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年初, GameStop(GME)的多空大战引人瞩目。看到一众韭菜们联合起来让华尔街大佬们吃瘪,让同样是韭菜的我们激动不已;而且事件的标的股票是一家售卖游戏的公司,散户一方用于联络动员的阵地又是号称欧美贴吧的Reddit论坛,这使我们这些玩家/宅男们更加深了一层认同,也更加的关注。
好莱坞以该事件为原型拍了一部电影--《傻钱》(Dumb Money),剧情显而易见的走向了大卫击倒歌利亚似的以弱胜强的套路,毕竟大家都喜欢看华尔街的精英人士们被来自小镇的平凡小人物们击败的故事。但当看完电影后,特别是作为一名金融从业者,我直接的感受却是电影在刻意迎合观众想看‘大卫击败歌利亚’的需求,并没有把故事的全部讲给大家,也没能或者说选择不去对事件及其背后所反映出的问题进行更加深入的讨论和思考。在事件发生三年后,当我们再去回顾整个事件以及相关参与者的现况时,这种感受尤为明显。
也正因此,我想聊一聊GME事件,《傻钱》这部电影,为什么我觉得电影,甚至主流媒体在此事上保持了一致的叙事,在把这个事件刻意讲成大卫vs歌利亚的故事,和为什么这么做是有害的。如果篇幅太长,一篇聊不完就分几篇慢慢讲。
如果您不是很了解关于GME多空大战的事件,故事大概是这样的:GameStop是美国一个线下连锁的游戏/游戏机经销商。随着游戏线上售卖业务的发展,GameStop这种传统的业务模式受到冲击。很多人把它看成是Netflix vs Blockbuster 在游戏领域的翻版。在这种环境下,以Melvin Capital为代表的华尔街对冲基金开始对GameStop的股票(缩写:GME)进行做空,其做空的量(空头头寸)一度超过该股票全部流通股的140%。
之后,Reddit上的r/wallstreetbets子版块中以Keith Gill(在Reddit上的网名为Deep F*cking Value, 不知该如何翻译,深度他妈的价值?他在Youtube上的网名则文明许多,叫做咆哮的小猫,Roaring Kitty)为首的用户们开始唱多GameStop股票,鼓励散户投资者购买股票和看涨期权,从而推高股价,直接对抗做空的机构投资者。Gill甚至将自己的持仓实时挂在WallstreetBets上面,告诉他的追随者们,自己仍然持有,并没有抛售。随着GameStop股价的上涨,做空者面临巨大损失,被迫回购股票以平仓,进一步推高了股价,形成了典型的短线挤压(Short Squeeze),做空机构为了挽回损失不惜使出拔券商网线、关停论坛子版块等盘外招(均未被证实),但散户们面对压力团结一致,坚持买入/持有,最终由于GME的股价在一个月内翻了30多倍,做空机构吃了大亏几近破产,最后放弃了对于GME的做空。
上面的故事听上去是不是特别提气?简直就是大卫VS歌利亚的现代金融翻版。这么好的故事好莱坞怎么可能放过?曾执导过《我,花样女王》和《库伊拉》的导演克雷格·吉勒赛佩,找来塞斯·罗根(《一夜大肚》)以及SNL的皮特·戴维森等人拍了这部《傻钱》。
仅从电影的角度,《傻钱》是一部优秀的商业电影,节奏紧凑,剪辑明快,演技在线,台词有趣。故事以Keith为主角,包括拉美裔护士、同性恋大学生、GameStop商店的普通移民打工人等等普罗大众紧密团结在这位loser主播的身旁,团结一致,克服种种困难,最终扳倒了强大的华尔街对冲基金们,迎来了更好的生活。大卫战胜了哥利亚,荡气回肠。
电影结尾处还以纯文字的形式给出了一个结局的说明,但却莫名的给人一种大卫单方面宣布获胜的感觉。就像我开头说的,当你对电影的立意/初衷产生疑虑,电影拍得再好也很难让你觉得情节令人信服。
为什么我说电影是在迎合‘大卫对战歌利亚’的叙事,看看主角的选角:
再来看反派,Gabriel 'Gabe' Plotkin
演员的形象比现实中原型还要丑的情况也不多见。容我过度解读一下,正主还是略帅,太整洁利索,难以适应“大卫对阵歌利亚”叙事中的草根形象,不能融入他的信徒们,也无法凸显和华尔街精英们的反差。同样对于反Plotkin的处理也一样,虽然Seth Rogen过往的角色都是些傻乎乎的邻居大哥形象,但在此片中突出了他愚蠢无能和混蛋的一面,加深了与草根“大卫”的反差比较。特别是在听证会一幕戏中,紧张的Gabe忘了开声音,在消音的情况下一直讲啊讲,其他观众纷纷大笑表示这人简直是个笨蛋。现在一个比较流行的说法是“世界是一个大型草台班子”,刨除玩梗的部分不说,当然不可能所有的大佬,领导们都是草台班子。残酷的现实是,这些人可能很坏,但绝对都不傻。
