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基于CC BY-NC-SA 4.0发布,仅供个人学习娱乐,若有侵权行为请联系作者删除。
处理某些专业术语时,译者将保留原英文术语,以便读者自行查询。
本文来自W. W. Norton & Company出版的《如何阅读萨德》导读篇。本节为导读篇截选,涉及萨德作品的接受史,题目系译者自拟。
本文为译者自行翻译校对。由于译者个人精力有限,难免出现理解上的错误或者细节上的疏漏,另:出于发布因素,本文可能有所删节。故推荐读者自行阅读原文。
约翰·菲利普(John Phillips),伦敦城市大学法国文学与文化教授,著有多部法国文学方面著作。代表作有:《禁书:20世纪法国文学中的色情与审查》(Forbidden Fictions: Pornography and Censorship in Twentieth-Century French Literature)《萨德:放荡小说》(Sade: The Libertine Novels)《情色文学百科全书》(The Encyclopaedia of Erotic Literature)。
在现代英语中,“施虐狂(Sadism)”的含义已经广为人知,但它的来源却鲜有人知道。这一词语源于法语“Sadisme”,最早出现在1836年。19世纪晚期,第一位性学家克拉夫特·埃宾(Krafft-Ebing)将其作为医学术语使用。21世纪初的人们大多把萨德侯爵当作一个疯子、一个以性虐待和性暴力为嗜好的色情作家。在他们当中,很少有人真正读过萨德的作品。本书旨在为当代读者介绍一个真实的萨德,一个通过其文字而能被发现的萨德。对于一位从一开始就被各式神话(尤其是负面神话)所遮蔽的作家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萨德被认为进行过活体解剖、殴打女人、侵犯儿童和杀害他人——这只是其中部分耸人听闻的例子。与此相反的是,上世纪的法国超现实主义者们塑造了萨德的正面神像:他们把“神圣的侯爵”奉为僭越者和绝对自由的使徒。这一说法同样不够准确,且具有误导性。
萨德其人要远比过去两个世纪贴在他身上的标签更为复杂:在这部导论中,你将看到一位充满了矛盾和不确定性的人,一位深刻而激进的思想家,一位聪慧且博学的作家。萨德的作品涵盖了诸多领域:小说、戏剧、散文、私人信件。萨德过人的修辞和精准的文笔在这些体裁中均有展现。但他最为批评界推崇的还是短篇小说和中篇小说,其中包括原版《鞠斯汀娜》和其他的“道德寓言”。萨德的匿名淫秽出版物及两部长篇小说(《鞠斯汀娜》及其续篇《鞠丽埃特的故事》的长篇版本)中不乏文学气质和哲学韵味,他的一些论战文章也被视为古典修辞学的典范。虽然萨德为剧院重写的道德剧(melodrama)[1] 至今没有引起批评界的兴趣(而且也不太可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但他思想和表达中所蕴含的戏剧性对他那些原创的非戏剧性作品无疑也起着塑造作用。
早在18世纪90年代,萨德就开始被人怀疑是《鞠斯汀娜》这部恶名昭著的匿名作品的作者。但在这之前,他就已经因为自己的生活经历而获得了神话般的地位。1792年9月27日,《法兰西通报》(Journal général de France)发表了第一篇关于此书的评论,谴责它 “令人作呕且读来累人”,建议成熟的读者出于探究人类想象力的目的阅读它,并在之后把它扔进火里去。与此同时,这篇评论的作者也承认这部作品出自“博学且聪慧的头脑”。当时的其他评论家,如雷蒂夫·德·拉布勒托纳(Restif de la Bretonne,他本人也是一位色情小说作家)则谴责这部作品残忍、堕落。但这些评论者并不认为此书具有哲学内涵。
毫无疑问,《鞠斯汀娜》凭借其争议性而在当初大卖。在十九世纪,萨德的作品(包括《鞠丽埃特的故事》)都是秘密出版的。因此,人们更多的是谈论而非真正地阅读它们——尽管许多著名小说家和诗人都对萨德的作品表示钦佩,并声称从中汲取了灵感:如法国的波德莱尔、福楼拜、司汤达和龚古尔兄弟;英国的拜伦和斯温伯恩,以及美国的埃德加·爱伦·坡。当然,那些更具道德感的人们从未放弃谴责萨德。在19世纪的法国历史学家米什莱看来,萨德是一位“犯罪学名誉教授”,是腐败的旧制度的典型代表。而另一位评论家则称萨德侯爵身上有着“硫磺的味道” [2]。这类说法加深了萨德作为“残忍化身”和“精神病人”的形象(这一说法源于萨德在生命的最后十年被关押在夏朗东精神病院的事实——尽管住院医生坚持认为:萨德在各种意义上都不能被称为疯子)。
