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上,罗妮坐在海纳西家的餐桌旁,呆呆地望着窗外湿哒哒的地面。
今天早上起来,除了想着要继续提取苇丝外,她总觉得自己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可一时又想不起来。
窗外,地上的青石板被昨夜又起的雨水打湿,看起来像一面模糊的镜子,映出朦胧的天空。
餐桌上摆着几碟子丰盛的早餐:白嫩焦香的荷包攸攸蛋——攸攸鸟是伊西多拉本地的一种禽类,飞得高,下的蛋比鸡蛋大很多;松软的全麦吐司;肉汁充盈的烤肠——同样来自本地一种浑身发黑的香猪;香气扑鼻的蘑菇汤——罗妮认出了其中几种蘑菇,但还有一些她从未见过;最后是一罐子红色的果酱。海纳西妈妈说,知道罗妮是乡下来的姑娘,所以特意买了这种特殊的果酱,里头的果子来自伊西多拉一个叫做“云上”的村庄。
嗯,不得不说,人类的早餐真是口味丰富,罗妮对那道蘑菇汤最满意,一口喝下去,浑身暖洋洋的,不知道加了什么佐料。
海纳西妈妈穿了一件挂满亮片的抹胸鱼尾长裙,头发像金色的波浪一样披散在肩后。
海纳西爸爸则穿了一身笔挺的西装,但是西装颜色有点奇怪,看起来像是成熟的椰子,听说这是伊西多拉的经典款。
海纳西本人则穿了一件白色但又有些淡黄光泽的学生长袍,说是有一年生日时订做的,灵感来源于一种珍珠贝。
他们要去参加伊西多拉的五月小提琴音乐会,那是本地传承了几百年的传统节日,今天全城歇业,所有居民欢聚一堂,小提琴演奏直到黄昏方歇。
吃早餐时,海纳西妈妈和海纳西发生了一点口角,这会儿,两个人正在海纳西的房间里“私聊”。
餐桌上只剩下罗妮和海纳西爸爸,海纳西爸爸是个寡言少语的人,他边慢条斯理地吃煎蛋边时不时在罗妮身上掠一眼,罗妮低着头,不断用小汤匙搅拌剩下的一点点蘑菇汤。
房间里的争吵声时隐时现,罗妮听到海纳西妈妈不断提到一个人名:蕾斯。
海纳西和妈妈出来的时候,两个人都恢复了冷静,海纳西妈妈回自己的房间准备音乐会要带的东西,海纳西则坐回了罗妮的身边。
罗妮就主动跟他搭话,聊着聊着,他们就聊到了那个蕾斯。
“就是住在楼上的女生啦,和我一样大,又是一个学校的,妈妈老是拿她来挤兑我。”海纳西边说边咬了一大口烤肠,肉汁沾满了他的嘴角。
“嗐,不就是上学那点事喽,诶,罗森塔,你说,书上的东西虽说也对,但难道比我的现实生活还重要吗?”
“嗐,要是书能跟我说话就好了!我也不是非要二选一,可对着文字实在是太太太无聊了!我只要一闭上嘴巴,只能用眼睛看那些密密麻麻的字,就无聊得想死掉!”
“那个——”海纳西突然站起来,指着天花板道,“那个蕾斯!她简直……不是我嫉妒她,那个人简直是个变态呀!”
“那个蕾斯,她不是在学校上学就是把自己关在家里读书,从来不出门,我一年到头都没在除了学校以外的地方见过她,你说,再爱读书的人,读到这个地步,是不是也太反常了?”
这倒没什么,在崇尚智慧的莱希亚,这样的书虫倒有很多,在罗妮看来,那个蕾斯不像普通的人类孩子,倒有点伊森加人的气质。
罗妮一拍脑袋,这,这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啊!
罗妮不禁心花怒放,转忧为喜,恨不得现在就上楼去见见那个蕾斯。
不,不行,上一次她就是因为太心急,才选错了人,这一次,她必须要先考察一下这个蕾斯才行,毕竟她的手里只剩下最后一条塔塔虫了!
“那,海纳西,我能,能在你家多住几天吗?”罗妮在心里数了数日子,“绝对不超过五天!我会付你食宿费的,等找到落脚的地方,我马上就走!”
