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在充满瘟疫和战争的年代,视听艺术必然会显得羸弱不堪。构建影像美学的大部分手段,在磅礴纷乱的现实面前无所适从,所有的节奏与调度也就失去了动机和目的。这并非方法论的错误,而是因为绝大多数影像生产开始拒绝提供批判与映射,摄影机变得越来越胆怯,惧怕揭开每一层现实的假象。虚拟图形技术也变得越来越保守,本应缤纷多彩的想象力,最终在制度、资本与数据的夹缝间落荒而逃。
过去一年,我难以在影像中感受曾经的透彻与充实,更遑论寻觅到什么纯粹的生命冲动——亦或者我已对这一套美学方法论完全麻木了。无论如何,这种感受力上的困境令我无奈、疲倦。我想,这就是静默时代的审慎魅力吧:人们陷入到布努埃尔式的滑稽和哀怨之中,兜兜转转也很难完成聚餐,只能在肃静的私人空间中,用所谓的电子榨菜让内心昏默。不仅如此,我们还会发觉那些屏幕里被注视的对象,都在试图拥抱一种小心谨慎、介于贪婪和压抑之间的姿态。更悲哀的是,当这种美学照映到审美主体身上时,甚至会得到赞扬和歌颂。
绝妙的比喻不复存在,精彩的争议被人鄙弃。在舒适区里炫耀道德的自恋与惰性,反而被奉为最珍贵的创作。高速叙事搅散着人们的思想,严肃的反思、别异的理念、以及深刻的自我剖析沦为表达的反义词,只有“抽象”的涵义在曲解中被互联网重组加固,成为无伤大雅的冒犯与调侃。影像的语意不断被消解,蒙太奇也被活埋在巨量的标签之下,世界在拍摄中被塑造成极致的刻板,奇观的堆聚使感受力彻底异化。仅仅是对表象的轻浅概括,便足以令人为之狂欢,人们沦陷于虚妄的分数崇拜中。
饶是如此,当我本能地回顾过去一年的影像体验,试图打捞一些记忆碎片时,还是发现了一些逆势而为、努力探索视听与叙事本质的杰作。即便如此,常用的“十佳”不足以描述这种唯象式结论,所以,这将是一篇容纳了16部作品的总结性回顾,它们共同拼凑了2022年那些令我难忘的影像时刻,推动着我不断思考人与媒介复杂矛盾的关系。
此外,这些作品的纳入,还都有一个共同的原点,这就是对“个体即主体”的强调。如果你恰好了解阿尔都塞,那么就能意识到,这句话如何证明了那些还在坚持的作者们,在面对意识形态漩涡时所进行的微弱抵抗。也许正是这一共性,让这16部作品在滞重阴鸷的现实面前,多少闪现出了非同一般的美妙气韵。
恐怖电影是所有类型里最特殊的存在,它是唯一以主观情绪为名称的类型,而且还是一种负面情绪。恐怖感往往也意味着惊悚感。战争片必然聚焦在战场与参战者身上,犯罪片一定会讲述犯罪事件,动作片展示的是动作的奇观,爱情片里至少会有一对角色发生关系,喜剧的特征就是努力制造笑料……相对于这些清晰明确的类型格式,恐怖片看起来有些暧昧不明,恐怖感的来源也五花八门,可以是灵异鬼怪,可以是连环杀手,也可以纯粹是角色内心的幻觉。而恐惧作为一种日常生活中的负面情绪,如何通过视听手段将其转化为观影快感,也是独有的创作难题。
所以,许多电影更乐于将恐怖/惊悚作为一种装点元素,插入到叙事的某个阶段,而非把影片的整体基调框定在恐怖类型中。恐怖电影因其较为宽泛的定位,也让它相比其他类型片,作品质量的上下限差距更大,虽然这保证了恐怖片持续充沛的生产力,令其成为投资回报比最高的一种商业类型,但也使之难以出现如《闪灵》这样公认的经典作品。同时,恐怖片面临着如喜剧片一样的观众心理学难题,即人们见识到更多作品后,感受恐惧的阈值就会很快拉高,曾经奏效的那些惊吓手段,如今可能已变得廉价过时。这一方面促使作者们需要不断革新手法,另一方面也让许多作品在对观众的精神交锋中败下阵来,导致当下大部分恐怖片的口碑都在中下游徘徊。因此,恐怖电影对创新的要求比其他类型片高得多,也成为了类型创作的前沿实验基地,只不过大多数尝试均已失败告终。
