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错,那里出来的最了不起的名人,就是塔拉·韦斯特弗。
很多人把《艾迪洛揭秘时刻》的短视频当《大英百科全书》看。
比如我那14岁的侄子,一直以为AMA-11是爱因斯坦从钻石里发现的,
他的一个同学,以为我们是为了不落后于中国,才在去年,第一次登上月球,
而坦克,是左杜罗夫为了在沙漠中发动突袭才搞出来的,
我并不知道我是以什么样的心态写下这些文字,它们并没有足够严谨的逻辑,也没有优雅的句式。
我只是有些话,想喝着苦咖啡说出来,甚至不必对谁说,仅此而已。
200万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学会了使用工具,我敢打赌,第一种工具,一定是进攻性的,不管面对的“敌人”是植物,还是动物。
早年的人类,并没有因为直立的双足带来很多不便,相反,相比于那些能给人类制造麻烦的、尖牙利齿的四足动物来说,耐力和灵巧一直都是人类的强项。动物语翻译器近几年慢慢开始重新流行,假如这东西真的有效,那么把它装在一只几万年以前的非洲狮身上,它一定会告诉你,你这种双足直立的无毛猴子,在它们心里是多恐怖的存在。
但事情并不是一直如此的,曾经,耐力和灵巧只能保护人类躲避危险,人类的肉身似乎为了以上两条点满了属性加成。光滑的皮肤带来极佳的散热,直立的腿部在巨型大脑的控制下平衡住了身体,但防御却愈发糟糕。而当人们学会使用武器后,在面对其他哺乳类动物时,一根长矛通常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总有解决不掉的时候,于是,防御成了更加需要重视的问题。
古时任何一个朝代,甲胄都是敏感物件。一把刀可以断定你具有攻击性和潜在的社会危害性,但拥有甲胄,往往意味着可能造反。
这似乎是一种宿命,进攻和防御,矛和盾,像DNA一样,螺旋纠缠在一起,似乎在揭示人类的本性。但无数的实践告诉我们,破坏,总比建设来的方便。防护的成本,永远比攻击更高。
当然,我并没有说,坦克就是纠缠的终结,只是,在战场上,似乎第一次,防御比进攻更有效了起来。
1915年,出现了第一辆坦克,小威利。以现在的眼光看,它粗糙简陋,根本不堪大用,但在一战的战场上,步兵的交锋中有这么一句话:机枪解决不了的问题,那就是个大问题。
没有人知道第一辆坦克的研发灵感来自于哪里,但我个人认为,它的亲戚应该是在海里的,这个亲戚叫战列舰。彼时,战列舰风光无二,就算攀上了亲戚关系,坦克也至多是个远房无用的小子侄。但时过境迁,战列舰早就像恐龙一样,消失在历史中,而这个远房无用的小子侄,却活了下来,成为了陆军的主力载具。只是,这种主力地位,现在在某些场景里,可能会被另一种事物所替代。
恐龙时代的更迭源于一颗小行星,坦克的地位更迭,也是因为一颗小行星。小行星,看来真是物种更迭神器,不管是有机的,还是无机的。
这种事物,欧美军方叫做军用双足载具系统,中国军方叫做武装延展外骨骼系统,而民间爱好者一般统称之为——机甲。
人类对于机甲的向往,好像一直存在,尽管大部分时间里,只存在于幻想中。究其缘由,怕是对于“制造出与自身形态相近的机械”这样的执念吧。但彼时,主战坦克高达600毫米以上的均质等效装甲,和动则四五十吨的重量,让人类只能将这种幻想,存放在科幻故事里。试想一下,一台5-6米高的人形载人机器,有着四五十吨的重量,以当时地球上的动力系统,是无法支撑其长时间活动的,然而事情从2025年那颗小行星开始,有了转机。
外来天体,新型元素,这些以往科幻小说中的东西,降临在这个世界上。11号元素制成了超高能量密度的电池,让小型化的多关节机械设备有了可匹配的动力源。但如果仅仅是如此,那么最后的成果,依然仅仅是电动坦克而已。毕竟,为了保障足够的防御,一台四五米高的机甲可能会需要30吨或者更多的装甲死重来保证自身在枪林弹雨里的表现好过一只布娃娃。
乔治·史密斯,一直到40岁,最大的成就是当上了通用集团的销售部经理,但按他的业绩来看,这辈子甚至应该当不上销售部经理。他的父亲是个普通的犹太人,但这年头名义上的犹太人多如牛毛,加上他的母亲并不是一个犹太人,老牌的犹太老钱圈子并不待见他。只不过,他在混迹多年的街头和社会后,练就了一项职场大杀器:揣摩人心。
