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能跟河马说话,你可以试着教会它“早高峰”这个概念。这样做肯定是徒劳无功的,它听不懂你在说什么,但我们却能从这三个字中体会到迟到带来的紧张感——这正是我们人类会得心理疾病的原因之一:我们身体的压力反应和其他哺乳动物的压力反应是相同的。唯一的不同点在于:我们的压力反应会被心理因素激发。
大多数动物的病症都是生存危机所致。想象你是一匹斑马:一只狮子紧追在你的身后。它的爪子早已划开了你的胃部。你的肠子流了出来,挂在身体外面,但你不得不拼命奔跑。你也可以想象自己是追这匹斑马的狮子:你已经饿了很久。如果追不上眼前的这只猎物,你就会在太阳落山前归西。我们会说,这两只动物正处在短期的物理危机之中,它们的压力反应(stress-response)已经被唤醒了:肾上腺素和其他激素的分泌不断增加,试图将身体拉回体内稳态(homeostasis)。这一反应被我们归类为短期压力反应。
有人会感到奇怪:动物们会感受到压力吗?这和我们人类有什么关系呢?压力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心理因素怎么能影响到我们的物理行为呢?怎么会影响到我们的身体健康呢?我要告诉你:只要有压力源(stressor)存在,人的体内稳态就有可能被打破。压力源可以是物理性的,当然也可以是心理性的。
在提出这一观点后,塞耶又提出了一个解释压力致病的假说:压力源使人们失衡。压力反应因此开启,试图将人们拉回到体内稳态。但如果压力源持续存在,人们就会进入到疲惫阶段(exhaustion phase):体内的肾上腺素、垂体激素用尽,使得人们无法维持压力反应状态,无法对抗压力源,因而得病。这一假说主导了压力生理学领域40年之久,但遗憾的是,它是错误的。
事实上,我们并非用尽体内的激素,也并非一直在接触压力源。摧毁我们的是压力反应本身。长期压力反应本身会比压力源更具破坏力。那些心理性的压力源所造成的压力反应则是其中最为严重的:在这一状态下,你的一系列躯体反应是与现实状况高度脱节的——你并非真的遭遇了什么物理性的损害,但你的躯体反应则同遭遇重大物理伤害时一致。长时间的心理压力将从身体和精神两个方面摧毁你:身体的修复功能受阻、生长功能停滞;你将对一切丧失兴趣,失去做长期规划的能力……
但你的灾难还远未结束。如何从长期压力下恢复也是一个巨大的难题。我们可以用跷跷板来做个比喻:想象两个在玩跷跷板的孩子,他们一上一下玩得正开心——这象征着人的无压力状态。如果你突然叫住他们,让他们在跷跷板的两端保持平衡,他们所进入的阶段就是你的精神处理短期压力的阶段。而如果你不幸进入了长期压力的阶段,那么跷跷板的两端就不再是两个孩子,而是两头大象。你的精神一如跷跷板,被压至扭曲变形。但真正可怕的还在后面:你该如何让它们下来,好让那根跷跷板恢复平衡?
人们的压力反应本不该是这样的。人们应该像动物那样,利用短期压力反应来提高自身的生存能力。但遗憾的是,长期压力会找上门来。一旦不幸被它捕获,你将不得不付出巨大的代价。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