然而,2022年是恐怖电影爆发的一年,多部恐怖/惊悚片冲出类型圈层,曝光在主流视野之中:极具新怪谈风格的《男人》,构建室内反转的《野蛮人》,剑走偏锋的“密室惊悚片”《坠落》,黄暴复古风的《X》及其前传《珀尔》,仿效沉缓艺术片节奏的《新鲜》与《孵化》,尽显老派却失去灵魂的《月光光心慌慌:完结篇》,台湾剥削电影的巅峰《哭悲》,还有备受期待的柯式肉体恐怖新作《未来罪行》,以及试图让老树开出新花的《铁血战士:猎物》等等。哪怕这些作品良莠不齐,但就其多样性和勇于探索尝试的精神而言,恐怖片无疑是去年所有类型电影里表现最努力的那个。在这一批作品之中,有两部影片留下了难忘的影像体验和媒介思索。
台湾导演柯孟融的《咒》成为我的年度惊喜,在此之前他的导演履历基本上惨不忍睹。但是《咒》却拥有较为严谨的灵异设定和对伪纪录片风格的有益尝试,且原创性极高。伪纪录片发展到现在,关于摄影机的在场动机以及主体的逻辑问题,一直是难以解决的症结。而柯孟融交出的答卷,是设定了一个不可捉摸的主体和明暗交错的文本结构。从这个角度来说,《咒》似乎也可被视为一部后设电影,这个设定也赋予影片一个巨大的、贯穿始终的叙述性诡计,并且有效地与观众产生了强烈互动。虽然影片存在着时空转换节奏等值得推敲的地方,但它仍然是《双瞳》之后我看过最出色的台湾恐怖片。
影片包含了两个故事,或者说两个谜团,表面是女主角李若男拯救女儿的过程,内里还埋藏了一个影片如何被制作完成的潜文本。哪怕不管第二层潜文本,光是第一个故事便已足够精彩,我们通过片中各个时期主观视点的拼凑,能流畅地读懂这样一个由无知、愚蠢和误会所引发的灵异悲剧。而在视听设计上,电影也进行了一定的巧思,利用视觉错误和视觉暂留去引导观众心理,这些小把戏并不新鲜,但在片中运用得巧妙到位,对地方宗教和民俗学等文化元素的嫁接也非常流畅自然。虚构的大黑佛母,也许是多年来原创性和完整度最高的邪神。最后揭晓其面容时也不落俗套,带给我极大的惊喜。实际上,伪纪录片的风格天然能连带出媒介的欺骗属性,《咒》在表层故事之下,便是这样一个巨大的骗局(或者说是诅咒)。在这里,通过柯孟融对观众心理的精细操纵,媒介强大的意识形态作用被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会让人猛地意识到,每一次观影都伴随着主体从个体中被剥离的“危险”。
而乔丹·皮尔的《不》,通过“奇观”这个关键词,在“媒介的意识形态”这一主题上走的更彻底,也更充分。某种程度上来说,《不》甚至可以称作“媒介恐怖片”。在此之前,我对乔丹·皮尔的作品不是很感冒,但这部电影修正了乔丹过往刻意生硬的文本结构,以及对主题过于急切的宣泄性表达。这部作品沉稳、诡异,拥有巨大的美学能量和丰富的解读空间。大量的符号和意象全部有迹可循,不再是刻意为之的空中楼阁,同时还贡献了许多值得回味的全景段落。这一次,乔丹的种族命题退居二线,把对媒介本身的讽刺和反思提到了主要位置,也许这就是他得以解放创作的关键吧。
《不》也是一部高级的迷影之作,从数字摄影回溯到胶片摄影,从胶片摄影回溯到照相,从迈布里奇(阿利斯泰尔·E·海伍德)的马到OJ的马,一切都指向影像的原教旨。有趣的是,乔丹·皮尔的迷影,似乎更多是对影像本质属性的批判与质疑。故事一开始便将影像与动物联系在一起,无论是OJ的马,还是另一个时空里爆杀人类的黑猩猩,以及最后颇有克苏鲁味道的巨大飞天生物,全部可以看作是影像媒介的具象化再现。这些喻体彼此呼应,共同呼唤出了媒介的威权,及其带给审美主体的不可逆的意识形态压迫。而媒介对人最有效的压迫方法,就是制造奇观,这也是影片真正想展现的恐怖。所以,《不》阐述的其实是人与奇观的对抗,强调的是媒介的“奇观之害”。当人们直视奇观后,就会发狂甚至死亡,这是对影像的凝视和媒介剥离主体的夸张比喻。
