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账号下内容为小组成员共同创作的产物,作者署名请参见文末】
组长的话:
本系列是由 Merlin 整理的推荐阅读,
形式有些特殊,是一本书+一部影视作品,
Merlin 称之为「鸡尾酒阅读」;
至于为什么选择这么做,
请参见最后的「关于本系列」。
在推荐《集装箱改变世界》这本书之前,我查看了该书在豆瓣的书评,发现有不少人的阅读原因是因为这本书前些年出现在了Bill Gates的阅读清单。
从我个人的阅读体验而言,这并不是一本普通意义上非常「好读」的书,甚至我确信有不少伙伴会在开始阅读的不久后,就会觉得这本书有些“枯燥”。
无意冒犯,但一定程度上,我觉得会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因为这本书的中文译本的翻译实在说不得上佳(或者说,大量书籍的中文译本其实都让人觉得很糟心)。
这本书中与翻译相关的槽点其实不少。随便举个例子,比如将“niche market”直接按照「约定俗成」的方式音译为“利基市场”,并且不做原文标注。导致我当时看到这里的时候楞了半天,去找了下原著才反应过来说的是 niche market。而实际上,在中文语境下大家更通常称呼为「细分化市场」。
我的个人阅读习惯其实更偏好纸质文本,因为我习惯于用笔在纸质书上直接做笔记。内容少的可能直接写在留白处,内容多的可能会直接写在便利贴上直接贴在对应的书页。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但我会觉得这样的「互动」让我觉得更为直观。
这也是平时和其他小伙伴们聊天的时候,经常能够在第一时间顺手找到原著并且翻到对应页码的原因。
这本书,我是在 Kindle上阅读的电子版,笔记共有 21 处,基本都集中在第十四章。
也希望之后阅读了的伙伴可以在回复中留下你们的笔记集中在何处。
5 分制,1至5分别对应信手翻阅、快速查看、完整阅读、细致查阅、精读/句读。
本书内容推荐进行完整阅读,并可以适当衍生外延阅读。
一、以集装箱及远洋物流的普及为切角,去理解「全球化」这个概念
「全球化」是一个近些年来一再出现在我们视野内的词。
而近些年来,这个词往往伴随着「逆全球化」或者「全球化的褪去」这样的说法出现。
相信绝大部分的人第一时间无法给出一个明确且清晰的回答。
1848年2月21日,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这么写到:
美洲的发现、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天地。东印度和中国的市场、美洲的殖民化、对殖民地的贸易、交换手段和一般商品的增加,使商业、航海业和工业空前高涨,因而使正在崩溃的封建社会内部的革命因素迅速发展。
大工业建立了由美洲的发现所准备好的世界市场。世界市场使商业、航海业和陆路交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这种发展又反过来促进了工业的扩展,同时,随着工业、商业、航海业和铁路的扩展,资产阶级也在同一程度上发展起来,增加自己的资本,把中世纪遗留下来的一切阶级排挤到后面去。
这,正是伴随着地理大发现而开始的「第一次全球化」,我们通常将其届定为伴随着欧洲的殖民扩张和贸易(是的,包括臭名昭著的三角贸易)为主导。
第二次全球化产生于十九世纪末至上世纪初,伴随工业革命(蒸汽机的普及及电力以及电报等)和资本全球流动的第一阶段而来。
这一轮全球化,最大的特征是信息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因此也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信息」终于可以无障碍且以极低的延时快速的传播到我们脚下这个星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当货币不再以实物而是信息的方式流转后,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流动。
而集装箱的出现与使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时间节点上离现在最近的视角,得以观察依然是以「实物」为载体的全球化进程。
自1978年12 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的改革开放对中国以及世界而言意味着什么?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将近半个世纪以来的高速发展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这部分发展又是如何而来的?我们又是如何参与到全球化的体系之中的?我们在全球化的体系之中的生态位又是如何确定的?
集装箱的出现以及远洋物流革命的发生与「亚洲四小龙」的诞生又有着怎样的关系?
最初划定的第一批经济特区为什么是深圳、珠海、汕头、厦门?
