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卑微的真菌显示出与我们相似的生命。
——1858年,亨利·戴维·梭罗(Henry David Thoreau)的日记
*有趣的是,在梭罗写下这段话的时候,学界尚未有定论,但现在对DNA的系统发育分析已经确定,真菌在生命树上的分支与我们有着惊人的接近。
本系列各篇内容自成体系,相互之间没有先后顺序 (除了明显标记了上下文的 🥹) ,可以放心按需食用。
本文关于《迷宫饭》漫画及动画中提及的变身蘑菇(Changeling)。
因为本着尽量全面和深度考据的态度,文章可能存在部分生涩和不易读内容,推荐感兴趣的小伙伴存好知识总结图👆,便于在具体需要查阅相关信息时食用。
变身蘑菇(Changeling)在《迷宫饭冒险者权威指南》中被九井谅子老师归类为菌类(Fungi),以下为详细设定🔎:
菌类,即真菌(Fungi),我们常见的“Mushroom(蘑菇)”在生物学分类上就属于这类,严格上来说,蘑菇通常指的就是这种具有伞状子实体,菌盖下有菌孔或菌褶的真菌。Mushroom 的词源可能来自古法语单词“mousseron”,意为“苔藓”。也可能来自拉丁语中的“mucus”,意思是“滑溜溜的”或“黏糊糊的”。也可能来自古英语、古德语或古北欧语中意为“苔藓”的词汇。
《迷宫饭》中,变身蘑菇(Changeling)的原型基本可以确定为是爱尔兰及英格兰传说中经常出现的“仙女环(Fairy Ring)”。与本系列我们考据的其他怪物不同,“仙女环(Fairy Ring)”在现实生活中是真实存在的,与之相关的精灵传说也有多种版本,在爱尔兰及英格兰地区格外盛行。
它的名字“Changeling”,来源于部分威尔士仙女环(Fairy Ring)相关传说中的“换生灵”部分,换生灵通常被认为是精灵或仙女用自己生病或年老的孩子替换人类婴儿的行为。
威尔士地区盛传着关于精灵偷走人类小孩的故事,并且十分深入人心。
被留下的换生灵可能会有异常的特征,比如发育迟缓、长相怪异或性格古怪。
人们曾认为仙女环源自夜间嬉戏的仙女、雷击、被爱冲昏头脑的刺猬、女巫在瓦尔普吉斯之夜的舞蹈,近来还有人认为它是因 UFO 着陆而产生。实际上,这是一种由真菌菌丝体向外生长造成的现象,真菌消耗了土壤的营养,因此在中心形成了所谓的坏死区。当菌丝体获得足够的营养时,它就会沿着坏死区产生一圈蘑菇。跟据生长环境的不同,仙女环每年可长几厘米或几十厘米。
Fairy Ring,有时候又被称为fairy circle、elf circle、elf ring或者pixie ring,中译一般为“蘑菇环”、“蘑菇圈”、“仙女环”,为方便论述,本文 统一采用“仙女环|Fairy Ring” 的说法。
仙女环(Fairy Ring)一般是指由真菌(多数时候是蘑菇)自然形成的一种环状或者弧形结构,它的核心组成部分其实是真菌的菌丝体(mycelium),那个部分是藏在地下的,菌丝体在地下呈环状扩散,而地表则因此能看到蘑菇冒出来。
一般来说,仙女环(Fairy Ring)的直径可达10米以上,而且 会持续“长大” ,会随真菌持续向外扩展,中心老菌丝死亡,外围新生菌丝扩张,最后也可能趋于稳定。
由于会形成这种特殊的地标坏死区,所以仙女环(Fairy Ring)有时候能形成一些非常特别的形状,除了基本的环形和弧形之外,还有出现过双重弧、镰刀形弧之类的形式。
仙女环可能相当 “长寿 ”。杯形秃马勃( Calvatia cyathiformis )形成的仙女环可以存活 400 年甚至更久。在英格兰南部的巨石阵附近,有一个特别大的仙女环,据估计至少有 1000 年的历史。
▋▎仙女环(Fairy Ring)并非具体某种物种
值得一提的是,有多达 60 多种能形成仙女环(Fairy Ring)的真菌,其中最著名的是硬柄小皮伞(Marasmius oreades),它的俗名就叫作“仙女环蘑菇”。它通过释放氢氰酸——一种杀草剂——来促进植物的坏死过程。毫无疑问,“仙女”是不可能有这种粗鲁行为的。
也有一些真菌能在受感染的皮肤上形成环状,被称为“癣”,这种情况也与仙女的嬉戏没有关系。 (猩红腐败!)
