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虽然《蝙蝠侠:欧罗巴》整个故事稍显局促、也并未发生在你我所熟悉的哥谭,但不可否认的是,你仍能在其中寻找到最为经典的蝙蝠侠元素,那些亘古不变的东西,并在这场旅行中,更深地理解这两个角色。
“哥谭。
这是我的城市。
新到这里的人会认为这是一座蜿蜒复杂的迷宫,充斥着居民楼、街区……巷子——但远非如此。它是建立在一个网格之上的。
一条条直线彼此相交。在其间存在一种秩序……而我则是它的一部分。
我对哥谭了若指掌。这座城市有着任何人想要的一切……以及那些他们所不想要的一切。”
——蝙蝠侠
他在这座城市长大、在它最阴暗的小巷[2]中失去父母,巡游世界拜师学艺后,他最终的归宿,仍然是坐落在这里的韦恩宅邸[3]。这是他的城市,他的家,也是他的宿命。从时间设定上看,是先有了哥谭,才有了蝙蝠侠,但从漫画设定上看,是先有了蝙蝠侠,才有了哥谭,毕竟直到1940年冬天的《蝙蝠侠》漫画第四册,这个大受欢迎的角色才终于确定了其所居住城市。尽管著名蝙蝠侠作者尼尔·亚当斯[4]认为哥谭的设定源自1940年代的芝加哥,但更多作者倾向于认为超人所在的大都会市[5]与蝙蝠侠所处的哥谭,分别代表了白天与夜晚的纽约。
在绝大部分以蝙蝠侠为主角的的故事线中,哥谭几乎都是默认的故事发生地。这当然不是因为别的城市就没有石像鬼,而在于这座城市的整体氛围、内在涌动的不安,与蝙蝠侠这个人物是相匹配的。在这里讲故事,几乎可以省略一切不必要的铺陈,将精力完全放到叙事与人物构建中去,毕竟,哥谭这个词已经涵盖了一切。
但在《蝙蝠侠:欧罗巴》[6]中,哥谭却仅仅在开头几页中出现,蝙蝠侠在与杀人鳄[7]的战斗中意识到自己身体出现了异常的虚弱状态,回到蝙蝠洞后,又发现洞内电脑被黑,屏幕上出现了大大的“巨像”[8]字样。为了寻找解药来解开逐步吞噬自己生命的剧毒,他不得不迈上周游欧洲的旅程。
“柏林。
对于已经逝去的人来说,这是定义了二十世纪的城市。因战争而跌入尘埃与世隔绝、随后被卷入怒火。但那股脉搏如今已成回响……穿过勃兰登堡大门。
如今,柏林的二元性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冲击了我。忘了那道墙吧……事实上,这座城市从来都是两个城。科恩和柏林在十四世纪左右撞到一起。历史强迫它们彼此融合。
我听懂这个笑话了。
却没有笑。”
——蝙蝠侠
你应该很熟悉“公路电影[9]”这个词吧,主角(们)踏上旅程,一路看尽绝美风景、经历悲欢离合,并在旅途的终点,找回到自己曾经缺失的东西。但公路漫画呢?似乎并没有这个提法。也许是因为大部分漫画并未采用写实手法,而是将叙事构建在幻想世界的冒险之中,又或许对于漫画的表现力终究胜在对静态画面与文字的融合,而非动态视觉的呈现上。如果将一部公路电影改编成漫画,恐怕不会好看,因为如果将过多的篇幅放在对风景的描绘上,便不得不压缩叙事空间,而这对于一本漫画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这也是为什么《蝙蝠侠:欧罗巴》虽然在作画层面得到了极高的褒扬,叙事却屡被批评的原因之一。我们随着蝙蝠侠的脚步从哥谭来到柏林后,叙事迎来了一个短暂的停滞,以布莱恩·阿扎列罗[10]为核心的剧本团队花费了整整两页的篇幅来追溯柏林的历史。蝙蝠侠的旁白着重叙述了这座城市的两面性,科恩与柏林是如何碰撞在一起,彼此融合,成为全新的柏林,而二战之后,又是如何在冷战时期被一道墙人为再度分成东西柏林两部分的。
如果你回头去看整个故事,一定会意识到这部作品的背景完全可以设定在哥谭,描绘小丑与蝙蝠侠之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关系的作品数不胜数,《蝙蝠侠:欧罗巴》的创意并不算新鲜,甚至和《蝙蝠侠:阿卡姆城》[11]的主线故事,有种无法言说的相似。即便是这个结局,也早在《蝙蝠侠:致命玩笑[12]》中便出现过了。