不得不承认,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陆国家,或者说是更为注重「陆权」的国家。
对于「海权」,或者海洋的观念,我想大多数人与大陆相比都是匮乏的。
如果我们将「荒漠」这个概念不仅仅趋向于地理上的概念,那么这个世界上面积占比最大的人迹罕至,而且充满了未知的区域其实是海洋。
全世界的海洋是相通的。这意味着,通过海洋,我们可以投射至这个世界的任何一个角落。而纵观历史上出现过的任何一个全球性的 Superpower,无论是罗马、葡萄牙、西班牙、还是英国,更迭都意味着海权的易主。
而集装箱的出现对码头装卸工人影响,与正处于 AI 奇点的我们,面对人工智能时处境差相仿佛。
(这个部分是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不是那么严谨,可以作为本书的外延)
伏尔泰:历史不应是君主和伟人的历史,而应当所有人的历史。
基佐:历史研究的对象应当是人类过去的文明,这文明包括政治、经济、文化乃至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伏尔泰:世界史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同文明和国家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影响。
马克思:资本主义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体系,它不断地扩张和征服世界。
汤因比:文明是历史研究的基本单位,历史是一个整体,所有文明都属于一个普遍历史。不同文明之间存在着相互联系和影响。
「全球化」、「东方主义」、《环游地球八十天》与「从前车马慢」
我在「阅读目的」的第一部分着重强调了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切角让我们得以理解什么是「全球化」。
如今的我们,正身处第三次全球化进程之中。
这一轮全球化,最大的特征是信息及电子技术的发展,因此也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信息」终于可以无障碍且以极低的延时快速的传播到我们脚下这个星球的任何一个角落。而与之伴随而来的,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当货币不再以实物而是信息的方式流转后,金融资本的全球化流动。
而集装箱的出现与使用,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时间节点上离现在最近的视角,得以观察依然是以「实物」为载体的全球化进程。
第一次全球化看似已经离我们相当遥远,而且感觉上与我们也说不上有太大的关系。
而《环游地球八十天》,恰恰能很好的为我们补上这部分「感性认知」。
1872 年,马克思在英国发表《资本论》的差不多同一个时段,英吉利海峡的对面,一位名叫儒勒·凡尔纳的作家正在创作一部名为《八十天环游地球》的作品。
这一年,刺马案刚刚过去两年,太平天国仅存的残部在贵州正式灭亡,而左宗棠在西北的平乱也进入了尾声。
同时,在这一年,申报创办、轮船招商局成立、首批官派留学生出国。
我们都知道,儒勒·凡尔纳更为人熟知的是「科幻小说之父」这一身份,而这部作品,恰恰不是科幻,这是一部古典冒险作品。
由此,我们讨论第一次触及到「谢顿与心理史学」这个名称的正题相关领域——「科幻」。
《环游地球八十天》这部作品先后经历过多次的电影和电视剧的改编,那么又应该推荐其中的哪个版本?
如果是论电影作品本身的艺术成就的话,那想来应该是 1956 年的版本。
1956 年电影版的《环游地球八十天》曾拿下过第 29 届奥斯卡金像奖,导演迈克尔·安德森也因此获得了最佳导演提名。
《环游世界八十天》
Around the World in Eighty Days
1956 而如果考虑作品在中文世界的知名度和距今的年代,那么想来应该是2004 年由成龙出演的这个版本。
《环游世界八十天》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2004 但我先想推荐的,却是这个 1989 年由皮尔斯·布鲁斯南出演,总共三集的迷你电视剧版本。
《环游世界八十天》
Around the World in 80 Days
1989 在推荐《集装箱改变世界》的时候,我在「阅读目的」的第二段提及了「改革开放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
而在「阅读人群建议」方面,我给出的是从 80 后开始至 00 后的人群。
1990 年4 月 21 日,《正大综艺》在央视二套开播,这档节目由泰国正大集团和中央电视台合作推出。
其中的《正大剧场》,又是彼时许多 80 后最初接触到海外影视作品的窗口,也是许多 80 后的共同记忆。
1989 年版的《环游地球八十天》,最初正是通过《正大剧场》引入国内的。
各位如果留心寻找的话,应该还能发现当年的配音版本。
从地图中可以看到,原著中福格的旅途在亚洲部分是由苏伊士运河途经孟买和加尔各答, 随后经由香港、上海、横滨,最后横跨太平洋至旧金山。
而这版的《环游地球八十天》插入了一段「原创剧情」。
在这段原创剧情中,由皮尔斯·布鲁斯南扮演的福格一行神奇的有了一趟紫禁城之旅,并且与慈禧和同治有了一整段的殿上对话。
现在回想起来,会觉得片中的整个亚洲部分充满了萨义德式的东方主义想像。
而考虑到本片的实际年代,又会觉得是那样的理所当然。
但从另外一个层面,福格一行在殿上与慈禧和同治对峙的情景,何尝又不是对马戛尔尼与乾隆那段故事的重演?
