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六篇动物园游记,依然不是预想中的北京动物园PART.2,而且就目前的旅行计划来看,北动的后续游记可能要搁置不短的一段时间了。
一个月前,我去了趟长沙,之所以有这次旅行,是因为我迫不及待地想参观湖南省博物院的一个特展。但动物园一直是我城市旅行的必选内容,来都来了,我也没错过这个大好机会,非常幸运地选择了整趟旅行中最热的一天游览了长沙生态动物园,被折磨的不轻。本想着趁着八九月间的空档,把两篇博物馆笔记和一篇动物园游记都写出来的,怎奈白天工作忙没时间摸鱼,晚上又有黑神话和星际战士2前后夹击,拖着拖着就到了中秋前夕。 这次游园的整体感受谈不上好,因此游记内容也会相对少一些。在我看来,长沙生态动物园是目前我去过所有动物园里能聊的内容最少的一个:首先园区比较小,展示物种虽然有200多种,但物种珍稀程度都比较常规,展示效果也不太好。其次是没有优秀到让人印象深刻的展区,一个月时间过去,我对大多数展区的印象都很稀薄了。最后就是我参观当天特别热,无论是动物本身的展示效果还是我游园的耐心和专注力都有显著下降。
有之前几个动物园的参观经历打底,这次参观长沙生态动物园给我最直观的感受是沉闷和无聊。它肯定不是省会城市动物园里面最差的那一个,但它就是看起来死气沉沉的,似乎对国内动物园逐渐向好的发展风潮完全视而不见,在这里基本看不到园方有积极改善动物生活环境的意愿和承担教育义务的责任感。
长沙生态动物园占地有1500亩,仅看面积是比武汉动物园大不少的,但实际参观体验就差太多了。就像我前面所说,除去公园入口到动物展区的大片绿化区域、未建成的动物科普区、车行观赏区和维护中的百鸟乐园,目前真正能让游客徒步游览、停留、观察的区域真的不大。
园区用于动物展示的部分目前可以划分为步行区和车行区两块,步行区主要位于园区的西侧,也就是地图上五颜六色的部分。而车行区则位于东侧,也就是地图上“极地馆”所在的深蓝色部分。这次游园我购买了步行车行联票,至于园区内设的极地馆、森林剧场(据说仍然存在动物表演)等其他收费场馆我实在是不抱期待也不感兴趣,就都没有去了。
以往写动物园游记的时候,我都会预先想好一个叙述逻辑框架作为大纲。如果动物园有自己的展示规划自然最好,如果园方的展示逻辑就比较随意,我则会先把表现特别好的展区拿出来聊,再看看我比较关心的大型猫科、熊科动物的生存环境,或者站着说话不腰疼地对一些表现很差的展区批判一番。
可长沙生态动物园在展示规划上是基本按照食性进行的动物分类,也没有什么特别值得拿出来一说的优秀展区。因此今次我就粗暴地按照我的参观路线,想到哪说到哪了。
一进入长沙生态动物园的大门,最引人注目的动物展区就是豹馆、大熊猫馆和狮虎馆。我前往参观时,长沙生态动物园的豹馆正在进行整修,它应该算是这里相对有特色的展区,不能一窥其真容还挺遗憾的。一如以往,我和狮子也格外没有缘分,狮虎馆似乎只有虎展区还在正常开放。这真的是不幸中的万幸,作为一个北方人,我参观长沙生态动物园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想好好欣赏从未见过的华南虎。
长沙生态动物园的华南虎个体不少,但展区设计却并不让人满意。场馆内毫无特色的矩形展区一个挨着一个地纵向分布,展区面积也相当感人,别说和沈阳那种能养坦克的极端展区相比,长沙的虎展区的活动面积甚至不如北动,应该是我目前去过所有动物园里最小的。在被设计用来进行“行为展示(付费投喂)”的高处看台俯瞰下去,更是难有什么身临其境、置身野外的感受,反而有种饲养中心的既视感。展区内的环境布置还算勉强说得过去,基本的植被和躲避还是能保证的,因为当天天气炎热,围栏边的喷水降温装置运作不停,老虎们在水雾下反复踱步,行为已经非常刻板。
