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9年的《阿凡达》到2022年的《阿凡达:水之道》,两部电影之间间隔了13年,导演詹姆斯·卡梅隆的续集构想也经历了无数次的调整与修改。不仅仅是从最初的三部曲变为现在的五部曲,13年间,无论是电影市场还是我们身处的社会,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因此我们不禁要思考:现在的观众还能像13年前那样喜欢《阿凡达》吗?还会感叹于新的拍摄技术所带来的革新吗?下面本文将围绕《阿凡达:水之道》中的四个“关键词”做一点粗浅的解析,也许能够解开一些大家看完这部13年后的续集所持有的困惑。
我们知道,“阿凡达(Avatar)”这个词来自梵语中的“天神下凡”,后来衍生出更广泛的“化身”含义,并在计算机时代成为对用户自身在网络中“虚拟形象”的描述。
电影 《阿凡达》 使用这个名字可以说同时引用了它的这三重表意:它既是一种对“东方主义”的向往,也是故事中地球人转变为“纳威人”的方式,同时更是这部作品想要深入探讨“意识与存在”问题的明确所指。
尤其是第三个方面,也正是现今热议的“元宇宙”话题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不仅是早在2009年就已经可以通过一种最为大众的媒介形式来引入和探讨它,包括它在科幻史上的整个发展演变,身为重度爱好者的卡梅隆也是如数家珍。
2018年,卡梅隆就主持了节目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 ,为观众普及科幻小说与电影的发展历程。而再往前6年,卡梅隆还曾撰写过一份长达45页的《阿凡达》创作陈述,用于回应当时一些人对他“抄袭概念”的指责。
在这份陈述中,卡梅隆明确指出了上世纪“意识”类科幻、“赛博朋克”小说和今天统称为“元宇宙”的各种概念对于他创作《阿凡达》的影响。卡梅隆认为所谓的“意识上传”或是“虚拟空间”的概念,对于精通科幻文学的人来说并不新鲜。
卡梅隆列举了五六十年代阿瑟·克拉克、乔治·亨利·史密斯等人的科幻小说为例。事实上,如果继续回顾这段科幻历史,在同时期写下 《黑暗宇宙》(1961)、《十三层空间》(1964) 等经典作品的丹尼尔·F.伽卢耶,正是后来《异次元骇客》(1999)、《黑客帝国》(1999)这类探讨“意识”电影的启迪者。
九十年代的日本动画诸如《攻壳机动队》(1995)、《未麻的部屋》(1997)也讨论着类似的主题。值得一提的是,其中OVA动画《铳梦》(1993)和TV动画 《玲音》(1998) ,前者最终变为卡梅隆监制的电影《阿丽塔:战斗天使》(2019),后者则与《阿凡达:水之道》的角色奇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玲音》里也有称为“NAVI(纳威)”的电脑)。
同时,通过演员西格妮·韦弗自己“扮演”奇莉这个女儿角色,实际上如同前作轮椅上的杰克成为新生阿凡达一样,暗喻戏外《阿凡达》系列采用的全方位“动作/表情捕捉”拍摄技术,现实层面也表达出“技术可以跨越身体限制”的“赛博”主题。
《阿凡达》前作描写了人类与纳威人的沟通、纳威人与潘多拉星球生物的沟通,这些沟通通过“纳威语”、通过纳威人的“辫子”。与之对应,电影团队邀请专家打造完整的“纳威语”体系和纳威部落的生态系统,这些都成为科幻迷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关于幻想作品中的人造语言体系,可以追溯到J. R. R. 托尔金的《魔戒》系列(1954-1955)。事实上《阿凡达》系列也是紧跟彼得·杰克逊 《指环王》三部曲(2001-2003) 的步伐,要打造“科幻”这一类型的电影史诗。“语言壁垒”往往象征着文明之间无法进行平等对话,故事进而通过随之而来的文明冲突营造出史诗感。
在著名的《星际迷航/星际旅行》系列(1966-)里有人造语言“克林贡语”。克林贡人是骁勇善战的太空族群,但以军事力量为主体的他们却有着高度发达的文学传统。“克林贡语”实际上与人们对“克林贡人”的第一印象截然相反,是一种非常优雅的文学语言。
