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因剧透、敏感不适等原因被隐藏
点击查看我觉得不妨说,大部分人其实只有接受别人为自己总结的能力,而没有自我梳理总结归纳的能力 有一个很流行的句式,叫做「有没有课代表」,其实就是你所说的那种情况的表现。而且大多数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我是不高兴这么做,一定会有人做的」,于是顺理成章的去接受「二手」的消息。而在当前互联网语境下,很多时候,绝大部分的「课代表」都是「夹带私货」的。 「每个人是自己最好的老师」,自己赋予自己的学习,必然是Study,而不是Learn。 「一万小时定律」你们肯定也都听过,这里面的「一万小时」,对应的必然是Study,而不是Learn。 所谓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如果将"义"视作一种社会规训的话,将这里的“学”理解为learn,就是如此。玉不琢不成器,但是美玉天成,被雕琢成器其实和其他玉就没有区别了。 「玉不琢不成器」这里也恰恰是我想指出的问题,我们之前也说过,大小戴的「儒」,和孔丘的「儒」不是一回事儿,孔丘的「儒」是「君子不器」。
我其实想吐槽的是似乎绝大部分人,对于学习产生了一个很大的误解,觉得学习=受教育 并且大量的人离开校园之后,就认为「学习」这个事情已经和自己无关了
是
好的,学废了
但是说到这,我觉得不妨说,大部分人其实只有接受别人为自己总结的能力,而没有自我梳理总结归纳的能力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有一个很流行的句式,叫做「有没有课代表」,其实就是@Lancelot你所说的那种情况的表 而且大多数时候,很多人会觉得「我是不高兴这么做,一定会有人做的」,于是顺理成章的去接受「二手」的消息 而在当前互联网语境下,很多时候,绝大部分的「课代表」都是「夹带私货」的
但是事实上二手信息很容易夹带私货 就好像小时候爸妈给你挑的菜里面基本都是他们爱吃的,所以父母永不挑食
这里的「夹带私货」底层的逻辑和上次提到的那句话有关 “有趣的灵魂不能在15秒内展示出来并且打动你,但是明晃晃的大LOGO在通过你视网膜进入你大脑皮层的那一刻,就已经直接给予了各种判断。” 毕竟,这是流量时代的基础生存逻辑
所以这也就导致了UC体的诞生 并且这种能力其实是学校教育很难教会的,或者说,学校能教会学生做错题本,但没法真正教会学生“为什么要做错题本”
所以我一直说「阳光之下无新鲜事」,UC体也无非是黄色新闻时隔近100年后,媒介从纸媒转变为互联网媒介了而已 怎么说呢,人类的物质文明已经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了,但是实质上人类的心智和1000年前其实并没有太多根本性的差异
《娱乐至死》
所以我觉得并不是人们不愿意study 而是其实大部分人真的缺乏这种能力
说到这,我记得我在读大学的时候,刚开学的时候校长讲话 「大学生活其实并不是教授你哪些具体的知识,我希望大学生活你们能收获的是学习的方法和能力」 这句话我至今记得,应该算是受益终生
不说远了 话又说回来,这个问题也是这个账号存在的意义 我们本质上也是在做“课代表”的工作 只不过是在做“如何当一个课代表”的课代表
我愿意将之称为关于「课代表」的元问题 【表情包】
在这个年代别说探索性学习了,能够看得进去500字文宇的人已经很少了 我们确实是在做“课代表”,不过这个门槛降低了之后还是很高
这让我想起了小时候看过的一篇科幻 大概意思就是,在很遥远的未来,所有人应该干什么,都由AI通过人脑扫描分配然后统一传输对应知识到大脑里 然后男主角检查的时候被带走, 一路上通过了很多考验 最后他被带到了星系的中心,这里总共有几十个人,他们负责所有其他人脑中资料的更新迭代 也就是说实际上这个星系有创造力的人只有这几十个而已 是不是和现在的情形有点像呢 所有其他人都只能被动接受信息 自始至终都是在少部分人的引导下前进的
说是和现在的情况有些像,倒不如说整个人类社会建构一直以来就是这样的 上一次聊「内卷」这个话题的时候,@Arthur和我最后的落点是在「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上 我上次的说法是,「创新」或者 「自主学习能力」其实是一种mutation,也正是这种mutation才会导向evolution 突破固有经验这件事情,本身就意味着需要承担风险,这也是这次「学习篇」最后轨道和旷野这个类比的由来 不过你刚刚最后那句话,很容易让人觉得你是倾向「精英主义」的
所以从社会层面上说,对这种能力的培养本身是非常高本低效的 我个人认为啊,“把收集到的信息进行总结归纳”的这种能力大部分情况下是天生的 就像“全神贯注在一件事情上”一样可以理解为天赋技能 如果你有这个技能,你可以后天进行培养加强 但如果你生下来就没有,要真的彻底拥有掌握这个技能,难度可能不亚于炼石成金 我最近在给几个弟弟讲高中的知识 真的感触很明显 有的人错一次就不会再错了,但是有的人错了一次只会再错一次
我其实并不认为人类会有完全「天生」的天赋,除非是基于肉体以及感官上的区别,比如有些人的手,手指跨度较大,那就适合弹钢琴,有些人适合去做专业的运动员,再比如有些人的四色视觉和绝对音感觉之类,都是基于生理上的差异 你刚刚提到的那部分「天赋」,我更愿意将其认为是「认知」或者「思维模式」的区别 而这部分的区别,虽然我很不愿意承认,但是底子基本上是在幼年成长阶段,由原生家庭的成员「言传身教」的 后天当然也能够习得,但是后天习得的方法每个人不尽相同
其实我前面没来得及表达的意思就是,如果把这部分教育成本交给学校,会导致成本过高 所以这部分教育成本基本都来自于家庭
你对前苏联的少年宫和兴趣班这些有了解么?
