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机核一共制作并发布了901期电台节目,其中免费节目523期,会员节目378期,节目总时长一共861小时17分39秒。
在这种数据量级当中,很多听众都会有自己心中最爱的那一期播客:
它可能是机核的“保留节目”,是“老牌范式”,也可能是灵光一现,是突然的变奏;
它可能是免费的、共鸣的表达,也可能是会员节目里,自己反复收听的宝藏;
它可能是一期观点碰撞,让自己也有开腔的欲望,也可能特别适合作为生活背景音,抚平褶皱的心灵。
年底,我们在机核内部做了一次中小范围的调查,也想听听他们眼中,自己的“年度播客”是哪一期——他们当中,有的人可能自己也经常泡在录音室里,有的则很少坐到话筒前,和读到这篇文章的你一样,更接近一个听众的角色。
在更新的最期待的系列故事节目。听机核电台这么些年,还是最喜欢听“说书人”们讲各种各样的奇观故事。
这两年机核还在稳定更新的故事节目,最对胃口的还是“战锤”系列,夜风老师讲述的故事既恢弘又细腻,而且有始有终(点评批评某些系列)。要是更新能够更频繁一点,那就完美了。
面对一款玩法极为突出的游戏,一句「好玩在哪」往往就会让我思索半天给如何作答。
称赞一款游戏的画面好,可以从美术风格入手:是艺术风格突出,还是足够逼真写实。也可以从纯理性的材质、纹理、多边形数量等技术角度分析。称赞一款游戏的故事好,可以讲述剧情的跌宕起伏、意料之外、潸然泪下、峰回路转,也可以从构建故事的细节、叙事的手法、讲述故事的方式等多种角度品读。但谈及玩法,往往难以言说,无奈只能丢下一句“你信我!玩一下试试吧!真的好玩!你得去感受!”
感受,或许这就是问题的核心。玩法带来的冲击与欣喜,往往都是强烈的感受,感受恰恰又是难以言说的。谈及游戏的其他维度时,我们都能借鉴其他形式的评价体系,画面之于美术,故事之于文学,但游戏这种创作形式,太过年轻,游戏评价与游戏研究都还处在学术探索的阶段,同样是平台跳跃,有的好玩,有的就不好玩,为什么呢?确实很难说清。
所以我强烈推荐《银河与城》这个系列电台,既然关乎于感受,那索性咱们就把玩游戏时各种各样的感受汇总到一块儿,暴力破解,总能摸索出吸引人的地方到底在哪对吧。
如果你也好奇银河城为什么好玩,不妨跟着熊人族羽毛的回顾与感受,一同思考这些优秀的游戏「好玩在哪」吧!
这期是比较典型的“由某种情绪引发的讨论”,几个参与者都人设鲜明,即便有演的成分也演得相当精彩:交流内容看似争锋相对,但又有一种拳头打在棉花上的吊诡听感,同时,这种听感也与评论区的互动相得益彰。
并且,看似混不吝的讨论,其实也指向了当下游戏行业的一些问题,整体而言,甚至是一期不失严肃的节目。
个人喜欢碎片时间听播客,但这期确实有点打破了我的习惯,因为根本没有给我暂停的机会,而是一口气听完了……
朱老师机核名梗“必”字决,欢乐程度很高非常之喜欢。
今年听到的最搞笑最胡逼的节目,剪的时候笑到伏案痛哭。笑点太密集了不知道该笑哪一个,上一个还没笑完,下一个已经嗨我脑袋上了。抑郁症克星。每个人都必须去听,不听的人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我一直都挺喜欢小队合作 PVE 游戏的,极其享受那种能同时体验“大排档喝酒吹水”和“配合起来小队行动”的氛围。
不过以前没人陪着一起玩,最多就是大学时期有很短一段时间能混进奎恩哥他们的局,短暂加入猛男寨。到机核上班之后虽然身边有很多一起玩游戏的人,但因为工作性质和大家的爱好,我们就算一起打游戏也并没那么经常去玩小队合作游戏,大部分时间都是 COD 之类的团队对抗,和玩那个(龙门粗口)刀塔。
再后来就是什么派派兴起,瓦再兴起,现在是轮到三角洲了吧?这些我都整不来了,最多就是三角洲刚上的时候每天单排几局,刷刷麦晓雯。
直到今年,兄弟们开始日常组小队游戏局了,我就死皮赖脸地硬混。也不知道他们烦了没有。
而这期节目,不单单是为大家推荐小队合作 PVE 游戏,也不只是传播小队合作 PVE 游戏的魅力,甚至可以说这期节目本身就是把小队合作 PVE 游戏那种完美的,舒适的,机智的,能拯救心灵的体验,转化成了音频。所以当时在后台偷偷听恰独食的时候,我就知道,这期就是我的机核年度播客。