但尽管如此,第一次看到华南虎这一我国独有的虎亚种还是着实让我兴奋了一会儿。我的故乡动物园是北京动物园,我所在的华北平原也不是华南虎的原生环境,我对虎的基本印象都是由东北虎这一亚种构建的,因此当我看到华南虎时的第一反应,是惊讶其体型之精悍和体色之浓郁。比起北方动物园常见的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华南虎的体型明显要小一些,但矫健的体态、狭长的面部和橙红的毛发使它在顶级掠食者的威严中更添了一抹中型猛兽的狡黠残忍,非常独特迷人,让我驻足良久。 除了华南虎之外,狮虎馆展示的东北虎和白化孟加拉虎这两个亚种就比较常规了,来自北方的东北虎在高温天气下一动都不想动,孟虎也泡在水池里享受清凉,对外面的一切兴致缺缺。整体上来看,长沙生态动物园的狮虎馆栖地面积太小,部分栖地的个体数量也严重超标,地面以砖头水泥居多,场馆的动物福利、游客的观察角度、提供的教育功能都极其有限,完全算不上优秀的场馆。
说完了我最期待的狮虎馆,这个部分就再聊聊附近的其他展区吧。
长沙生态动物园的大熊猫馆不需要额外付费,参观的人也不算太多。这里生活着“大美”和“青青”两只大熊猫,作为国宝,它们的活动外场比虎展区可大了不少,设计上也能看到一些现代思维。我去参观时青青刚过完生日,还能看到园区为这个个体设计的独特展示板,只能说国宝就是国宝,在任何动物园的待遇都是一等一的。问题是展示板上的文字内容实在是太少了,下方的几张图片应该是想为游客展示青青成长的过程,但看起来还是让人感觉一头雾水。其实只需要把“这时候的青青几岁了?这是在什么地方拍摄的?”等有趣的文字信息注释一下,再放一个介绍大熊猫的成长、寿命、习性的科普展示牌在旁边,教育效果就能更好。
因为天气热,大熊猫都在室内展区乘凉,和外场比起来,熊猫馆的室内展区要差不少。这里没有任何植被,构造也是以水泥混凝土为主,墙上的山水画、竹叶等彩绘本质上也是取悦游客的,和自然二字找不到一点联系。也许是炎炎夏日想找个舒服的姿势,也许是被玻璃外川流不息的游客搞得不厌其烦,熊猫躺在水泥堆砌的假山高处睥睨着游客,结合完全人工的内部环境,一眼看去坐牢感油然而生,甚至感觉下一秒熊猫就要上演狱中题壁了。
熊猫馆附近展示着小熊猫、浣熊等动物。它们的外场分列室内馆的左右两侧,算是长沙生态动物园整体观感比较好的区域。在过去参观的动物园里,小熊猫外场达到或超过长沙生态动物园的不在少数,但是浣熊能享受到这种待遇还是很少见的。
展区的外场设计充分考虑到浣熊的攀爬需求,没有像其他动物园一样用反向铁罩阻止动物爬树,这符合动物天性的设计无疑是最好的丰容。浣熊们也特别认可这些设计,它们自由地在树上爬上爬下,在水池里嬉戏打闹,好不快活。不夸张的说,这个浣熊外场大概是我在长沙生态动物园看到的最舒服的展区,浣熊在这里的行为活泼又自然,哪怕天气炎热,我也在这里观察了一会儿,其实旁边的小熊猫展区设计得也差不多,可惜动物并没有跑出来玩。
转眼一看,浣熊和小熊猫的内场又回归了标准的监狱水平,单调的水泥地面,孤零零的木头爬架,高温天气下几只浣熊像是泄了气的皮球一样趴在那里,和外场对比起来,观赏体验真是天地之差。
说完这些毛茸茸的动物们,再来看看长沙动物园的鳄鱼湾展区。这里是独立的场馆,鳄鱼们因此得以从传统国内两爬馆小到不行的监狱式展区中解放出来,生活在一个相对水域宽阔、环境自然的栖地里。之前去过的石家庄市动物园也有差不多的鳄鱼展出区域,和石动比起来,长沙的这个鳄鱼展区个体数量少、体型也普遍较小,得益于此,个体们的活动空间相对也更宽广。
