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四篇动物园游记,端午假期游了趟武汉,除了湖北省博以外,自然是要看看新生的武汉动物园。
这里曾经是一个设施老旧、场馆狭小、理念落后,历史包袱沉重的老动物园,铁栅栏、小隔间、水泥地,所有对“动物监狱”的刻板印象这里都能找到。之前在群里聊到我要到武汉去继续我的动物园之旅时,机组的NoSleepLee提到过她2014年在武汉念书时参观旧武动的糟糕经历,似乎无论是本地人还是动物园爱好者对曾经的它也都没什么好印象。
但在历经两年多“推倒重来”式的翻新整改后,半年前以“让游客‘重返自然’,体会‘到动物家园中做客’的感觉”为核心理念的新武汉动物园重新开放。如今它不仅拥有着在全国范围内都称得上名列前茅的自然和人工环境,在动物饲育、物种丰容、科普教育和志愿服务上也在迎头赶上。虽然很多地方仍有不到之处,但新武汉动物园优秀的底层搭建为动物园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很高的下限。这座新园,确实给作为一个普通游客的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
这次我终于背上了带长焦头的单反相机,虽然把我累了个半死,但在观看动物之余,我也终于有机会尝试了一下把它们拍的更自然,更漂亮。
水域对于大部分公园而言都是宝贵的财富,地处“百湖之市”“湿地之城”武汉,坐落于墨水湖、马沧湖两湖拥抱之间的武汉动物园有着天赐的湖光水色。算上动物园自己规划出的天鹅湖展区,一园独占三湖,这既为动物展示提供了天然的湿地环境,又充分体现了武汉本地的地理特色,当真是得天独厚的出众优势。
除了出色的自然环境,武汉动物园在展区的规划设计上也相当值得称道。国内大部分的城市动物园建园时间久远,理念落后,在设计之初就没有科学细致的展区规划。好一点的动物园按照种属或食性给为自家园区的各个展区划分类别,差一点的动物园则干脆完全没有分类,各种类型不同的动物展区完全根据自己的意愿或者人气来乱摆。这样没有逻辑的展示方式,游客看得迷糊,后续的运营维护也会很混乱。
而武汉动物园在展区布置上摒弃了按种属和食性分类的老办法,借着全面推倒重来的便利采用了国内城市动物园少有的以动物原生栖息地为划分依据的分类模式。
除了针对性比较强的“互动乐园”和“百鸟世界”是按照功能性和种属划分外,目前新武动最核心的主展区都是按照大洲划分成地域特色强烈的展示片区。这种展示方式的优点是让游客在参观时就能对动物的原生环境有具体认识,同时也能保证动物们都在更接近原生栖地的环境内生活。
在科学的展区划分的基础上,新武动在游客的参观动线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园方听取了去年刚开园时的游客们“容易迷路”的意见,几乎在每个岔路口安放了指明“游客参观方向”的标记牌,并设计了能让游客跳过中间内容直奔热门展区的“快速通道”。如果你从北门入园,跟着路标走就能按照园区清晰明确的路线仔细欣赏整个动物园,完全不用浪费时间找路,这无疑是在整体设计之初就精心规划好的,石家庄市动物园真的该来好好学习一下。
尽管新武动的游览路径设计优秀,但远远不是完美的。在狂野非洲展区的必经之路上有一条岔路,两侧分别是“马赛马拉”和“狐猴雨林”两个小展区,面对这条岔路,我自然是想先前往更有吸引力、运用了视觉混养手段的“马赛马拉”参观后,再回头看“狐猴森林”。
