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动物园游记的第九篇,十一假期我分别去了上海和苏州,具体细节在上一篇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园游记中已经唠叨过,这里就不再赘述啦。在我国,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大多能撑得起两座动物园,一般分别是位于市区、以事业单位形态运营的城市动物园和位于郊区、以市场化企业形态运营的野生动物园,上海作为我国的经济中心,其所拥有的上海动物园和上海野生动物园水平都相当高,可以说分别是自己所处业态内的行业翘楚。 和中秋节的杭州之旅差不多,因为要兼顾其他行程,我没有时间把两座园区都游览一遍。两相比较,出于对城市动物园的偏爱,我最终选择参观闻名已久的上海动物园。它也没有让我失望,无论是展示物种、场馆设计、动物福利、科普教育、志愿服务还是园区理念,其所呈现的水平都远超国内大部分城市动物园,让我眼界大开,印象深刻。
非常可惜,这次没能去成上海野生动物园。它在国内商业化动物园中只略逊长隆一筹,在展示物种丰富珍贵的同时还开放了夜间游园,我一直想去看看他们全国独展的大独角犀,只能留待下次,专门预留充足的时间再去看看吧。
顺带一提,这次游园我终于没遇上暴晒和下雨,游园当天上海风和日丽,凉爽舒适,就我这九篇动物园游记中有五次碰到下雨的几率来看,其实还挺幸运的。
上海动物园位于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路2381号,离虹桥机场很近。园区占地面积有74万平方米,比北京动物园稍小一点,在城市动物园里算是个大园。上动的园徽由树叶和大象两个元素构成,园门前也建有由两只大象伸长鼻子构成的拱门,上动对“象”的情有独钟,我想是因为它在建立之初就与这一物种结缘。
如今的上海动物园并非上海历史上的第一座动物园,民国时期文庙路上曾有一座“上海动物园”,但早已毁于淞沪会战的战火之中,再难恢复了。到了解放后的1954年,西双版纳傣族人民献给毛主席的一头大象“南娇”决定在上海饲养展出,借此机会,市政府决定将原西郊公园增扩为动物园,并于1955年正式开始进行动物展出。在此后的一段漫长的时间,西郊公园一直行使着上海动物园的城市职能,直到1980年才正式更名为“上海动物园”。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上海人仍然会按照习惯,称呼这里为“西郊公园”。
照例先来看地图。和国内大多数动物园一样,上海动物园也是以动物种属和食性作为展示区域的划分依据的,我在上一篇苏州上方山森林动物世界的游记中说这种理念有点落后了,但上动是座有70年历史的老园,已经很难再对园区整体规划进行大范围修改了——总不能把全园都拆了重建吧,这种“推倒重来”的改革想必也不会通过上级部门的审批。但上动仍在展示逻辑上花了心思,在园区北部规划出一个理念先进的“乡土动物区”。整体上看,上动的参观动线设计合理,路牌很多,逛了一天基本没感觉迷路。 这里要特别提到的是上海动物园的网络宣传平台。上动的官网信息更新及时,公众号内容更是丰富多彩,有动物日志、饲养员故事、展区信息、志愿服务信息乃至游客平时看不到的后台发生的故事,外宣工作是联系游客和园区的一扇交流之窗,也是动物园科普教育和社会服务的一个重要构成环节,在这方面上动虽然没有红山那么“亲民”,但仍然表现得相当好。反观北动公众号天天只会发个开园闭园、国庆快乐、重阳敬老,官网更是保留着00年代的早期设计,无论是宣传手段还是活动形式都老掉牙了,有股浓浓的事业单位喝茶大爷味儿,工作态度简直比我还消极,这一高一低真的差太多了。
此外,在正式开始游记前要特别强调的是,上海动物园的展示物种有近470种,大概是国内常规动物园的3-4倍,我在园区内足足无间断逛了7个半小时,基本是从开园逛到闭园,很多展区最后都因为体力不支都只草草看了一眼。像上动这样又大又优秀的动物园,想一次看全是不太可能的,我想与其流水账式地记录每个场馆的见闻,倒不如好好说说那些让我印象深刻的场馆中的部分展区,故而这篇游记中会有很多优秀的展区被一笔带过。
