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根植于车水马龙的人类世界,虽并无形体,却又无处不在,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于现代化的文明社会而言,它是最至高无上的法度,小到个人的衣食住行,大到一个国家的福利设施、军事实力、乃至文化自信心均仰仗于此,就如同丈菊离不开阳光、树苗依赖雨露。
我们每个人都是经济的创造者,同时也是海面上一艘不起眼的小船,总是无可避免地在宏观经济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位于太平洋西部的岛屿国家日本,是世界二次元文化的发源地,素来享有“动漫王国”的美称——据统计,每年动漫及相关衍生产业可为政府带来亿万元(日元)规模的财政收入。ACGN文化为日本带来了不菲的经济效益,同时它作为一种人文主义浓厚的文化创作品,也反过来收到本国经济的影响。
自1960年(狭义)二次元文化发迹以来,日本经济先后经历过“泡沫”“失去的三十年”等几个发展阶段,各个阶段的女主角形象也深受时代影响,人群画像几度变迁,呈现出不同的精神内核。不同时期极具代表性的、富有魅力的女主角们,恰恰如同一面镜子——忠实地映射出时代的盛衰兴废与当时日本国民的所思所想。
第二次世界大战过后,美国为了遏制社会主义阵营力量,转而开始扶持在亚洲拥有重要战略地位的日本。急于战后经济复苏的日本也制定了一系列后来被证实为行之有效的政策,并抓住了朝鲜战争的风口——就这样,在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日本分别在1955年和1958年创造了“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两次经济发展高峰,并在这之后彻底踏上了经济腾飞的快车道。
稳定的经济和战后民众受创的心灵提供了绝佳的创作土壤。1961年,逐梦东京的手冢治虫创办了自己的动画公司,两年后,改编自他自己漫画的动画作品《铁臂阿童木》在电视上播出,瞬间传遍了日本,此举不仅创造了收视率的奇迹,也为日后国际熟知的动漫文化开创先河。
当时业界动画制作水平最高的是以迪士尼为代表的美国等公司,于是早期日本艺术家在创作女性角色时深受迪士尼卡通画风的影响,其笔下的角色要么是简单的简笔画,要么是Q版的“迪士尼在逃公主”,总之身体比例都不超过五头身。
但显然日本动画业的野心不止于此。1960年代初,日本经济已达到全球前五的水准,稳步增长的经济水平给了日本画师充足的自信,他们不再甘于做迪士尼的拙劣模仿者,而是逐渐开辟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凸显东方细腻风格的道路。
日本设计师开始重视美术的基本功,更加考虑解剖学与场景人物间的透视关系、并为动画增添更多的细节(让观众不再只能靠衣服或发型认人),动画漫画中的身体比例也渐渐接近现实的人体。
等到1969年的《排球甜心》,里面的角色已经拥有了接近(甚至是超越)真实女性的身体,曾经普遍的三头身卡通小人被飒爽纤细的少女所取代,展露了与西方截然相反的东方美学。
纵观前后十几年,从1955年到1970年间,日本经济平均增长率节节高升,从8.9%达到12.1%,经济发展给予动画创作条件,动画的成功又反哺日本国家经济,实现了一个良性循环。可以说动画角色是追随着经济发展的步调经历了从“幼女”到“少女”的蜕变。
尽管遭遇了石油危机,但70年代的日本经济继续呈上升趋势。放眼全球,70年代初期日本GDP已超过法国、英国和德国等老牌强国,成为仅次于美、苏的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前景一片大好,国民似乎能看到崭新美好的未来在向自己招手。而在1971年,日本动画史上也迎来了第一个御姐型角色(也可能是第一个你们想要称之为“老婆”的人)——峰不二子。
用今天的话来说,峰不二子是个让人想要给她当狗的“坏女人”。她来历成谜,纤腰长腿,美貌无比,同时又是个技艺高超的小偷和间谍,喜欢追求刺激,总是忠于自己的欲望而行动,将性吸引力诠释到了极致。在剧情中峰不二子经常利用自己的魅力,将富商名流们耍得团团转——她就像是一杯香气四溢、外表可人的鸩酒,你明知道含有剧毒,却总是忍不住想在欲望的撩拨下尝上那么一口。