2025年,那颗小行星坠落,有关新兴产业的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别急着惊叹,这里面有很多并不是通过创新成长出来的,而是旧有企业的分支机构和子公司。史密斯先生,凭借高超的马屁和机缘巧合,走进了一家材料公司,In-Nova,而这家通用分支的公司很快便又在美国的企业注册网站上消失无踪,将其收入囊中的,是一个逐渐崭露头角的复合集团,巴什(BASH)。
作为记者,我对这段历史很有兴趣,但无论我怎么寻找,却始终找不到巴什公司是如何创立的,随着史密斯先生的身陨,这段历史对我来说,就更像是滴入湖中的一滴墨水,再也寻不着。
但巴什依然存在。这家公司和科尔曼能源,翰莫工业,通过各种隐秘的交叉持股,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利益圈。而那个失败的初始机甲,就诞生于这个圈子里。
说回机甲最初的那个失败产物,制造它的是现在逐渐恶名在外的翰莫公司,一台55吨的多足坦克,有效体型——指去掉动力和行动装置以后的体型,只堪堪达到一辆轻型越野车的大小,非常多的重量被加在了巨大的行走机构和成吨成吨的装甲上,试验结果自然也是不如人意的。一台mark II的艾布拉姆斯用速度在近距离将这只机械蜘蛛耍的团团转,多次模拟锁定开火,15分钟里,它至少吃了5发120mm炮弹。不仅如此,装甲防护能力也同样堪忧,在随后的防御性测试中,尽管正面装甲堪堪挡住了一发APFSDS,但其巨大的行走机构,几乎成了炮弹磁石。
这让当时的BASH销售部总经理史密斯先生非常难堪,没错,这东西,是他和翰莫一同搞出来的“产品”。至于他为什么会鼓捣出这么个玩意,只能说事情,总有双面性。
军火市场里不乏行家,但总有看热闹的。这帮门外汉们相比传统的买家更无知,但出手有时候却更爽快阔绰,更重要的是,对于他们来说,有时候外形唬人,很重要。
之后的事情现在大家应该也偶尔能看得到。随着02号合金的小范围普及,翰莫缩小了体积,通过新材料制作了装甲,提高了灵活性,将一只“布氏兽毛蛛”缩小为了一只“狼蛛”。在非洲和中东一些国家里,卖得飞起。
欧洲人和美国人对于这样一个新兴的门外汉非常鄙视,但却又无可奈何。他们研制的双足机甲虽然更合理也更凌厉,功能上却并没有太多过“蛛”之处。倒是俄国人和中国人的思路,有些独特。
相比于传统欧美系站立后动则4-5米的大家伙,中俄这对邻居,将机甲定位在了“外骨骼的延申”这个基础之上。他们的机甲更小巧,装甲也更薄弱,但换来的是更强的机动灵活性,以及更轻的重量。
坊间关于机甲和坦克的争论,从没有停止过。大多数实用主义者都倾向于制造坦克,因为结构更简单,使用经验更成熟。但我在西奈半岛看到的,却没有那么简单。
“末日”被击碎,最大的碎块砸进了苏伊士运河,直接造成附近的地质塌陷,从此苏伊士海峡代替了运河,成为这里的地理名称。这块该死的石头也是被大家关注最多的陨石残骸,仿佛一线明星般被无数人追捧。但从“末日”上碎开的,可不止这一块,无数大大小小的残骸袭击了几乎所有的板块,砸出了大大小小的陨石坑落。如果你有幸也有命,能站在北非和西奈半岛的主要撞击区域仔细观察,就会发现,那里就像一张患有天花后痊愈的脸,布满了坑落。
履带机器只适用于相对平坦和整齐的路面,想反驳我的人,看看乌克兰吧。自从2014年开始,那里的内战从没停止过,政府军和反政府军互相攻讦,形成拉锯战,战线上大大小小布满了反坦克堑壕,只需3-4米宽就足够让传统的装甲部队寸步难行。说句题外话,乌克兰的反政府军始终坚称,他们是在独立支撑着这场反压迫和反法西斯的作战,但看看他们的装备和那些精心整备的装甲车辆,说俄国人没有介入,鬼都不信。
在西奈半岛,在中东,在那些像被巨型霰弹打过的城市里,大大小小的坑几乎遍地都是。有些城市的地面断断续续被打穿,露出钢筋混凝土的地下结构。
这时候,就能看到双足机甲的身影了。当然,我见到的绝大多数外骨骼延展机甲,都是俄国人的,想在非中国领土上看到中国标识的机甲,可能比赶海的时候在沙滩上找到大王乌贼还要罕见。言归正传,这种双足的机甲非常灵活,我曾在老开罗附近看到过,在一片城市废墟中攀爬踩踏。俄罗斯的官方数据中说,这种机甲战斗全重不超过5吨,非常适合城市作战和地形高低起伏的战场场景。至于中国的机甲,我只见过一次,据说是和俄国人联合开发的,根据有限的数据和图像,我觉得只会更轻,同时也会更灵活。