我特别喜欢上海这座城市,肯定还会再来。至于那些恰好没看到的动物和因为精力耗尽没仔细看的展区,就待日后注定会有的“拾遗篇””再来补充吧。
(说是这么说但好像作为我故乡动物园的北动到现在都没有PART.2)
让我们先来聊一聊两栖爬行动物馆,这是我在上动参观的第一个场馆,也是此次惊艳之旅的良好开端。
因为大部分动物园游客对青蛙、蜥蜴、蛇这种黏腻冰冷的两栖类、爬行类动物不太重视甚至略有反感,真正养好两爬动物的资金需求也并不像想象中那么低,因此两爬馆一般是国内动物园所有场馆中最不上心、表现最差的。
在此前几个动物园的游览体验中,我看到过不少经典的“国内两爬馆”,它们大多把动物放在一个毫无自然氛围的狭小水泥棺材中展示,不少园区甚至都没搞清楚自己养的是什么物种,“科普教育”什么的就更别提了。那么一个真正合格的两爬馆应该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上海动物园给出的答案。
刚刚进入场馆,我就看到了一个绿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室内展区,一位饲养员正手持花洒,将水雾喷淋在展区的动物和植物身上——这里是上动的蟒蛇展区。展区内栖息着不少网纹蟒,它们原产于我国南部和东南亚的雨林、沿海红树林等湿热环境中,饲养员正在通过“淋浴”的方式为它们和展区的环境提供足够的湿度。
相比于其他园区孵化箱大小的活动面积,上动的蟒蛇展区堪称“巨大”。展区内不仅提供了松软湿润的泥土地面、随处可见的乔木枝干、面积足够的清澈水池,园区还在这里种植了各种原产亚洲的热带植物,精心搭建了落叶堆、藤蔓和地表腐殖层场景,尽力还原了东南亚的林间自然景象。在贴近自然的同时,以结构复杂的地形为动物提供了攀爬、躲避等必需空间。
根据科普展牌介绍,为了全面模拟蟒蛇野外栖息地的生态系统,展区内还混养了麦穗鱼、黑壳虾、石田螺、妇、蠼螋、蚂蚁、蚯蚓等微型生物,基本形成了半人工的小生态系统。如此精心的展区布置和原生环境模拟,是我参观的动物园两爬馆中少有的。
可惜在我看来,这里美中不足的地方是展示了太多网纹蟒白化个体,反倒破坏了展区苦苦塑造的自然感。
网纹蟒绿、黄、棕各色拼凑,花纹混杂的原色虽然不好看,但却是是重要的保护色,让它们在复杂的自然环境中很难被猎物和敌人识别。而被俗称为“黄金蟒”的洁白如玉、斑纹金黄的白化个体,大多是人工干预基因筛选后服务于宠物市场的产物,哪怕在自然中能够存活,也不可能像这样集中出现。稍有常识的游客看到展区内这么多的白化个体,真的会相当出戏,立刻就能感知到这里是人工环境,展区苦心搭建的自然感瞬间荡然无存。但无论如何,比起国内平均水平来讲,上动的这个蟒蛇展区已经相当优秀了。
上动两爬馆不只追求还原自然的“硬件设计”,还在其他丰富参观体验的手段上下了不少功夫。位于蟒蛇栖地对面的综合展区,就是先进展示逻辑的典型实例。这个栖地同样面积巨大,展区里最显眼的是由树木枝干搭建起的巨大爬架。而以爬架为中轴线,整个展区从斜对角分隔各为了三部分,左侧是面积巨大的水池;右侧则是风格截然不同的干燥红土、石块和人工躲避;而爬架本体及其延伸的植被绿化则构成了一个中间地带。
我很好奇:如此复杂的生境到底展示了什么动物呢?走近一看,有一幅手绘图画详细描述了这里的展示物种。
原来,这一个展区中混养了三个原产地重叠的不同物种——安布闭壳龟、缅甸陆龟和泽巨蜥。适应水生环境,栖息于沼泽、池塘等平缓水域的安布闭壳龟生活在左侧水池,而适应陆地环境,栖息于丘陵和灌木丛林的缅甸陆龟则在右侧红土区活动,至于中间巨大的爬架,则是为生活在森林和河谷盆地,习惯地栖但又有树木攀爬需求的东南亚入侵物种杀手——泽巨蜥提供的。
不仅如此,绘画上还对两种龟类的栖息环境、物种区别、食性进行了介绍,泽巨蜥则被画在画面右上角的爬架上,并清晰地标注有“我在这里!”——一抬头,展区内的泽巨蜥果然慵懒地待在爬架上,这种体验真的是太好了。
虽然让游客自己寻找动物颇有自然意趣,但在展区活动面积巨大、环境要素丰富而展出的动物体型相对较小又不怎么喜欢动的情况下,这种理念就不太适用了。这种条件下,如果一段时间看不到动物,游客很快就因耗尽耐心而离开展区,这样一来无论设计了多么自然的环境布置,效果都要都大打折扣。
在这种情况下,园方如果想要把动物最可能出现的位置告诉游客,让游客第一时间就能观察其体态和自然行为,就不仅要了解动物喜欢待在哪里,还要能够引导动物自愿待在一个视野开阔、相对固定的地方。
