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此文即将完成之时,听闻喜讯:《三体》赢得了“雨果奖”。我想说其时我的心情非常复杂。我还记得《死神永生》的结尾带给我的不适感,记得《黑暗森林》给我的震撼,记得和三体粉丝互喷的那些日子,但更难忘的还是追着科幻世界连载读完《三体》的那一刻。
请勿妄自菲薄,这是中国科幻取得的伟大成就——我们让老外真正见识了什么才是科幻中的中华文明视角。
也请勿固步自封,别忘了中国依然有其他优秀的科幻作品(虽然并不是《三体》那样的旷世巨著),请不要否定他们。
更不要忘了到目前为止依然存在的,中国科幻与欧美科幻的差距。
"地球往事"三部曲拥有鲜明的黄金时代特点,那么我们什么时候让中国科幻整体上达到黄金时代式的繁荣呢?
如果要更进一步的话,我们什么时候能开始进行"新浪潮"式的反省,诞生出充满叛逆和自省精神的作品呢?
这个雨果奖属于《三体》,是成功的一步——但还有无尽的征程在我们面前。
赞美它、审视它、批评它、剖析它、推广它。《三体》不应该是照亮夜空的一道流星——我们希望它是代表着白昼开始的第一道晨光。
把你对《三体》的热爱辐射到其他的科幻作品上去。别让这个雨果奖沦为事件营销的玩物,别让《三体》成为自媒体传播里的烂梗。
别他妈天天刷“消灭人类暴政,世界属于三体了!”
整整三大本书!三大本!大刘费劲巴拉的写了这么多年,你们就特么能记住这么一句吗?还是第一本的这一句?
能换一句吗?换成“自然选择号,前进四”之类的?
让我们重新说回到《三体》里——这是一本对文明和宇宙规则剖析异常深刻的作品,从根上来说,它是一本精彩的"第三类接触“小说。
第一、二、三类接触是科幻文学最持久的创意源泉之一,而它们之所以和第45678910类接触有明显的区别,是因为"前三类接触"意味着"初次接触"。初次接触就意味着无尽的未知,无限的可能。
另外这个是开玩笑的,事实上接触一共有5类,分别从最遥远目击到用友好信息相互交流,代表着人类与外星文明的接触程度。
与外星人有关的作品其实有那么几种非常不同的风格,这与欧美科幻文学自身的文化源流有很大的关系。
你可能觉得,很多有关外星人的小说都一个德行。这很正常...
事实上,我们最熟知的"外星故事",尤其是太空歌剧科幻,都是在写“外星文明”。它们中的很多都是【重写殖民史】——不一定特指那段催生了帝国主义的殖民故事,任何广义上的殖民行为故事都算。与其说那些故事里登场的是"异形",倒不如说他们是用科幻思维重构的"异族"。与其说这些故事描写是人类文明和外星文明的冲突,倒不如说是"我族和他族"之间的冲突。那些文明之间理念的尖锐对立,以及与外星文明惨烈而血腥的战争(或者单方面的屠杀),都是一种对不同文明交流的重构——那是在星空中重新书写的人类历史。
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话题。科幻不只会前瞻,它还富有强烈的自省气质,很多经典的科幻故事几乎就是“重写历史”,这些作品的魅力正是那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比较有名的作品——
但第三类接触故事还有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彻底的"塑造未知"。那些外星文明,他们不是友善、冷漠或者充满敌意,他们也无所谓愚昧、野蛮、先进或高高在上。他们不会说"你们都是虫子",也懒得管你要不要回答——你甚至没法给他们以岁月,因为你根本不知道能不能叫他们"文明"。那是突破了界限的"不可理解",无关善恶,令人不寒而栗。
这样的故事同样也很多,但是很容易写崩——有些作品读起来就仿佛书中所有的人类人物智商都不足幼儿园水平,他们研究外星人的行为也非常像是小孩子们被组织起来去幼儿园观察大猩猩...