第一层比喻,是史蒂文·元扮演的瑞奇,他代表着我们大多数人,对影像奇观无时无刻保持着凝视,不由自主地被吸引。我们以为影像是由我们发明创造的,其实反而是影像在驯化着我们,在影响着人类对生命和周遭一切的认知方式,重塑着观者的人格,以至最终吞噬掉观众的身体(身份),正如飞天怪物吞噬掉居民那样。只是OJ作为驯马世家,可以偶然对此产生直觉性认知,拒绝直视奇观从而幸免于难。而黑猩猩戈迪身上体现的第二层比喻,便是古典电影理论强调的“影像对现实的复原”:剧组驯化戈迪,本质上是将其异化,但在摄影机面前,戈迪被影像复原成本来的样子,大开杀戒。这个支线剧情,表达的是影像从未直接反应过现实,却能比现实提供更原始的真相,对于猩猩戈迪来说,残暴便是其原始真相。而当我们领略了影片所有的修辞之后,再回过头看开场的推镜,怪物内部的四方空间放映着那段著名的活动照相,其主旨也就不言而喻了。
当然,实际情况是,并非所有的影像奇观都“有害”。《火山挚恋》就通过克拉夫特夫妇真实的纪录镜头,让我们近距离领略到了奇观的魅力,这是媒介意识形态一种正向的书写方式——捕捉现实世界中的瑰丽奇景。卡缇娅和莫里斯夫妇生前为世人留下了数不尽的影像资料。这是他们生命的结晶,也是后世创作者们的宝贵财产。电影无需任何装点,单就重新修复并组接火山夫妇的拍摄素材,便已形成了充足的影像张力。仅仅是这些红浪爆发、熔岩涌动的地球奇观,便足够令人震撼,当黑色与亮红色交织的熔融物质在银幕上缓慢蠕动时,那种难以名状的、甚至令人感到恐慌的美感,是任何虚拟特效都无法比肩的极致体验。
这部电影也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火山挚恋》的作者性,并不是来自影片导演,而是来自影片的被摄对象,也就是说素材本身极大地超越了创作本身,影片自身的表达被淹没在了雄伟浪漫的自然奇观之下。这部纪录片是当之无愧的大地史诗,在捕捉到如此丰富的火山景象之时,夫妇俩的故事反而消隐在镜头之外。或者说,这些影像本就体现着地球脉动的伟大,与人类活动的渺小,克拉夫特夫妇作为大自然的记录者和研究者,似乎在她面前太过无足轻重。无论如何,这是真正的奇观电影,唯有“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可以形容。
然而,对于克拉夫特夫妇的传奇,一部纯以景观见长的纪录片是不够的。几乎与《火山挚恋》背靠背出现的另一部同题材电影,出自著名导演沃纳·赫尔佐格之手。《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将镜头更多聚焦到了克拉夫特夫妇在贪恋火山的人生经历中,二人精神状态的逐渐变化,更像是生命的挽歌。赫尔佐格对素材的重组思路比《火山挚恋》更加高级,唯一令我不满的是全部裁减了画幅。显而易见,《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又是一部标准的赫尔佐格式纪录片:平稳淡定的赫尔佐格式旁白,对被摄对象完整的体认,将自我精神世界投射其中的剪辑方法,似乎都是对《灰熊人》《快乐的人们》等作品的呼应。也许因为他自己也拍过苏弗雷火山,我们能轻易感受到出赫尔佐格全情投入到了夫妇创造的影像中,与他们完整共情了。
如果说《火山挚恋》描述一种宏伟奇观下的火热情感,夫妇多有精神图腾的意味,那么赫尔佐格就把他们重新还原成了人——情感需要人格的包裹方能绵延。于是,赫尔佐格强烈的作者自觉性得以彰显,他标志性地讲述着镜头背后的人,讲述着影像如何被拍摄,讲述着创作意图的演进。赫尔佐格将之解读成科学家-电影人-艺术家的转变,最终回归到朴素的人性之爱,恰似与再现-语意-艺术形成对仗。镜头中频繁在夫妇二人身后出现的,是一路陪伴的同伴、受灾的村民和无家可归的动物。这时,对火山的狂热退居次位,对渺小生命的关怀重新成为主题。虽然两部片素材大体类似,但剪辑方式的不同,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解读和立意。两部制作层面没有交集的影片,合力还原了克拉夫特夫妇的精神世界。一部歌颂自然奇景的绚丽伟大和令人痴迷之处,另一部侧重于崇高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慨叹。