因为“嗑CP”和被某书数据推荐了解到了24年的欧洲杯情况,刷着梗图的同时了解了一些非常极其基础的信息。
比如,之前完全不了解索斯盖特是谁,但是大家都调侃,听节目和问Wing之后已经自己想通了南门昵称的含义,同时也收获了节目内调侃的快乐,虽然完全不了解但听感很好还听着开心。
纯小白但是通过节目好像也处在欧洲杯的氛围内,最后就是随着欧洲杯的结束已经遗忘了这些知识,还是只记得自己嗑的CP(遗憾)。
刘梦霏老师在节目中有关【游戏的人】的讨论,对于【有限游戏】以及【无限游戏】的讨论,彻彻底底地激励、肯定了我。长久以来我的生活方式,我对待游戏的态度,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理论支持,缺少一个高度概括的,学术性的指导方向。
以前,当我对别人说游戏改变了我的人生,总是缺少理论支持,现在有了!以前,我说要用游戏的方式对待生活,心中的话总是哽咽在胸口,现在有了。真的非常感谢刘老师和机核。
换个视角了解我最喜欢的推理小说作家的故事,能让人安静下来享受内容的一期,感谢译者和白老师。
副标题这句“我们还没意识到,那些屋子里的东西就是给我们的”给了我无穷的激励。
而这一年的发展我觉得印证了这场讨论,对于中国的游戏来说,未来值得奋斗的事情还有很多,没有什么比这更让人高兴的事儿了。
今年做的优秀节目非常多,这期并非最完美的,但却是个人最喜欢的。它是我们在历史类内容方面的一次尝试,简木生老师讲述的内容充满场景感和激荡的情绪。
对于我来说,这个故事更是一种对未来的游戏叙事题材的启发,它告诉我在历史的缝隙里,有许许多多值得纪念并应当被重新表达出来的好故事。如果有机会和空间,我希望也能够参与到更多发掘这些故事的行动之中。
有很多好节目是准备的成果,也有一些是设计的成果,但是让人惊喜的节目往往是碰撞出来的。
这期和核市奇谭两位同事设计的新节目,对我而言可谓是精心准备下的惊喜。在做“这题我会”期间,我们三个人经常跟发现了什么“秘密俱乐部”一样在办公室开启神秘的小会议。每个人也为了这系列节目全力准备了各种素材,最终在录音室里产生的化学反应十分奇妙。
可惜就是大家现在都有各种业务,作为一个系列节目产能有些跟不上,期待明年稳步更新。
刚接手茶话会那阵子压力其实有点大,很多事都是赶鸭子上架,机核尤其如此。这种“让年轻人接手一个大项目”的感觉似乎在我来之前就已经在其他编辑身上反复上演过,而这些被赶上架子的鸭子的心灵也留下了一些由此带来的创伤,我非常理解。
但这是但凡一个有十年以上历史的正常企业所都应该经历的正常业务交接,事实上没什么大不了的,我一直是这么安慰自己的。
终于轮到我做鸭的时候我就希望能来一手更加丝滑顺利的交接,最好丝滑到压根没有用户意识到这档栏目的主持人换人了,为此我煞费苦心,于是就有了本期节目,也是更换负责人之后的第一期《游戏茶话会》。
至少如今从结果来看我非常开心,因为这期节目实在是过于成功以至于至今都压根没人注意到换人这件事。我这只鸭子也就少承受了很多心灵伤害。
同时这期节目也留下了很成功的方法论,以后也会继续给大家整活,非常感谢认可。
推荐语:今年其实播客没有听很全,所以不大能评价,但要说一个最喜欢的,或者说一个对我来说最有意义的播客,可能是我来机核录的第一次播客。
现在还是觉得,坐在录音室里,和各位喜欢的老师面对面聊游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时也听玥玥老师说,录音室就像一个逃避的小空间,我们可以在里面尽情地讨论与畅享,不用去在乎现实的窘迫,我也深感如此。
希望新的一年里也可以继续和老师们一起录音,一起聊游戏!
这是一期机核各部门日常共同协力完成的播客,也是机核内容的一个缩影:
内容的各个环节都堪称完美,甚至是我主观上的天花板【封面、选题、呈现、传播】;
对于本期所有参与的创作者来说,最终完成了【输出、扩散、回馈、共鸣】;
仔细想了想,这好像也是机核十年来一直在做的事。新的十年,机核依旧在路上,希望能继续与你同在。
评论区
共 60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