那么,为什么要花费精力去描绘这座城市的过去?为什么要来到欧洲?答案很简单,因为这并不仅仅是一部关于蝙蝠侠和小丑的故事,也是一部关于哥谭的故事。
没错,哥谭只在故事的开头出现,随后便再未被提起。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此消失,正相反,在这部作品中,真正的主角,恰恰是那个一直缺位的哥谭。在失去了这个一以贯之的默认背景之后,创作者们终于可以喘一口气,去更加认真地探究这个背景对于蝙蝠侠的意义所在,他们所用的办法,就是将哥谭的诸多特质抽离出来,放到这四个欧洲城市中去。
而对于柏林来说,它所代表的,是哥谭的两重性。在《欧罗巴》中,柏林是蝙蝠侠第一次与小丑[13]相遇的地方,不仅如此,他还发现自己与小丑不再是敌对关系,两人共同感染了“巨像”病毒,而下毒者给予了两人不完整的信息,只有两人共享彼此的线索,才可能追查下去,寻找到真凶。正如历史将科恩与柏林强行融合为一个城市一样,病毒将两人的命运紧紧拴到了一起。
Socialism with a human face
“这座城市曾经因其理性主义与艺术而闻名于世。但这些原则都被合并进入……“人性的社会主义”[14]之中了。如果理想可以召集军队的话,也许它能够改变冷战的走向……应该可以。但“布拉格之春”被一纸延续数十年的戒严令彻底摧毁了。
在距离这里不到两英里的地方,扬·帕拉赫[15]曾经点燃了自己。这个因失望而生的身影,想要让世界将它的目光聚焦在他挚爱的城市之上。但这还不够。到了1968年,铁幕终究落下。
时代终会改变。”
——蝙蝠侠
如果说柏林只是两人重构关系的开端,那么布拉格就是两人携手作战的第一站,而这一站的主题,是牺牲。
蝙蝠侠让黑进蝙蝠电脑[16]的尼娜[17]向指使者“木马[18]”索要高额报酬,并以她作为诱饵,想要引出幕后黑手。谁想不仅未能引出木马,反而让尼娜身陷险地,然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在与机械巨像作战的一开始,小丑就被它吞入肚中,生死不明。
在这一刻,读者们心里所感到的,也许并不是小丑这恶贯满盈的杀人凶手终于得到报应所带来的舒畅,而是担心受病毒影响的蝙蝠侠,将会败亡在巨像手下吧。当一切希望都已经失去的时候,唯一可以期待的,反倒是那个永远出其不意、永远无法预料的小丑。
在这一册漫画中,我们看到了狂欢节的五彩缤纷,也看到了查理大桥上的焰火。这两个场景应和着布拉格的人文气息与政治过往。在最终突破巨像胸部囚笼后,小丑拍灭身上仍在燃烧的火焰,说道:“在这个城市,难道除了把自己点着,就再也没别的办法获取注意了吗?”而蝙蝠侠则说道:“放尊重些。”两人的话语虽然再平常不过,却同样指向了扬·帕拉赫这个痛心整个国家再无抗争意识,决定通过自焚唤醒人民的热血青年。只不过两人的态度截然不同,小丑一如既往地嘲弄着这位先烈的一腔热血,而蝙蝠侠则显然持对立的态度。
漫画与政治之间的关系很微妙,在大部分漫画作品中,政治是一个背景板、甚至是一个需要刻意回避、或是戏谑处理的题材。至于漫画人物是否应该持有过于激进的政治倾向,就是一个更为有趣的议题了。《欧罗巴》中对于政治的触碰仍然隐藏在历史地理等现实元素之后,但蝙蝠侠与小丑这两个人物的政治倾向,却可以在这种种蛛丝马迹中得到一定程度的揭示。如果你再算上摘下面罩后的那位布鲁斯·韦恩[19]的亿万富翁身份,蝙蝠侠的这种表态就更加耐人寻味了。
“我不想显得太罗曼蒂克,但如果不是哥谭……也许会是巴黎。
没错,我可以把很多城市称作家,但恐怕没有另一个城市能让我有家的感觉了。我曾经饶有兴味地考虑过这种可能性,也许有一天内心的欲望压垮了我,坐在轮椅上再塞纳河畔打发时间应该很享受。起码这些年的生活也值了。
抱歉,听起来还是太罗曼蒂克了……”
——蝙蝠侠
“-尽管这是世界上最闻名遐迩的建筑之一,但巴黎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恨死它了!
他们甚至请愿移走它-我想你甚至可以把它叫做眼中钉!
而对巴黎的最好描述,莫过于它将一个丑陋的军事要塞改造成了世界上最美的图书馆……却又在世界各地大肆劫掠来把它填满!