未来战场的明星们,就以这样的姿态,在这样的年代,出现在大众视野里,然而不管你信与不信,它们的诞生中相当重要的一点,很有可能是节约成本的结果。
02合金的制造,非常复杂。涉及到诸多军事机密,我不可能完全洞悉。不管是欧洲,美洲还是亚洲地区,关于这种合金的产量,依然是每个军事团体的机密。我承认,这种程度的机甲是不可能在正面战场上以王者的姿态取代坦克的,然而这似乎是无奈之举。制造一辆坦克,大约有接近2/3的重量来自于装甲防护,如果用02合金这样的材料,不管在哪个国家,其制作成本都会是一个天文数字,而单兵武器,比如机甲,则要好得多。当然,这取决于它们的用途。不管哪个团体——翰莫除外,机甲这种武器的本意似乎并非取代坦克,而是类似于单兵的步战车。我在各团体中都见到过带着无人机或者相控阵雷达的机体,军队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将这种武器作为战场上灵活的信息中继节点和单兵可操作的武器库来使用,也许,这证实了我上面的想法。
那是第六次中东战争中的一幕,带给我的震撼,我想我不会忘记。
我是作为联合国特派记者,带着两个摄像,去拍摄战乱地区的难民生活的。自从英美退出以后,联合国的影响力有着实实在在的下降,战地拍摄这样的工作,相较以往也有着更大的危险性。作为曾经五常里的一位,法国为我们派出了一支5人的护卫小队,而其中就有两台机甲,像是有个正式的出厂代号,他们管它叫“歌利亚”。
我们在伊朗和伊拉克边境地带遭遇了袭击。说来可笑,面对人数数倍于我们的当地武装,我们顶着蓝色的UN头盔,大声高呼我们是为了拍摄而来,毫无恶意。然而我们一行8人却全部都是白人,在欧美相对安全的肤色却构成了本地人对我们极大的敌意。对方也似乎根本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他们穿着老旧的军服,带着头巾,依旧严厉地对我们吼叫着,发布着命令。我们的军方翻译不停地切换着阿拉伯语和波斯语,但似乎都没能建立沟通,对方的语言似乎是某种中亚语系的变种,我也听不明白。短暂的无效沟通后,他们开始发起了进攻。
在战场上,永远不要相信民用车辆能保护你,我们几个提前都躲进了防弹军车。对方有班用机枪级别的火力,也有手榴弹。作为摄像车的奔驰G在几秒钟内就被子弹打穿,很快便被打爆了油箱开始燃烧,我还好,因为见过战争,而两个摄像小伙子却吓傻了,一个劲地趴在车里,其中一个还掏出了胸口的十字架祈祷着。我有点想笑,但现场的状况却又让人笑不出来。
随着一发RPG,那台奔驰发生了爆炸,与此同时,也许是终于下定了决心,犹豫了几秒的机甲开火了。
30毫米机炮很随意地撕开了对面的皮卡,那感觉根本不像是穿透伤害,就像罗杰·费德勒扣杀的一颗网球砸在生日蛋糕上一样,那辆皮卡在转瞬间就被打成了一堆看上去丝毫不像皮卡的废铁,紧接着机甲打出了一串烟雾,掩护我们的车辆开始后撤,而它们则眼中闪烁着红光,在烟雾里继续开火,加特林跟随机甲的转身和俯仰开始精准点杀对方的步兵,另一台则一边用机炮继续还击,一边用榴弹制造更大的混乱。
我没有看到这场战斗的最后,我只记得我趴在车尾窗上,隔着布满弹纹的玻璃,看到的最后一幕,是远处几百米外,三发RPG打了过来,然而根本无效。那是机甲正面的方向,加特林随即客串了近防炮的角色,在空中直接打爆了来袭的火箭弹,然后,我们的车转过了土丘,我便看不到什么了。不过只有一两分钟的时间,车辆便停了下来,然后护卫队长告诉我们,战斗结束了。
我不知道在屏幕前的各位明不明白战斗结束的含义,这意味着,在被对方先手,并且承受着一定程度的反装甲武器攻击的情况下,两台机甲,用2分钟,干掉了40人左右的步兵。
这是我记者生涯中,唯一一次遭到大规模袭击,也是唯一一次见到机甲交火,但我不知道,看到这样的画面,对我来说,是幸运或是不幸。
现在是2036年,9月21日,距离那颗小行星的坠落,已经过去十年了。
那颗不知是灾厄,还是希望的石头,将人类带入了一个新的纪元。
而在纪元之初,在人们面前展现出的高大的钢铁身躯,不知是神,还是魔。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