这仅靠观察是不够的,必须在展区设计时就根据物种本身的需求进行提前规划,制造出一个提供刚需或是足够舒适的固定位置。以这个展区举例,泽巨蜥为什么会那么听话地待在爬架上呢?很简单,在爬架的上方,园方设置了一扇天窗、一盏日光灯——蜥蜴是一种变温动物,它们没有自身调节体温的机制,从外界环境中吸收热量是它提高体温、进行活动的刚性需求。而这处足够高的爬架,则能让它以更近距离享受“太阳浴”带来的热量,也满足了它的攀爬需求,更方便游客观察它的身体全貌,一举三得。
这不是什么高超的展示手段,在国外的先进动物园甚至国内的两爬宠物市场都已经非常普及了,但在国内动物园两爬馆中还是可贵到让人眼前一亮。让人感到庆幸的是,基于动物需求的展区设计思路、有趣的手绘宣传板和清晰的动物位置指引,也出现在如今上海动物园大部分的动物展区中,似乎很快也将成为这座动物园的新常态,真是让人充满期望。
当然这个综合展区目前的效果还有不到之处,比如水池的水位还是有些低,很多安布闭壳龟的小个体想上岸很是费力;三个区域隔断处还是不太自然,一眼就知道是特意设计的;展区内的植被似乎还可以适量再增加一点。但它依旧是个好展区,它所展现的“混养”不是粗暴地把同一产地的物种关进同一个笼子里,而是试图构建一个让三个物种能和谐统一、自得其所的环境,这种展示效果很多动物园在哺乳动物展区也做得到,但这种进步出现在两爬馆,实属珍贵。
除了以上两个让我记忆深刻的展区外,上动两爬馆的展示物种之丰富也远超国内平均水平。
其中最知名、最具吸引力的就是科莫多巨蜥,大多数动物爱好者应该从小到大在各种纪录片、书籍中把这仅分布于印度尼西亚小巽他群岛部分岛屿的世界最大的蜥蜴了解了无数次了。
国内展示科莫多巨蜥的园区不多,上动的这只还是亚成体,体型大小上不如其他几家展示的个体具有冲击力,但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科莫多巨蜥,驻足观察了许久。它享有整个两爬馆最大的栖地,展区内布置了稀疏的热带植被、红土和岩石以模拟热带稀树草原的开阔低地。玻璃幕墙上的的手绘图画提到它会因为缺乏安全感待在高处,果然,我一抬头就在高处看见了它。在高处趴了一会后,它雄赳赳气昂昂地在栖地内四处漫步了一会儿,最后找了个僻静的角落躲起来了。
此外,这里的大鲵展区也很不错。栖地塑造了一个山间溪流的生活环境,因为大鲵对水质有较高需求,展区里的水清澈到我感觉都能直接给人喝了。附近的手绘插画、科普展板也相当多,针对展区内这一雌一雄两个个体进行了细致的介绍,比稍显阴暗局促的北动大鲵展区要更高一个档次。
此外,上动两爬馆内的几种蛙类、龟类、蛇类也比较稀有,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竹叶青蛇。随着现代动物园理念越来越要求饲养员对动物栖地进行及时干预,加之野保法对野外采集的严格限制,如今国内饲养毒蛇的园区越来越少了,原因无它,毒蛇对饲养员甚至游客的潜在威胁实在太大,人的生命安全远比多展示一两种毒蛇重要多了。
回想起来,00年代我还小的时候,北京动物园的两爬馆顶楼展示有眼镜王蛇、眼镜蛇、竹叶青、五步蛇、银环蛇等不同的毒蛇(时间久远,具体物种可能有误),我还很认真的问过我爷爷这些东西平时要怎么喂食,他猜测这些毒蛇的牙都已经被拔了,不能咬人(其实并没有)。如今北动三楼的有毒蛇只剩下几条短尾蝮和一条舟山眼镜蛇了,这次能在上动看到竹叶青,还真的挺意外的。
上动的两爬馆也不全是优点,毕竟场馆已经建成很久了,很多物种都面临活动范围不足和更细致的需求(如温度、湿度、光照等)得不到完全满足的问题。相比于真正先进动物园的展示水平来看,上海动物园两爬馆的表现离“优秀”还是有一段距离的。虽然不少展区在追求对自然环境的还原,但仍能一眼看出破绽(有兴趣的读者们可以看看up主“冬青动物志”上传的欧洲先进园区两爬类栖地的相关视频,两相比较差距依然明显)。不过在国内动物园的范围里,上动的两爬馆其实已经足够好了,可以说这里表现最差的一个展区,也比国内大多数两爬馆最好的那个强。
说完了令人惊喜的两爬馆,上动还有两个能让游客身临其境与动物近距离接触的“进入式园区”同样让我印象深刻。第一个在上动的两爬生态馆,因为正在举办第十二届蝴蝶展的缘故,展览期间,这里被设计成为了成为了一座馥郁芬芳的“蝴蝶花园”。
