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小浣熊,首先普天同庆,祝贺天国拯救II正式发售,多年以来可以说是我最喜欢的动作RPG没有之一的游戏终于续上了多年前那个暑假时未完的故事,作为玩家首先是无比期待的。
也是借着这个机会,想要聊一下关于这个游戏以及由此延伸出来的捷克民族历史,这是我一开始标题想要讲的一个主旨,也是我对于这个系列第一部和第二部讲故事的侧重点的不同,那就是“中世纪”这个概念,正在游戏中的时间线里的波西米亚渐渐消退。
本文大概不会涉及到很多剧透,因为浣老师现在也没有通全程,更多是对于历史背景的叙述,所以游玩前后都可以放心观看。
话说回来,之所以小浣熊认为《天国拯救II》相比于一代,没有那么“中世纪”,其实缘由有两点,一是从游戏性,二是从时代背景来看。
游玩过一代的玩家可能会觉得,这一部绝大部分大场面以至于过场动画的感情渲染,绝大部分都堆在了开局的斯卡里茨之劫中,以至于后来到了游戏中期反攻倒算,跟着大部队步兵列阵攻击雇佣兵大本营的震撼程度都没有开局那么强烈。
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敬爱的亨利同志在干的活,不能说是偷鸡摸狗至少也是丧家之犬,充分地体验到了自己难民身份的历史意义后,义无反顾地在拉泰城当该溜子,如果不是卡彭少主这个富二代拉一把,那么他和大部分沦落街头的乡亲们其实差不了太多。
在玩一代时,我们有种感觉就是在中世纪的欧洲,时间非常漫长,任务引导需要玩家消耗大量时间和物资穿越河网纵横的波西米亚跑腿送信,而大部分支线,包括但不限于跑腿、调解纠纷、抓异端和糊弄教会等等任务.
我的理解是战马是有意将这些以风土人情和时代特色融入了角色的成长当中,我们可以举个例子,亨利大部分经验增长和技能获取,来源肯定首先是战斗和完成任务,但装备和一些机制的获取则被融入到了中世纪生活当中。
当剧情推进到需要使用弓的时候,流程里就会安排一个跟着卡彭少主打猎的任务;大师反击这个机制也是在流程前半在军事训练的契机获得的。
当然更不用说序章中,这个展示了战马叙事能力的讨债任务,时至如今我都记得那个叫库尼什的无赖可以被各种方式吐出来给老爹的欠款,包括但不限于坑蒙拐骗偷以及群起而攻之。
经过了这些任务,我们通过亨利这个中世纪万事屋的视角,无意间就能体验和观察了波西米亚的矿工、木匠、烧炭工以及贩夫走卒五行八作的生活气息,高度拟真让人们可以很直观的体验到市井民情是我认为这部最好的优点,但同时也是一些玩家对其恶评的原因。
但同样的,这样的生活气息也让整个游戏流程被拉的很长很长,节奏很慢很慢,除了一开始的斯卡里茨惨案外,绝大部分时候亨利需要接见的最大的贵族,也只是拉泰一地的摄政以及拉泰真正的主人卡彭。
而对于亨利这样的代理人以及绝大部分平民来说,除了斯卡里茨的难民外,很多人面对神圣罗马帝国的权力纷争的理解都非常片面和直观,简而言之就是,“哪有什么帝国危机,不都是你们卢森堡家内斗吗?”
所以,我们可以在一代游戏中看到大部分推动着游戏剧情的节点,都是围绕着本地几个联合起来希望对抗西吉斯蒙德的领主推动的,其中的战争也非常具有封建主义特色。
但是,就如同本作的一大特色是可以使用的火门枪或者叫手炮一样,繁荣但已经成为了整个波西米亚斗争中火药桶的库腾堡,已经开始摆脱了骑士老爷那一套,反而剧情中的矛盾与冲突已经成几何式增长,游戏节奏也迅速被调动了起来。
早些时间听机浪电台时候,里边讲到的二代的任务“丧钟为谁而鸣”就是一个例子,相关内容大家可以去听节目和文章,而我想要提的另一点就是战马有意将他们的作品推向更大的宏大叙事。
这就是我想提到的一代二代风格不同的第二点原因,在这时候的库腾堡,很大程度上波西米亚的腹地已经不是上一代当中那种田园牧歌式的标准“中世纪”生活。
恰恰相反,这座由于锻造业和商业繁荣起来的城市中,人们面对的矛盾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贵族内斗,而是包括了信仰风俗、德国移民与捷克本地人、城市和乡村等等冲突的更大的矛盾。
在一代的拉泰城中,波西米亚本地贵族需要考虑的只有是否应该臣服于西吉斯蒙德这个野心家,因为在此之前,因为荒淫无度的瓦茨拉夫四世当朝时,因为国王的无能以及皇室特权衰弱,所以这些地方领主总是处于一种奇妙的自治联盟状态。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治传统,所以在国王被绑架,西吉斯蒙德大军杀到时,这些领主还是可以团结起来自保,换句话说,这个国王在之前有没有都一个样,但如果让西吉斯蒙德夺了王位,这个人是有野心也有军事才能的,这些之前的好日子很可能就没了。
所以很简单,这就是一个好领主对抗坏皇帝,以此捍卫自治权的简单故事。
而将场景放在库腾堡这个由市政议会而非是领主贵族统治的大城市,这就是另一个更复杂的问题了。
还记得一代序章斯卡里茨村中,那个被亨利涂鸦墙壁的德国佬吗?这个家伙虽然最后以一个标准的小丑结局死在了库曼人刀下,但是死之前他在酒馆大放厥词的态度就可以看到德国移民的态度——瓦茨拉夫这个老废物已经怠慢朝政太久了,我们欢迎一个更加励精图治的皇帝来统治波西米亚以及整个神圣罗马帝国。
而在库腾堡( Kutenberg )这个地名都是拿德语写的地方,持以上观点的人那更是满大街都是,而如果我们仔细想想,想要一个有所作为并且野心勃勃的皇帝当朝理政,这样的愿望就那么“坏”吗?