根据园方官网介绍,这里生活的大部分是湾鳄和扬子鳄,但我看到的几只都下齿外露,显然不是鼍科的成员,它们的长相和湾鳄的典型形象也有差别,我并非辨识鳄鱼的专家,去问了一些朋友,有说是暹罗鳄的,也有说是混血的。感觉除了少数几个动物园,大部分动物园对所展出的鳄鱼的种类都拿不太准,也没什么教育游客的意愿。说回展区,这里虽然有水泥地面裸露、垃圾清理不及时等很多问题,但比起国内大部分活动范围都不能保证的动物园来说,生活在这里的鳄鱼们还是挺舒适的。
既然说到了鳄鱼,顺带说一下长沙生态动物园的两爬馆吧。
长沙的两爬馆其实比国内整体的平均水平要好一些,很多展区算是有点垫材,水盆和躲避也最低限度地提供了。但我参观时馆内没有空调,离开风扇范围的区域比外面还要闷热,加之展区的玻璃很脏,反光严重,参观体验不是很好。我粗略地看了一圈,这里目前展示的物种大都是国内两爬馆常见的,之前有不少爱好者们提到过的穿山甲也早已不见了。从场馆设计和硬件设施能看出这个两爬馆在早年是有一定追求的,但是时光流逝,可能是出于经费、重视程度等等原因,它已经肉眼可见地荒废了。
如果说长沙生态动物园有什么让我想特地聊聊的场馆的话,那就是象馆。我给本篇游记的起的标题是孤独、痛苦与漫长,这当然不是指我的游园经历,而是象这个物种在动物园中长期面临的生存困境。
对于所有动物园来说,大象都是一种非常难养好的动物。它们体型庞大,力量惊人,因此需要的活动范围很大,对饲养员的保护、日常的安全管理也需要特别用心。而比起犀牛、河马等动物而言大象又非常聪明,有很高的社交需求的同时,对环境和丰容设计也更容易感到厌倦。而想要养好大象,动物园就要在确保活动范围足够大的情况下尽量为它们提供更多的丰容;组建更健康的社群关系;在日常管理例如行为训练、修脚和饲料喂养上也不能掉以轻心,能把这一整套流程做到及格的动物园,在全国范围内也找不出几家。
而动物园又不得不养大象,因为它对游客实在太有吸引力了。古代世界各地的封建王朝都有豢养大象的历史记录,这说明它庞大的身躯能满足人类天性中对“奇观”的猎奇审美需求,如果在动物园看不到大象,想必很多人甚至会质疑动物园的业务能力和存在意义。在这样的情况下,世界各地的动物园中存在大量生活在完全不达标的饲养环境下的大象族群和个体,这对它们而言无疑是一种悲哀:它们智商很高、寿命也很长、在常规情况下想要养死也很不容易,因此它们在动物园中面临的是数十年孤独、痛苦与漫长的牢狱之灾般的生活,是在人类规划的囹圄里失去自由、悲哀地度过终生。
其实就全国范围内动物园的情况来看,大象场馆的整体水平是在向前发展的。在我们之前参观的几个动物园中,园方都有用心地为活动外场做一些丰容和修整,让动物们生活得更舒服、更自然。之前去过的几个大象展区里,遮阳凉亭已经基本必备,活动外场也都放置了树木、沙坑、泥坑、土堆、水池和玩具供大象乘凉、清洁、玩耍,北动率先使用的蹭痒柱更是展示了在老旧外场的基础上对象馆进行丰容的低成本方法。但这些我们司空见惯的丰容设施和优化设计,长沙生态动物园的象馆统统没有。
这里的外场只有一片炎热太阳炙烤下的坚硬空地,此外再无它物,这不是动物园大象馆,这是一座大象监狱。
我走到象馆的时候,有一只亚洲象正在这光秃秃的运动场上漫无目的、周而复始、似乎永无止境地刻板踱步,根据动物园公众号的介绍,它应该是雄象“阿番”。因为天气十分炎热,饲养员拿来了一根水管准备给阿番冲凉,结果一个不注意,阿番直接把水管夺走自顾自玩了起来。我不知道这根水管是否能给饲养员和大象造成什么安全隐患,但我确实能感受到皮肤状态看起来不是很良好的阿番看到这根水管的新奇和迫不及待——它实在太无聊了,在它漫长的牢狱生活中这根橙黄色的水管想必是为数不多的变数。
在象馆靠近游客的一侧有一个付费投喂的观察口,距离动物比“免费区域”要更近些,用来让游客们付钱买水果投喂大象。饲养员也特意在付费投喂区附近为大象冲凉,一来节省了自己的脚程,二来近距离让游客看到大象,说不定还能拉动投喂的消费。可怜的阿番似乎真的热坏了,跑到水管下面享受冰冷的水流的同时怀着某种希冀的目光看向游客们,久久不愿离去。