甫一进入展区,我立刻就被场馆内部生机勃勃的景象吸引了。园方在场馆内布置了三角梅、龙船花等姹紫嫣红的蜜源花卉和柠檬、金橘等寄主植物,并在这里放飞了大量的养殖蝶类。这些蝶类是原产我国甚至上海本地的乡土物种,它们自由地在这里飞舞、采食、休憩,有不少蝴蝶就直接停在游客的头上、手上、身上,被有幸“选中”的人们大多小心翼翼,细致观察的同时也生怕伤害了这些美丽的生灵。
沿着道路向前漫步,我满眼都是鲜花锦簇、群蝶飞舞的盛景,毫无遮挡的视野和极近的距离给了我仔细观察每一种蝴蝶的绝佳机会,这样生动的体验在之前的游园经历中是前所未有的。漫天飞舞的蝴蝶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以拟态闻名的枯叶蛱蝶,若不是它们排列整齐地停留在园方预备的柠檬附近,我是绝对无法识破它高超的伪装的。
作为一种昆虫,蝴蝶对丰容的要求远没有脊椎动物那么丰富,加之展示的都是本土物种,就算偶有逃逸也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这座“蝴蝶花园”在展示设计上得以完全偏重游客体验一侧,这种切身实地观赏千蝶竞舞、满目绚烂的生动景象,给人带来的实际体验是文字难以形容的。这个蝴蝶展会持续到10月27日,希望大家能亲自去体验看看吧。
当然,所谓的蝴蝶展并不是给游客们看看近似奇观的蝴蝶飞舞就结束了。园内的科普馆还设置了蝴蝶不同形态的幼虫展示,让游客能近距离观赏破蛹成蝶的奇妙过程,辅以大量科普展板、讲解视频,绝对能让前来参观的游客对蝴蝶这一物种建立起清晰具体的认知,并在此基础上唤起人们对“本土物种”和生态环境的关注。在国内大部分动物园连两爬馆物种都搞不明白的情况下,上动已经能把本土昆虫展的又美又好了,真是令人唏嘘。
除了“蝴蝶花园”这种特展期间独有的沉浸式体验展区,上海动物园还设有一个常规的“进入式鸟园”,在这里游客可以近距离观察、欣赏与园区内饲养的各种鸟类,体验也相当不错。
所谓“进入式鸟园”并不是个新概念,它于上世纪末就在我国各大动物园流行,大多园区的设计思维是建造一个人工的温室环境,让游客得以进入无遮蔽地欣赏各种鸟类,上动也不例外。如今这个进入式鸟园几经改造,体验要比国内的“同行”好出不少。
作为一个室内展区,进入式鸟园总面积有500平方米,这里采光优秀、土壤松软、植被茂密、流水潺潺,展区中除了搭建有各类栖架和喂食平台外,甚至还布置了一个飞流直下的瀑布场景。
沿步道前进,游客能在场馆任何地方发现、观察、欣赏鸟类:树枝头上有八哥歌唱、鹦鹉依偎;灌木林间有孔雀昂首、白鹇疾驰;水面之上有鹳鹭踱步、鸳鸯休憩。举目所及,鸣禽、攀禽、陆禽、涉禽、游禽等各种鸟类时远时近、应有尽有,堪称“移步换景”,让人眼花缭乱。当然,鸟类不同于蝴蝶,还是存在与游客产生冲突的可能,园方在展区内安排了不少志愿者处理突发情况,虽然我游园过程中没有遇到试图翻越护栏追赶鸟类的游客,但事关游客和动物两方面的安全,怎么小心都不为过。
除了进入式鸟园,上海动物园鸟类展区展现的综合水平也相当高。
无论是雉鸡、猛禽、涉禽还是大型鸟类,基本所有物种的外部活动场面积都足够,场内植被茂密,躲避极多,栖架丰富,基本配置都能够满足。还在此基础上,上动还根据不同鸟类的特点对展区进行了优化:雉鸡就多设置躲避、猛禽就给与极大的空间、游禽有宽广的湖面、涉禽有合适的滩涂,至于鸵鸟、美洲鸵、鹤鸵等大型鸟类更是对其原产地的自然环境进行了还原。明明美洲鸵展区还是疏林灌丛地貌的稀疏乔木,一步之隔的鹤鸵却立刻面貌一新,完全一派热带雨林的自然气象,两个展区之间留下这明显的植被分界线,正是上动保育理念的体现,这是大多数动物园都做不到的。
可以说,上动鸟类展馆的户外活动场,一眼看去基本和真正的自然环境没什么太大区别,确实能满足不同鸟类的自然需求,展示的物种数量也很多,有不少在国内的大部分动物园是看不到的。可惜这次我错过了一些小型鸣禽和鹦鹉、犀鸟等攀禽的室内展馆,也没有仔细地游览水禽湖,只能等待下次补完了。
顾名思义,上动的这个所谓的“乡土动物区”开放于2019年,它以上海野外湿地生境、丘陵密林生境为蓝本,展示了动物园所在地——上海的各类自然环境中繁衍生息的乡土物种,是中国大陆动物园中首个以本地生物多样性为主题,较全面系统地饲养展示本地分布野生动物的展区。