但没成想,这里实际上是一条没有明确标识的“快速通道”,如果在这条岔路前往“马赛马拉”展区,就会直接跳过“狐猴雨林”“刚果丛林”两个小展区,我因此错过了黑猩猩、山魈、环尾狐猴、薮猫等各种动物。看了下贴吧和b站等游园记录,很多游客都碰到过这种情况,错过这么多展区和动物确实是参观动线里面的一个致命问题,希望这部分的引导设计未来能再醒目一些。
也在这里放个小提示,如果你看完这篇文章后想要去武汉动物园游玩,那么在非洲区请先前往狐猴森林,这样才不会错过任何动物。
在走过“互动乐园”展区,观察了那些日常生活中都较为常见的温顺动物,对参观动物园建立起一定的实感后。游客们跨过马沧湖,来到“百鸟世界”展区,才算好戏正式开场了。
作为一家刚刚完成改造,焕发新生的动物园,武汉动物园最突出的后发优势就是现代的动物栖地环境,其中鸟类和灵长类的展区设计和栖地搭建尤为优秀。这里的禽类有着国内大部分城市动物园望尘莫及的栖地环境,小型鸣禽和攀禽笼舍设有精心搭建、高度足够的木架,因为鸟儿们习惯栖息与树木的中上部,为了破除“抬头观鸟”的不便,园区还特意将游客的观察区抬高,让游客能更轻松地以平视视角观察它们。
武汉动物园对涉禽和游禽的展示更是充分利用了地利,园区在天鹅湖畔给蓑羽鹤、白枕鹤和火烈鸟都准备了一块面积不小的湿地展区,配合湖畔湿地的原生植被,看起来特别自然舒服。园内的白鹳、苍鹭、夜鹭、鸿雁、黑天鹅、黑颈天鹅等诸多水禽则混养在巨大的天鹅湖中,在广阔的栖地中自由嬉戏。沿着园方设计的环湖路,游客可以近距离、无遮蔽地观察这些禽类优雅的自然姿态,并从附近休息区的科普牌上了解湖内栖息物种的相关知识。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据我当天的游园经历来看,目前武动天鹅湖内数量最多的动物是黑天鹅,相对这里展出的其他几种动物来讲,黑天鹅既不濒危,原产地也非中国,对于我国的野外环境和公园水域而言都是入侵物种,近年来来自澳洲的它们在国内的各大湿地公园里大量栖息繁殖,挤占了不少我国原生水禽的生存空间。
不知道武动天鹅湖的黑天鹅是园方引入在这里展示的,还是自己迁徙而来的野生种群,不过看着黑天鹅一家携家带口的样子,大概是很满意这里的环境,已经在这里筑巢长居了。现在它们还远远说不上是什么负担,但武动如果未来致力于把天鹅湖打造成一个更加闪亮的栖地名片的话,那么庞大的黑天鹅种群说不定会变成一种阻碍。
一千多年前,崔颢在天下第一的黄鹤楼题下了“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千古名句,自此飞舞的仙鹤就和黄鹤楼一起成了武汉流传千年的历史印记。
诗中的黄鹤到底是什么鸟?动物学家和历史学家众说纷纭,天鹅、灰鹤,种种猜想各有道理。但而今在黄鹤楼的宣传图上,官方更多采用的也是最传统的仙鹤象征——丹顶鹤。在园内没有江豚展出的情况下,丹顶鹤这一物种也就成了武汉动物园展示地域特色的亮眼名片。
跟着其他水鸟的踪迹,走过天鹅湖最东侧的柔美臂弯,迎面而来的湖心小岛就是武动的丹顶鹤展区。这里没有玻璃,没有围网,渌波涨萍,水草丰茂,十数米的距离外数道洁白的身影亭亭玉立。那些在传统绘画里总是伴随着袅袅仙气、朵朵祥云的仙鸟们如今从容地漫步在长江之滨的岸芷汀兰之间,它们时而四处张望,时而低头寻觅,“宛修颈而顾步,啄沙碛而相欢”,灵动得像是一团团自仙山下界而来的云,轻舒漫卷,徘徊于天地之间。在喧嚣的城市里,于高楼大厦之间有这么一片湿地可以看看丹顶鹤,对武汉人民来讲无疑是一件幸事。