除了外场的这只,长沙生态动物园的大象馆内场还有一只亚洲象在默默地罚站。这里的内场环境自不必说,同样是只有墙壁和水泥地面的监狱,但国内内场做的不好的大象馆比比皆是,相比起来倒不像外场那样差的触目惊心了。
值得一提的是,长沙生态动物园的大象曾经攻击并杀死过饲养员。2019年的圣诞节前夕,园内一只名为“艾A”的56岁雄性亚洲象主动攻击并踩死了饲养员,园方将这次事故的原因评定为大象发情,在这次事件后网友们持续不断的社会舆论监督下,动物园长期开展的大象马戏表演也终于停止。当年的大象马戏场,现在变成了互动体验区,养了一些梅花鹿和羊驼等驯化后的牲畜,供游客付费投喂,亲密接触。
可以说,长沙生态动物园大象馆是我目前去过的所有动物园里最差的,针对大象外场的成本不高却能有效提供丰容的小手段有很多,能参考的例子比比皆是,长沙大象馆目前的问题,可能更多出现在园方对待动物的态度上。
和大象一样,长沙动物园其他大型食草动物的生活状态也并不好,长颈鹿生活在车行区目前暂且不提,园内的犀牛和河马展区问题都不小。
先来说犀牛,长沙的犀牛馆同时展出了四只白犀,我去的时候恰巧赶上它们在列队吃饭,草料放到游客附近是值得肯定的,从侧面看去四只庞然大物依次列队真的很有气势。犀牛的展区整体看来比象馆好一点,但也好的十分有限,最大的问题还是小,完全满足不了四只白犀的活动需求,加之这里能称得上丰容的设计也几乎没有,犀牛在这里能做的也只不过是日复一日的罚站。
河马展区的问题可能更严重一点。这里明目张胆地标榜付费投喂河马的“互动体验”,貌似已经成为了动物园用以招徕游客获取利润的场所,大象、长颈鹿、黑熊等动物的付费投喂我都见过,河马这还是头一遭。
在场馆内我只看到了一只河马,水域活动范围似乎还算可以。但可能是出于安全考虑,有人投喂时园方会将河马上岸活动的空间用铁栏封闭,圈出一个付费投喂的游客才能进入的“中岛”性质的区域,让游客可以近距离地接触水中的河马。
先把所谓“动物园的教育目的”这种更高层次的追求放在一边,让游客只隔着还没有小腿高的金属护栏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一个以坏脾气著称的一吨多重的庞然大物,动物园真的能有效保持游客和动物两方的安全吗?而如果有游客想要投喂时河马不在水里怎么办呢,把河马赶进去被迫营业吗?这些我都不得而知了。
到这里步行区没说的应该只有鸟类和灵长类动物了。不巧的是,我去参观的时候长沙生态动物园的百鸟乐园展区还在维修,两道蓝色大铁门直接把我挡在了展区外面,门口放了两个圆形水泥房,大杂烩般地混养了一些鸟类供游客观看。
右边的笼舍里混养着一些游禽和涉禽,在武动和沈动倍受重视的丹顶鹤如今也只能卑微到和一大堆八竿子打不着的鸟类共享一个笼舍。另一边的展区里有几只白琵鹭,我是第一次见到这种鸟类,它们在用扁扁的嘴吃泥鳅,因为笼舍内环境实在太差,看了一会儿我也就没了兴致。
灵长类展区不少外场都没看到动物,赤猴、翠猴、黑帽悬猴和黑猩猩就算在外场露脸也是一动不动地乘凉或是睡觉,可见炎热的天气对游客和动物都是种折磨。
比起其他猴类中规中矩的生活环境,长沙的金丝猴馆比较受园方的重视,外场设计的不错,能看出一些供动物攀爬的立体架构,可惜这么热的天金丝猴一直躲在内场休息,我也不是很有耐心蹲它跑出来活动。另一个观感不错的展区是猕猴岛,游客和猕猴们被小溪和高低差隔开,植被和树木间猕猴们跳跃嬉闹,展现出不少其他动物园里看不到的自然行为,缺点是展区完全不防投喂,破坏了浑然一体的自然体验,关于投喂这件事之前已经骂过太多次了,这里不再赘述了。