“乡土”这一概念一听起来虽然土,实际上却是动物园展示理念最先进,最“洋气”的一种。
长久以来,在动物园中更受游客关注的大多是狮子、大象、河马、长颈鹿这些来自异国他乡的动物,人类对这种日常无法见到的动物的好奇心便是传统“动物园”诞生的最初驱动力。但以现代动物园的思维来看,一座动物园在自然教育和物种保护上所取得的正面影响,更容易作用在当地的本土物种上。这不难理解:对动物园来说,保护本地的濒危动物并助力它们的种群延续既是动物园要承担的社会责任,也远比跑到非洲保护大象容易得多;对游客来说,千里之外的非洲象种群的繁衍问题对他们来说太过遥远、有心无力,更容易让他/她真正有动力、有能力去投身保护的,就是本地的动物种群。因此,随着动物园理念的发展和进步,先进的动物园更多地吧精力从展示“奇珍异兽”,转移到了“本土生物”上。
如今高度发达的国际化大都市上海,过去和现在分布着什么动物?它们过得怎样?上海动物园为这些动物做过什么?作为普通游客又能为身边的动物做些什么?上海动物园乡土动物区想要通过回答这些问题,更真切地传递给游客这样一个概念——物种的濒危、灭绝和保护并非是书籍或纪录片里的大道理,而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
可惜,我来到这个乡土动物区的时候,小爪水獭、狗獾、果子狸等几种动物不是还没睡醒,就是并没有到外场来,展区里都是空荡荡的。虽然动物没有出来,但每个展区设计的都非常值得称道,尤其是小爪水獭的豪华套间,深水浅水区域分明,展区内树木形成的爬架丰富又自然,让人打心底里觉得好。等下次看到动物们,再来详细聊这里吧。
到了獐展区面前,我才真正看到动物。我是第一次看见獐子,这些矫健的动物有着明显的形态特征,它们无论是雌是雄均完全无角,且雄性生有外露的犬齿,这些特征在鹿科中是独一无二的,特别好认。相比野生的獐,园区内的獐都不太怕人,在游客面前泰然自若地嬉戏打闹,奔驰追逐。它们的活动场特别大,东西向空间宽广到一眼望不到头,展区内树木、竹林、灌木、水池都有配备,草地也维护得比较到位,没有被獐子啃得精光,展示效果非常好。
獐这一物种主要分布于中国长江下游流域、朝鲜和韩国,是地地道道的上海原住民,早在新石器时代,上海地区就有獐分布。但由于人为开发利用土地和捕杀等原因,20世纪初,这一物种就在上海地区彻底绝迹了。
展区的科普牌自然将“獐的上海故事”娓娓道来,通过几段话就让游客大致了解了獐在上海的前世今生,并着重讲述了2006年起上海重新引入獐后科研工作者和上海动物园本身付出的努力,以及它们如今形成野外种群,填补了空缺的生态位置的成果。让游客意识到獐不仅仅是动物园里的景观,更切实地“生活在人们身边”,这才是真正的“接地气”。
除了獐,我在乡土动物区还看到了豪猪、刺猬、华南兔、豹猫等如今依旧活跃在上海的动物,也看到了花豹和华南虎两种彻底成为历史、再难引入的顶级掠食者。值得注意的是,乡土区的雄豹“小不点”和雌豹“平平”刚刚诞下一窝三胞胎,因为2024年正值巴黎奥运会,三个小家伙也分别得名“奥奥”“运运”和“会会”。为了保护幼崽安全,也为了还原物种本身的繁殖习性,上动把雄豹、雌豹分开展示,让雌豹独自照顾幼崽们,我去的时候小豹子们正懒洋洋地趴在高处睡大觉,很是可爱。
可以说,乡土动物区在优秀的展区丰容布置的基础上进一步展现了上海动物园先进的物种展示理念,将游客对动物的认识从“远方”带到“身边”,也将动物保护这一“高高在上”的理念转变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际行动,这样的展区,是它水平远超出国内大部分动物园的最好证明。
在之前的动物园笔记中,我们看过很多动物展区本身可圈可点,但科普教育和志愿服务完全缺位的动物园,以传统动物园的落后视角来看这可能无关紧要,但在游客的参观体验中,这两个要素的“有无”和“好坏”带来的不同观感体验可谓天差地别。
上动这样一个优秀的园区,在科普教育上自然表现非凡,园区在节假日期间针对35种不同的动物准备了科普讲解,基本做到了涵盖全园大多数场馆和各类明星物种。在这样的场景覆盖率支持下,哪怕游客没有任何规划,也总能“偶遇”那么一两场科普讲解,得到一些知识和教育。而对于有需求的游客,园方还将科普活动的具体时间表列在园内每张地图旁边以便参考和规划。虽然在其他动物园我也有见过科普讲解,但数量、趣味性和细致程度做到这个程度的,上动还是第一个。