我只是个普通的游客,不懂武动的这片栖地是否完全满足丹顶鹤的实际需求。但展出丹顶鹤的动物园有很多,眼前这片不大的丹顶鹤展区是目前我去过的所有动物园涉禽展区里环境最自然,观赏体验最棒的。我在这里真正意识到了两千多年来,我们的祖先为什么如此痴迷于这种鸟儿,也喜欢上了这种动物。我想,如果有机会的话,有一天我想去丹顶鹤的故乡,再看看野外的它们在冰天雪地里自由翱翔的身姿。
除了“百鸟世界”这个专门规划给鸟类的展区,那些有着鲜明地域特色的的鸟类,大多在其所属大洲的地域展区展出。例如大洋洲区的鸸鹋、双垂鹤鸵,非洲展区的鸵鸟、冕鹤,亚洲展区的犀鸟、雉鸡和美洲展区的红鹮、巨嘴鸟。它们本就是其原产地大洲鸟类的典型象征,在武汉动物园也成为了构成不同大洲展区观赏体验的独特部分。
几个动物园看下来,我渐渐对雉鸡这一中国优势物种也有了特别的关注,武汉动物园的雉鸡种类虽然不多,但常规的几种基本都是有的。尤其是马鸡,之前去北动、石动都碰到几种没有外放,这次一次性在这里观赏到了三种马鸡,还是挺惊喜的。
之前提过石动的雉鸡都带着防止打架的“鸡眼镜”,我特意去查了资料,从各类动物园爱好者的公众号摘编上了解了不少知识——雉鸡这类动物十分胆怯、害羞但雄性非常好斗,因此:
“动物园中的雉鸡展示,特别需要防止游客的惊吓,过度地暴露在游客视线下会因应激而导致影响繁殖甚至死亡,雉鸡的饲养和展示需要大量的绿化遮蔽,相邻展舍中的动物应该相互不可见。”
——摘自《图解动物园设计(第二版)》
就这个展示标准来看,北动雉鸡苑只做到了相互不可见,石动雉鸡苑连续密集安放的笼舍甚至两条都没做到,怪不得每只鸡都戴上了防止打架的“眼镜”,且不少雄性伤痕累累。新武动雉鸡的室外活动范围充足不说,展区内部树木众多、爬架丰富,设置了不被游客看到的小屋和各类躲避。为防止打架,几种雉鸡没有集中展示,而是和其他动物展区交错有致地布置在亚洲区内,和北动和石动的水泥地监狱相比,新武动雉鸡的室外展区的环境实在是强得太多了。
大体上来看武汉动物园作为一个崭新的城市动物园,在场馆规划设计中为鸟类提供的环境是比全国绝大多数同行都优秀的,园方在规划设计上确实是用心的。
提到灵长类,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动物园内展出的明星动物——金丝猴。作为武动的园徽,园内的金丝猴们享受着相当优越的待遇:园区内植被茂密,爬架和树木混合构建起垂直空间相当巨大的立体活动区域,精心设计的绳索、凉亭、休息平台和轮胎让金丝猴们在展区内有更多事情可做。
今年三月底,我在公众号就有看到武动的金丝猴繁育工作取得了成果,这次旅行我也十分有幸地看到了刚出生不久的小金丝猴,它在栖地的绳索廊桥上蹿下跳地练习攀爬,玩累了就窜到爸爸妈妈的的背上和怀里,一家三口在相拥在一起的画面真的非常可爱。
武汉动物园目前展出的金丝猴有两批,第一批是2020年从铜陵动物园引入的5只未成年个体,第二批是2023年从神农架引入的3对6只成年个体。值得注意的是,武动2020年引入的这第一批金丝猴与四川省相关部门破获的 “12·3”野生动物盗猎要案有关——这5只未成年个体原属的安徽铜陵动物园是从盗猎犯手中购买的,它们全部来自被盗猎而来的野生川金丝猴家庭,是正儿八经的金丝猴野生种群。
“铜陵动物园从李某华手中非法收购的川金丝猴,每只大概7万元到7.5万元。我们调查发现,铜陵动物园通过虚假申报等手段‘漂白’这些川金丝猴的身份后,又以每只50万元的价格转手卖给武汉的动物园。”贾世忠说,李某华就是抓住这些动物园收购负责人的贪婪心理,成功将其拉下水,最终走上犯罪的道路。
——引自中国长安网、四川省相关部门报道