日本“星云赏”获奖小说 《星界的纹章》(1996) 中则有适应太空生存的改造人族群“亚维”,拥有语言学背景的作者森冈浩之为他们构建了相对应的“亚维语”。“亚维语”实际上是由古代日语变化而来,也暗示着“亚维”与人类的同源,而作品也围绕着他们之间的观念冲突展开。
特德·姜的科幻中篇《你一生的故事》(1998)与其改编电影 《降临》(2016) 描述了人类与外星文明“七肢桶”的交流过程。“七肢桶”的语言有着非线性的特征,可以同时描述出过去与未来。实际上语言在非常大的程度上影响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
有趣的是,无论是克林贡人还是七肢桶,他们在视觉呈现上都选择了海洋生物:蝠鲼和章鱼。这就回到《阿凡达:水之道》上。《阿凡达:水之道》的“交流”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纳威语,还有通过故事与歌曲与海洋生物“图鲲”传递情感,以及海洋部落的水中手语、包括洛阿克和“图鲲”帕亚坎的手语交流等等。
另一方面,同是纳威人但生活在不同地方的族群使用着类似但又有所区别的纳威语;重生的迈尔斯上校在电影中的纳威语不断进步;人类孩子“蜘蛛”会一口流利的纳威语;杰克一家则以英语作为交流的主要语言。这些都是体现每个人物“价值观”变化的细节。
作为《阿凡达:水之道》事实上的主角,洛阿克在与被放逐的“图鲲”帕亚坎接触的过程中,获得精神上的共鸣,相互理解,也习得了本片中最重要的能力——“水之道”,亦即 “呼吸之道” 。
卡梅隆提到过斯坦尼斯瓦夫·莱姆《索拉里斯星》(1961)中的“星球意识”对《阿凡达》里潘多拉星球概念的影响。实际上《阿凡达》受六十年代“科幻新浪潮”的影响颇深,他没有提及的另外两位代表作家——布赖恩·W.奥尔迪斯(《地球的漫长午后》,1962)、弗兰克·赫伯特(《沙丘》,1965)也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阿凡达》的创作。
在 《地球的漫长午后》 里,由于地球停止自转,世界变成了植物的天地,人类几乎以一种“退化”的原始状态进行生存,而奇异的生物也遍布各地,构成了非常独特且自成体系的自然环境。这与《阿凡达》中邀请大量艺术家、生态学家为潘多拉星球打造的生态有非常多异曲同工之处。
潘多拉星是三恒星系统中其中一颗太阳的卫星,这又与奥尔迪斯非常善于以特殊的天体运行系统构建科幻世界观十分相像。奥尔迪斯后来的史诗三部曲 《海利科尼亚》 (1982-1985)同样以构建多恒星系统展开。并且,在植物星球上建立的母系氏族社会也是这几者的另一个共同点。
至于《沙丘》的影响,到《阿凡达:水之道》中似乎变得更加明确。赫伯特的沙丘世界基于当时的“东方主义”思潮和“水利专制统治”理论(包括直至今天也未能解决的能源争端问题),沙丘星球、香料网络、姐妹会组织和巨型沙虫,共同构建了整套沙丘生态系统。
在《阿凡达:水之道》里,我们完全可以找到每一个《沙丘》要素的对应:离开丛林逐渐展现出全貌的潘多拉星球、人类争抢的延寿精华、各式各样纳威仪式、巨大的海洋生物图鲲。而卡梅隆似乎就要把与图鲲建立联系的纳威男孩洛阿克设定为保罗一样的“救世主”角色。
现在已经公布的《阿凡达4》副标题是“The Tulkun Rider(图鲲骑士)”,显然是如同《沙丘》中驾驭沙虫的能力。卡梅隆也提到过《阿凡达》会是如同 《教父》三部曲(1972-1990) 一样的家族传承故事。如果未来的续集真是如同《沙丘》一般的展开,那不妨可以期待与“正牌”《沙丘》(2021-)的正面对抗,后者的理想形式也是打造一套三部曲电影。
一些影迷可能也注意到了卡梅隆对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除了《教父》之外的致敬:在火光与黑暗之中,从水中探出头来张望危机四伏的环境——来自 《现代启示录》(1979) 的经典场景。其实这也侧面体现《阿凡达》系列对冷战以及后冷战时代美国军事行为的批判之意。
其实就在《现代启示录》上映的前一年,卡梅隆曾经因为受《沙丘》和《星球大战》(1977)影响拍摄过一部科幻短片《克赛诺起源》(1978)。这不仅是卡梅隆的第一部影像作品,同时这个短片也是他之后创作所有科幻电影的“原点”。
相比“水之道”(The Way of Water),似乎 “Tulku” ——藏语中的“活佛转世”更能对应“Avatar”这一前作标题。在《阿凡达:水之道》中,生与死、轮回与转世的概念其实十分突出。在“Tulku”一词的文化语境里,死亡便是伴随着另一处生命的新生。