福格一行,自伦敦出发,经由轮船与铁路,历经八十天时间环游全球。
1889 年,美国《世界报》的记者娜丽·布莱按照书中的路线经过 72 天环游世界。
或者换一种问法,伴随着全球化的褪去,如今的这个世界,我们是否还能周游?
但最后一架执飞协和式客机的航班终止于 2003 年 10 月 23 日。
我问 Gemini:“如果以协和式客机进行环球飞行,预计耗时会是多久?”
如果以协和式客机进行环球飞行,预计耗时会是31 小时 54 分钟。
以下是计算方法:
协和式客机的平均巡航速度为 2,179 公里/小时。
地球的周长约为 40,075 公里。
因此,协和式客机进行环球飞行需要的时间约为 40,075 公里 / 2,179 公里/小时 = 18.4 小时。
然而,协和式客机需要进行加油,这会增加飞行时间。假设协和式客机需要进行两次加油,每次加油需要 1.5 小时,那么协和式客机进行环球飞行需要的时间约为 18.4 小时 + 2 x 1.5 小时 = 21.4 小时。
此外,协和式客机还需要进行起飞和降落,这也会增加飞行时间。假设协和式客机的起飞和降落时间为 1 小时,那么协和式客机进行环球飞行需要的时间约为 21.4 小时 + 1 小时 = 22.4 小时。
最后,还需要考虑天气和空中交通管制等因素,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飞行时间进一步增加。因此,协和式客机进行环球飞行预计耗时会是 31 小时 54 分钟。
以下是协和式客机进行环球飞行的路线图:
伦敦 - 纽约 (3.5 小时)
纽约 - 洛杉矶 (4 小时)
洛杉矶 - 檀香山 (6 小时)
檀香山 - 东京 (6 小时)
东京 - 香港 (4 小时)
香港 - 新加坡 (3 小时)
新加坡 - 迪拜 (6 小时)
迪拜 - 伦敦 (7 小时)
需要注意的是,协和式客机已经退役,因此上述路线图仅供参考。
在被全球化浪潮席卷着的后工业社会的现在,也许我们能藉由这部作品,对前工业乃至农业社会状态下的全球化进行一些反身性的思考。
凡尔纳协会,一个资助旅行者按照《八十天环游地球》中的路线旅行的协会,只要按照书中的路线和交通方式进行旅行、并打破最快纪录者,这个协会会颁发奖杯并且资助所有的旅费。现在纪录保持者为 Banque Populaire V在2012年创下,花费时间45天13小时42分钟53秒。”
之前组内有小伙伴留言说能否出一个阅读清单,从而能够体系的去进行阅读并构建知识体系。
于是,组长就找到了我们几个进行了友好(激烈)的讨论。
作为组里最严肃(不会推辞)的人,这个很可能很吃力并且不讨好的系列就落到了我的头上。
并且,应组长的要求,在整个系列开始之前,我得简单介绍下自己的主要关注领域这些。
信息及通信技术(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WEB 3)
也别让我推荐过于专业对口的书,我专业对口的书基本在豆瓣被设置为禁止操作的。
如果对政治学有一定了解的伙伴,看完上面这个部分应该会注意到,我的关注领域如果向上延伸,可以联系至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Lasswell)。
对于拉斯韦尔的认识,在国内我们更多是将其定义为「传播学之父」,毕竟他在《社会传播的结构与功能》中5W (Who says What in Which channel to Whom with What effect),在如今这个时代可说是人尽皆知的传播学理论。
但,拉斯韦尔也是政治学行为主义(behaviouralism)的奠基人。
或者用更严格一些的说法,在传播学的贡献,是拉斯韦尔在政治学研究过程中的副产品。