当然,鉴于西吉斯蒙德这个杀伐果断的猛男,想要反抗他的人也不在少数,最典型的就是那个与德国佬决斗的剧情,两边的剑术大师谁都不服谁,一个叫布拉格的尼克拉斯,另一个直接叫曼哈德·冯·法兰克福,这个任务几乎是把城中两个族群的矛盾摆上台面上了。
要是将视角放宽到整个波西米亚,我们还可以举个例子,在一代跟酒鬼神父喝大酒后,大段剧情被放在了描述神学家胡斯宣道的文戏,而到了二代的库腾堡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宣道的真正威力,也是捷克人民的民族史诗中戏剧性的一幕。
游戏中表达的冲突也很直观的表现在了游戏当中,作为抗击神罗势力的民族英雄的扬杰士卡自不必说,日后这位被恩格斯称为“战场上从未失败”的独眼老兵,与来势汹汹的野心家西吉斯蒙德的斗争可以说是游戏中的主线。
而在日后,这位独眼老兵最终带领着捷克人中的矿工、石匠、商人中的豪强,最终凝结成了一支被称为塔博尔派的反抗军势力,日后更是在胡斯战争中与前来讨伐的十字军真刀真枪干了一下。
而在当时的教堂中,整个捷克社会都处于一种在宗教仪式上“二等公民”的状态,比较典型的便是天主教会主张的“饼酒分领”,与胡斯宣称的“饼酒共领”,两种仪式的冲突。
熟悉天主教仪式的朋友知道,在弥撒后的信徒需要在神职人员的带领下食用“圣餐”也就是一块小面饼,并且喝一杯葡萄酒,代表着信徒食用耶稣的血肉以蒙受庇护。
然而,在15世纪的波西米亚,受到罗马教会控制的教堂,主张在仪式中只给信徒发饼而不发酒,认为只有神职人员可以喝这杯酒。
但是朋友们啊,捷克人民可是斯拉夫民族的一部分,不让这帮人喝酒,最终成为了双方矛盾的爆发点。
当然,这并不是因为差一口酒的事情,而是波西米亚人受到神圣罗马帝国控制太久,而到了1403年,三尺之寒已然冰冻,捷克人在此刻似乎意识到了他们并非只应该是神罗的附庸,或者换句话说,德意志人和罗马教会不应该坐在他们头上。
对于市民来说,他们渐渐也开始认为,我们连宗教仪式中能不能喝酒都不能决定。
相反,教会却认为,你们捷克人今天敢喝这个酒,明天想要干什么我都不敢想,必须出重拳!
而这些捷克本地的市民与教士,则坚持认为应该改革仪式,并且要求以捷克语传道和翻译圣经,而非让教会靠着拉丁语垄断宗教仪式,从而靠什一税和赎罪券等方式收割波西米亚的财富。
于是,这个放下没有二两,拎起来一千斤打不住的话题,就成为了日后圣杯派反对神圣罗马帝国的直接导火索,而不光是这两者,几乎各个阶层各个行业,都有着对于时局的看法与立场,显然这不再是曾经一代那个简单的中世纪冒险故事了。
塔波尔派与圣杯派,两个由不同斗争目标和诉求的民间派别,在日后的1415年,神学家胡斯最终被绝罚并于康斯坦茨处以火刑后,彻底与神罗和教会撕破了脸,掀起了一场旷日持久的胡斯战争。
但在这一切发生的小十年前,已经蓄势待发的火药桶库腾堡,迎来了两个自称是代表拉泰而来,但是和乞丐差不多的年轻人。也就是在这样高压的政治环境下,我们可以看到游戏中的许多任务,都与“丧钟”那样,给人一种紧迫和压力的感觉推着玩家向前进。
1403年,无疑是大部分史学界公认的中世纪晚期,但也正是在这样的时代,反抗教权和独裁的火光已经在波西米亚的大地上有了不小的苗头。
现在回想起来,在去年放出的预告片中,那个审问着亨利的声音,似乎也在暗示着这一部中那些严肃与宏大剧情的讨论,因为在亨利面前徐徐展开的时代,已经开始走出了中世纪的田园牧歌,开始变得不那么“中世纪”了。
无论如何,这里对于天国拯救系列充满期待和兴趣,非常推荐,这里是浣熊君,一个在全网各地撂地的闲散作者,我们下次再接着聊。
评论区
共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