我看到的第一场讲解是斑嘴环企鹅漫步,在一个圆形的露天活动场内举行。在饲养员的带领下,一小群憨态可掬的斑嘴环企鹅排着整齐的队列缓缓绕场漫步,吸引了非常多的游客驻足观看。在游客近距离观察企鹅自然活动的同时,饲养员会借机通过讲解破除游客们“企鹅都生活在极地”的刻板认识,传达斑嘴环企鹅这一生活在非洲最南端温带地区的物种的生活场景、习性等基本知识。
在这一基础上,饲养员还要及时和面前的动物、场外的游客进行互动。对于游客,饲养员会以俏皮的语言对企鹅群中的不同个体进行介绍:“这只企鹅刚刚讨到老婆,还是对姐弟恋呢;那只企鹅太能吃了,我们有注意让它减肥,但还是有点胖”,在唤起游客兴趣的同时,还要及时解答游客提出的各种问题。在讲解中,我也了解了上动开展企鹅漫步科普活动的初衷。
原来,斑嘴环企鹅有通过长途跋涉去寻找食物和归巢的自然行为,但在活动范围有限的圈养环境中,企鹅们的休息时间不免远远高于运动和取食时间,需要饲养员人为干预引导以增加运动量和消化能力,防止肥胖和其他疾病的出现。因此,上动园方在企鹅漫步的活动场内开辟了沙地、草地、石滩和泥地等不同地形,让企鹅有更多的机会充分表达其自然行为。这样完整的科普讲解工作,园方的带领、筹划和硬件建设,饲养员的长期学习、训练、对园内每个个体情况的接触和了解都是不可或缺的,整场活动看起来亲切又专业,生动又自然,让人印象深刻。
我看到的第二场讲解是孟加拉虎喂食解说。与企鹅漫步不同,对于孟加拉虎这样的顶级掠食者,让饲养员像企鹅漫步一样深入展区与动物进行互动就完全不现实了。在这个科普活动中,园方会通过一道滑索把一块肉投入展区中,并站在观察面,在游客观察猛虎扑食的同时介绍一些孟加拉虎的科普信息。
和国内大多数动物园把所有老虎堆在一个展区供游客观赏不同的是,上动的狮虎山采用了轮换展出的方式,根据日期分别展出不同的个体,不“当值”的个体则会在后场休息。这首先能保证天性独居的虎能享有私密的活动空间,频换更换的环境又能确保其对自然环境和丰容设计的新鲜感,场地内前一只老虎留下的气味和活动痕迹也更能让它们有事可做。这种轮换物种的展示设计非常棒,既满足了动物天性,又保证了个体活动范围,撤换的动物能及时轮换休息,游客们也能看到更具活力的不同个体,可惜在国内大部分园区,只有大熊猫才能享有这种待遇。
根据饲养员介绍,我参观当天,在东山展出的个体是孟加拉虎“南巧”,它是一只六岁的雌性,在上海动物园土生土长,是园内孟加拉虎“云云”“南南”的后代。“南巧”的性格比较安静,而且因为是母亲直接带大的,所以它没那么亲人,趴在那里慵懒地看着外面的游客。
奇怪的是,这次我并没有看到喂食展示。原来,每个周五都是上动狮虎山的“绝食日”。长期以来,在动物园内饲养的食肉动物大多都面临着肥胖及其衍生疾病的威胁,究其原因在于吃得多、动得少,人工环境下的它们既没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又没有真正的捕猎行为,每天定时定点的喂食提供的热量又远超野外环境下的猎获,自然越养越胖。
这种情况尤以国内的各种“虎园”最为严重,不少无良园方为了节省成本大量喂食鸡架等脂肪含量严重超标的食物,导致园内老虎、狮子和豹都胖成了球,在“胖就是养的好”的错误观念影响下,大部分游客甚至会觉得这些动物养的不错,实则这种喂养方式无异于填鸭,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上动设立了“绝食日”,通过每周五不喂食以模拟野外常见的无猎获情况,控制食肉动物摄取的热量,这不是苛待动物,反而是对它们的健康负责的饲养方式。
除此之外,饲养员还介绍了一些丰容手段,介绍一下每日轮换的不同玩具,譬如我参观当天,园方就将一个涂抹了奶粉的法兰桶放进展区供“南巧”玩耍。聊着聊着,随着游客们逐渐聚拢,现场气氛渐入高潮,饲养员又像变魔术一样掏出一根老虎胡须,趁游客们好奇地亲手捋捋虎须的同时,介绍起了“胡须对猫科动物的意义”,这简直是再鲜活不过的教学设计。
仔细想想,无论是“南巧”“绝食日”“奶粉法兰桶”这些细致有趣的信息,还是“捋捋虎须”这种难以替代的直观体验,如果仅仅通过科普展牌进行传达,是很难如此直观、鲜活又有趣的,科普活动存在的意义正在于此,它是图文展牌的补充和延续,让动物园的科普教育从冰冷的二维,走到每一个游客身边。