有啊
事实上,我觉得这是一套相当行之有效的选拔以及培养机制
是的 话说我的母校我印象里可能得有两三个院士校友,都是在读中学期间参加了学校开展的兴趣班,并以此确立了一生的目标 比如有个船舶方向的院士就是初中参加了船舶模型培训班 个人认为这是一套有效的机制,但确实到目前因为较大的升学压力应该是没有学校在开了
是的,尽可能的去多接触不同的领域,不要被框在既定的狭窄的范围内,这其实也是「内卷篇」最后我那句「天生我才必有用」的一部分含义 其实大量人从学校毕业后,从事的职业其实和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 从这一点而言,能找到自己感兴趣,并且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投入的事情,在我看来可能才是开始Study的第一步 一句老话,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很重要,为什么兴趣是study的第一步而不是learn呢,在这里两者有什么分别呢
Learn和Teach是一对双生的概念,而Learn在现代社会中很大程度上的确和教育被画上了等号 就比如说「义务教育」,对应的是Teach和Learn,而不是Study 但教育本身的社会属性强调了ta必须是普适性的 因此,作为与Study对应的Learn,其本身势必是「公平」的(注意,是「公平」,而非「公正」)
是,learn其实是对经验的简单复制,而毕竟因为只是复制 其实更强的人都是因为会learn,从小到大我们总听说“学霸有自己的学习方法” “自己的学习方法”说的其实就是study 客制化的学习
但我们也知道,就像前面@Lancelot 所提到的,「因材施教」才是「公正的」,也自然是理想的,但一定是极高成本的
没错
所以回应@Arthur你的说法, 有句话你肯定也听过「每个人是自己最好的老师」 而自己赋予自己的学习,必然是Study,而不是Learn 「一万小时定律」你们肯定也都听过,这里面的「一万小时」,对应的必然是Study,而不是Learn
所以我觉得@Merlin你前面将天赋说为思维模式是非常合适的说法 尽管我们是以learn的方式去接受的知识,但是的确是以适合自己的思维方式对learn的知识进行study 像我在高中阶段,我们老师经常强调自主学习也是如此,“自主学习"其实就是study 我的高中阶段老师经常说要回归课本看课本知识,我觉得也对上了前面所说的“课代表" 老师的知识体系是老师的,只有课本是一手不夹杂私货的信息,才能更加纯粹地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我的初中历史老师告诉我们最好的学习方法是用时间轴将大事年表写下来,这就是自己学习的一种体现,尽管这个方法是来源于老师
自救者天救 自助者天助 自弃者天弃 所以,这最终又回到了「主体性」问题
是,确实是主体性 抛弃自救,放弃study其实是将自己去个性化,抛弃主体性的做法 study正体现了我们人在实践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也就是主体性 如果是learn的话其实是接受一种规训,将自己物化了 所谓的“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如果将"义"视作一种社会规训的话,将这里的“学”理解为learn,就是如此 玉不琢不成器,但是美玉天成,被雕琢成器其实和其他玉就没有区别了
是的,Study其实恰恰正是以自我为主体,和这个世界发生交互的一种实践(Praxis) 「玉不琢不成器」这里也恰恰是我想指出的问题,我们之前也说过,大小戴的「儒」,和孔丘的「儒」不是一回事儿
没错,这也让儒家更加有政治教化意味,也是变为汉代独尊的原因 “兴趣”其实也是自己个性的体现,自然与study的关系就很密切了
孔丘的「儒」是「君子不器」 天行健 君子以自强不息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