虽然武汉园方并不是盗猎者,也不是直接参与非法交易的动物园,但对于这些金丝猴的来历,武汉园方真的不知情吗?几年过去了,新园也开了,如何定义这件事似乎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但将原本生活在自然中的野生种群带到动物园里展览与动物园设立的初衷、野生动物的保护理念都是背道而驰的,这种事,真的希望以后不要再见到了。
神农架新引入的川金丝猴家族无疑是这家动物园的宠儿,园方结合湖北省的相关地理情况,对神农架林区这一独特的金丝猴种群进行了不少相关科普。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园方对金丝猴展区的投喂情况关注度很高,除了像其他地方一样有保安带着喇叭频繁巡逻外,观察区附近的展示牌可以说是倾尽各种宣传手段阻止游客投喂。
展区外部的树上挂满了“不要投喂”的牌子,展窗旁贴着志愿者们带领小朋友亲手绘制的告示牌,不仅如此,园区还挂满了各种大型表情包宣传画警告游客“你投喂的样子真的很丑”。
到位的宣传和严密的拦网两种软硬结合的防投喂方式,确实是有效果的。金丝猴展区不仅是园内少数没有看到任何游客试图投喂的展区,且参观展区的家长和小朋友无一例外被大号表情包夸张的画面吸引住了。在这里,游客们确实能认识到投喂是危害动物健康的,是动物园游园中需要制止的不道德行为,哪怕他们走到其他展区,再想向着动物们递出手中的胡萝卜时,心里多少会出现犹豫和踟蹰,这就够了。
更难得的是,新武动在灵长类展区上表现出来的优秀是相当全面的,针对单一物种搭建优秀的场馆,大部分动物园都做得到。但园区其他猴类栖地提供的生活环境比起备受重视的金丝猴也不遑多让,这就相当难得了。
灵长类展区设计必须要有复杂的垂直结构,才能够满足它们喜好攀爬的自然需求。武汉动物园的灵长类室外栖地基本都采用了不锈钢网封顶,提供的水平空间和爬架建构起的垂直空间都相当值得称道,植被也能种则种,覆盖的比较到位。哪怕在室内展区,园区也仔细搭建了爬架和休息区,部分场馆也能保证覆盖一些植被。
看到园内展出的黑叶猴、长臂猿、猕猴和其他几种灵长类类所拥有的现代化展区,再想到它们在北动室内享受的监狱式水泥单间待遇。不得不感叹武汉动物园在更先进的理念和更优秀的设计的武装下,在栖地搭建上展现出的强大后发优势。单从园区场馆设计水平来讲,除了国内少数几个带头大哥般的优秀动物园以外,新武动在国内大概已经难逢敌手了。
但即使园方在参观理念和场馆设计上都逐步走向现代化,游客们的思维也很难一同进行转变。为了方便游客欣赏动物的自然姿态,园区在展示灵长类时也像鸟类一样,把游客观察区设置在展区树木爬架的中部及顶部,并用间隔距离和两层铁丝网的构造阻止游客投喂。
可是园方制造的这点困难显然不能影响游客们迫切想要动物近距离亲密接触的投喂热情。
人气比较高的“多彩亚洲”展区里的猕猴和黑叶猴成了游客投喂重灾区。这些展区离金丝猴展区距离不远,防投喂宣传的余威仍在,有些孩子会小声劝阻父母投喂,但前来参观的游客里更多的是没那么在乎眼前动物死活的人。黑叶猴展区的拦网前胡萝卜乱七八糟地掉了一地,猴子们聚集在人群附近,眼巴巴地想要从密集的网眼中扯出一条胡萝卜来,游客们则看着愚蠢的猴子们哈哈大笑。
对于灵长类动物来说,投喂的危害不仅仅是营养不均、行为训练难度加大和消化不良等疾病,人类携带的大部分病毒都可以感染灵长类动物,间接接触人类带来的传染病风险和恶意投喂带来的潜在威胁也不容小觑。西安金丝猴被投喂致死的前车之鉴仍在眼前,再次真诚地希望金丝猴展区的那句“你投喂的样子真的很丑”有一天能插遍全国所有动物园。
说完了这些相对其他动物园场馆优势明显,展示效果不错的物种,武动其他的动物展示的怎么样?让我们按照园方自己的大洲分区规划简略地看一下。