影像的存在,给予人类直接摄取记忆的可能性。近年来,许多导演开始用电影回忆人生,有些是直接复刻自己的经历,有些是把经历转译到另一个虚构故事之中。在观看《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之前,我以为理查德·林克莱特只是跟风做了又一部陈词滥调的影像回忆录。然而影片出奇优秀的质量,使之成为我去年最大的意外收获。林克莱特复用了16年前做《黑暗扫描仪》的真人转绘手法,给影片蒙上了一层迷离多彩的氛围,似乎在暗示这些回忆亦真亦幻,早就经过了美好的心理包装。果然,电影所描述的童年故事,贯穿始终的是小男孩斯坦对登月的极致想象。
《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是一次对生活美学的高级怀旧。林克莱特用这种介于真实和二次元之间的动画风格,强调了电影创作者的初衷: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并将这种观察转移成影像的趣味。影片既是一部私人童年回忆,也是六十年代的美国文化切片,许多社会生活的细节都抓的很精准。因冷战政治而起的太空竞赛,下沉到普通人身上,便成了一个个美好的太空梦。但长时间充斥其中的,仍是柴米油盐和扭伤的胳膊。这种宏大叙事下的个体关照,即便不与导演身处同一国度,也能产生深深的共鸣,如一家七口围坐沙发上看登月直播,像极了国人当年看女排决赛的集体记忆。而六十年代又是一个混乱而精彩的高光时代,那时有非凡的电影,有纵情的摇滚,有肆意的激情,也有血腥的战争,冰冷的罪恶和惊人的丑闻。那时每一道颜色都如此透彻,叛逆与秩序、自由与规训都是如此生机勃勃,林克莱特精准洞察了所有这一切。
夏洛特·威尔斯的回忆更加私人,这是关于她与父亲的最后一次度假。《晒后假日》是去年最为惊艳的处女作,在巨大的主观镜头中,苏菲潜意识地印刻出了一个掩藏悲伤的父亲。在阳光与海水之中,我们通过充满颗粒的手持DV和父女漫不经心的对话,察觉到了一颗残缺的灵魂如何努力保持笑容。到最后,回忆越来越破碎,视点越来越松散,那段想象的舞池最终将父亲的背影和成年苏菲连接到一起,一种巨大的情绪被浇灌在宛若太平间的走廊里,这是私人影像作者性与观众形成链接的典型标志。
影片的视点没有局限在苏菲一人身上,偶尔会跳到父亲那里,因此,这不是常规的回忆体叙事。它暗示着电影的叙述者同样掺杂着一些想象,而这些想象的原点,就是DV里保留下来的素材片段。整部电影没有什么巨大的情绪爆发或者情节上明显的转折,但在波澜不惊的叙事中,一个孤独的、有自毁倾向的父亲,和一个天真开朗、却对父亲内心毫无察觉的女儿,均被刻画得极其真实生动。《晒后假日》里那些足以让故事变得剧烈饱和的情感,都被隐藏在了有意无意的对白和特写之中,这种“去情节化”的处理体现出了导演美学的分寸。
“记忆”在《杨之后》里,又显现出另一种所指。郭共达在这部几乎没有科幻质感的科幻电影中,通过人物、叙事和包罗万象的文化要素,道出了某种对生命哲学的态度,也让作品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电影。一个人种齐全的家庭,一场针对机器人的哀思追忆,被纳入到极具美感的表达方式中。影片内敛,伤感,优雅,用干净的视听语言去阐述繁乱的记忆,叙述者似乎并不在意杨作为人工智能方面的特征,但对白又将他的机器性表现的很到位。