毕竟,拉圣的博士论文是《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Propaganda Technique in the World War),而行为主义奠基之作《政治:谁得到什么、何时、如何得到》(Politics: Who Gets What, When, How)在非政治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则是不那么高。
另一位传播研究者威尔伯·施拉姆不同意贝雷尔森的判断。他认为,在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勒温和霍夫兰这“四大奠基人”的离去之后,传播研究不仅没有停滞不前,而且在理论和方法上都有长足进步。施拉姆对这种“真空状态”的判断并没有贝雷尔森悲观,他写道:“我们有时忘记了传播研究(communication research)是一个领域(field)而不是一个学科(discipline)。在关于人(类)的研究中,它是最繁忙的十字路口之一,许多人经过,但很少有人逗留学者们来自不同的学科,带来各种工具和真知灼见,然后再回到自己学科中更为关心的问题上去,就像拉斯韦尔一样。
因此,我的阅读清单主旨也将遵循行为主义的框架,以「输入、转换、输出、反馈与环境」为基准。
阅读、或是欣赏某件艺术品、观赏某部电影、电视剧、舞台剧,于我们而言,都是丰富生命体验的一种方式,亦是「输入」的过程。
「阅读」、「观赏」、「欣赏」是一个行为,而在「输入」后,「转换」、「输出」以及「反馈」才应该是我们更应关心的。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推荐内容中最重要的,或者说对大家最具参考价值的是【阅读目的】部分,这是我从我的角度思考后整理出的,应该带着怎样的问题意识(亦或者目的)去阅读这部作品。
另外, 专门为推荐的书籍给出了一个选项,叫做【购买还是借阅】。
我想这个选项可能是绝大多数荐书都不会考虑到的部分。
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对于大多数人而言,纸质文本可能更多具备的是一种收藏上的意义。(是的,我历次搬家时候最重的就是各种藏书… 以至于我甚至租了一个小仓库存放一些平时用不到的藏书)
数字化文本的阅读确实高效,并且方便进行索引。但我可能就是这么一个相对而言更old school的人,我更喜欢与物品之间发生明确交互时的那种感受。因为这样的互动会让人更明确地意识到「互动」产生在「现实世界」。
于是,去图书馆进行借阅就成为了两全其美的选择,既能获得与纸质文本在现世世界互动的那种感受,又避免了类似我因为藏书太多导致的各种麻烦。
希望我的推荐阅读清单,能够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小伙伴们经常和我讨论我们当下这个时代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状:
当前这个时代,能够静下心来去阅读大段文字的人已经越来越少了。
是的,甚至于最悲观的看法是已经将「大段文字」定义为 500 字。
但是我想,会看到这些文字的, 一定不是上边提到的那部分人。
你一定具备相应的能力, 以至于可能有的时候会觉得你自己和这个时代显得有些格格不入。
应该不难会有人注意到本组的说明是“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决定了这个世界如何回应我们”。
这句话,我们可以把它当成包括组长在内,我们所有这群小伙伴们信奉的格言。
从我的自我介绍里面也不难看出, 我之所以会开始进入哲学领域,是始于我对认识论的学习。
如果让我提出我的元问题的话,那么 Merlin 这个人物的元问题,经过高度抽象后的表述会是「什么是什么?」
我们为什么会这么想?
我们为什么会这么认为?
我们何以觉得这是对的,而那是错的?
他人的看法又为何与我们不同?