从十九世纪末开始,萨德的名字被与新发现的具有倒错(perversion)[3] 性质的施虐联系了在一起。他的作品成了医学和精神病学研究的一个参照点。这一情况一直持续到了二十世纪。在这期间,萨德的小说专供专家们出于科学目的阅读,而不适宜给普通人观看——对他们来说,萨德的作品过于危险。到了在二十世纪,一些严肃对待萨德作品的文学研究方法逐渐出现了。萨德的小说在本世纪初受到诗人纪尧姆·阿波利奈尔(Guillaume Apollinaire)和超现实主义者们的追捧,后来又受到结构主义者和后结构主义者们的推崇。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萨德的小说在法国一直都有平装本和专门的学术本,包括著名的七星文库(La Pléiade)版——这也是萨德作品进入法国文学正典的证明。至于美国和英国: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放宽的图书审查制度最终使得萨德的全部作品从20世纪70年代起得以普遍发行。如今,任何人都可以阅读萨德,但关键在于:我们应该如何阅读萨德?
本书摘录了《鞠斯汀娜》《鞠丽埃特》以及萨德匿名发表的淫秽戏剧对话《闺房里的哲学》。本书也涉及《索多玛的120天》——许多人认为这是萨德败坏(debauchery)和倒错作品的巅峰。萨德的这些作品被称为“放荡小说(libertine novels)”——部分原因是为了把它们和萨德那些更传统的作品区分开来。正是因为这些放荡小说,萨德在过去的两个世纪里获得了恶魔般的声誉。
在16世纪末,放荡(Libertinage)一词意味着“支持宗教自由”。但在接下来的百年中,它逐渐被赋予了另一重含义:败坏(debauchery)。在萨德生活的年代,“浪子(libertine)”被用来指代那些生活放荡的人。这类人通常是男性贵族或新贵,他们有着足够的财力来支撑自己的放荡生活。在现代,放荡式的写作和绘画(Libertine writing and painting)和色情作品(pornography)已经成了同义词。萨德的放荡小说强烈反对宗教,并且对男性浪子所处的风月和所用的秽语进行了大量描写。这样的小说符合上述“放荡”的两重含义。由于害怕被判入狱乃至死刑,鲜有作者和出版社敢以真名发表或出版他它们。
在初次接触这些放荡小说时,读者们也许会遇到一些困难,但这并非出于语言之故(在呈现18世纪的法语风格方面,现代英语的确不那么令人满意)。萨德作品中呈现的某些性倒错会令读者们感到震惊,而那些残忍的虐待场景和为它们辩护的哲学证词无疑更令人难以忍受。能够读完这些小说而不感到道德上的愤慨或身体上的反感的读者确不多见。除了酷刑与谋杀,萨德的小说中还描写了恋童、施虐、受虐、恋物和倒错等行为。从伦理道德的角度来看,这些行为都存在很大的问题。然而,正是这些方面将萨德与当时的其他唯物主义无神论者区分开来,使他在现代文学史和哲学史上独树一帜。萨德无畏地探索了大多数人唯恐避之不及的人性暗面:人的物化、唯我的欲望、未经法律约束或缺乏社会化的自我(Ego)的暴虐。萨德揭露了隐藏在人类堕落和犯罪背后的性动机,揭露了人类历史上导致了诸多暴力事件的性施虐。这一点弥足珍贵,值得在今日被重申。他的作品还对当今的性政治和性别政治(sexual and gender politics)的辩论做出了积极贡献,挑战了过往对于年龄、性别(gender)和性行为(sexuality)方面的规范,呈现出女性在性方面的自主,并削弱了年轻与年老、男性与女性、异性恋与同性恋之间的二元划分。早在20世纪晚期性风尚自由化之前,萨德就已经准备好了面对人类欲望中不那么讨喜的部分。正是由于他的工作,过往被认作极端的性行为走向了正常化,男性间性行为(sodomy)、嗜粪(coprophilia)、捆绑(bondage)和其他少数性行为观念走向了无罪化。