我们自己的自由女神像也是在这儿建造的,但巴黎自己保存了一具小型复制品。
而一开始,这些侏儒还让她背朝着自己在大西洋那一边的姐妹。
嘿,这-这才叫文化。
有太多需要吸收的东西了……
蒙马特,在这里超现实的乐趣生根发芽,艺术家前来寻找自己的缪斯女神?
这个城市真的拥有一份对生命的欲求啊!
巴黎之夜,长长的林荫道……情侣人手挽着手徜徉其上,彼此许诺、却又负心而去……
我不喜欢……”
——小丑
如果将第三册完全抽离出来,也许你会误认为故事发生在阿卡姆疗养院[20],因为这一册的绘画风格,实在是和格兰特·莫里森[21]的那本《蝙蝠侠:阿卡姆疗养院》[22]太过相像了。随着旅程临近终点,巨像病毒对蝙蝠侠的神经作用也越来越强,于是我们在他的眼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幻象,而小丑在两人关系中的作用,则变得更加重要。由于巨像病毒不仅会摧毁感染者身体,也会影响到其心智,在这一设定下,它对蝙蝠侠的影响要远胜小丑。换言之,蝙蝠侠会逐渐变得疯狂,而小丑?
这种渐进的疯狂不仅仅呈现在作画上,也体现在对小丑这个人物的重构上。两人在巴黎地下遭遇了小丑的崇拜者团体,这个城市对于艺术的热爱,对于生命的渴求,意味着小丑所代表的一切:与理性对立的疯狂、艺术一般的谋杀,恰恰与这个城市的特质更为合拍。
蝙蝠侠突然意识到,对这个被自己认定为宿敌的人,他几乎一无所知。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在巴黎可以如鱼得水地活着,小丑到底为什么一定要回到哥谭?为什么一定要一次次被蝙蝠侠打败?作者并没有直面这个问题,但是通过一个场景,给了我们答案。
当蝙蝠侠因为幻觉而失去平衡坠下教堂房顶之后,小丑拿起绳索枪,射向蝙蝠侠。当然,没有人知道他究竟想要洞穿蝙蝠侠的胸膛,还是想要救他一命,只能说,如果他想要结果蝙蝠侠,那么还得努力修炼一下枪法。
如果说在布拉格我们意识到了小丑对于蝙蝠侠的重要性,那么在巴黎,我们得以看清一点:小丑同样需要蝙蝠侠。当然,我所指的是漫画领域的小丑形象,而非《黑暗骑士》[23]中那个为了证明自己理念而孜孜不倦的劳模小丑。失去了蝙蝠侠的小丑,也就失去了能够与自己对抗的唯一一人,当一切都失去理性、失去控制、失去重量,所有的疯狂、喧嚣、死亡,也就随之失去了趣味。对于小丑而言,蝙蝠侠是与自身相对的另一个极端,这也是为什么这两个人物的对抗,能够历经七十五载的时光,仍然能够让我们头皮发麻的原因吧。
“善恶相斗。这永恒的冲突在此完结……在这永恒之城中。
这里是教皇与帝王、艺术家和妓女……商人和小偷生活的地方。而这些名字尽可相互转换……一切只取决于谁来命名。
我曾经来过这里。很多次——不过不是作为自己,而是因为生意原因。
这座城市的历史总会让我感到惊奇。并不是因为向前可以回溯多久……而在于多深。每挖一条下水道或是地铁线路,都会不可避免地挖到那早已被证实存在帝国的重要碎片。之后,发现变成了发掘。在罗马,建筑工人也同时是考古学家。
因为在罗马?它的历史也就是它的未来。
正如过往的一切旅行者,或所有旅行者一样——这条路将我们引到这里……直至我们自身的毁灭。”
——蝙蝠侠
将结尾选在古罗马竞技场,有几个理由:一方面竞技场(Colosseum)与巨像(Colossus)首尾照应;另一方面,对于最终的决斗而言,整个欧洲恐怕没有更合适的场地了;当然,还少不了要提到那句话:“条条大路通罗马”。然而在此之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原因:这里是整个欧洲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因此,在这座城市里,一切真相都将被揭开,蝙蝠侠与小丑的关系,也将走向一个结局。
