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卡塔尔世界杯小组赛首轮德国1比2爆冷负于日本。我近些年一直关注日本足球(包括J联赛和国家队),原本计划从场面和数据两个方面入手全面复盘这场比赛。然而在查资料的时候看到了一篇来自于“写球的牧子”发布于懂球帝的文章 《虽然有着运气的加持,但孤注一掷的日本队打出了一场伟大比赛》 ,里面用大量的截图分析了本场比赛的场面形势,大部分的观点与本人感受一致,于是决定转变思路不再重复造轮子,让我们通过FIFA在赛后发布的比赛报告,更加清晰立体地感受比赛的进程。同时也向各位看客介绍这一套数据分析方法,便于在其他的比赛中举一反三,更好地解读比赛。 这套数据分析基于国际足联FIFA Training Centre于2021年8月发起的足球分析项目中形成的一套足球分析语言: FIFA Football Language 。该项目自温格担任FIFA世界足球发展总监后发起,于2021年12月的国际足联阿拉伯杯中进行测试,本届世界杯是第一次使用这套分析方法的国际大赛。用温格的话说这套分析语言能够更加全面、细致地解析球场上发生的瞬间,解决了传统数据统计大多数只围绕控球阶段进行的缺陷。 We have created the FIFA Football Language, which will be our blueprint for how we analyse football in the future. The language breaks down each area of the game into fine detail and provides operational definitions and multiple video examples to clearly define each action. This will enable us to analyse not only what happens on the ball but also the movements and interactions around and off the ball for teams and players when they are both in and out of possession
1.2 Post Match Summary Reports的缺陷
缺少球队站位热力图、球员跑动热力图等可视化数据 。不知道是FIFA没有这方面的统计还是因为PDF的形式不便于呈现此类数据,但可视化数据的缺失对于分析球队三线站位高度、紧凑度以及球员个人覆盖范围等方面还是受到了不小的影响。
缺少预期进球xG、射中目标的预期进球xGoT、预期助攻xA数据 。这三项数据的缺失可以理解,因为需要大量的比赛数据统计结合机器学习来计算出每一次射门的预期进球数据。但好在目前以Opta为首的体育数据公司在这方面的努力已经取得了成熟的效果,FIFA报告里没有,咱们换个地方查询对应的数据即可。
2.0 Post Match Summary Reports目录结构
P1:比赛基本信息
P2-P4:比赛概况与关键数据
P5-P24:持球/进攻阶段数据(In Possession)
P25-P30:非持球/防守阶段数据(Out of Possession)
P31-P38:守门员相关数据(Goalkeeping)
P39-P41:定位球相关数据(Set Plays)
P42-P46:个人持球/进攻数据(Individual Data In Possession)
P47-P49:个人非持球/防守数据(Individual Data Out of Possession)
P50-P52:个人身体数据(Individual Data Physical)——即跑动和冲刺数据