在新武动的场馆规划里,神奇大洋洲和神秘美洲两个展区的面积都不是很大,大洋洲展区着重展示了三种袋鼠和鸸鹋、鹤鸵两种特色鸟类,美洲展区除了之前介绍过的猴类和鸟类外,展出的物种要多一些。其中水豚、美洲鬣蜥和鳄龟的待遇在整个园算是不好的,水豚场地的水只有浅浅的一洼,地面也是水泥地,美洲鬣蜥的爬架布置得挺好但室内的光照明显不够,鳄龟则是像继承了某种国内两爬馆传统一样在一个水池子里自闭。
澳洲展区的物种其实没什么太多可增加的了,考拉目前国内没几个动物园拥有,鸭嘴兽更是一只都看不到。但是美洲展区没有计划展出美洲豹和美洲狮这两种大猫是真的有点可惜,园区的展馆设计应该没给引入这两种动物留下什么空间,大概未来也不能期待在新武动看见它们的身影了。
无论是从展示物种还是占地面积来看,狂野非洲和多彩亚洲两个展区无疑是园区精心设计的重头戏。
路过全国动物园普遍都养的比较好的狐獴和呼呼睡大觉的狮子后,我看到了武动精心设计的一片坡地展示区,利用逐渐上升的地势,园区在这里架构起了下层鸵鸟、羚羊,中层斑马、角马和高层非洲象的阶梯式展区,游客站在低处稍微远望就能由远及近、由大到小地将整片山坡上展出的动物一览无遗,恍若置身非洲大草原一般。尽管没有实现隐藏壕沟和无栅栏规划,园区想要达成的“视觉混养”效果依旧完成得不错。
但不幸的是,可能因为我游园当天天气不佳,阴霾伴着小雨的情况下,这错落有致的非洲展区里羚羊和斑马两种动物都没见外放,角马又聚在展区的最边角吃早饭。缺少了外环的一大部分和整个中环,偌大一个展区除了最高处特别显眼的非洲象几乎只有面前的鸵鸟可看,还是挺可惜的。
和很多动物园一样,新武动也把来自非洲的几种大型动物养在了一起,随地形漫步而上,就能在一个相对集中的聚落式场馆群里看到它们。可以看得出来,武动是把非洲象展区这里当做整个非洲区的核心来营造的,这里生活着两大一小一家三口,虽然我这次去武动有一小半的物种都没外放见到,但很惊喜地看到了小象和妈妈在外场嬉戏玩耍。
武动的大象活动场还是比较用心的,行为训练墙、泥坑、沙坑还有用来蹭痒的石头、树桩应有尽有。小象也被照顾的挺好,几乎没什么刻板行为,在妈妈旁边一会儿吃点草料,一会儿到处疯跑,一会儿又懒洋洋地趴在沙堆上,还是挺开心的。
但非洲象的室内场馆就没那么完美了,值得表扬的是园方在内场用到了斜形围栏,有效提高了饲养员的安全系数。但对于大象来说内场的活动范围还是有些太小了,地面既没有铺设泥土为长时间站立加以保护,也没有任何丰容玩具。如果碰到冬天气温骤降,非洲象只能在内场展览时,动物福利可能就要大大下降了。
室内场馆里园区还精心设计了很多科普展板,但无奈场馆内的游客通道实在是太狭窄了,正值假期人多的时候挤得满满都是人,有安全隐患不说,科普展板更是完全看不见了。
新武动的长颈鹿区布置的也还不错,能看到园区为了不让它们长期低头吃食物喝水以产生健康风险,还特意为饲养员准备了置于高处的喂食区,旁边悬挂着长长的树枝及水桶。但这一切的努力都被游客随手的行为毁掉了——还是投喂,长颈鹿区靠近游客的前沿部分都被丢满了萝卜白菜,长颈鹿在这里一遍又一遍地低头取食,健康风险一点儿没减少不说,还容易误食恶意投喂的塑料袋。
非洲展区最后的压台物种是白犀牛,栖息在一片坡地展区上,白犀牛就伫立在展区正中央悠然地吃草。展区采用隔离沟把动物和游客隔开,留给游客一个平视的无遮挡展区,比石动那个金属大围栏挡住一大片的传统展示方式好上不少。
接下来就是我这次新武动游园体验最棒的展区——多彩亚洲。