贝恩[24]的出现,并没有让大多数读者感到惊喜,反而是失望,毕竟他在整个蝙蝠侠的恶棍画廊[25]中,至多也只能算是个二线角色。但对于《欧罗巴》来说,贝恩所扮演的角色,和他的人物设定极其吻合。贝恩真正可怕的是其不到最后一步,是决不使用蛮力的,在他第一次出现的“骑士陨落”[26]故事线中,膝盖断背只不过是力量层面的展示,那之前他已经通过催动各路恶棍作乱,将蝙蝠侠的整体状态折磨至山穷水尽。在《欧罗巴》中的贝恩同样如此,他藏在幕后,一方面用巨像病毒摧毁着蝙蝠侠的身体和心智,另一方面也在利用与小丑并肩作战的方式,侵蚀着蝙蝠侠的意志。
贝恩想要做的,是逼迫蝙蝠侠认识到,他和小丑是密不可分的共同体。正如在最后一战中,他将攻击集中到了小丑身上,而蝙蝠侠本可束手旁观,让两个超级恶棍一决雌雄、甚至是同归于尽,但他仍然冲了上去。但这却并不仅是这场旅程中两人建立起来的战友情谊,更可怕的一点在于,即使两人联手战胜了贝恩,也拿不到巨像病毒的解药,因为贝恩早已将解药给了两人。
这一设定的讽刺之处,在于它以一种具像化的形式,描绘出了两人存在的荒谬之处。他们是彼此的宿敌,却又掌控着彼此的性命,没有蝙蝠侠,也许就没有小丑,但如果没有了小丑,蝙蝠侠又真的还有必要存在吗?或者说,他的存在,还真的像现在这样有价值吗?《欧罗巴》所做的,并不是多么新鲜的解读方式,但却是对两人这种关系,最为精妙、形象的解读。
在故事的最后,蝙蝠侠所面对的困境是:是否以自己生命为代价,一劳永逸地消灭小丑;抑或以血换血,拯救彼此,并在其后的日子中尽一切力量去阻止小丑继续犯案杀人。我们不知道他的选择是否受到了这场旅程中小丑多次救命之恩的影响,毕竟在这些行为之下,小丑的动机仍然是为求自己活命,更何况在布拉格,他同样曾大开杀戒,而在巴黎对尼娜也并未施以援手。如果蝙蝠侠为贝恩的诡计所影响,选择与小丑同归于尽以永绝后患,那么未来还有谁能保护哥谭免于贝恩和其他反派的掌控呢?
也许在经历了这场欧洲之旅后,蝙蝠侠反而看清了其与小丑关系中一直以来的盲点,于是在解除了病毒的影响之后,两人的身份、表情似乎都经历了一场对调。蝙蝠侠最终的选择,其实是一种对自己命运的坦然接受。他放下了对自我存在意义的执念,也放下了那份贯穿整个生命的严肃和深沉,笑了起来。而当他这么做的时候,小丑脸上的笑意却开始渐渐消散,在他的眼中,恐怖开始蔓延。
因为当蝙蝠侠褪下那层严肃之后,也就等于褪下了自己所一直在扮演的角色。小丑不再知道面具背后那个人的身份,曾经知根知底的人格,开始变得陌生,从前确定的一切规则,都开始不再生效。
这个结局几乎与《蝙蝠侠:致命玩笑》如出一辙,当我们看着蝙蝠侠一拳又一拳击打着小丑的时候,是否可以认为小丑成功改变了蝙蝠侠,让他放弃了自己的不杀原则?又或者,两人只是从战友再度变回了宿敌,一切都回归了正轨呢?作者并没有给出自己的答案,如何去解读,就留给读者们吧。
“柏林已经变成了-一个噩梦,它努力想要从中醒来。在这里魏玛共和国被夷为平地……五十年后,国会大厦在此以玻璃和钢铁重新建立起来。但过去……也许它会渐渐淡去,但绝不会消失。柏林天文馆的小山丘是建立在二战的废墟之上的。当人们仰望星辰的时候,却无法否认他们所站立的地面。”
——蝙蝠侠
在这部“公路漫画”的最后,成群的蝙蝠飞起,席卷了整个古罗马竞技场,不论是动作还是对白,都被淹没在这群遮天蔽日的蝙蝠群之中。《欧罗巴》这部漫画的整体风格在这一格得到了最为直接的展示,人物关系与历史地理、故事线索与人物特征之间的融合,辅以仅仅触及冰山一角的叙事,和需要读者自行补足的知识碎片,让它稍显脆弱的故事,有了一层别样的韵味。
四册截然不同的艺术风格,也应和着蝙蝠侠与小丑关系的变化,以及蝙蝠侠自身精神状态的恶化。漫画的两个核心元素,绘画与文字,在这部作品中分别找到了对应的位置。虽然整个故事稍显局促、也并未发生在你我所熟悉的哥谭,但不可否认的是,你仍能在其中寻找到最为经典的蝙蝠侠元素,那些亘古不变的东西,并在这场旅行中,更深地理解这两个角色。
[11]: Batman: Arkham City
[12]: Batman: The Killing Joke
[14]: Socialism with a human face
[22]: Batman: Arkham Asylum
[23]: Batman: The Dark Knight
评论区
共 1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