萨德小说中所展现出来的暴力与色情不可避免地将“色情效应(pornographic effect)”这一棘手的问题带入了我们的视野:以文字形式表现的性犯罪与现实中被实施的性犯罪之间是否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这个问题异常复杂,而且缺乏确凿的科学证据——尽管一些反色情运动者们并不这么认为。除了性相关的方面以外,这一问题对于以技术为基础的现代文化同样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在现代的技术文化中,被用于私人消费的视频和互联网资源对消费者所产生的影响该如何得到评估?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来回应这一问题,而萨德的文本将成为这一思考的助力。除了被当作当下色情政治和性政治的参照点之外,我们还可以用一些更具有针对性的方式来阅读萨德的作品。我将简述三种阅读策略,它们会在本书的不同章节中得到运用。读者们也许会发现它们对于自己的阅读有所帮助。萨德的放荡小说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得到审视:(1)作为一例有趣的精神病症案例;(2)综合其历史和哲学背景进行考量;(3)作为非严肃的游戏性质的文本。
[1] 道德剧(melodrama):在18-19世纪,道德剧借由法国的浪漫主义与英法流行的 感伤主义而兴起。这一类型的戏剧聚焦于日常生活、恋爱、婚姻中的道德法规。它们是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转型的产物。大部分的道德剧都有着“中产阶级女人被贵族恶棍骗身”的情节。这一情节具有阶级性的隐喻:后工业革命时期的中产阶级既害怕贵族的权力掮客,也害怕贫苦的工人阶级“暴民”。(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Melodrama)
[2] 可见《圣经》创世纪第18章、第19章:神派两位天使去检验索多玛与蛾摩拉,所见义人唯有罗得一家,于是便降下硫磺与火摧毁了这两座城市。在检验中,索多玛的人们来到罗得的家中,要两位降到人间的天使侍奉他们(创 19: 5),于是受到惩罚。此处用“硫磺味”形容萨德侯爵,无疑是在指他犯了同样的罪过。
创19: 5的表达相当模糊,不同版本采取了不同的翻译。KJV译为“bring them out unto us, that we may know them”;而NIV译为“ Bring them out to us so that we can have sex with them”。由于译者不通希伯来语,暂不做评论。读者可利用以下网站自行比对参考:https://biblehub.com/。
[3] 倒错(perversion)是指偏离常规或习惯的行为。这一词语可用于诸多领域,但在性领域上最为常见:它被用来描述那些被判定为“不正常”、“令人反感”和“具有强迫性”的性行为。“倒错”通常被认为具有变异。在心理学文献中,人们用“性偏离(paraphilia)”一词来代替它,但这个词依旧存在争议性,有时会被 "差异(deviation)"代替(资料来源:https://en.wikipedia.org/wiki/Perversion)。
也可见 Benvenuto, S.. What are Perversions?: Sexuality, Ethics, Psychoanalysis. Karnac Books, 2016, xiii. 此书暂无中译本,现试译如下。
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是:什么行为能被算作“倒错”,而什么又不能?有人说,"倒错"本质上是一种道德判断:一种谴责、侮辱乃至诽谤。因此,就像每一种道德判断一样,倒错的标准也因每个时代和文化的习俗而异(关于人们对于性的态度,可见 Morgenthaler, 1980)。
在后文,作者对诸多术语的使用做出了讨论,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阅读。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