关于仙女环(Fairy Ring)的传说非常丰富,显然,它作为人们时常能在草地、森林以及牧场见到的奇观,在民间存在着多种版本的故事,这些故事多与超自然的起源有关。
在法语中,仙女环(Fairy Ring)又被称为“ronds de sorcières (‘witches' circles’) ”,意思为“女巫的圆圈”。法国民间传统则提到,有巨大的凸眼蟾蜍守护着蘑菇圈(Fairy Ring),任何试图破坏这种仙女环的人都会受到诅咒。
在德语中,仙女环(Fariy Ring)则被称为“Hexenringe (‘witches' rings’) ”,意思为“女巫的指环”,在德国普遍的传统观点里,仙女环(Fariy Ring)被视为是女巫在著名的瓦尔普吉斯之夜(Walpurgis Night)起舞的地方。
荷兰的迷信传说则认为这些神奇的仙女环(Fairy Ring)是魔鬼放置牛奶桶的地方。
(魔鬼居然也喝牛奶,有品啊…)
而在位于欧洲中部,主要位于奥地利,部分位于意大利的蒂罗尔地区(Tyrol),民间传说又将蘑菇圈(Fairy Ring)与龙的传说关联起来,炙热的龙尾扫过草地,留下了这些怪圈。七年之内,除了毒蘑菇之外,任何其他植物都无法在那里生长。
而在菲律宾,仙女环(Fairy Ring)的传说则与精灵有关。
包括英国、斯堪的纳维亚及凯尔特传统中,民宿观点都认为仙女环(Fairy Ring)是精灵或者仙女跳舞形成的,这种观点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时期(12世纪),古英语术语有“elferingewort“的说法,意思为 "elf-ring","a ring of daisies caused by elves' dancing" ,由精灵跳舞形成的雏菊环。
总的来说,欧洲关于仙女环(Fairy Ring)的起因传说多种多样,但共通特征都是在警告人们不要进入这种不详的蘑菇圈,在其他一些地方,贸然进入仙女环可能还会导致失去一只眼睛。
显然,世界各地都存在各类仙女环(Fairy Ring)的传说,而传说做丰富且多样的地区当属英国及爱尔兰地区的民间传说。
不列颠与爱尔兰民间传说中蕴含着丰富的精灵信仰,这一点也如实反应在“仙女环(Fairy Ring)”的名字上,人们很早的时候就认为这种蘑菇圈是由精灵跳舞形成的。上文已经提到过, 关于仙女环(Fairy Ring)在西欧的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12世纪。
1628年,瑞典作家奥劳斯·马格努斯(Olaus Magnus)在《哥特人的历史》中也提到了仙女跳舞与仙女环(Fairy Ring)的联系,他认为这种蘑菇形成的圈是仙女或精灵跳舞时在地面上烧出来的痕迹,因为这些仙女的足部会损伤草皮,而蘑菇圈附近的茂盛草地则源于精灵帕克(Puck)的滋养。
英国民俗学家托马斯·凯特利(Thomas Keightley)指出,在19世纪初的斯堪的纳维亚地区,人们仍然相信仙女环(Fairy Ring)(elfdans,即“精灵舞圈”)是由精灵跳舞形成的。凯特利还同时警告人们不要进入这种精灵舞圈,闯入者可能会看到精灵,并陷入幻象。
在19世纪的威尔士地区充斥着诸多目击案例,当地的人们将仙女环(Fairy Ring)称为"cylch y Tylwyth Teg",各类目击案例都声称看到了成群的精灵在环中起舞。
在本地的一些传说中,那些“威尔士仙子们”(Welsh fairies)居住在地底,一般穿得大红大绿的,喜欢在月下跳舞,有时候它们也被称为‘Fair Family”,有些人说它们会绑架人类,然后在原地留下一个“换生灵”(changeling)。
直到20世纪末,苏格兰和威尔士仍然流传着这类传说,甚至有威尔士人声称自己参加过这种精灵舞会。维多利亚时代的民俗学者认为精灵与女巫存在关联,部分依据在于两者都被认为会举行环形舞蹈。
凡俗之人需待次日清晨方能得见环痕。
(环味儿来了!)