这种设定在此前日本的漫画中是绝无仅有的。成熟性感、美中带渣的峰不二子对上此前动画中大量存在的“不谙世事”的傻白甜女主,完全可以说是降维打击,很难不让人印象深刻。如此激进、奔放的人物塑造手法,不禁让人怀疑是当时日本腾飞的经济给予的底气——众所周知,当一个地区发展条件好,社会风气开放,民众才比较容易接受前卫的性解放观念。
纵观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动漫,不难从中发现大量欧美文化的痕迹。从许多科幻式的世界观构架,再到金发碧眼、明显具有白种人特征的角色塑造,我们可以清晰地体会到日本对于西方文明的敬畏与憧憬。
日本西化的历史最早能追溯到一百多年前的明治时期。1853年,一艘来自美国的黑船用沉重的火炮强行破开幕府的国门,毫不留情地击碎了日本封建社会想要岁月静好的白日梦,大名和武士们终于颤颤巍巍地从梦中醒来,半睁着眼惊恐地打量着西方这头曾被他们低估了的巨兽。
那之后痛定思痛的日本开始了向西方学习的历史进程——结果就是,大正年间经济和技术飞速进步,从此日本再也没有停下过西化的脚步。“西方能使人富强”的思维定式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日本人脑海中,而这份混杂着恐惧与膜拜的复杂情感,即使在日本成为世界经济top3后,仍然无法忘怀。
整体来看,这一时期的人物形象仍然深受西方影响,缺乏具有自己本土特色的“老婆”(我想应该不会有人管海螺小姐叫老婆……应该吧?),但那些美丽、勇敢、活泼、坚强、独立的女性角色们,正如日本蓬勃发展的经济水平,身上焕发着积极向上的朝气。
卖掉东京,就能买下整个美国——80年代的世界是属于那个霓虹灯闪烁的国家的。
1985年,因为与德、日的贸易逆差不断扩大,美国和几大资本主义经济强国在纽约广场饭店签订 “广场协议”。此举造成日元对美汇率急速升值,不利于日本产品出口。为了刺激经济,日本政府制定了包括降息在内的一系列宽松货币政策,银行基准贷款利率从5%降至3%,再到更低2.5%,导致大量资金流向股市和楼市,仅短短几年时间,日本的股价和地价就翻了好几番。
房地产等行业的飙升使得投机行为泛滥成灾,在“气球越吹越大”的大环境下,只要是炒股和投资几乎就稳赚不赔,而且钱生钱越赚越多,造成了社会上财富过剩的状况出现。
日本经济在这一时期变得空前繁荣,据说刚毕业的大学生平均就业率可达300%,人人都不需要为找工作而发愁,反倒是公司需要开出高价来争夺员工。
随着经济收入的提高,民众对物质的追求达到前所未有的疯狂地步,连空气中都仿佛能够嗅到金钱的气味。全国各地都在修建原本专供于上流社会的高尔夫球场,KTV和各种声色场所的数量与日俱增,大街小巷上到处都是奢侈品店,整个社会陷入了一场消费主义构建的狂欢。
由于收入的增多,女性的社会地位也开始提高。80年代末甚至有一种“四个钱包”的说法——即一名女性应该同时交往四个男朋友,其中一个负责开车接送,一个负责买单,一个负责送礼物,一个提供情绪价值……这种说法的真假先姑且不论,但动画漫画中确实有越来越多具有峰不二子气质的女性角色出现。
她们独立而坚强,绝不是男性的附庸,凭借自己的美貌与智慧傲然伫立。
1987年,日本人均GDP超过美国,真正达到世界巅峰,同年,改编自北条司漫画的《城市猎人》在电视台播出。
物质生活的富足,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美”的意识。《城市猎人》的舞台设置在纸醉金迷、物欲横流东京,围绕着一系列事件,各式各样的御姐纷纷粉墨登场,她们穿着时髦,打扮靓丽,和时下最盛行的享乐主义不谋而合,很快受到人们的追捧。
富裕的资金、开放的风气,让80年代涌现了大量优秀的作品,许多我们耳熟能详的御姐角色都是这个时代群英荟萃的一员。
泡沫经济时代当然不是只有御姐,但御姐无疑是最能概括那个时代女性角色魅力的词汇。泡沫经济时代的动漫美人,就如同彼时经济站在世界之巅的日本,她们风姿绰约、摄人心魄,迈着自信的步伐,从灯红酒绿中走来,朝你回眸一笑,刹那间风情万种,向世界肆意宣泄着她们的魅力。
评论区
共 28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