北宋初年,出生于中亚,是塔吉克人,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波斯。当时的波斯是萨曼王朝,但很快就崩溃了,分裂成诸侯混战的局面。
阿维森纳在乱世中勤奋学习和写作,据说写了两百多本书,最著名的是《哲学科学大全》和《医典》。
阿维森纳在《医典》中改良了蒸馏法,将沸水蒸馏法改为蒸汽蒸馏法:在蒸馏槽中间加上隔层,下方煮水,上方置放葡萄酒,葡萄酒不接触水,以蒸汽蒸馏,可以产生高浓度酒精。
阿维森纳信奉清真教,禁止喝酒。阿维森纳少量制造酒精是为了医学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人们因口腹之欲而饮酒。
阿维森纳的《医典》被翻译成拉丁文,在数百年之内都是西欧的医学教科书。很多西欧的医生和教士也通过阿维森纳的《医典》学会了蒸馏酒精法。
蒙古帝国的长子西征一直打到了今波兰、俄罗斯境内,也把烧酒带到了东欧。
俄国人饮用了蒙古烧酒后,大为兴奋,原来酒还可以这么喝!
有教士通过阿维森纳的蒸馏酒精法大量制造出了最初的伏特加酒。
公元1250年,在意大利出现了关于酒精蒸馏的最早的正式记录,有一个叫做拉蒙·卢尔(1232-1315)的人,描述了如何从葡萄酒中蒸馏出酒精,欧洲人民从此终于喝上了高度酒。
不过这种蒸馏技术一直被修道院里的修士们口口相传,秘而不宣。
伏特加(Водка)是波兰、俄罗斯的经典酒。伏特加以谷物(后来以更廉价的马铃薯)为原料,蒸馏成高达95度的酒精,经过白桦树皮炭过滤,再用蒸馏水淡化至40度到60度。公元1400年左右,波兰的一些修道士通过阿维森纳的蒸馏酒精法制造出原始的伏特加,刚开始是当作药物使用。
受到金帐汗国普遍饮用烈酒习俗的影响,身处寒冷之地的俄罗斯人也沾染上了这种恶习,并从波兰人那里学会了制造廉价伏特加的方法。
公元1478年,俄国伊凡三世垄断了伏特加的生产权。
公元1553年,伊凡雷帝为了赚钱,在莫斯科开了一家伏特加酒馆。
与此同时,在遥远的苏格兰,“威士忌”这个词,第一次以书面记录的形式出现在《爱尔兰克朗麦克诺伊斯年鉴》上,其中写道有一个氏族的首领在圣诞节“服用过量的水的生命”后不幸身亡,这位仁兄也算是因此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不过在1494年,林多斯修道院就开始从事蒸馏酒事业了。之所以了解到这一点,是因为在最早的书面资料中苏格兰威士忌古称——AquaVitae(生命之水)出现在那一年的财政卷上。卷中提到了一位名为——约翰科尔(John Cor)的林多斯修道院僧人,受国王詹姆斯四世委托,把8钵(根据bolls音译,指盛放大麦容量的单位)发芽大麦生产出生命之水。用今天的计算方法,8钵的发芽大麦量就足以生产出1500瓶威士忌。
约翰·柯尔将大麦浸水发芽,磨碎后加水糖化,然后做成发酵酒,再根据阿维森纳的《医典》的蒸馏法制成威士忌。
而后来在公元1536至1541年,英国国王亨利八世因为个人情感原因,和当时的教会闹翻,并因此强行解散了几乎所有的英国修道院,于是大量僧人们流离失所,被迫开始寻找新的谋生方式,于是威士忌的生产也因此由修道院中口口相传的宗教秘密,无意间开始转移到民间,生根发芽,至此“生命之水”也不再是王室和教廷的专属。
也就在这个时候,蒸馏酒的技术彻底走向了民间,各种私酿酒层出不求,其中就包括法国的干邑地区。
16世纪,地理大发现催生出欧洲航海技术大发展,水手们在船上长时间远洋航行,水很容易变质,因此当时行船普遍携带酒类作为水分的补充,可是就算是酒,在当时也经常因为封装技术等原因而导致变质。作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在贩卖法国发酵葡萄酒时,为了防止变质和降低成本,采用蒸馏法提高酒度。法国人也学会了蒸馏酒。
干邑,或音译为“科涅克”,该产区位于法国西南部夏朗德省境内的一个名为干邑的小镇。这里盛产葡萄酒,但是在没有蒸馏酒技术之前,大量的葡萄酒既不好运输也不好保存, 到了16世纪中期,为了方便葡萄酒的出口,避免因长途运输而导致变质,减少海运的船舱空间,缩小体积,也为了减少大批出口所交纳的税金,干邑地区的酒商把葡萄酒经过蒸馏浓缩后再出口,然后输入国的酒商再按固定的比例兑水稀释出售,这种把葡萄酒加以蒸馏后制成的酒就是早期的白兰地,也是现今白兰地的鼻祖。
公元1701年,法国的路易十四卷入了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战争期间,法国的葡萄蒸馏酒滞销。法国葡萄酒商人只好将其存放于橡木桶中,一放就是好几年。意外的是,人们惊喜地发现,桶装的葡萄蒸馏酒并未因运输时间长而变质,而且由于在橡木桶中储存很久,酒色从原来的透明无色变成美丽的琥珀色,而且香更芬芳,味尤醇和。从此大家从实践中得出一个结论:葡萄经蒸馏后得到的高度烈酒定要进入橡木桶中储藏段时间后,才会提高质量,改变风味。这就是白兰地产生的故事。
现在我们所讲的白兰地是从英文(Brandy)谐音来的, 这个单词最早源自于荷兰语中的“Brandewijn”一词,有着“烧酒、葡萄酒灵魂之意”。 世界上生产白兰地的国家很多,但以法国出品的白兰地最为著名。而在法国产的白兰地中,尤以干邑(Cognac)地区生产的最为醇美,其次为雅文邑(Armaganc) ,地区所产。
公元1789年,法国大革命爆发,取得权力的城市资产阶级等”无套裤汉”致力于彻底清除教会势力,为此他们制定了共和历法,甚至一度推行全年十个月、每个月三十天、每天一百小时的“超新代时制”,虽然该时制和历法最终被废弃,但是法国大革命最强烈的浪潮,绝不是区区历法就能一以蔽之的。
公元1792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正式成立,同一年,革命群众以“王室勾结教会”为名义,捣毁了大部分法国修道院,中以加尔都西会首当其冲,僧侣们被驱逐出境,带走了众多名啤酒的配方,錛了耕耘千年的寺院。
随着人文主义思想的兴起,宗教势力逐渐衰弱,大量的僧侣被迫逃亡,其中有一些乘船去往了被欧洲列强所统治的殖民地,这些曾经被教会所垄断的酿酒技术也随之被带到了美洲、澳洲、非洲甚至亚洲。
之后的两次工业革命,机械化大生产,让那些曾经秘而不宣的配方焕发了新的生机,逐渐成为了西方酒类的庞大谱系,而这一切,谁能想到是诞生自那些保守又压抑的修道院内的呢?
评论区
共 1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