这里最棒的,是展区动线设计的用心。我从“熊猫竹海”小展区的大门进“多彩亚洲”,在经历了一个多小时内容丰富的游览后,发现亚洲区的出口竟然就在“熊猫竹海”的入口旁边,那一刻真有种在游玩魂类游戏,享受其别具一格的地图设计的快感。
鉴于大熊猫在国内动物园的超然地位,武动的大熊猫馆虽然比水平一般的动物园熊猫馆强上一档,但也没有像北动和大连森林动物园那么令人印象深刻。引人瞩目的是这里一进馆就能看到大熊猫“嘟嘟”的标本,园方借此向游客诉说着曾经那只长寿大熊猫的故事。
这里现在生活着两只大熊猫,分别是“武林”和“盟盟”,我到馆的时候它们正在睡觉,围观的游客非常多,我也就没有特意去拍摄它们。更用心的是,“熊猫竹海”这一展区不但展示了大熊猫,还展示了一些和熊猫生活在同一地理区域的动物,比如金毛羚牛(有规划但尚未展出)、马鹿、环颈雉、蓝马鸡,当然还有小熊猫。
和大连森林动物园的配置一样,新武动的大熊猫馆旁边也布置了小熊猫展区,如果游客不那么着急走快速通道去参观大熊猫的话,多绕一个弯就能在旁边的展馆看见它们。虽然比不上大连森林动物园借助地势构建的山坡林地那么惊艳,新武动在为它们准备的展区也足够吸引人了。和北动的那个小熊猫吊桥比起来,武动在小熊猫的室内场馆也设计了立体复杂的爬架,种了植被,室外场馆更是活动面积超大、分场众多,相当优秀。
湖北的特色动物不仅有金丝猴和江豚,麋鹿也是荆楚大地不可或缺的一张动物名片,这一已被认定为野外灭绝的物种曾经很长一段时间在这片大地上消失,如今无论在动物园内还是在野外奔驰的,都是当年从北京被带走的那一批人工种群的后代。除了麋鹿外,武动的亚洲区还养着马鹿、梅花鹿和小麂(赤麂还没来,先代班)这几种鹿,展示得都不错。
亚洲区的另一个瞩目的亮点是岩羊区,园方在这里搭建了立体假山,游客有远近高低好几个视角观察这里的动物,颇有种横看成岭侧成峰的感觉。这个展区什么都好,可惜这里目前居住的不是李逵而是李鬼——岩羊没到,家山羊正在此代班。等展示物种正确了,这里应该会是个相当优秀的展区。
“亚洲山谷”展区除了岩羊和羚牛外,就是生活在亚洲的食肉目动物了,在逛动物园的时候我最关注的熊和大猫们都栖息在这里。先说每个动物园我都要重点关注的熊。
和北动一样,武动也只展示了亚洲黑熊和棕熊两个物种,喜人的是,武动的新场馆摒弃了传统的熊坑展示模式。亚洲黑熊的外部展区是完全用物理手段与游客隔开的,要么是封顶的玻璃展柜,要么是反曲的金属笼舍,展区面积相当大,爬架立体植被丰富。有点可惜的是有两个外场观察口距离地处展区核心位置的爬架实在有点太远了,熊没有那么害羞,感觉在防投喂手段万全的情况下,可以把熊的爬架稍微挪近一些,留出宽阔的后场加一些躲避,游客的观赏体验也能再好一些。
这次去只见到了一只黑熊,它状态还不错,在铁网笼舍靠近游客的位置转悠,也许是行为还没完全回归自然,在寻找投喂,但在如此强势的物理防投喂手段下黑熊场馆杜绝了投喂现象,它只能无功而返了。
但棕熊展区,意料之中的投喂现象还是出现了。和黑熊展区铜墙铁壁般的严防死守不同,园方采用了和展示一些大型食草动物一样的逻辑来设计棕熊展区——挖一道宽沟把动物和人隔离开。这样人们能无障碍观察动物的同时,足够宽的隔离沟也能有效防止投喂。
想法很好,事实上没完全成功。有些喜好投喂的神臂队长还是把胡萝卜扔到了棕熊的栖地里,然后棕熊那一套作揖乞讨的动作就又出现了。看了这么久的你是不是像我一样也反应过来了,怎么又是胡萝卜?没错,不像是之前石动的爆米花、饼干、蛋黄酥,新武动园区里,游客们好像提前商量好了一样,投喂的私聊几乎都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小塑料袋+切好的胡萝卜。