《阿凡达:水之道》以纳提莉怀有身孕拉弓射箭、杰克·萨利的大儿子出生为始,以他为救人类孩子“蜘蛛”而死、回归大海“母体”、纳提莉杰克夫妇接纳“蜘蛛”为终;前作反派迈尔斯上校死亡、转变为“阿凡达”重生;前作格蕾丝博士转换失败“死亡”、神秘的女儿奇莉诞生。诸如此类。
即便是对《阿凡达:水之道》里的“家族”剧情不感兴趣的观众,也必定不能否定电影所带来的长达三小时的震撼特效。而其中给人最为印象深刻的也正是三种在海洋部落里全新登场的特殊生物,由小到大分别是: 伊鲁(Ilu)、滑翅鱼(Skimwing)、图鲲(Tulkun)。
这三种生物显然对应的原型就是海豚、燕鳐、鲸鱼。稍微偏离一点话题,就在前不久逝世的“星球盖娅”理论创始人詹姆斯·洛夫洛克,就非常能代表七十年代的某种“环保主义”思潮。这种思潮也体现在不少当时的科幻作品里。
例如在1977年约翰·瓦利的 《蛇夫座热线》 中,外星入侵者要从人类手中保护地球真正的“智慧生命”——海豚和鲸。大卫·布林代表作《提升之战》前三部曲(1980-1987)中的海豚也被“提升”成为智慧种族。
1982年艾萨克·阿西莫夫的《基地边缘》和前面提到的《海利科尼亚》三部曲都不约而同地引入“星球盖娅”的概念。1986年的电影《星际旅行4:抢救未来》则是通过拯救鲸鱼拯救人类。
在其他领域还有更多的例子,无论如何,这些智慧海洋生物和星球生命体成为了彼时“环保主义”的一种象征,而这种精神也被继承到卡梅隆的《阿凡达》系列中。作为知名“深海探险家”的詹姆斯·卡梅隆对海洋可谓是了如指掌,就在去年他还和格蕾丝博士/奇莉的饰演者西格妮·韦弗为纪录片 《鲸鱼的秘密》 担任解说。
《阿凡达:水之道》中的“图鲲”,在设定上它同样是具有高度智慧、甚至是具有复杂语言的物种。“图鲲”在名字上则是组合了前面所说的“Tulku”一词和中国神话中的“鲲(Kun)”。居住在海洋部落的纳威人会与“图鲲”建立情感连接,分享相互之间的故事与歌曲。
回到最开始的问题, 卡梅隆究竟想通过《阿凡达:水之道》讲述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从本文提及的四个关键词分析出发,似乎就有了一个从第一部(化身:Avatar)到第二部(转世:Tulku)的推进:摆脱人类躯体的枷锁——改变决定思维的语言——守护具有“生命”的星球——面对并非“永别”的死亡。
我们可以看到杰克、格蕾丝博士、迈尔斯上校如何成为一名真正意义上的“纳威人”。人类怎么才能摆脱那些迂腐的“价值观”和“家庭观”呢?又要怎么才能摆脱对外星天然的“殖民”和“开发”思想呢?其实正是通过改变自己使用的语言、学会与所在的星球“同呼吸”,以及直面对纳威人来说象征着轮回新生的“死亡”来完成。
电影里有一处闲笔,当来自丛林部落的杰克一家开始学习如何驯服海洋生物们的时候,粗暴冲动、急功近利的“男子组”纷纷以失败告终,而懂得与生物们沟通交流、循序渐进的“女子组”,则顺利骑上“伊鲁”,率先习得在海洋部落生活的秘诀。
在影片最后,卡梅隆致敬自己 《泰坦尼克号》(1997) 的沉船戏,其实也是对“过去”的一种告别。卡梅隆表示,作为一个狂野、激素爆棚的年轻男性会去冒各种险,但这是一种毒素,它需要慢慢地从身体里排出去。杰克的军人信念、奈蒂莉的杀戮之心,只会让他们被困大船。而洛阿克教会杰克“呼吸之道”,奇莉带领奈蒂莉掌握“水之道”,建立真正的连结,所有人才都能够逃出生天。
《阿凡达:水之道》还想回答一个关于电影未来的问题: 数字拍摄、3D影像、高帧率画面、动作/表情捕捉、虚拟拍摄等等,究竟谁能在今后的业界里脱颖而出呢?好莱坞也有像克里斯托弗·诺兰这样的大导演,还在坚持可以说是完全相反方向的“2D +全胶片+全实拍”(例如《敦刻尔克》《信条》《奥本海默》),那么观众最终又会选择谁呢?
无论如何,《阿凡达:水之道》并不是卡梅隆提交的完整答卷,本文究竟是管中窥豹,还是过度解读,依然需要等待《阿凡达3》乃至整套五部曲的最终呈现。只不过到那个时候,定义电影未来的或许也已经另有其人,总之作为普通的影迷,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评论区
共 1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