“谁要你给钱了?”海纳西妈妈走过来说,“向小孩子要钱对大人来说可是一种耻辱哦。”
“谢谢你们!”罗妮向海纳西爸爸和海纳西妈妈鞠了一个躬。
“你真的不跟我们一起参加音乐会吗?这可是伊西多拉最有特色的节日哦。”海纳西眨着眼睛对她说。
昨天晚上海纳西提出这件事的时候罗妮就婉拒了,除了提取苇丝,她不想横生事端,还是低调点好。
果然,罗妮听到楼道里响起嘈杂的脚步声和说话声,看来大家都出动了,热闹得整栋楼房像活起来了一样,用力地抖抖手臂,伸伸腿脚,海纳西一家和罗妮告别后也出了门。
等到楼道里重新安静下来,罗妮就垫起脚尖向楼上爬去。
临出门时,她从海纳西家的书架上拿了一本书,听起来那个叫蕾斯的女生是个嗜书如命的大书虫,跟这样的人搭话,最合适的理由就是虚心求教了吧。
在莱希亚的时候,她就怯于和塔姆辛那样的学霸打交道,虽然塔姆辛从不像罗迈琪那样出言讽刺她,但单单是她的那种姿态就跟罗妮是一种天然的反差,罗妮见了她就紧张。
罗妮敲了两次门,蕾斯家里却一点动静都没有,难道海纳西猜错了,她今年破天荒地开了例,去参加音乐会了?
她抬起手,正要敲第三次,却突然听见里面的门锁传出了轻微的响动。
门缓缓地开了一条缝,屋子里很黑,罗妮根本看不清开门的是谁。
“你好!请问是蕾斯小姐吗?是这样的,我就住在楼下,我听说蕾斯是这里最博学的学生,我有些书上的问题想请教你。”
“我,我借住在他家,不过我和他不一样,我也非常喜欢读书......”
“关于哪本书的问题?”半晌,门后的声音才又犹豫地问道。
“叫伊西多拉,额,伊西多拉百年......衰落史?”
拿这本书去问一个伊西多拉人,会不会太冒犯了啊?糟糕!
门被拉开了,出现在罗妮眼前的是一个比她矮半个头的身材纤细的女孩。
不过她和罗妮想像的有点儿不一样,蕾斯留着齐耳的短发,皮肤白皙,没什么血色,眉眼之间恹恹的,不怎么有精神,像个病人似的。
不过,她身上却穿了一件鲜艳的红裙子,配上她那苍白的脸,看起来有点儿触目惊心。
门关上了,罗妮发现蕾斯家里非常昏暗,大白天,客厅所有床帘都拉得死死的,一丝光也透不进来,因为封闭,里面的空气也十分沉闷,让她觉得很不自在。
昏暗中,蕾斯引领她走向房子深处,客厅走到底,向右一拐,罗妮看到最近的一间房间里漏出了一丝光线。
蕾斯的房间比客厅稍微亮堂些,她的书桌上开着一盏小灯,灯光铺洒在几本翻开的书上,最里面的那本书旁边躺着一只黑色的钢笔,笔尖反射着微光。
除了一张紧靠着进门那面墙的小床外,其他三面墙上各靠着一个高大厚实的书架,可以说,书架占据了房间的大部分空间,而且它们都被塞得满满当当的。罗妮还瞥到蕾斯的床下有几个露出边框的纸箱,里头应该也是放不下了的书。
蕾斯坐在了床边,罗妮则坐在了书桌前的凳子上,就这样,两人在逼仄的空间里开始了谈话。
“这里。”罗妮随便指着一处地方说,“这一大段,我一点儿也看不懂。”
蕾斯只瞧了一眼,便抬头问罗妮:“你不是伊西多拉人?”
罗妮在这里本来就不怎么自在,这种感觉从一进来就开始了。虽然蕾斯的房间有一盏小小的台灯,但房间里的窗帘也拉得死死的,一丝风也透不出来。罗妮在莱希亚长大,习惯了开阔的视野和新鲜的空气,这样的环境实在太压抑了......
“蕾斯,你可不可以先把窗户打开啊?房间里太闷了,我有点......”她没有回答蕾斯的问题,而是先提出了要求。
听到这话,蕾斯凑近了罗妮的脸,仔细打量了一下她的脸色,她站起来走到窗户旁,犹豫了一会儿,又走了回来。
不可以打开窗帘?这真是罗妮听到过的最奇怪的家庭规矩,现在明明是早晨,蕾斯却要合上床帘,开着灯读书,这不是脱裤子放屁,多此一举吗?
看来奇怪的是蕾斯的爸爸。看到蕾斯十分为难,罗妮也只好忍住这种不适了。
“好吧,那我们回到书上吧。你刚才看到我在书上所指的地方,就说我不是伊西多拉人,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刚才你指的地方,你说你看不懂那一段,是吗?”蕾斯重新坐回了凳子上。
“这段资料介绍的是伊西多拉的历史,这几个名词——”蕾斯用手指在书上点了几下,“都是伊西多拉的一些古地名,本地人或多或少都知道一些,可你却说自己一点儿也不懂”
“哈哈哈,原来是这样啊,那这个……”罗妮随意挑了一个名词,“梅德杰姆,是什么意思?”