车行区这一概念诞生于野生动物园中,在国内是随着90和00年代城市动物园迁往郊外建立野生动物园的热潮逐渐普及开来的。在中文环境下野生动物园和动物园只有两字之差,也并不存在什么严谨的区分标准,但两者的差距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小,野生动物园(Safari Park)和城市动物园(Zoo)实际上是两种设计思维逻辑不同的动物展示公园。
野生动物园中的Safari一词来自斯瓦希里语,它原意是旅行,在殖民者到来后逐渐演化为狩猎旅行的代名词,随着动物保护理念的出现和发展,这一词汇而今代表着令人向往的野生动物观赏与摄影之旅。野生动物园车行区诞生之初想要达成的效果,就是为城市居民们提供一个驰骋非洲原野,在车中观察和拍摄动物的机会。
但车行区不比非洲大草原,它毕竟是人造的,不是真正的大自然。想让游客有真正置身野外的感觉,动物园就需要提供更大的栖地范围、更自然的环境布置、更具野性的动物行为,最好再有专业的讲解员进行自然教育。这一切并不是钢筋水泥中的自欺欺人,反而是城市中的人类回归、认识、了解、尊重自然最经济、直接的方法之一。
那么长沙生态动物园的车行区提供了上述的条件吗?完全没有。
和国内大部分的动物园的理解一样,这里所做的就是把游客关进车里游览传统动物园,展区的动物们没有获得更好的栖地环境,栖地的布置丰容反而比步行区更不用心。整个游览途中,乘坐的是普通大巴车,动物介绍基本听不清楚,司机更是只会在每个展区停留两三分钟,粗略地给游客指出动物在哪里,一圈十数种动物看下来可能半小时就结束了。
除了传统的狮、虎、狼等猛兽外,园区还把长颈鹿、马鹿、麋鹿、角马、斑马、野驴等大量食草动物也放在了车行区展示,展示方法也是传统地将动物锁在围栏里,就像前面说过的——这本质是让游客乘车看步行区,这样完全没有任何意义。客车经过时,你大概只能看到一圈围在一起吃草的鹿屁股,无论是游客还是司机都对这些食草动物兴致缺缺,大多时候还不等你看到它们回头,车早就开往下一站了。
长沙生态动物园的车行区挤占了园区不少空间不说,其内部设计和展示效果已经完全与时代脱节了,不客气的说,它已经基本失去存在的意义了。还不如像沈阳森林动物园一样彻底拆除修改,改成步行区,让游客停下来好好观察动物。
抛开过于差劲的几个场馆,长沙生态动物园应该恰恰体现了我国省会城市动物园的平均水平,大部分场馆的布置上都谈不上出彩也不至于特别落后,有那么几个设计和展示效果都还不错的馆,但和真正优秀的动物园比起来其实也就那样。
但在如今全国动物园、尤其是东部城市动物园发展逐渐向好的情况下,长沙生态动物园没让人看出有在新风潮的引领下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进步的意愿,也看不到园区对接受新理念的热忱。和武汉墨水湖畔刚刚建立起的那座朝气蓬勃的武汉动物园比起来,时间仿佛在这里停滞了。时至今日,园区内马戏表演、付费投喂和管理混乱的现象依旧长期存在,园方对动物福利、自然教育和志愿服务的不重视在不少问题上也可见一斑。 长沙是一座充满活力、泼辣热情的城市,而长沙生态动物园身上却弥漫着些许暮气,再这样下去,这里可能真的要与城市发展脱节了。
门票费用:步行区成人40元,带车行区的套票75元,结合展示效果价格只能说还可以,车行区完全不值票价。
游览时长:全程约3-4小时,目前很多场馆都在维修,步行区动线比较混乱,但园区不大,就算走冤枉路也不会太累。
物种数量及特色:物种数量还可以,但没有什么特别独特的物种,华南虎虽然北方比较少见,但南方不少动物园都有,大部分物种的展示效果也不太好。
交通:一般,地处天心区南部,距离核心市区打车40分钟。
优秀的场馆:浣熊展区、金丝猴展区(但也只是在园内相对优秀)。
主观评价:如果不是像我一样有动物园收集癖,完全不推荐来。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