除了园方的工作人员,来自社会的志愿者们也在上动科普教育中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狮虎山观察面旁边,我看到了一台小车,上面铺设着一些猫科动物的皮毛、头骨等标本,一位志愿者站在台前,从“猜猜每一种皮毛和头骨属于什么猫科动物”开始,带领周围的游客们由浅及深地了解猫科动物的物种知识,并简要介绍它们在园区内的生活情况和目前在野外面临的威胁,回答游客们的常识性问题。
在一个阶段的讲解结束时,这位志愿者说了这样一段话:“当我们来到动物园看动物时,很多人都会抱着戏谑的心态,让老虎或者狗熊转个圈,这是不对的。”
他还举了个例子:“就在旁边笼舍中饲养的华南虎,动物园其实已经恢复了它们的群体数量,但是因为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已经很难野放回到故乡了。”
“因此,在看到笼舍中这些动物时,我们在轻松娱乐之余也要保持基本的尊重,了解它们,认识它们,保护它们就是在保护人类自己。”此刻周围无论是大人孩子,能听到这里的无不认同。半年以来,我去了十个动物园,几乎在每个动物园都能看见这样的“先进理念”,但真正能让这些文字脱离展板,如此掷地有声地从志愿者口中传达给观众的,只有上海动物园。
可以说,科普教育和志愿服务就是动物园“传统”和“现代”理念之间的一道分水岭,是鉴定动物园是否优秀的一项重要指标。上海动物园在这两个要素的展示上无疑远远超出了中国动物园的平均水平,走在了国内现代动物园建设的最前列。
最后,让我简单介绍一下让我印象深刻的几个展示物种和展区吧。
先来说上动的重要象征物种——象,上动目前展示有两只亚洲象,分别是年老的雄象“八莫”和稍微年轻的雌象“多多”,就目前的个体数量而言展区的活动面积还是可以的,活动场和游客间通过隔离沟进行区隔,游客得以无障碍地观赏大象。
活动场中,除了遮阳棚、痒痒挠、水池等常规配置以外,上动还为大象们准备了训练墙、趣味喂食器和两个不同颜色的土堆以满足它们的各种需求,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水池旁的巨大喷淋设施,一直源源不断地喷出清水,活动场的地面也由沙子、土壤和草地等不同材质铺设,整体来看展区配置相当好。两只大象的精神状态也很棒,我靠近展区的时候,正看到多多在离游客很近的地方伸长鼻子摘树叶吃,行为特别自然生动,很吸引人。
不过因为两只象都在外场的缘故,我没进入内场观察,不知道内场的具体表现是否优秀,挺可惜的。
此外,上海动物园还生活着一个西部低地大猩猩家族,族长是雄性大猩猩丹戈,在大陆地区目前展出的大猩猩一共只有六只,其中五只都在上海动物园这个族群中,剩下的一只在郑州动物园展出。和孤零零的“尼寇”比起来,上动的这五只大猩猩能构成家庭并形成稳定社交关系,在生理和心理上表现出的状态都要强得多。
上动大猩猩的外场建设的得不错,相比起来内场的条件差一些,光线阴暗的同时环境也有些单调,不过园方还是给它们准备了垫材和玩具,大猩猩们也有随时前往外场的自由。我去的时候它们都在内场懒洋洋地躺着,我上次见大猩猩还是小时候在北京动物园的事,如今已经过去十五六年了,因此我在大猩猩馆驻足观察了很久,可惜还是没蹲到它们前往外场活动。
介绍完这些比较引人注目的物种,再来说一个设计得特别优秀的动物栖地——小熊猫展区,这个展区给小熊猫提供了非常多样的地形,从2022年起不断完善至今,设计水平非常高超,它在今年正式入选了ZooLex画廊(可以理解为动物园展区设计的“教科书”),成为了一个能为全球动物园设计者提供对照标杆的模范展区。
根据园方公众号的专题介绍,小熊猫展区分为陆地和小湖两部分,陆地部分南北各有一个小土坡,两部分由中间的小瀑布和溪流连接。展区内种植有池杉、香樟、柳树等乔木合计23棵,这些树木的高度、质地各不相同,光线、湿度、通风程度也有细微的差别,完美符合小熊猫在野外的树栖要求,让展区内每一只个体都能找到最喜欢的树木和枝干作为舒适的睡床。此外,展区还设有仿真藤蔓走绳和竹桥、木质栖架等供它们上下攀爬,放置了竹筒、竹篮等趣味取食器让它们探索,除了四只群养的小熊猫外,这里还有蓑羽鹤、鸳鸯等伴生物种及赤腹松鼠、珠颈斑鸠等野生动物出没。