Deep F*cking Value 的真名叫Keith Gill,生于1986年,是麻省布洛克屯人,(Brockton, Massachusetts)。家庭不是大富大贵,也不是名校毕业。2009年毕业后先是在亲戚家一个做股票分析软件的创业公司打工,后面跳了几次槽,2019年开始为麻省共同人寿保险公司(MassMutual)工作,职务是Director of Financial Wellness Education. 我不是很了解美国保险公司的职级体系,有懂的朋友欢迎留言解惑,但看起来,Director一般是相对较高的职务了,国内起码也得是中层,有时候被翻译成’总监‘。但这个financial wellness education就不懂了,盲猜一个大概是高级一些的理财顾问吧。
Gill从2019年开始买入GME的股票,据称是他觉得GME的股票被严重低估了。当时同样看好GME的,还有华尔街大佬Michael Burry. 此人正是《大空头》中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做空美国地产次级债最后赚的盆满钵满的神人(说句题外话,我觉得大空头的故事才是一个真正的大卫对阵歌利亚的故事)。Gill自己也承认他在2019年买入的时候也有受到Burry看多GME的影响。但事实上是Burry在19年认为XBOX和PS的新机型将会刺激GME的股价,他在这只股票发疯前(20年4季度)就把GME都清仓了。开始的时候Gill买了大概价值53000美元的GME,然后开始在Reddit论坛的WallstreetBets子论坛上公布自己的持仓,并同时直播讲自己的投资组合和投资策略,后面就是电影里的故事了。
在GME风波之后,2021年4月起,Gill就从互联网上销声匿迹了。闷声发大财的正常反应。从他最后po出来的持仓显示,他还持有大概200,000股GME的股票,即便以3年后的今天(2024年2月27日)的收盘价14.21美元来算,仍然超过2,800万美元。
倒不是说Gill最后富了,然后本身也是金融从业者就一定不能是大卫,只是三年后回过头来看,感觉其他散户们都变成了他的牟利的工具。我听到GME事件的第一反应其实是,这(通过论坛鼓动散户们一起去逼空)怎么可能是合法的呢?如果GME发生在A股,那么Gill同学简直就是在字面意义上的操纵市场:
禁止任何人以下列手段操纵证券市场,影响或者意图影响证券交易价格或者证券交易量:
(一)单独或者通过合谋,集中资金优势、持股优势或者利用信息优势联合或者连续买卖;
即便是在SEC的规则下,也不能说Gill的行为没有瑕疵完全合法的:
Intentional or willful conduct designed to deceive or defraud investors by controlling or artificially affecting the price of securities, or the Intentional interference with the free forces of supply and demand.
有意或故意的通过控制或人为影响证券价格的行为,或者是故意干预供需自由的行为,旨在来欺骗或诈骗投资者。
故意的、影响证券价格都没得跑,意图很难证明,但你在GME100多刀价格时候还能主张“觉得他价格低估“么?
事实上逼空的多头其行为逻辑是矛盾的。逼空之后一定要卖出才能获利,就算是最后把空头都逼死了,当股票价格严重偏离其内在价值时,多头开始卖出就一定会引发踩踏,最后一定有一起逼空的同志们受伤。Gill把自己的持仓一致挂在网上当作投名状号召穷苦兄弟们跟自己一起干,等到胜利了,应该获利了解了,自己默默退网人间蒸发,不管苦兄弟们了?多少有些不体面。
不是说Gill对一起逼空的散户们通过此获利有任何道德上的责任,我只是觉得在这样的情况下,再把故事讲成Gill是散户的旗帜,人民的代表,团结一致战胜华尔街邪恶巨头,多少有点夹带私货了。GME故事的本质应该是一个聪明的,有相当金融知识的青年,发现了对冲基金投资中的漏洞,利用身边各种工具和武器最终击败对冲基金的故事。故事应该是对Gill这个人的聪明、敏锐和百折不挠的赞赏,而不是鼓励散户们,只要团结一致就一定能击败愚蠢邪恶的华尔街精英。
类比一下,《傻钱》讲的是几个平民被装备精良的武装劫匪打劫,最后团结一致击败劫匪的故事。但电影没跟你说其中有一个平民会武术,并且轻描淡写一个在反抗中牺牲的人。在现实生活中,碰到武装劫匪来抢你,平民最明智的决定永远是掉头就跑。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