然而今天我为各位推荐《盲视》。这本小说非常年轻(2006年出版),它选择了“研究外星人”这个俗不可耐的题材,使用的是最直来直去的创作风格,,但却把第三类接触故事写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极致。
如果要把一个外星生命体描述得无法令人理解,你要怎么做?
——让人类文明中最尖端的一群人去研究它,然后一无所获。
怎么能让这个过程读起来令人信服,而不是胡言乱语半遮半掩故弄玄虚?
在《盲视》中,作者彼得·沃茨描写了一个科技高度发展的人类文明,他们派出了一个绝对精尖的小队来考察柯伊伯带上的一个未知的外星生命体。
彼得·沃茨以一种如今非常少见的、绝对硬核的叙事模式,堆砌出各式各样的理论,以完美的逻辑表现了这些人类中精英中的精英们对这个外星体“罗素”的研究过程。
最后的结果:即使是他们,也无法理解这个东西。想想看,这有多么的令人不寒而栗。
“她没有跟上来。她没有进帐篷。我回头一看,她的身体漂浮在帐篷外,一直戴着手套的手抓住门帘边缘;然而即使隔了一层又一层的聚酰亚胺、镍铬合金和聚碳酸酯,即使我只能隔着两重面罩看见她扭曲的影子,我也任然知道有什么地方不对劲。她所有的表征都消失了。
这个人不可能是阿曼达·贝茨(小队的军事专家)。我看到了它的生物形态结构。眼前的这个东西,它的活人成分不比人体模型更多。
‘阿曼达?’我背后的克朗切含含糊糊地喊了一声,虽然歇斯底里,但动静不大。
斯宾德:‘怎么回事?'
‘我就留在外头。’贝茨说,她没有流露丝毫情绪,‘我已经死了。’
......
‘听着,阿曼达。外头很危险,该死的辐射太强了,你明白吗?'
‘我没在外头。’那声音说。
‘那你在哪儿?’
‘...不在任何地方。’”
——节选自《盲视》 整个小队进入巨大的外星体“罗夏”内部的情节。在前一秒,阿曼达·贝茨还以作战领袖的身份高声呼喊,指挥所有人撤离,突然间这段演出突兀地插入到原本紧张刺激的逃亡场面中,非常平静而且不可理喻。令人毛骨悚然。
You want hardcore,huh?Take this.
从上文的设定中你可能会觉得《盲视》实在是天马行空,几乎有些神棍——然而彼得·沃茨就是这么一个神人,他通过大量的技术描写和理论推导把这一切解释得合情合理无懈可击,把一个看上去明明像是低水平网文式除牛逼的设定写得脚踏实地,令人信服。
彼得·沃茨是一个专攻海洋哺乳动物的生物学家。正因为如此,《盲视》中对外星体研究的过程的描写,严谨得仿佛一篇学术报告。一丝不苟的观察、一板一眼的分析、提出数个猜想,然后基于观察结果一个一个地将之推翻。
听上去是不是特别干瘪和无聊?彼得·沃茨能把这一切写得扣人心弦,烘托出绝望的气氛。
在一板一眼的描写下,《盲视》中人物们的困惑才是基于理性的、“彻底的无能为力”,真正传达出一种绝对意义上完美的“不可理解”——这个外星体,这个无法解释的东西让你感觉到的,不是宇宙的浩瀚、不是人类的渺小、不是无可抵挡的恶意也不是令人兴奋的未知,而是纯粹的、高浓度的,无可辩驳的“无法理解”。这种感觉来自于严肃、理性、冷静的技术描写,来自于以技术和科技为基础的逻辑思考,所以这种感觉是切实而无法撼动的——单凭这个感觉,这本书你就值得一看。
你知道彼得·沃茨的那些被严谨理论支持着的点子有多奇妙吗?他用生物学的脑洞来解释吸血鬼为什么怕十字架!
