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狗大学生,在回老家的饭桌上,总是被家里老人点起“大学”这个概念,以及他们回忆那个年代下的大学生活,但是面对这个概念我相信不少人还是和我有着一样的疑虑,大学最早是什么,它来自与何处。而正因如此我才做了一点小小的调查,写下这篇文章也是拾人牙慧,我想我的行为也是抛砖引玉,所以如果有懂得老哥看到错误和漏洞还请批评指正。
本文章旨在分享历史事件与知识,所有内容均基于公开可用的资料和学术研究。我们尽力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但由于历史资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能存在部分细节的不完全准确或解读上的差异。本推文不构成任何专业建议或历史事件的最终定论,仅供参考和启发思考之用。对于因使用本推文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我们概不负责。如读者发现推文中有任何错误或遗漏,欢迎指正,我们将尽力核实并修正。请尊重历史事实,理性讨论,共同营造一个健康、积极的历史知识交流环境。
我们先要确认“大学”这个概念本身,“大学”这个词本身有两层含义,一层为专指一本书《大学》。《大学》作为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春秋战国时期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在历史的演进中,主动或者被动的升级,最后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 。而这个概念很显然不是我们生活中较为常见的“大学”。
而第二层含义则是我们需要讲述的内容,“大学”(university)这个事物明显也是个舶来品。而作为舶来品就其起源肯定不在国内,而他的起源我们则可以投向《刺客信条- 奥德赛》满嘴“马拉卡”的卡珊德拉故乡————希腊。
古希腊文化教育一直为西方传统文化教育的正宗,而我们的大学教育又名高等教育,在这个时期就已经开始出现。这一时期希腊的各位超级猛人例如“希腊三贤”(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就开设过哲学学院和修辞学院,这个在严格意义上并不能称之为大学,但这个时候就已经给欧洲人埋下了大学的种子。
博洛尼亚大学(又称波隆那大学)则是广泛公认历史上的第一所大学,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弗雷德里克一世(腓特烈一世)的赦令成为正式大学,而时间则是为1158年。这个时间是颁布法令的时间,规定了大学不受任何权力的影响,作为研究场所享有独立性。而其建立时间则是由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乔苏埃·卡尔杜奇所领导的历史委员会经过考证确定为1088年。
而西方大学的诞生则也是一种历史的偶然选择,也是一种历史时期下的产物。在476年,西罗马正式被日耳曼人所打败后,西欧终于进入了封建时代,而在这个时代下,孕育了大学所产生的条件。
“中世纪大学是欧洲中古时代留给后世的最为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是世界范围内现代大学的直接渊源。“——————《从西方大学的起源和发展看现代大学的精神内核》
在这个时候,世俗权力与教会正在针锋相对,而城市的发展正是因为如此,而大学往往都会产生在城市的原因也和其早期特质密切相关。在那个时候,大学是一种知识生产机制,在那个时候大部分的教学机制都是学徒制,而学徒制学习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要学习师傅的人品。
而大学则是用理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整理和制造知识,不需要像师傅带徒弟那样充满高度人格化和神秘主义色彩,让知识成体系和规范地传授给学生。而这样在现在如此常见的教学模式,在中世纪那个充满神秘思维的时代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但是还是没有脱离其本质属性。
大学在一开始就是一个买卖知识的地方,而买卖内容包括法律,医学等等。而在那个时代特别出名的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博洛尼亚大学就是以法学院而闻名。在那个时代当一个律师的服务对象相当之多,例如教皇,皇帝,国王,公爵,伯爵等等,而那个时代的律师则有点像幕僚或者谋士。(感觉和战国春秋的门客有点像)
在那个时期的大学就变成了一种知识的买卖市场,而在意大利,西班牙,法兰西南部的大学都和博洛尼亚大学一样采用着学生治校,学校是由求学的学生组织起来的,所以按照权与责的划分,由学生会指定规则,聘用老师。而在法兰西中部,德意志不一样,那里的大学是由教授治校,教授团管理学校事物,在这其中教授就占据了主动地位。
这样看来,中世纪大学的实质就变成了知识市场内的学生行会和教授行会。但是,光是有行会还是不行的,还需要通过法理上的认可,而我们之前一直有提到的博洛尼亚大学就是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一世给予了他特许状,让大学拥有了自己的章程,土地,财产,所有属于大学内的东西也受到了保护。
而为什么腓特烈一世要给予其特许状呢?这就会涉及到教会与世俗权力的斗争,在中世纪的教育多由修道院来负责,这就导致了教会对文化的垄断。而那个时期的世俗权力就像p社玩家点开自己的角色面板看到教育那一栏的眼前一黑一样。而现实中更是如此,世俗权力甚至能被折腾到皇帝去给教皇跪下认错。所以可想而知,当皇帝听说有一帮子读书人可以在自己与教皇斗法的时候帮帮自己是由多么惊喜,而这也就意味着大学从被皇帝承认的那一刻起就变成了一柄被教皇和皇帝争取刺向对方都利剑。
在教皇和皇帝两者相互疯狂斗法的情况下,大学巧妙利用双方矛盾在夹缝中求生终于为自己争取到开展学术活动所必需的权利。另外大学以职业训练为目的把世俗科学引进学校,改变了教会垄断教育的状况大学的产生推动了知识的传播及其世俗化使得西欧社会的学术生活和中世纪教育的传统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变革这也是对基督教神学教育的一大突破。
中世纪大学具有十分突出的开放性和国际性它们以拉丁文为通用语言互相之间有着必要的思想、学术和情感交流同时也不拘于一门一派而是形成一种求知求学的学者共同体。中世纪大学的一个最鲜明的特点是学术间的广泛交流。中世纪的大学大都是国际性质的教师和学生来自欧洲各地他们所带来的不同地域的文化和知识得到了广泛的传播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而大学内产出的文法之士则是到达各给国王皇帝手下工作,而这些人最后组成了庞大的的文官集团,从立法,司法,行政等多个方面加速了各个国家的中央集权,取代封建主义在这之中,大学居功至伟,它是西方走出中世纪的重要力量。
评论区
共 6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