介绍了双方 纸面上 的阵型和换人调整情况。中间的 Distribution in the Final Third 反映了球队攻入对方 进攻三区 的“强度”,你可以理解为进攻的力度越大数值越高,有些数据源也称之为进攻心率图。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上半场日本队几乎很难将球推进进攻三区,而德国队在上半场最后阶段发动了一波猛攻。下半场日本队变阵之后开始取得成效,并在57分钟换上三苫薰和浅野拓磨之后吹起了反攻的号角。这张图基本描述了双方在进攻端给对手造成威胁的情况,与我们场面分析时的观感基本一致。
一些常规的关键数据统计(但没有xG),后边会进行详细解读。值得一提的是,FIFA在控球率这项统计上加入了 双方争夺球权的阶段 ,即白色部分的11.7%,这样双方的控球率更反映出实际在连续控球序列中的时间。
分别描述了双方在本队控球阶段(In Possesion)和对方控球阶段(Out of Possession)的处理方式。
首先是控球阶段: Build Up Unopposed 可理解为无压迫状态下的拿球组织,如日本队上半场防线遭遇线收缩至中场线附近,德国队在本方半场的大量倒脚时间。反之则为 Build Up Opposed 。
Progression 推进、 Final Third 攻入进攻三区、 Long Ball 长传球、 Counter Attack 反击和 Set Piece 定位球这些概念都很好理解。 Attacking Transition 形容的是赢得球权(守转攻的转换阶段)后向对方球门方向推进的速度,数值越高说明赢得球权后球员更倾向于快速发起攻击,反之亦然。
对方控球阶段: High/Mid/Low Press 描述双方防守遭遇线压迫的高度, High/Mid/Low Block 描述双方防守整体站位高度,数据与观感基本一致。 Defensive Transition 描述丢球后(攻转守)球员的选择:立刻就地反抢还是迅速组织防守队形。
通过这系列数据可以看出德国队因有绝对控球优势,面对收缩摆大巴的日本队的防守,选择较慢的推进速度,用传球、突破和转移拉扯对方阵型,从而取得威胁。而日本队则将防守反击思路贯彻到底,获得球权立刻组织反击推进。
描述两队在持球的三个阶段站位的宽度和长度。这项数据个人认为不如热力图更能反映出双方进攻站位的特点,因其有着次数和权重的考虑。
形容穿越对方防守阵线的次数(通过传球、带球、过人等方式),根据对手防守阵线的立体程度(或扁平程度)可划分为2-4个单元。如果你觉得不好理解的话花1分钟看 这个链接 里的三个例子。 通过数据看出德国队的基米希、聚勒、京多安和施洛贝克输送了最多的穿越防守阵线的传球,其中京多安成功率最高达到90%,且有16脚为向前方向的传球。然而弗里克在63分钟便早早把最具备推进组织能力的京多安换下,德国队的进攻梳理能力受到了削弱。后续还有多项数据可以说明京多安的重要性,此次换人是一个转折性的败笔。
描述球员A传球给球员B的次数,通常来说中后卫是相互传接球次数最多的,很好理解。
射门情况描述,位置分布、射门质量、射门球员、射门结果、射门方式等,非常直观,京多安真是当爹又当妈。日本队射门全部在禁区内发生。
描述双方在运动战传中至禁区的次数、位置、传球类型。 Inswing 转向球门的弧线球, Outswing 转离球门方向的弧线球, Driven 大力快速的直线传球(不论空中还是地面), Lofted 吊向后门柱或后卫身后的高空传球, Cutback 常说的倒三角回传。
德国队的劳姆和日本队的伊东纯也各自贡献了队内最多的向禁区传球次数,本场比赛两人在同一个边路的斗争颇具看点。
Offering to Receive 描述了球员为了接球而 主动 做出的准备和调整,可以理解为“要球”,包括了调整身体姿势、跑位、指挥队友传给自己的路线等等。镰田大地是日本队中最主动接应的球员,而德国队因控球率的绝对优势,多名球员的该项数据都比较高。
