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小野寺系 职业影评人,主要在《电影旬报》等处发表文章,本文发表于realsound网站
作为“哥斯拉”系列电影的原班人马,东宝公司在 "哥斯拉 "诞生 70 周年之际,推出了第 30 部真人电影《哥斯拉-1.0》。 该片由《三丁目的夕阳》系列和在日本大受欢迎的《永远的 0》(2013 年)的导演山崎贵执导。 众所周知,山崎对哥斯拉情有独钟,如《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2》(2007 年),该片以 1959 年的日本为背景,哥斯拉在片中出现的场景超出了模仿的范畴。 这就是为什么他对这部影片的热情如此与众不同。
那么,山崎的《哥斯拉-1.0》表现如何呢? 考虑到第一部《哥斯拉》是一部可以从多角度进行描述的综合性娱乐电影,我们希望通过从不同角度对《哥斯拉-1.0》进行审视,来阐明它到底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这次的故事发生在日本,当时日本正处于太平洋战争结束后的战后重建阶段。 城市被空袭和原子弹轰炸摧毁,在接受《波茨坦公告》和无条件投降之后,日本可以说是一无所有,处于“零”状态。 破坏之王哥斯拉进一步侵占了这样的日本,使其不仅归零,而且还陷入了负面状态,影片的名字正是基于这样的设定。
影片在怪兽特效和灾难片方面有许多值得称道之处。 就像哥斯拉从漆黑的黑暗中突然出现,袭击了南部岛屿上的一个前日本军事基地,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本片并没有将“哥斯拉”作为一种怀旧的奇观来表现。 影片中,哥斯拉慌不择路地游向海上逃亡的船只,哥斯拉的巨大身影仿佛是从银座被摧毁后逃亡的人的视角仰望,视角随着镜头的巧妙移动而立体地描绘出哥斯拉的威胁,这些都是前所未见的表现手法。 影片中出现了一系列前所未见的表现。
可以认为这是意识到近年来的《哥斯拉》系列而采取的措施。积极挑战影像表现力极限的加雷斯 · 爱德华兹导演在执导《GODZILLA 哥斯拉》(2014年)时,通过将聚焦于哥斯拉身体的各部位,或是将其包裹在雾中等巧妙的演出,突出哥斯拉的巨大与诡异。公认为“怪兽至上主义”者的迈克尔·多哈蒂导演在执导《哥斯拉:怪兽之王》时(2019年) ,把哥斯拉等怪兽的形象染上了宗教圣画的风格,还有庵野秀明导演在《新哥斯拉》以动画式的演出,把哥斯拉当成实力碾压人类的异物来表现,各种各样的作者都在《哥斯拉》系列电影中发挥了突出的个性。
面对这些极具个性的作品,山崎贵至少必须提供与之相媲美的作品...... 这种压力可能促使他朝着以新颖的方式描绘哥斯拉的方向发展。 虽然山崎贵在《新哥斯拉》和其他系列中使用了伊福部昭(Akira Ifukube)的音乐,但他不试图重现以往哥斯拉电影的记忆,这种积极的态度无疑是值得欢迎的。参与《新哥斯拉》视觉特效制作的白组工作室与山崎的电影有着密切的联系。本片的特效镜头,如军舰、战斗机等,可说是集山崎贵职业生涯之大成,通过与白组合作,其完成度比过往作品大有提升。在本片中,观众可以享受到远远胜过《新哥斯拉》的精密视觉表现。
另一方面,影片也有一些地方似乎过于在意《新哥斯拉》。 在本片的 "哥斯拉电影最大看点"--哥斯拉发射原子吐息的场景中,哥斯拉这次被雕刻得十分锐利的背鳍在弹出时发出了“哗、哗、哗”的光亮。观众会想到, 这大概是一种将辐射产生的热量释放到体外的机制,但这种变形机器人般的效果可能会让哥斯拉失去一些尊严。 这大概是因为,《新哥斯拉》对原子吐息的表现手法过于独特,迫使创作者不得不另辟蹊径。
不过,考虑到庵野秀明在《新哥斯拉》中的指导思想以及他在哥斯拉造型上寻求突破和出人意料的做法是以他自己的科幻动画师生涯为基础的,因此本片在这里发生转变的原因就不那么令人信服了,而把哥斯拉的外形设计拨回更正统的风格,也很难让人觉得有什么说得过去的理由。