电影的一切都安静而有力:如林中星辰般的神经记忆网络,人类与机器人对话中微妙的悖论感,融合东西方双重视角的中华文化描述,所有的台词和行动都存在着细微的冲突,又是如此迷人。博物馆中大提琴拉响的《盛夏的果实》,以及回忆中恰到好处的台词复读,都体现出了极佳的分寸感。于是这样一个未来景观的构建,还有叙事中故意的间离,似乎也就不会让如此多元的家庭显得过于突兀,甚至有了些调侃的味道。同样是包装了科幻外衣的家庭题材,相比那部聒噪过火的爆款影片,同属A24的《杨之后》在画幅变换中,氤氲出了一个有着无限表意深度的“你一生的故事”,让我更能沉淀情感,回味无穷。
罗德里戈·加西亚在典型的美国题材中搜刮出了些许新意。《雷蒙德和雷》令人着迷的地方自然是伊万和伊桑浑然天成的对手戏,以及新美国独立电影那种老道流畅的叙述。一个简单的埋葬父亲的故事,在出色的表演和台词文本中,迸发出了最大的张力。题材虽有些老套,但很舒服惬意,这就是那种可以放下一切技术审视甚至是美学评判,不用考虑什么镜头语言或者作者性,直接很流畅就吸收完的家庭片(略带一些狗血),这是电影作为叙事艺术朴素而美好的一面。
影片发生的场景相当简单,却在兄弟俩不断追忆糟糕的父亲与悲惨的童年过程中,擦出许多叙事和主题上的火花。一些超越日常的桥段也很有意思,如尸体在棺材里的奇怪姿势,以及性格迥异的兄弟二人,却用更符合对方的方式向父亲做出“最后的送别”,这些都很自然地将情绪推向了高潮。而雷蒙德和雷在面对跟父亲有关的几个女人,以及结局的不同走向中,也彻底构建完成了各自的人物。事已至此,他们跟父亲在精神上有没有和解早已无关紧要,至于那封是否拿错的信,也揭示出了生活本身的暧昧和不确定性。
在《绝命毒师》完结后,有谁能想到其衍生剧《风骚律师》经过六季的耕耘,无论在视听语言还是叙事文本层面,几乎超越了本体。而去年的最终季,也给这部伟大的剧集画下完美句点。在我看来,“毒师宇宙”早就可以比肩《黑道家族》《火线》这样的前辈。它有着别人模仿不来的高度风格化影像,也构建起了如齿轮般严丝合缝的人物关系。每一次运镜、转场与景别切换,几乎都是深思熟虑的产物。叙事被精确控制在主旨范围之内,毒枭与律师的双线并行,为剧集提供了充足的呼应与语意。索尔·古德曼用13集的篇幅,在庞大的闭环结构中完成了一场精彩的谢幕演出,也让这个人物的所有精神内涵完整展现在观众面前。
如果说电视剧是21世纪的长篇小说,那么《风骚律师》就是最好的印证。它的文学性不仅蕴含于台词中,更是体现在吉米和金停车场抽烟的距离与光线中,体现在吉米远望哥哥一头栽倒在复印店的复杂神情中,体现在吉米和金手指比枪的呼应、以及数次靠着墙吸烟的场景中,体现在纳乔焦虑时的眼神、麦克慵懒又坚毅的形态、以及古斯塔沃小心谨慎的行动中,体现在各种戏剧性角度的摄影,以及做泡芙的黑白特写中。或许用何种文字去褒奖《风骚律师》,都很难概括它的精髓——这是完全属于影像的“文学”,每一次主题曲的戛然而止,都预示着新一段延绵不绝的美学韵律。
如果说《风骚律师》的精髓是文本、戏剧性视角和镜头组接的调度,那么《雅典娜》的杰出之处,就是长镜头内的现场蒙太奇调度。法国电影里的社会运动基因,在罗曼·加夫拉斯手中再次得到释放。即便有着同样浓厚的政治批判,但他的视听语言极大区别于著名导演——他的父亲——科斯塔·加夫拉斯。相比于《悲惨世界》,《雅典娜》在风格上其实更接近《开战》,后者是我极力推崇的一部社运电影。影片由数个长镜头拼接而成,从一开始便拉满了视觉表现力。
从表达方式上,《雅典娜》可以说是法国革命主义的历史基因、电影作者论和法国浪漫主义三者结合的产物。从美学风格上,则是现实主义和类型娱乐融合后的硕果。手持摄影揭示出一种不安的随机性,视点切换的时机也非常优秀。暴力机关和狂怒民众两方的阐述均张弛有度,也没有规避双方各有的盲目和局限性。我承认当阿卜杜勒失控后,文本有些松懈,几乎丧失了法国电影一直以来重文本的传统。但结尾明确了冲突真正的导火索,其实对于政治惊悚片的表达而言,反而是个亮点,揭示出了社会情绪的副作用和社会矛盾的不可调和性。面对全面爆发的社会运动,摄影机有序地捕捉和调度,完美地控制着节奏,高压并失控的极端情绪,自然而然通过情境蔓延到观众心中。