在他的笔下,吸血鬼是一种拥有观察多个纬度的、只能吸收鲜血的人型生物。这种特殊的视觉能力的背后隐藏着一个无法解决的基因缺陷,这个缺陷导致这个种族不能看到直角,否则就会引发致命的癫痫——在自然界中当然不存在大量的直角,但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吸血鬼越来越缺乏生存的空间,于是他们进入休眠,直至小说所在的那个时代,人类重新找到了他们,将他们唤醒。
从来没想过吸血鬼还能这么解释,是吧?
(当然,在小说的后记里,彼得·沃茨本人则明确表示他不是第一个提出这种观点的人,并附上了前人的观点和研究成果。这个塞满了笔记和注释的后记充满了学究气息,这也可能是中文译版将其删去的原因之一)
但问题在于,这么写出来的《盲视》,实在是太难读了。你很难想象在2006年还能有这样一本晦涩的科幻小说,完全执着于堆砌各种学科的各种理论,反反复复地描写科学家之间的争论和辩驳,而这些科学家所做则是“研究外星人”这样对于2015年的科幻爱好者来说都有点俗不可耐的事情。最可怕的是它居然还写出了新感觉!
说真的,彼得·沃森在《盲视》中对技术描写的执着和狂热,很多黄金年代执着于描绘未来技术的科幻小说都很难相比。
即使已经是一个科幻软硬界限彻底模糊的年代,《盲视》依然是一个“硬”得恐怖的小说。对于习惯了以“软硬”框架划分科幻的中国科幻读者来说,这是一本非常容易理解并且值得称赞的作品——绝对“硬”,一本完美的“硬科幻”。
如果你喜欢的就是那种写满了光怪陆离技术和理论的科幻,《盲视》就是为你准备的!
《盲视》招来了很多争议,在翻译成中文出版以后更是如此。有很多很多人批评这本小说卖弄学问,为科幻树立了本不应有的高冷形象,让读者望而却步;指责其中过分复杂的技术描写甚至严重影响了阅读的流畅程度,是一本彻头彻尾的烂书。而本书教科书一样的僵硬的翻译腔更是被很多人追着喷了很多条街,也进一步加深了这本书折磨人的强度。
我认为这些批评都非常有道理,最近这十几年内,你能找到的比《盲视》读起来还费劲的、中文引进的幻想类文学作品大概只有某些大部头的魔幻小说(我说的不是《冰与火之歌》。我说的是《时空之轮》)。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向各位推荐它。
因为《盲视》不仅仅是一本讲述“第三类接触的小说,也不仅仅是一本堆砌技术的小说。它虽然炫耀了各式各样的技术,却没有丝毫的科技至上的乐观主义情绪。这本小说不仅仅讲述了人与外星人的接触,它背后所探讨的东西远不止如此。
《盲视》的主人公小时候被切掉了半个大脑,从那时起他就无法将自己认同为人类——他被迫学习一整套人类行为的准则,并通过这些规则进行反馈,以便让自己表现得“像个人类”,以这种方式他才能勉强融入人类社会。这是一个有趣的设定(本质上说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个活着的“中文屋”),为整个小说构筑了一个冷冽而残酷的观察者视角。以非人之眼直视人类与异形的接触,这种感觉非比寻常——即使你如我一样,是一个完全搞不清各种科技术语的智商硬伤读者,阅读《盲视》依然会给你带来不小的乐趣。
不要仅仅为书中那些分析外星人而使用的技术感到困惑。请去体会《盲视》中,借由主角的回忆丰满起来的,那个先进、扭曲而脆弱的人类文明,请透过这场紧张而注定失败的“第三类接触”场面,看看被主角甩在身后的、家乡地球上发生的不可避免的悲剧。看不懂那些眼花缭乱的术语也没关系,这依然是个好故事。
在这本小说中,人类最终无法理解这个外星的造物,也终于发现,他们从来都不曾理解过自己。
好点子和好故事总是令人着迷——即使你并没有完全读懂,也依然如此。
评论区
共 51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