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账号下内容为小组成员共同创作的产物,原作者署名请参见文末】
诸位,这是「“哲学”指导生活」这个系列的第二期,对谈者依然是 Merlin 和 Arthur。
我很同意 Merlin 说的这句话, “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这期里,Merlin 那个打乒乓球的例子举的确实很妙。
照例,先脱水高效给出分析和应对思路,想看过程的可以看后面的原始聊天记录。
有的时候,你跟别人说了一个事儿或者某个概念,从交谈的反应以及对方的神情,你觉得 ta 明白了你的意思。交谈继续,过了一会,提到和跟刚才那个事情或者概念相关的某些议题的时候,你从对方口中的话里判断出来,ta 根本没懂我的意思。
② 怀疑是否是自己的表达能力有问题,「是我辞不达意么?」
①和②,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典型的「二元对立」模板。
这样的思考模式反而会让我们忽视了「沟通」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
两个人,在就某一个主题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其中的某个词,或者说「概念」,「含义」、「意思」,通常情况会同时存在四个。
比如我们都在说一个概念,就把 ta 称为「概念 A」吧
1、 你心中对于「概念 A」的原本理解,我们认为是「概念 A1」
2、 你在对话语境中对「概念 A 」的运用和诠释,在这里是「概念 A2」
3、 我听到你的「概念 A2」后,我理解的「概念 A3」
4、 我心中对于「概念 A」的原本理解,我们认为是「概念 A4」
我们所说的「沟通障碍」,大多情况下之所以会出现,就与此有关。
当我们向对方阐述或者表达时,我们说完之后,可以在后续的沟通过程中向对方confirm,ta是否明白了我们的意思。
当我们没有办法和对方特别快速的就某个概念确认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可以通过「否定错误的定义」这个方式来缩小概念的定义的偏差
具体操作上,可以在后续沟通进行时,再次提到前面讲到的概念,并且用类似“否定错误答案”的方式,来让对方明白
比如,「我前面说的xxx,不是xxx的意思,你明白的对吧」
而如果是对方向我们阐述某个概念的时候,处理起来的方式相比上面就简单多了
「你说的xxxx,是xxxx的意思,对吧?我的理解没跑偏吧?」
和 Merlin 一样,向大家推荐一下陈嘉映老师的《解释鸿沟》。
在我读来,Merlin 和 Arthur这次讨论,正是哈贝马斯的“沟通行动”所触及的内容。
这让我想起了那本极其难啃的原著《交往与社会进化》。
《交往与社会进化》尤尔根·哈贝马斯
“Communic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Society” Jürgen Habermas 这书阅读难度四星半,不过我估计 Merlin 多半啃过…
所有内容都是日常聊天的情景重现,并非学术语境下的对谈,如果您觉得有地方说错了,那您一定是对的,我先给您磕一个!
你说,跟人沟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么?
一向如此,尤其是我想掏哲学这把大刀的时候,哈哈哈
拿你自己来说,你觉得跟人沟通的问题主要的问题是什么?
最主要的?
别人听不懂
Ok,我也觉得是这个。
我更具象一些,来举个例子吧:
有的时候,你跟别人说了一个事儿或者某个概念,从交谈的反应以及对方的神情,你觉得 ta 明白了你的意思
对对对,
有时候更常见的是我以为我明白了开始抢答,然后对方不是这个意思反而说我打断他
交谈继续,过了一会,提到和跟刚才那个事情或者概念相关的某些议题的时候,你从对方口中的话里判断出来,ta 根本没懂我的意思。
是,无论是我说的展开,还是你说的展开,在掺杂了情绪的情况下,都会演变成冲突(有时候更常见的是我以为我明白了开始抢答,然后对方不是这个意思反而说我打断他)
“你不理解我,你不懂我,你不爱我”
你怎么也跟组长一样喜欢抢答了…
这个时候,我们往往会产生两种判断:
① 觉得对方不懂自己,「你根本不懂我」;
② 怀疑是否是自己的表达能力有问题,「是我词不达意么?」
当然,有些极端情况下,我们可能会产生的判断是对方在认知上跟我们自身的差异比较大,这种情况我们就不在这里展开了
是
这两种判断,其实都有问题,
①和②,就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典型的「二元对立」模板,
不是自己有问题,就是对方有问题,
这样的思考模式反而会让我们忽视了「沟通」问题产生的真实原因
确实(①和②是我们一直在说的典型的「二元对立」模板)
其实不妨认为,①和②同时存在,或者说①和②同时不存在
我有点不懂你的意思了
我们先来明确什么是「沟通」,
我们都清楚,「沟通」是一种「互动」,
最近正好是奥运会,我用乒乓球来举例子吧,
我在球台这边,向你击出球,你挥拍回应我击出的球,
有来有去,这是「互动」,也是「沟通」。
如果你面对我击出的球,不做反应,或者走开,「互动」自然没有产生,「沟通」也就不成立。
我们说的「沟通障碍」,恰恰如同我向你发出的球,你挥拍落空。
不知道这样的例子,你觉得是否恰当?