在小熊猫展区的西南侧、北侧、东侧都设计了观察面,确保游客能从不同视角、不同距离观察动物,又没有一个视角能贯穿整个展区,为游客留下探索的意趣的同时也给动物提供了躲避保障。可惜这次我走得有些急,没能仔细探索这个展区,等下次一定再来仔细看看,好好聊聊。
说完了表现较好的场馆,上动当然也存在一些表现较差的展区,其中尤以几个熊展区为最。
有看过我之前动物园游记的读者们可能已经猜到了,上海动物园的熊展区全部都是最传统的坑式展区,内部丰容水平也比较一般。在我参观的过程中,无论是马来熊还是棕熊,投喂现象在每个展区都普遍发生,动物们正对着上方作威作福的人类招手作揖、顶礼膜拜,看不到什么自然行为。
投喂动物和坑式展区的危害和弊端在之前的游记中已经说过很多很多很多次了,这里就不再赘述了。上海动物园园方对熊山的现状应该是有了解的,在上动官网的志愿者主要工作安排中明确提到:
二是劝阻投喂项目,针对游客乱投喂现象严重的狒狒山、熊山、乡土动物区等十多个动物展区进行有针对性的劝阻投喂,传递和纠正错误的野生动物保护行为。
这说明园区对投喂严重的展区是有预估的,也想尽量制止投喂的发生。但就我看到的现场情况,马来熊展区的志愿者是是个上海爷叔,游客们聚在一起投喂的时候他正在鬣狗展区和游客嘎讪胡;棕熊展区的志愿者是个看起来特别文静内向的小姑娘,面对投喂的游客只能无力地重复“这里不可以投喂”,毫无上前阻止的能力;而棕熊的第二个展区是个比较外向的男生,他直接走到游客身旁劝说,这才及时阻止了游客的不文明行为。
当然,我们不能因此指责志愿者的工作,在展区设计如此原始落后的情况下,想要凭借志愿者一己之力阻止投喂行为是不切实际的,最有效的解决方法还是把这个展区大改或者推倒重建吧。
值得一提的是,我在这里还看到了一只刚出生不久的小棕熊“军军”,它在园区里奔驰玩闹,尽情释放天性,真的是太可爱了。看到它如此可爱活泼,我因为投喂场景累积的的不爽心情甚至都消逝了大半。但如果往消极的方面想,若上动的熊展区再不及时改良,等军军长大以后,想必也会变成在游客投喂下摇头晃脑、作揖转圈的鬼样子。人为了吃饭低眉顺眼也就罢了,把好好的动物也养成这样,不得不说是种对自然生命的亵渎。
在园区整体展示效果都相当优秀的情况下,看到如此落后差劲的熊展区真的好像品尝大餐的时候,一只苍蝇飞来停在主菜上;又像是走在路上欣赏风景的时候平白无故让人打了一拳。特别让人感到痛心惋惜,希望园方能尽快整改。
我对上海动物园的这次游园之旅其实是特别满意的。虽然我在园内仍看到了熊展区的落后糟粕,相对比较优秀的外部活动场,上动的内场尤其是灵长类动物的内部笼舍表现得也非常一般。但遍布几乎所有展区的的手绘图画,科普展牌、亲切自然,生动形象的科普活动和充分考虑到动物和游客需求的场馆设计和展出方式都充分证明了它是个优秀的动物园,就算放眼全国也是名列前茅。
可以说,上海动物园已经走出了了全国大多数动物园都迟迟未能踏出的关键一步,从饲育、展示、科普都已经初具现代动物园的雏形,并且非常有望再进一步,真正成为一个接近甚至比肩世界先进水平的城市动物园。作为一个普通的动物园爱好者,真的希望它能再好一点,再细致一点,及时淘汰糟粕,打造更自然更科学的展示效果,真正成为传达动物园核心理念的“自然大使馆”。
门票费用:成人40元,太值得了,如果住在上海我一年能去十次。
游览时长:全程约7-8小时,动线清晰,环境良好。因为物种多内容丰富导致一次根本逛不完,开园进闭园出我也才草草走了一圈,都要累死了。
物种数量及特色:特别多,是目前国内城市动物园里展示物种数最多的,哪怕经历了衰落也有近470种,大概是常规省会城市的动物园的2-4倍,别的动物园看不到的鸟类、灵长类、两爬类多到数都数不过来,动物爱好者完全可以一饱眼福。
优秀的场馆:乡土动物区最值得仔细看,两爬馆、进入式鸟园、狮虎山的展示水平放在国内也能名列前茅。除了熊展区明显不及格,大多数灵长类动物内场仍需改造以外,全园的外部活动场整体水平都相当不错,远远甩开国内动物园的平均水平。
主观评价:一座基本摆脱传统桎梏,全方位走向现代的动物园,可以当做全国城市动物园的标杆和样板,非常值得一看。
评论区
共 1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