仙女环(Fairy Ring)的传说在不列颠与爱尔兰民间存在着各种不同的变体。
20世纪初的爱尔兰传统认为精灵钟爱围绕山楂树跳舞,所以仙女环多以山楂树为中心。
苏格兰巴尔奎德的居民则认为精灵喜欢把蘑菇当成餐桌,而威尔士的妇女们则相信精灵把蘑菇当作太阳伞。德文郡传说则提及,在达特穆尔边缘有一处巨型仙女环,暮色降临时,那里会出现黑母鸡和小鸡群。
1891年埃德温·西德尼·哈特兰(Edwin Sidney Hartland)记录的苏格兰版本中,仙女环被洞穴和废弃磨坊所取代,也许这是因为这些蘑菇圈经常会长在洞穴和废弃磨坊附近。
1960年代流传的威尔士与马恩岛版本的仙女环故事里则剔除了跳舞的元素,宣称仙女环是地下精灵村落的痕迹。
不过,无论是怎样的变体,各类民间传说都普遍将仙女环(Fairy Ring)视为危险禁地,各种传说和故事都会告诫人们切勿靠近仙女环,即便不触碰环本身,只是采集仙女环上的花草晨露都会带来厄运。
He wha tills the fairies' green
Nae luck again shall hae :
And he wha spills the fairies' ring
Betide him want and wae.
For weirdless days and weary nights
Are his till his deein' day.
But he wha gaes by the fairy ring,
Nae dule nor pine shall see,
And he wha cleans the fairy ring
An easy death shall dee.
——A traditional Scottish rhyme (一首苏格兰传统民谣)
(以及作者不太擅长的糟糕翻译版-谢谢deepseek:)
若谁胆敢耕种仙子的绿地,
他将永失好运,灾厄缠身;
若谁鲁莽践踏仙环的边界,
贫穷与苦难将如影随形。
他的余生将充满无望的白昼,
与疲倦的黑夜,至死方休。
但若行路之人懂得绕行仙环,
便不会遭遇悲痛与劫难;
若心怀敬畏,清扫仙环的人,
终将安详离世,得到善终。
王尔德记录的爱尔兰传说讲述了一位农夫不顾邻里劝阻,执意在仙女环上建造谷仓的故事,最后的结果是这位农夫在深夜陷入昏迷,还是依靠当地的“灵医”帮助才破除诅咒,这位农夫在醒来后声称,自己在梦里梦见自己必须拆毁谷仓。
此外还有众多传说提到了凡人踏入仙女环(Fairy Ring)之后遭遇的可怕结果,除了上文提到的比如昏迷、恶梦、失去一只眼睛之外,还有迷信认为,迈入仙女环的人可能会被诅咒死亡。
20世纪萨默塞特郡的民间传说把仙女环(Fairy Ring)称为“绞刑陷阱”("galley-trap"),据说踏入其中的杀人犯或者窃贼会被绞刑处死。
最常见的传说版本是类似于“神隐”的失踪,踏入仙女环(Fairy Ring)的人会像隐形一样消失,普通人再也看不到他们,而闯入者会被永远囚禁在仙女环的那圈荧光里。
据说这些仙子们会逼迫凡人不停地跳舞,直到力竭身亡或是陷入疯狂。在威尔士的故事版本里,这些仙子们还会故意诱骗凡人踏入圈内共舞。