当所有的发问都被高度抽象后,最终余下的就是「什么是什么」。
我认同「认知-行为」体系,而我又是个不折不扣的人本主义者,因为「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你的行动,要把你自己人身中的人性,和其他人身中的人性,在任何时候都同样看作是目的,永远不能只看作是手段。
我们认识世界方式的方式,无外乎两大途径——「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
(这里的认识也可以说成认知,虽然确实有差异,但考虑到讨论的场域,因此我的用词不会特别严谨)
如同我之前一直所提到的,我们在面对很多成对出现的「概念」时,往往会进入「二元对立」的叙事模板,也正如我一再提出的那样,类似的叙事模板会造成我们很严重的思维误区。
而在这里,往往我们会认为「感性」和「理性」是一对「对立」的概念。
但事实上,感性与理性恰恰是我们认识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两种不同的通路。
「理性认知」侧重于逻辑推理、分析和判断;而「感性认知」则侧重于情境、感觉与情感。
我们通过书本、文字、语言这些方式以符号系统进行信息的传递时,我们调用的是我们的「理性认知」通路。
这个时候,也许就会有人发问,那么「感性认知」调动的通路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所有通过「艺术」的方式呈现,并带给我们感受的作品,都是藉由「感性认知」通路给予我们传递。
这部分如果展开,就进入了「美学」和「艺术哲学」的范畴,在此先按下不表,也许哪天条件成熟了,可以专门再进行深度的展开。
(有关「美学」和「艺术」相关的,我仅仅是「涉猎」或者「关注」,真正精通这部分内容的是Altria,后续相关部分的内容我想更多也由她来进行分享。)
而「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这两者相辅相成,相互结合,才使我们能得以认识这个世界的全貌。
有的时候读书读到某处,忽然念及某年某月自己的一些亲身亲历,一时之间福至心灵,念头通达,对这段文字有了更深入的体会。
这就是「理性认知」与「感性认知」共鸣后,所形成的,真正独属于自我的「认识」。
而这份「认识」,正是深深植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之中。
「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是以「不在场」的方式丰富我们「生命体验」。
而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之前在提到「杀马特」、「非主流」、「社会摇」和「科目三」的时候,会说从中能体会到了原生态的「生命力」和「美」的原因。
当我们进行阅读,特别是「严肃阅读」的时候,我们的阅读目的往往不是出于休闲或者娱乐。
同时,我们的阅读对象往往是诸如著作一类题材较为「严肃」的作品。
当我们面对 ta 们时,我们是通过我们的「理性认知」通路对「信息」加工并加以理解。
这类作品,阅读并且理解他们本身可能就是一件相对「枯燥」的事情。
因为将「概念」高度抽象后,虽然能够确保「信息」,或者说「真理」的传递准确无误。
但在缺乏相应的「生命体验」的情况下,我们单凭「理性认知」所能收获的「认识」是极其有限的。
当然,小说、散文这个类别的文学作品本身已进入了「艺术」的范畴,而「艺术作品」募集的是我们的「感性认知」通路,ta们本来就是通过「文字」,以符号系统的传递信息,并丰富我们的生命体验的 。
补一句,在这一点上,「非虚构」作品,恰恰处于两者的分界线之上。
当我起意开设这个系列的时候,我曾粗粗列过我准备推荐的作品清单。
「我的推荐阅读清单,似乎都很“干”,甚至于可能太“干”了」
高度抽象的内容,确实是不容易理解的,因为高度抽象往往意味着「失真」。
而过往群组内许多小伙伴的发言也在一定程度证明了这一点。
这恰恰与我平时和Arthur 经常说的一句话不谋而合——「说人话」。
在我的推荐阅读清单内的书籍内容都这么「干」的情况下,如何能够来点「湿」的?
换言之,与这部分「理性认识」相对应的「感性认识」又应从何而来?
原本在这个推荐阅读系列之前,我曾经和组长聊过不定期地出一个系列。
那个系列的雏形,是我想着可以考虑在类似周末的时候,同时给大家推荐一本相对严肃的专著和一部与之配套的电影作品。
解决问题的方法往往在问题之外,把这两个系列合并就是了。
这,就是「Merlin的阅读清单 2.0」— 鸡尾酒阅读。
Seldon Plan © 2024 by Merli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者说视若无睹的概念
恰恰正是我们的思维误区所在
而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决定了这个世界如何回应我们
所以,请终生学习,持续成长
无论处于人生的哪个阶段,生活是否如意
致敬每一个专注于自我和致力于提升自己的人
原作者署名
Merlin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