这说明什么?大多数游客的饲料应该都不是自己从家里带的,而是从园区门口的小贩手里购买的。这样一来,很多原本没有投喂意图的游客也很可能因为小贩的推销而购买饲料入园,小贩们只要能赚到几块钱,可不管这是不是竭泽而渔,希望园方能带领志愿者或者保安多观察园区门口,逐步取缔这种行为吧。
武动的熊展区除了没有北动熊山教育观赏一体的一贯性外,对比全国范围内茫茫多的一众熊坑来说真的相当优秀了,但可惜面对游客的投喂行为,还是棋差一着:熊一旦被投喂,无论场馆有多优秀,观感都好不了。
其实武动在阻止游客投喂上下了很大的功夫,无论是入园开始四处播放的广播、醒目的宣传画、定点布置的保安都是不错的防投喂手段。动物园还组织了由小朋友组成的“湿地保卫志愿者”为园区亲手画了很多防投喂宣传展板,这是非常非常非常棒的志愿活动,孩子们的画带来的冲击力真的干巴巴的标语强太多了。这样的活动,在教育小志愿者们更加关注湿地保护的同时可以孩子们意识到——人人都可以通过实际行动,成为自己喜欢动物的保护者。
但投喂在动物园很多时候就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的事情,在志愿者四处巡逻被抓到劝阻不停甚至会上“光荣榜”并登记到“游园不文明行为”的北动,都时而有人掏出一根香蕉投向黑猩猩。阻止投喂,真的是一件需要园方和游客双向奔赴的事。
终于到了我最爱的大猫们,非洲区狮群长睡不醒,我本有些失望,但刚巧到了亚洲展区,豹和虎都睡醒了,虽然有点懒散,但多少还在活动。
自从北动不展出豹以后,我就很久都没在动物园见到豹了,上次去到中型猛兽物种还算比较多的石动,豹也是躲在平台下昏昏欲睡。不像作为百兽之王的狮虎能气定神闲地无视周围的游客,大部分的豹都是相当机警敏感,甚至有些神经质的动物,这次武动的豹也是蹲在木质的凉亭下面,在草木中隐隐露出了半个身子。这个距离下,平常用肉眼和手机肯定是看不清明的,但今次我带了长焦相机,借着相机取景器目镜把它的各种自然行为好好地看了个够。
至于虎,我这次只看到了东北虎一个亚种,据说园区内还有一只白化孟加拉虎,这次没有找到。湖北在历史上正常自然分布的亚种想来是华南虎,但可惜现在想看展示华南虎的动物园,得再往南走一走。
武动对于这只东北虎的展示还是挺上心的,园区结合武汉的气候环境用水桦还原了它原生环境的白桦,树木、爬架、躲避都比较充足。虽然视觉阻碍较大的铁丝网外场,和石动狮虎谷的展示效果有些差距,但现在想来石动狮虎谷一个展区养三只个体的行为,确实也不怎么值得提倡。
相当令人意外的是,在亚洲展区,武汉动物园特地规划了“本土邻居”展区用于展示本土物种,这在国内动物园规划里算是个相当超前的理念。在国内,大象、长颈鹿、狮子这些非洲动物随着城市动物园的普及早已不再稀奇,能够搭建出优秀的本土动物展区,讲好身边的这些动物的故事的动物园,反而少之又少。
在这里,新武动在展出了几种我国的小型动物,可惜的是这次除了小爪水獭、旱獭和白鹇,其他的物种我都没有在外场看到。狗獾和花面狸这种白天睡觉的动物确实难遇,之前在北动就没有看到它们,挺可惜的。
园方给小爪水獭搭建的展区相当不错,可惜我刚刚走过去还没来得及抬起相机,水獭们就一股脑地跑到躲避后面去了,隐隐能从展区后方的铁门缝隙里看到它们在快乐的啃树皮。至于旱獭,它非常悠闲地趴在木桩上摆pose,我没忍住就多给它拍了几张。
游园经历就说到这里,说说第一次游览新武动给我留下的印象吧。
首先,目前新武动被诟病最多的问题是什么?物种少,看不到动物。