同样作为法国电影,《跟我走吧》显现的是另一个面向,通过平民话语体系与世俗生活体验,人物塑造的草根化、丑角化,以及误会与巧合的叙事技巧,极大地发扬了法式滑稽剧的魅力。通过戏谑的文本和对人物视点的紧密捕捉,开创性地将恐怖主义与性喜剧结合到一起,《跟我走吧》阐述的是法国如何在各种政治和社会因素下,导致个体情感的阻滞和裂变。影片通过大量的中近景景深镜头,渲染出一种空洞冰冷的氛围,而人物却都有着各自强烈的欲望和目的,这种反差为影片注入了值得回味的语意。
《跟我走吧》的巧妙之处还在于边缘意识形态的交锋。在滑稽戏的框架内,吉罗迪撷取种种世俗现象,用通俗的情节架构,故意规避了所有常规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精英文化话语立场,目的是更纯粹的表达讽刺与批判。而电影又是以人物为驱动的,我们跟随典型草根化塑造的男主角,追寻着总也无法完成的性爱,共享着对穆斯林流浪汉萨利姆的矛盾心理,从而体认到情境强加给个体的无力与笨拙。最后,影片也不忘肯定社区体系对个体的帮助与守护。
云里雾里的《月球时代白日梦》,通过眼花缭乱、色彩斑斓的意识流蒙太奇,成功劝退了许多对大卫·鲍伊感兴趣的路人观众。但是,如果你能耐心地看下去,就不难发现它有着明确的叙述脉络,而且这个脉络的能指,完全贴合大卫·鲍伊的心态演变。与《火山挚恋》类似,影片全部是鲍伊生前影像的重组,中间穿插了许多配合歌曲的万花筒特效。《月球时代白日梦》与其说是纪录片、或者是针对鲍伊生平的回溯(实际上主线结构确实如此),不如说它是一部用先锋手法包装的论文电影,是一场极尽花哨之能事的视听狂欢。之所以采取这种形式,是因为影片试图从本体出发,直接探究鲍伊的艺术世界。
整部影片遵循总分结构,从一个简短的关于鲍伊一生的闪回,逐渐过渡到剖析他从华丽摇滚时期,到美国时期、柏林时期等等,基本按照鲍伊不同阶段的创作理念去阐述,论述部分完全引用自鲍伊各个时期的原话。因此,影片本身是对鲍伊内心变化的模仿,它并不言之无物,反而充斥着大量让观众深入人物的切口。影片基本上完全聚焦在鲍伊一个人身上,只因他的创作就是如此封闭而自我。唯一的外部角色,是当完兵后精神分裂的同父异母的哥哥泰瑞,他对鲍伊一生的影响都很重要。鲍伊显然是一个通才,但也有着自身的局限,而电影试图囊括他的所有才华,于是显得有些冗长。影片的剪辑风格繁乱、散漫且跳跃,内里却又有着一致性,暗合了他一生中多变的创作风格。如果未来要拍一部鲍伊的传记片,最好的主演一定是蒂尔达·斯文顿。
弥漫着诗意般乡愁的家庭电影《乘船而去》,是去年大陆电影中最打动我的一部。仅凭“抓住生活的细节”这一点,就已经能被称为佳作。平实的镜头语言中流淌着汹涌的情感,对人物情绪的处理让影片的叙事丰富且具有张力。葛兆美、徐丹和吴洲凯的表演,也为影片增色不少。
《乘船而去》所描述的亲情关系,是万千中国家庭的写照。电影非常注重叙境音的营造,同时大量的遮罩镜头也表现了人物困顿焦虑的内心。一场绝症迫使这个家庭再次聚拢到一起,隐约的矛盾和不解开始在内部滋生。城市与乡村、传统与现代、中产与底层、回家的人与未归的人……所有的对照都指向那永远化解不开的血脉。
同样是家庭题材的《阿尔卡拉斯》将视点扩散到一个更为庞大的家族,非职业演员成为了这部电影的灵魂。卡拉·西蒙选择的自然主义摄影方案,为我们带来清新舒缓的观影体验。与《乘船而去》一样,电影用大量的叙境环境音去表现乡间生活。摄影机全方位地捕捉一家人的日常:重复的乡间劳作,孩子们在田野中玩耍,偶尔进城的纵情享乐,还有落日后的一瓶酒与一支烟。