不过,就像辐射的热量会从头部烧到脖子,甚至烧出一个洞一样,原子吐息也会破坏哥斯拉自己的身体。对于喷出火焰后的描述,可以说是非常精彩的,因为它展现了威力的可怕。令人印象深刻的是,这种损害被描述为一场噩梦,让日本人想起了原子弹爆炸。在第一部电影中,描写了一位在战争中失去丈夫的女性说: “咱们很快就要去爸爸那里了”,并准备与孩子一起死去,同样,通过展示与战争记忆的联系来让观众感到不安,我认为这是一件非常出色的事情。
另外,本片中也出现了第一部哥斯拉中勇敢地在当地实况报道的记者奋斗的场面,从记者本人的视点捕捉到的灾难演出也有强烈的临场感。以普通市民的眼光来描写哥斯拉的破坏之恐怖,在至今为止的系列作品中也曾有过这样的表现,但本作是近年来最为聚焦于此,可以说表现出了其逼真性。而且,这种“哥斯拉”的恐怖表现,不仅仅是表面上的动作,也可以说是与故事和主题相关的。
“哥斯拉”在每部作品中都作为“某种象征”被表现出来。例如,在第一部电影中,美国在比基尼环礁进行氢弹试验,创造出了名为哥斯拉的怪物。在这次氢弹试验中,日本的远洋金枪鱼渔船遭到破坏,船员遭到辐射而死亡的“第五福龙丸事件”,连同剧中出现的“原子弹爆炸金枪鱼”一词,再次让正在实现战后复兴的日本社会想起了当年的恐怖。正因为如此,聚焦于此的第一部作品《哥斯拉》 ,作为国民级作品在当时也可以说是极具冲击力的。也就是说,“哥斯拉”原本就是作为非常政治性、社会性的存在而诞生的。
那么,本作品中的「哥斯拉」到底是什么呢。可以说,它既象征着日本人对战争的精神创伤,也是象征着主人敷岛浩一(神木隆之介饰)个人的罪恶感和恐惧的象征。敷岛是一个年轻的日本士兵,他本来要参加一次特攻行动,在这次行动中,他将搭上自己的生命,连同战斗机一起撞击敌舰,但由于不想死,他谎称飞机出了毛病,退出了行动。而且在岛上的基地遭到哥斯拉的袭击,因为恐惧而没有进行机枪扫射,导致地勤人员死亡。
这一连串的事件,在他生还回到日本之后,将会不断折磨他的精神。有个别人认为,第一部《哥斯拉》里的哥斯拉是战后活着的人对战时死去的人的内疚心结的象征。而本片倒是把这种广泛的内疚归结为了更加个人化的问题。
通过与诸多新伙伴的相遇相知——在战后混乱中结识的典子、她所收养的小女孩,还有一起从事扫雷工作的伙伴们,这种心灵的创伤,一点点地变成了让人生存下去的力量。这种情节发展可说是山崎贵的特色。正如他在《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系列和《 哆啦A梦伴我同行》两个漫改电影系列片中所做的那样:把原作中富有人情味而催人泪下的部分加以放大、撑起电影。如此想来,我们也可以说,山崎贵在这部电影中也是如法炮制,把老版《哥斯拉》这套食材按照上述技法加以烹饪。
山崎导演的上述两个系列电影虽然获得了众多观众的支持,但也有不少观众产生了排斥感。表情达意过于直白,明摆着一副狂打催泪弹“你给我哭!”的架势,所以很多观众会在中间就冷却下来。而且,鉴于本片也沿袭了催泪片路线,观众是否喜欢《永远的三丁目的夕阳》系列电影,应该影响到他们各自对本片的评价。
倒不如说笔者在意的是,在这种“煽情故事”中,将“特攻作战”这一现实的悲剧放入其中的危险性。如果你观看本片直到最后,你会发现它纳入了对这种无视个人人权的战术的批判。在战争中幸存的退伍军人们聚集在一起,决心与哥斯拉战斗的人们在否定战争中的价值观的同时,以不出现一个牺牲者为目标,制定了以生还为前提的作战计划。这样的故事设定,被描绘成使民主化的日本重新复兴的全新价值观。
可以说,这本身就是一种合乎常理的思考方式。用国民的死亡去换取为了国民的胜利,这是极度自相矛盾的。如果观众流着眼泪消费这种情节,这种(贩卖和消费死亡美学)的格局是极其残忍怪诞的。如果敷岛的结局是以死亡为代价带来和平的话,那么我不得不说,这样的内容实在是太糟糕了。正因为如此,影片最后的大团圆结局可说是让我把提到嗓子眼的心放回了肚子里。
(译者注:山崎贵的《永远的0》在日本遭到了大批影评人“用煽情取代思考”“用传奇故事掩盖日本的战争责任”“把悲剧当成商品消费”“贩卖死亡美学”的差评。《被称为海贼的男人》票房口碑双失利,干脆被嘲讽为“贩卖爱国生意的色情片”。)
在政治观上比《新哥斯拉》浅薄(但也有对《新哥斯拉》官本位精英思想的反击)
