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法设计即叙事——所结交的盟友、所结下的仇怨都会影响任务、声望、结局分支、剧情反馈,甚至还会影响主角的某些特殊技能。角色互动本身就是游戏的一个系统,也是游戏的玩法设计,这也是我们的创作初衷。我们不希望故事和对话游离于任务与玩法之外。
—— Chris Avellone ,《阿尔法协议》首席设计师 我要开门见山地说,Obsidian Entertainment 的《阿尔法协议:间谍 RPG》(后简称《阿尔法协议》)是史上最受低估的动作类 RPG 游戏之一[1]。诚然,它有许多不足,因此并不够格当选年度最佳游戏,但《阿尔法协议》的有些重要元素打磨得很好,超越与之同台竞技的游戏。
顾名思义,《阿尔法协议》带你走进间谍的世界。这里有机密组织、恐怖分子、叛变间谍、詹姆斯·邦德电影里五花八门的道具。当然,还少不了一个拯救世界的秘密特工。而这位英雄就是迈克尔 · 索顿(Michael Thorton),刚刚加入美国高度机密的情报组织——“阿尔法协议”(Alpha Protocol)。
一段简短的介绍后,随之而来的是简单的教学流程,你的间谍生涯也就此拉开序幕。之后,你将迎来第一个任务——前往沙特阿拉伯,找到一个国际恐怖分子并解决他[2]。当然,故事这才刚刚开始,很快你会发现事情没有看上去那么简单。几个任务后,美国政府会对你发布通缉悬赏你的性命,你还要应付俄罗斯黑帮、中国敌人的追杀。
如果你喜欢汤姆·克兰西的政治惊悚小说或热播电视剧《24》[3],那你一定会喜欢《阿尔法协议》所营造的世界氛围,本作的叙事也肯定不会让你失望。
显然,好故事离不开好角色,Obsidian 的角色塑造让人眼前一亮。迈克尔·索顿这一人物形象具有可塑性,其性格特点完全由玩家决定。而这离不开游戏独特的对话系统。乍一看,本作的对话系统与其他 RPG 作品里的轮盘式对话选项极为相似,但所给出的选项与内容无关,而是主角答话的姿态。这样以来,索顿或咄咄逼人,或态度专业,或温文尔雅——这恰恰对应三位经典特工的人设:杰克 · 鲍尔(Jack Bauer)、杰森 · 伯恩(Jason Bourne),詹姆斯 · 邦德(James Bond)[4],此外,游戏还会根据具体情境加入额外对话选项。玩家要在短时间内快速做出选择,人物对话因此显得更流畅、自然。
每一个抉择,每一次回答,每一份收集到的情报都会给故事进展带来或大或小的影响。论叙事多样性,能与《阿尔法协议》媲美的游戏少之又少,这也吸引玩家多周目重玩游戏。你甚至可以选择完成任务的先后顺序。比如,你可以选择直接潜入空军基地,也可以在此之前先去寻找一名当地军火商搜集情报。
游戏里有许多 NPC 让人印象深刻,与《异域镇魂曲》(Planescape: Torment)不同,由于游戏的背景设定是现实世界,玩家能感受到一种亲切感。我必须要说,本作最出色的角色莫过于史蒂芬 · 赫克(Steven Heck)。你和这名反社会叛逃特工在一起的每一刻,都会享受到无厘头幽默的魅力。对史蒂芬来说,把人质五花大绑、淋上汽油、再扔个打火机,纯属家常便饭。
不过,本作也有不足,大多与游戏机制相关。《阿尔法协议》是第三人称射击游戏,将《杀出重围》(Deus Ex)与掩护机制相结合。你可以蹑手蹑脚,躲避摄像头,出其不意击晕警卫;也可以大摇大摆地掏出武器,见人就射。作为 RPG 游戏,本作的角色系统虽然稍显简单,但质量精良,玩家可以提升主角的技能(武器、搏击、技术等),还会根据自己做出的抉择,行为与玩法,解锁各种被动加成[5]。
问题在于,有些能力过于强大,有些却极其鸡肋。例如,潜行技能会让敌人变成一个个“小聋瞎”,再加上连环射杀(Chain Shot)这一技能,玩家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处决任何敌人(包括首领和头目)。
《阿尔法协议》在技术上也有让人诟病之处。控制设置显然是为了迎合手柄玩家。如果用鼠标移动视角,有时会让人抓狂。游戏还存在纹理串流(texture streaming),人工智能等方面的问题,整体上也缺乏打磨,许多小 bug 让玩家叫苦不迭。
《阿尔法协议》里的小游戏也颇具争议,褒贬不一。个人认为,这些小游戏设计得很好,考验玩家的专注力与手眼协调力,而非只是 QTE (quick time events)或零碎解密。想黑入电脑,你要在矩阵里找到匹配的代码条[6]。想要破解电子回路,你要破解一个视觉迷宫。想要撬锁,你要手动调整开锁器的位置。但由于鼠标控制生硬不自然,这些小游戏可能有点难,但只要你掌握诀窍,就会发现它们其实并不难。如果你真的卡在某一关过不去,扔一枚电磁脉冲(EMP)手榴弹即可暴力通关。
综上所述,《阿尔法协议》适合哪一类玩家?如果你注重叙事,想体验自己的抉择是如何影响剧情进展,且热衷阴谋类剧情,那就试试这款游戏吧。你会发现,它是一颗埋藏在粗糙技术外壳之下的璀璨钻石。[7]
[1] 阿尔法协议原定于 2009 年发售,但发行商 SEGA 为了炒作,将发售期延后。但这一决策起了反效果,因为最终的发售日与《质量效应2》(Mass Effect 2)与《细胞分裂:断罪》(Splinter Cell: Conviction)迎头相撞。由于差距较大,《阿尔法协议》销量惨淡。
[2] 译者注:放走、逮捕、处决这个目标会给游戏走向带来不同影响。
[3] 译者注:一部关于反恐、谍战的美国电视剧,又名《反恐任务》。
[4] 译者注:分别来自于《24》、《谍影重重》系列,与《007》系列。
[5] 译者注:例如,在教学关卡里,如果和米娜首次对话选择风度翩翩(即温和)的姿态,就会解锁被动天赋,降低所有技能的冷却时间。
[6] 译者注:玩家要在一个 18×9 的矩阵中找到指定的数字排列。除了目标外,其他数字都在不断滚动,很考验眼力。
[7] 2013 年,Chris Avellone 在一次采访中透露,续作选用更荒诞的艺术风格,可参照电影《杀死比尔》(Kill Bill)与《黑道圣徒》(The Saints Row)系列游戏;同时,受《黑暗之魂》(Dark Souls)影响,续作还将采用异步多人模式。但由于销量惨淡,SEGA 不愿投资续作。(译者注:异步多人模式,asynchronous multiplayer mode,指玩家可以参与同一个游戏活动,但不要求同时在线。例如《黑暗之魂》的玩家留言,《死亡搁浅》的玩家信息及物资共享等。)
实体书最新进展:本书正在进行第二次编校和排版,因体量庞大,最新预期调整为 2023 年 5 月,各位编辑老师们都非常努力地让本书尽快与大家见面,非常感谢各位读者长久以来的支持。
本书编译委员会将以【吟游工作室】的名义继续以游戏文化的传播者为使命保持活动,我们目前也正在规划新的图书翻译项目,如果您有想看的游戏相关的英文图书,可以在评论区留言告知我们,谢谢。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