全程游览下来,物种确实是少。新武动开园宣发期时在各个互联网平台宣传的物种数量是138种,就算不和上动、广动、北动、红山这种知名度高的一线大园比(上动470余种,广动450余种,北动2022年调查后萎缩到390余种,红山有280余种),和其他中部省会城市济南、太原、石家庄、郑州等平均有200多种动物的动物园相比,现有的物种数也是远远落后的。
这还没算完,武动目前园内预计原本计划的羚牛、白唇鹿、岩羊、赤麂等动物都还没有可以展示的个体,目前是采用更常见的野生甚至家养动物在代班(如家牦牛、家羚羊、小麂等)。而这次游园,我偏偏还赶上一个阴雨天,一小半的物种都没见到,本来物种就不多,能看见的就更少了。
具体来看,武汉动物园鹿、羊、马等食草动物的种类都不多,被戏称为“动物园凑数物种”的鸟类和两栖、爬行动物的数目也完全不够看,某种程度上新武动确实解决了国内两爬馆整体拉胯的问题——直接没有两爬馆。两栖和爬行这两类动物,只要悉心照料,就能让动物园在较小的空间成本下将物种丰富程度翻倍,游客参观起来也特别有意思。偌大的新武汉动物园一圈看下来,居然一条蛇都没看见,其实挺难受的。
看不到动物,也确实存在,武动给动物提供的外场要比传统的城市动物园大不少,植被和躲避也很丰富,这对动物当然是好事。但这导致游客会不太容易看见动物,很多时候如果没像我一样带了相机或者望远镜的话,游园的观感会差不少。动物园无论怎么强调动物福利,游客体验都是绝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好的动物园应该也必须有能力,在两者之间寻找平衡。
无论如何,新武动的展区硬件的优秀程度,目前来看确实在全国算得上名列前茅。出色的参观动线、栈道设计、展区规划、物种丰容,加上园区力度足够的防投喂宣传,甚至是精心设计打造的文创区(有一个好的文创区对动物园也相当重要,优秀的文创是非常能带动园区发展的),都可以看出武动园方是有打造一个优秀动物园的意愿的。
从各方面搜集的资料来看,武动在建立新园的过程中受到了不少目前大陆动物园发展的领头羊:南京红山森林动物园的理念影响,很多展区设计上的小心思也如出一辙,但武动也在尽力展现、强调自己的地域特色,整体观感是让人满意的。
至于物种引入,这是一件心急吃不了热豆腐的事,引入动物的合法性、健康检疫、适应训练都很重要(金丝猴的前车之鉴不要再出现了)。武动的底层已经很优秀了,目前园内的物种的生活环境都还不错,在理念上也没有什么太致命的问题。先慢慢来,把园内的低配物种都替换掉,规划利用好园区内的土地,在不影响既有动物的福利的情况下,容纳更多新物种,这里潜力非常大,只要继续努力,把一切交给时间,我想它会成为一座优秀的动物园。
门票费用:成人40元,基于物种数量来说略贵,看看展区理念就还算合理,园内餐饮溢价不高,亚洲展区很大能逛一小时,坡还多,进去之前记得先在非洲区商店买水。
游览时长:全程约5-6小时,景色优美,指引明确,动线良好,以及先去狐猴森林。
物种特色:少,没什么全国独展的当家物种。但有一定的地域特色及本土物种展馆,鸟和灵长类都值得一看。
交通:较良好,地处汉阳区墨水湖畔,最近的地铁站是汉阳站,到江汉、江岸、武昌打车都不算太远。
优秀的场馆:百鸟世界、狂野非洲、多彩亚洲(物种没特色,展馆太棒了)。
主观评价:理念现代,潜力十足,是相当值得去看一看的动物园。
动物园游记连更四周,我累死了,休息一下,下周肯定没有了,之后没意外的话估计是北动游记PART.2吧,去看看北区。
放些拍到的动物照片,可能图放太多了,后面很多原片传不上去。
文章配图放了原片,后面都压缩了一下,大家凑合看吧。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