描述球员接球区域和跑动的相对位置,把防守队员的阵型 Shape 想象成一张网,再根据上面提到的防守单元概念把每一排分为一个 Unit ,这几种跑动类型就很好判断了。你可以通过 这个链接 花一分钟时间进行理解。 防守数据的详解将在后面个人防守数据的部分进行 ,整体而言因为日本人一直处于防守反击的状态,各项防守数据上自然是要比德国队高的。而这个防守站位图并不能直观地反映出上半场日本队防线极致收缩,尽可能减少三线之间的空间,同时保护中间肋部让德国队把球往边路发展的整体思路。
这部分的内容都很容易理解,数据和图表也很直观,就不详细讲解了。需要注意的是,现代足球对于进攻组织的发起是要求从守门员开始的,因此越来越少看到守门员在无对受压迫的情况下开大脚,而是要求传给空档位置的后卫进行组织。从下面的图中可以看出,日本门将权田修一在需要长传的时候都是往右路找伊东纯也。
分别统计了双方球员在传球和主动接应方面的数据。基米希和京多安是除后卫以外传球次数最多的德国队球员,是球队的组织核心。日本队方面久保建英在出场的45分钟内只有一脚传球,想到他好不容易有机会拿球的时候身边就会出现一个聚勒或者吕迪格这样的大汉,实在可怜。
首先对防守行为的定义做一下讲解,因为中文翻译的说法有不同,因此以FIFA字典的英文术语为准。
Block :阻挡球的运动, 不以获得球权为目的 。比如阻挡对手的传球、传中、射门、解围等等。
Clearance: 解围。
Interception :拦截,通常指防守队员通过判断对手传球路线并移动到传球路线中以 断球获得球权。
Tackle :阻截,目的是 使对手失去球权 ,通过主动身体对抗或铲球以迫使对手失去球权的动作尝试称为Tackle Made,而在尝试之后自己或队友抢回球权或球出界等让场面变“安全”的情形下,则称这次阻截是成功的,即Tackle Won。
Pushing on :逼近,指我方球员试图缩小自己与 无球对手 的空间的行为,比如对手即将回传守门员,此时我方前锋快速跑向对方门将以提供压力的行为就被称为Pushing on。
Pressing :压迫,跟上条类似,但Pressing针对的是 持球的对手 。其中Direct Pressure指的是非常靠近对手以至于 有机会竞争球权 的压迫,反之只是以延缓对手或者阻拦对手线路而不以争夺球权为目的的压迫称为Indirect Pressure。
有了上面的概念,再看这个统计数据,你就能感受到远藤航的表现有多好了,12次Tackle其中2次获得球权、8次Block、14次Direct Pressing、13次解围都是全场最高数据。他的完美发挥像一道铁闸化解了多次德国队中路腹地的威胁。
非常直观。只是FIFA没有把全队跑动距离加起来,还要我自己手算...德国队全场跑动120KM,日本队全场跑动119KM。劳姆与伊东纯也互相飙车,基米希与远藤航各自贡献了队内最多次数的高速跑动,诺伊尔跑动距离达到了5.5KM不愧为门卫。
上文提到,因需要大量数据模型支撑,本届世界杯官方是没有提供预期进球xG、射中目标的预期进球xGoT和预期助攻xA这三项统计的。但其重要性对于分析现代足球来说不可或缺,因此我用Opta的数据统计,以本场比赛为例讲解。
预期进球Expected Goals(xG) ,通过计算在特定比赛阶段从球场上的特定位置得分的可能性来 衡量机会的质量 。该值基于射门前的几个因素(距离、角度、射门部位等)。xG 的衡量标准介于0和1之间,其中0代表不可能得分的机会,1代表球员每次都有望得分的机会 。 简单来说一脚射门的xG值越高,表示这个射门机会能转化成进球的可能性越大。
射中目标的预期进球 Expected Goals on Target (xGoT), 根据预期进球(xG) 和 射门在球门内的结束位置 的组合来衡量射正射门得分的可能性。比如同一位置同样xG的两脚射门,打在球门死角的xGoT要高于打在球门中间的xGoT。 如射门偏出球门范围,则xGoT为0。
xG衡量的是创造机会的质量,xGoT还考虑了在此机会下射门的质量。
比如浅野拓磨这脚逆转进球,从xG来看只有0.09,可以粗暴地理解为正常情况下100脚射门只能进9个,但因为他选择射向诺伊尔都没想到的上方死角,这记高质量的射门获得了0.59的xGoT,即100脚这个质量的射门会进59球,并最终取得进球。