但是,放弃特攻的人物内心的纠葛,原本就应该成为问题吗?这是一个疑问。不管政治立场如何,强迫士兵自杀是重大的战争犯罪,应该首先追究下令者的责任。例如,即使是《神奇女侠》(2017年)这样的娱乐电影,也有以史实为基础的描写:身为盟友的英国士兵们,在上层的意向下被抛弃。
但是在本作中,即使是特攻这种明显的战争犯罪的例子,对于那些让人联想到日本的战争责任的人们,也会被当作是“透明的”。这正是英语习语中的“房间里的大象”。没有人谈到问题的本质。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本作与同样描写特攻、以传奇故事掩盖日本的国家责任的《永远的0》有着同样的毛病。如上所述,哥斯拉的存在是作为政治和社会的象征而诞生的。 本片《哥斯拉-1.0》以山崎本人的风格再现了第一部影片,并试图将其与战争本身联系起来,因此不可避免地会被人们从类似的政治角度来看待。(译者注:山崎贵在接受美国媒体Deadline的“您通过这部影片想对当代日本说什么?”采访时这样说:首先,我希望观众从中感受到日本政府历来对国家危机事态缺乏作为的现实;其次,我希望大家明白,真正圆满解决问题,需要靠广大公民的积极行动;还有,精英小圈子近亲繁殖和草菅人命这两条老毛病曾给日本带来的严重后果。在面对ScreenRant时这样说:“作为一名电影编导,我认为日本政府并没有做过什么好事,所以我确实发现当时和现在有相似之处。于是,我把故事背景放在了战后动荡期,老百姓发现必须自己动手与哥斯拉战斗,我认为这会是一个有趣的故事。”)
相比之下,《新哥斯拉》虽然被指出有着官僚精英本位思想的痼疾,但也是一部极为恰当的影片,影片中的政治家们未能吸取二战的教训,甚至在今天的日本,他们也未能改变战争时期的状况,最终在试图逃命时被哥斯拉摧毁。 影片的讽刺表达极为恰当。 从这一点来看,《哥斯拉-1.0》这部影片虽然对战争进行了反思,也揭示了战争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但却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
更进一步说,本片中表达的“特攻是疯狂的、不是漂亮的传奇故事”,这是山崎导演从自身的历史认识和政治观点由衷而发的话,那么山崎贵,你作为一个电影导演,为什么当初要去跑去做《永远的0》这么一个跟你的思想和立场截然相反的商业项目呢?即使它是畅销原著改编?如果你对政治问题不是很感兴趣,或者你的政治立场可以根据情况而改变,那么这部电影关于战争的信息本身就会显得很肤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作的积极主题,虽然大致上可以赞同,但也留下了不能完全接受的未说清地带。
代替定罪而被描绘的是民间人士的努力。军队退伍从事其他工作的人们、渔夫们、日本的普通市民们齐心协力,这可以说是对《新哥斯拉》的精英主义的反击,也可以说是移植了《ALWAYS三丁目的夕阳》所表现的市井人情故事。在片中,我们能感到创作者希望把战后复兴和之后的经济发展,与现在日本停滞的经济状况相对照,给日本国民加油鼓劲儿的好意。
话虽如此,如果说“用民间的力量努力”的信息会影响到现在在日本社会工作的民间人士的话,我个人认为是有难度的。疫情、日元贬值、物价上涨、税金上涨等,可以说日本社会除了外部因素之外,还因国内政治的混乱而疲惫不堪。现在民间的人们,已经是过于努力而且疲于奔命了。特别是在本作品中活跃的从事海上渔业的人们,由于被政治状况捉弄而陷入了困境。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与《新哥斯拉》“政治必须改变”的主题来看,本作品有所不如。
但是,关于本作品的视觉特效和动作演出,确实是把《新哥斯拉》甩得老远,与好莱坞版的精彩表现相比,也应该可以平分秋色。虽然随时都很难维持这个热量,但是通过下功夫和钻研,还能以“哥斯拉”为题材进行新的尝试,表现出很大的希望。仅在这一点上,本作品的存在意义就已经充分发挥出来了。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