然而在此之外,影片从一开始便告知我们这家人所面临的危机,新兴产业的强势入侵,就像一场缓慢的倒计时,提醒着我们这是一个关于脱离与缅怀的哀伤往事。散文电影,诗性电影,浪漫主义……我们可以把所有名词套在这部作品身上,但任何词汇都不能概括它所蕴含的情绪脉动。这是一部优雅从容的作品,朴实的镜头反而揭示出了更多的语意。
《亲密》则是关于“亲近”与“疏远”的对照。出色的剧作善于用反义词去表达主题目的,这部电影便通过大篇幅地描写“失去”,阐释亲密关系中的美好之处。为此,德霍特让场景隐遁在面孔之外,用紧凑的景别聚焦里奥的内在情绪,同时也是逼迫我们与里奥形成暂时的亲密关系,这是观众与人物的纽带。
镜头跟着里奥在冰球队、新朋友家、农田与学校、家人和拉米父母之间游移,揭示其内心的缺失。里奥没有立刻外化这种巨大的悲伤,我们却能时刻感受到他的悔恨、愤怒与痛苦。这种延绵的力量贯穿在影片后半段。他奔跑的背影与时不时注视摄影机的脸庞,足以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真切的力量。德霍特自《女孩》之后更近一步,融合了当代欧洲艺术电影(《索尔之子》《阿黛尔的生活》等)的大特写技法,为文本注入独特的节奏与弧光。
同样真切的,还有《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这是一场两个身体与灵魂的相互碰撞,也是过去一年我所看到的最合理的女性主义表达。整部影片几乎都发生在小小的酒店房间中,这很容易让它显得过于舞台化,失去电影感。但是苏菲·海德通过精确的室内调度,以及更符合电影叙事节奏的巧妙剧作,避免了这种情况的发生。
人物设置是影片成功的一半。艾玛·汤普森饰演的南茜,已经拥有了一定的社会地位,却从来没体验过性高潮。她有着非常强的自主性,但性格上又因紧张而会变得絮叨、本能地去评判他人,遵循着许多教条。而里奥作为一名极其帅气的男性,性格开朗,谈吐得体,具有绅士风度,并充满性魅力,但同时他又是被社会歧视的性工作者(南茜初次见面便开始评判他)。他看似比南茜的社会地位低,却更善言谈,三观极正,有着极高的修养,并且热爱自己的工作,享受与各种女性客户的快感,精神上无疑比南茜自由得多。
正是这样的反差关系,才真正凸显了女性的压抑与困境,比那些直白讲述女性弱势的文本要更有力量。南茜对自由开放和性高潮的渴望,逐渐变为对身体与精神的焦虑,并蔓延到了她的子女和学生身上、她对他们表示失望,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失望。电影通过四次见面,展现两人对爱欲、家庭和人生的探讨,本质上也是两股思潮、两个时代、两种冲动的交流。虽然是性交易的场景,但我们看不到二人存在任何权力不对等的情况,反而作为客户的南茜紧张无措,而里奥却优雅从容。两个看似拥有完整主体性的个体,在言语中渐渐暴露出社会关系对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更暗含了父权压迫不分性别的本质(能体会到里奥同样是父权的受害者)。影片就是这样通过简单的场景与人物,折射出意识形态威权对个体的无情询唤,并在最后的生命大和谐中,完成了“个体即主体”对意识形态的超越。
1.风骚律师
2.不
3.心火:献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
3.火山挚恋
5.咒
6.雅典娜
7.月球时代白日梦
8.阿波罗10½号:太空时代的童年
9.杨之后
10.晒后假日
11.乘船而去
12.阿尔卡拉斯
13.亲密
14.祝你好运,里奥·格兰德
15.跟我走吧
16.雷蒙德和雷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