再来看双方全场的xG统计情况,德国队全场xG高达3.09,射门质量也不错xGoT达到了2.82,但只取得了一个进球,说明日本队门将权田修一神勇发挥,8次扑救将对手的射门一一化解。而日本队1.46的xG通过高质量射门转化成了1.77的xGoT,并最终收获2个进球,说明了他们本场比赛把握机会的能力。
通过比赛场面分析,结合上面的报告分析,再加上xG分析,现在我们可以来尝试复盘一下这场比赛的过程了:
德国队1-2爆冷负于日本队,既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
纸面上双方都是4-2-3-1的阵型,实则弗里克安排的是左后卫前提成左翼卫的非对称3后卫体系,试图用劳姆的冲击力拖垮日本队最具攻击威胁的伊东纯也。这样的战术思路我们在穆里尼奥执教热刺期间对于奥里耶的使用安排上也已见识过。而森保一上半场的安排是大家用脚趾都能想到,只是没想到他会让防守阵型收缩得如此紧凑,并将遭遇线大幅后撤到中场线,比赛自然变成了德国队的半场攻坚演练。可怜的久保建英毫无发挥空间,伊东纯也偶尔的灵光一现也因队友越位功亏一篑。远藤航、板仓滉的出色发挥抑制住了德国队在中路腹地的渗透,更别说身后的权田修一已经把状态激活。而德国队自然也很会阅读场上形势,几次通过边路推进,再进行横向转移,打日本队整体防线的弱侧,一记点球和哈弗茨的越位进球都来自于相同的套路。
半场结束。上半场的比赛是本届世界杯迄今为止第二大xG差距(德国1.68-0.11日本),仅次于法国对澳大利亚(2.16-0.52)。日本队在开场45分钟内只有19%的控球率,在本届世界杯仅次于伊朗对英格兰的控球率(18%)。边骂森保一保守的我开始思考有何变招,若是下半场继续龟缩防守,只会被德国队打穿。换上三苫薰,提高防线高位逼抢,拉出来打对攻是我能想到为数不多的办法。然而万万没想到森保一藏了一手3后卫的大招,这个当年他在广岛三箭执教时熟悉的3-6-1(3-4-3)体系,在近期日本国家队的比赛中仅在少数几场友谊赛打过最后十几分钟。变阵的效果立竿见影,原本日本队较为羸弱的左路,由三苫薰担任翼卫,南野稍微内收成为伪边锋,随时前插接应。而弗里克过早换下表现出色的京多安成为了比赛的转折点。
日本队最终以26.1%的控球率取得了逆转,距离沙特以31%的控球率和同样的比分击败阿根廷仅仅过去了24小时。自从1966年世界杯以来,只有一场世界杯比赛的胜利者控球率比这场更低:四年前,韩国队的26%,他们以2:0战胜的也是德国队。
德国队全场获得3.09的预期进球数xG,这是世界杯第一次有球队超过了3个预期进球但输掉了比赛。而在世界杯历史上有四次一个球队获得至少2.5xG但输掉比赛,其中三次都是德国队。
权田修一8次救险,当之无愧的全场MVP,他将德国队2.82的xGoT化为泡影,用这场比赛的表现打消了人们对其联赛后半程不稳定发挥的疑虑,要知道他所效力的清水心跳本赛季结束后降入了J2联赛。富安建洋有轻伤的情况下,板仓滉顶替首发不负众望,带领防线稳住阵脚。而远藤航则是以完美的数据和场上判断力,证明了这位斯图加特队长作为亚洲第一兽腰的实力,他每次防守、分球、控制节奏都赏心悦目,看他踢球就是一种享受。
2013年,凭借在日本高中全国大会上的出色表现,18岁的浅野拓磨加盟了上一年刚刚首次夺得J联赛冠军的广岛三箭。在球队的前两年,浅野拓磨在很多比赛中都能在最后30分钟替补出场。这位相信浅野天赋,执意要培养他的主教练,正是今天的国家队主教练森保一。2015年,浅野获得J联赛年度最佳新秀。2016年,浅野转会阿森纳,时任阿森纳主教练温格说:“Takuma是一名有才华的年轻前锋,是一名前途无量的球员。” 但因未取得劳工证,只能租借至当时身处德乙的斯图加特。今天他依靠个人能力,将一个只有0.09xG的机会转化成绝杀进球,这一切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评论区
共 2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