19世纪流传于威尔士坎布里安山脉的某个传说就详细记录了凡人踏入仙女环的遭遇:
…..他看见泰尔维兹·泰格仙灵(注:威尔士语"Tylweth Teg"意译为"美好族群")——那些形如微型士兵的小人儿,正围成一圈跳舞。他朝那欢宴之处走去,渐渐接近那光影摇曳的仙环:只见一群俊美的男女,正踏着竖琴的节奏轻盈跃动。他此生从未见过如此标致的人儿,更不曾目睹这般摄人心魄的欢愉。他们后仰着几乎要倾倒,却仍手拉手旋舞不停,同时用含笑的面容示意他加入。舞者们始终保持着完美的圆环;有些人攀爬着古老的克罗姆列克石柱,还有些以惊人的速度追逐嬉戏,快活得不得了。另一些则骑着形态极优美的小白马来回穿梭……这一切都在静默中发生,牧羊人虽看见竖琴,却听不见乐声。
直到他更靠近仙环边缘,最终斗胆将脚踏进魔法圈内——就在这一瞬间,他耳中突然涌入此生所闻最销魂的仙乐。
——Howells 1831; translated in Sikes 1880, p. 83
在五朔节前夜(May Eve)或万圣节之夜踏入仙女环(Fairy Ring)尤为危险,据德维法赫河(Dwyfach)支流阿丰-法赫-布莱尼溪(Afon fach Blaen y Cae)附近流传的一则传说,曾有一位牧羊人闯入一片灯芯草丛围城的仙女环——当时那里的仙子们正要起舞,她们便将他掳囚禁,甚至逼迫他和其中一位仙子结婚。
当人们在草地或是树木的边缘,看到比周围更肥或更瘦的草组成类似圆圈的形状时,会说这是仙女、艾尔夫精灵或是小精灵的圆圈。根据传说,这些圆圈会在精灵们在月下跳舞的地方诞生。撞见这样的聚会可不是什么好事,它们会把你拉进舞队,直到你精疲力竭而亡。
要想逃过噩运,你可以马上脱下衣服,并反着穿上,或者脱下鞋子,把左脚的鞋穿到右脚上,把右脚的鞋穿到左脚上。将一把尖刀的刀柄插进土里,刀尖朝上,也一样管用。
踩到椴树下精灵圆圈的草,会让人生病甚至死亡。
人们也会在欧洲红豆杉树下发现这种圆圈,任何闯进去的人,便会一直跳舞,持续一年零一天。
在这之后,只有拿着一根花楸树的树枝的人,才能把这位不幸的舞者解救出来。
要注意的是,除了在圣树下和草地上,小精灵还喜欢在其他地方跳圆圈舞。比如孚日山脉的索特雷精灵(Sotré),会在农场边的粪肥上疯狂地跳圆圈舞。
——[法]韦罗妮卡·巴罗 里夏尔·艾利《魔法植物》
逃脱仙女环诅咒的方式一般都很灵异,20世纪初威尔士流传着一种方法:将 野马郁兰 和 百里香 扔进仙女环里以迷惑仙子。另一种主流方法是让施救者用 铁器 触碰被困者。
也有些传说认为,只要圈外人把被迷惑者从圈子里拉出来即可。在兰戈伦(Llangollen)地区的一则故事中,一位农夫为了解救女儿,将绳索拴在自己腰上,并召集了四名壮汉在他踏入圈中时合力将他拽回。
还有一些解救方法与基督教信仰紧密关联,传说中耶稣的十字架是由花楸木制作的,所以用此木材制成的枝条可以用于破除仙女环的诅咒,同理,高呼“以天堂之名”“看在上帝的份上”( "what, in Heaven's name")之类的话也可以破除诅咒。但这种接触诅咒的方法有一个生效前提,就是营救者必须等到受困者踏入仙女环之后的一年零一天才能行动。
(那人都已经死了吧??)