“那是两百年前在伊西多拉行医的一位医生的名字。他去世后,人们习惯用他的名字来指称他的医馆所在的街道,慢慢地,那就变成街道的名字了。”
说完,蕾斯起身从一旁的书架上抽出一本厚厚的书递给罗妮,罗妮一看,是一本叫做《梅德杰姆行医传》的书。
“不不,蕾斯,咱们还是先把手头这本弄明白吧。”罗妮连忙摇头。
她又问了蕾斯一连串问题,没想到蕾斯居然全部对答如流。
罗妮不禁喜上眉梢,看来蕾斯绝对就是完美的提取对象嘛!
以防万一,她又接连问了她许多问题,反复确认以后才不得不起身告别,她怕留太久显得不自然。
“蕾斯,我以后也可以上来问你问题吗?”临走时,罗妮问道。
回到海纳西家,她从背包里翻出小木头匣子,把它揣在了身上。
真想现在就跑上去把塔塔虫放进蕾斯的耳朵里啊!可是马上上去的话,她又找不到合适的理由。
在这段空闲时间里,为了能跟蕾斯搭上更多的话,她翻开那本厚厚的《伊西多拉百年衰落史》读了起来。
“看这些密密麻麻的字!怎么一张图画都没有呢?”罗妮感叹道。
阅读大部头的纯文字作品一直是她的短板,她也因此常常被莱希亚的同学奚落。有时候,她的自尊心会强迫她硬读下去,不过到最后,虽然她读得头也昏了,眼也花了,还是搞不清自己到底读没读进去,读没读明白,反正过程中是没有丝毫愉悦的。她能复述出书里的一些句子来,但始终提不起兴趣,只是照本宣科而已。
有时候她都怀疑自己是不是伊森加人,追求智慧是伊森加人的本能,阅读书籍是追求智慧极重要的途径,她怎么就不具备别人拥有的那种超强的学习能力呢?
翻开手上这本《伊西多拉百年衰落史》,罗妮从第一页开始读起,她读得极慢,想要尽力理解书上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
“毫无疑问,如今的伊西多拉正在走向衰落。想必今天的居民们也应该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感受到了,他们的确面临着比他们的父辈时代严峻得多的局面。一方面,既有的优势正匆匆流逝;另一方面,新的城市发展动力却迟迟没有出现。然而,伊西多拉的衰落是从这一代才开始的吗?事实上......”
先不说这种结论是否正确,罗妮正期待作者向她解释伊西多拉衰落的原因,可在洋洋洒洒发表了一长串的议论后,这部分的内容却戛然而止了。作者突然开始介绍起伊西多拉的历史来,而且对于伊西多拉的古历史还提出了好几种不同的说法。
罗妮只得耐着性子读下去,很快,她就被作者提到的其中一种说法吸引住了。
“难道无人怀疑那种现存于世的流行说法吗?有人说,伊西多拉的建筑风格源于它在相当遥远的时间以前所处的地理位置,因为它曾经临近一片浩瀚无际的汪洋大海。事实真是这样吗?要知道,现在的伊西多拉完全是一座陆地城市,它的附近甚至还有一片广袤无边的森林。基本的地理知识告诉我们,要将大海转变成陆地必须历经相当长的时间,千年,乃至万年、数十万年。如果伊西多拉真的曾是一座海滨城市,那也是千年,甚至万年以前的事了。问题在于,任何一个研究伊西多拉历史的学者都不敢夸口伊西多拉的历史已跨越千年、万年,就算伊西多拉在万年以前就已存在,它又是如何在毁灭海洋,重塑陆地的自然伟力面前幸存至今的呢?”
伊西多拉曾是海滨城市的说法在莱希亚也颇为流行,罗妮以前对此深信不疑,可是书中提到的这个反对意见貌似也很有道理。这么推理下去,就出现了两种可能:第一,伊西多拉的确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它因为某种原因在之前的地理巨变中幸存了下来;第二,传说是假的,可是这样的话,那些古老的贝壳又是从何而来的呢?
罗妮继续往下读,没想到这次读书,她居然一口气读了很久,真奇怪,换作之前她早就不耐烦啦!
也不知道什么时辰了,罗妮站起来,走到窗前,看了看窗外。街道上依旧静悄悄的,只是偶尔有一两个车夫驾着马车从窗下经过,车轮发出吱呀吱呀的噪音。
天色还早,音乐会还没结束,海纳西一家也许傍晚才会回来,不知道他们那边进行得怎么样了。
这一次她准备了更多问题,还用心地把它们写在了纸上,这样一来,她就能争取更多时间,好悄悄把塔塔虫放进蕾斯的耳朵。
评论区
共 5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