有意思。
这比喻挺恰当的,
双方的沟通方式就像不同的发球和击球动作。
如果没有看出来对方的动作就很难击中,就会挥拍落空。
而且有时候其实我们对对方的发球和击球动作还会有一个预判,
但有时候实际的动作与我们的预判也会不一样,这就不是没看出来动作,而是预判错了动作
是的,看到这里我就知道你已经完整的明白我的意思了(但有时候实际的动作与我们的预判也会不一样,这就不是没看出来动作,而是预判错了动作)。
我尝深入一些,说一些更「干」的内容:
「沟通」这种行为,是有「介质」的,
我们沟通的介质,是我们的语言,
根据我们我们沟通方式以及场合的不同,语言的「载体」,有的时候是「文本」,或者说文字,就比如我们在微信上用文字沟通,
有的时候是「言说」,就比如说话,像我们在微信上发送语音或者直接通话,亦或者面对面的交谈,
这里的「载体」,就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我向你挥去的那个球。
刚刚说的这些其实是把哲学、语言学和符号学揉在一起的,
毕竟,「语言」是一套「符号」系统。
其实刚才拿乒乓做比喻,肢体动作何尝不是一种语言,哈哈哈
sure , body language 肢体语言嘛 (其实刚才拿乒乓做比喻,肢体动作何尝不是一种语言,哈哈哈),
我们前面提到的「沟通障碍」,大多情况下之所以会出现,就与此有关。
「沟通障碍」往往是我们在沟通过程中,我的话里带着的某部分含义,在你的理解里出现偏差,
但实际上,两个人,在就某一个主题进行对话的过程中,其中的某个词,或者说「概念」,「含义」、「意思」,通常情况会同时存在四个:
比如我们都在说一个概念,就把 ta 称为「概念 A」吧。
1、 你心中对于「概念 A」的原本理解,我们认为是「概念 A1」;
2、 你在对话语境中对「概念 A 」的运用和诠释,在这里是「概念 A2」;
3、 我听到你的「概念 A2」后,我理解的「概念 A3」;
4、 我心中对于「概念 A」的原本理解,我们认为是「概念 A4」;
理解起来是不是有点绕?
有点,
就一个词居然四个概念
或者你回到我们之前「个性、消费主义、符号与人的现代性」这个讨论,
那个讨论里,「个性」这个概念,
在你我的讨论中,包括小组的后续讨论里,含义发生了多少偏移?
我想一下啊。
像我最初提出这个例子的时候,我认为那个妹子抽烟打钉是个性,但后来跟你的讨论过程中,将这种个性定义为了被设定,由消费主义符号堆砌的个性,不是真正的个性,
这其实就是概念A1与A2的区别,
帖子的评论区有小伙伴就对此产生了疑惑,她觉得个性就是与别人不一样,和消费主义符号没有什么关系,
后来,组长和你对这一点进行了解释,她就明白了我们所说的这种个性主要通过穿着打扮等方式来体现,就明白我们意思了,
她最初的定义其实就是概念A3,与我们的概念A1其实接近,但是在对话中我们采用的是概念A2,此时她的A3与我们的A2就产生了冲突,于是理解上就有了偏差,
解释以后,她产生的A4与我们的A2就一致,她也就理解了我们所说的意思
是,整个过程差不多就是这样。
所以我才一直说,人和人之间的沟通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误解一般都出自A2与A3的冲突,因为在同一个社会下的人的A1与A3可能相近,A2是语境下的概念,天然和A1就不一样,那么与A2相近的A3就会与A1产生冲突,
有效沟通就是在A4产生的时候能够与A2一致,无法沟通一般就是A4与A2不一致,或者根本没有产生A4这一步。
那,还有什么办法吗?
毕竟不管怎么说,沟通对人来说是必须且必要的
其实说难也不难,或者还是回到前面乒乓球的例子。
如果我们打球是出于训练目的,我在向你击出球的之前告诉你,我下个球会打向哪里,那是不是你接起球的可能性就会大许多了呢?
用在「沟通」时,则变成了如下两种情况:
当我们向对方阐述或者表达时,我们说完之后,可以在后续的沟通过程中向对方confirm,ta是否明白了我们的意思。
注意啊,这里说的confirm肯定不是简单生硬的一句「你明白我的意思了么」。
这样的话,估计冲突大概率直接爆发
咄咄逼人的(这里说的confirm肯定不是简单生硬的一句「你明白我的意思了么」),
然后对面来一句你当我傻
当我们没有办法和对方特别快速的就某个概念确认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可以通过「否定错误的定义」这个方式来缩小概念的定义的偏差。
具体操作上,可以在后续沟通进行时,再次提到前面讲到的概念,并且用类似“否定错误答案”的方式,来让对方明白。
比如,「我前面说的xxx,不是xxx的意思,你明白的对吧」,
而如果是对方向我们阐述某个概念的时候,处理起来的方式相比上面就简单多了,
「你说的xxxx,是xxxx的意思,对吧?我的理解没跑偏吧?」
回到我们的对话,你会发现,经常你跟我提到某些事或者概念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回复你的是“你定义一下「XX」”
没错,
有时候说话的人自己都分不清A1和A2
是的…
有可能它在定义以后的A2,和它原来说这话的时候的A1完全不一样
其实我刚刚说的解决方法相当常见,
在互联网黑话里,叫「对齐」。
陈嘉映老师的《解释鸿沟》你看了么?
没,你说
通篇,其实都是在「对齐」。
哈哈哈哈哈
……
想想也挺正常。
所以,
你说的对齐,是对齐的意思,对吧?我的理解没跑偏吧?
哈哈哈,是的,弥合鸿沟的意思
嗯,就是这样,hhh
Seldon Plan © 2024 by Merlin is licensed under CC BY-NC-ND 4.0
我们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决定了这个世界如何回应我们
许多我们习以为常或者说视若无睹的概念
恰恰正是我们的思维误区所在
「谢顿与心理史学」小组成员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