踏入过仙女环,与仙子们共舞过的人即使获救,也往往难得善终。他们有的人失忆了,已然忘记了自己曾经的奇幻邂逅,而此时时间也已经过去数周甚至数年。而其他大多数故事里,这些获救的闯入者都步入了可怕的结局。
在英国威尔士地区,根据1891年记录的安格尔西岛传说,有人成功从仙女环中脱身,但全然不记得自己与精灵的遭遇。
而在英国威尔士的卡马森郡(Carmarthenshire),一名男子刚被救出仙女环,身体就立刻化成了粉末。兰兰林教区的马萨文地区(Mathavarn, Llanwrin Parish)的传说与之类似,被解救的幸存者吃了口饭,然后就腐烂化灰了。
而在威尔士的阿伯里斯特维斯地区(Aberystwyth),传说铁器对被营救出来的受害者十分致命,据传说记载,一名被获救的女子在接触了铁器后消失得无影无踪。
部分传说则指出,窥探仙女环最稳妥的方法是绕着环跑上 九圈 。
这样做的原因是为了在跑动过程中聆听仙子在地下嬉戏时的动静。根据20世纪时诺森伯兰郡(Northumberland)的习俗,这个方法必须在满月时实施,且必须按照太阳运行的方向奔跑,逆行者会沦落为仙子的傀儡,妄图跑第十圈的人则会招来厄运。
孩童们总会跑足九圈,但任谁劝说,他们都绝不敢尝试第十圈。
——1828,基斯利(Keightley)
另外还有迷信者认为反戴帽子、反穿鞋子等类似措施可以迷惑和扰乱仙子的心智,这样就算踩到仙女环也不会被拽入圈中,面临危险或诅咒。
虽然仙女环(Fairy Ring)的传说总是与灾厄相连,但威尔士民间也存在一些传说,认为仙女环是丰饶与幸运之地。这类传说提及,啃食过仙女环青草的山羊会格外健壮,从这类地方播种的庄稼也比普通土地收获更丰。考虑到仙女环的科学成因,这种传说确实存在合理之处。
《雅典神谕》( The Athenian Oracle ,一部17-18世纪的民间问答录)收录了相关的民间信仰,记载称建在仙女环上的房屋能让居住者财源广进。
威尔士彭特文(Pont y Wern)地区的传说则提及:
13或14世纪时,科沃里昂镇(Corwrion)的居民每逢周日昨晚礼拜,都会在称为“彭伊邦克”(Pen y Bonc)的地方,目睹仙子们围着萤火虫翩跹起舞,人们甚至会加入精灵的狂欢,当地童谣至今传唱:
‘With the fairies nimbly dancing round /
The glow-worm on the Rising Ground.’
1901年,约翰·里斯(John Rhys)记录的威尔士故事提及:
19世纪初,见温山,盘南谷(Berwyn,Cwm Pennant)那一带有个男人帮忙捣毁了仙女环内树上的一个白嘴鸦巢。据说,为表谢意,精灵们每天都会送男人半克朗银币。这种馈赠行为一直持续到男人向朋友透露了这件事,精灵们认为他“违背了仙境法则,泄露了精灵的慷慨”。
然而,即使在这样的传说中,精灵的馈赠也往往暗藏诅咒,许多传说都提及了仙子/精灵们如何施行报复。
➤ 📖 [美]劳伦斯·米尔曼(著) [美]埃米·波特(绘) 《真菌词典》
➤ 📖 [法]韦罗妮卡·巴罗 里夏尔·艾利《魔法植物》
评论区
共 4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