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想水浒传》可谓是一代人的回忆,是无数人的童年jrpg启蒙作品。对续作的渴望催发了玩家的热情,当其“精神续作”开启了众筹时,无数玩家闻风而至,用情怀将其托举至开发完成。
团队原本只希望筹集 50 万美元,但开发团队低估了玩家的热情。众筹开启仅 3 小时后,50 万目标被火速达成。最终,游戏筹集出 460 多万美元,是期望金额的 9 倍之多。
多年以后,《百英雄传》始终在 Kickstarter 电子游戏分类下排名众筹金额前三。如果只看 JRPG 这个领域,它应该是史上众筹金额最高的。
但截至写稿时,目前steam上面的好评率为77%,考虑到情怀加分,实际上差评是不少的。
那么,百英雄传质量如何呢?
背景设定与剧情
《百英雄传》的故事发生在一个西幻世界观下的大陆上,这里有人类,妖精,兽人等诸多种族,大陆上国家林立,最强的是帝国。
故事的开始是大陆上出现了一种叫“符文透镜”的东西,简单来说,就是能增强自身实力的远古遗迹。
任何科技和新事物,肯定首先应用于军事上面,游戏里也不例外。于是帝国和盟国(名字不好记)组成了探险队一块寻找透镜,只不过双方各怀鬼胎,都想踢开对方自己牟利。
不过探险队的双方在这次冒险中却结下了孽缘:作为主角的诺瓦和帝国军官塞恩惺惺相惜,同生共死,不过临走时塞恩的话算是给这段关系下了一个预言:“希望我们不要在战场上碰见彼此”。
话都说到这儿了,那后续想必也不用多说。
在找到透镜以后,帝国开始逐渐挑起与周边诸国的领土争端,不断找借口挑衅,准备发动战争统一大陆。塞恩作为帝国世袭的军事贵族责无旁贷,诺瓦也因为家乡被帝国军队焚烧而发誓报仇,经由女爵的授权后建立起了反抗军。
两个人的命运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就此交织在一起,直到结局。
剧情的核心是群像剧,围绕诺瓦、赛恩和各自的队友展开。双方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立场和信念。主线剧情大概40-60小时,讲述了从边境冲突到大陆展开全面战争的过程,中间穿插了不少关于友情、牺牲和正义的讨论。
剧情整体中规中矩,很经典的日式RPG味道,好处是比较王道,坏处也很明显,就是剧情太典了,有过一定动漫和游戏经验的玩家估计任务开个头就能猜到结尾是啥样。不过中后期开始,关于战争以及对决的剧情和演出还是不错的。
唯一的大槽点可能就是队友的入队剧情了。
游戏名叫“百英雄传”,又是《幻想水浒传》的续作,自然名副其实,有足足120个队友可以入队。但问题是这么多队友,能在剧情里露脸或者戏份比较重要的,不过10个左右。
大部分队友更像是凑数的,比如主角老家的邻居大妈,某个城镇的铁匠,改邪归正的土匪等等。其入队任务也比较参差不齐,简单的角色你和他对话几句就想入队了,复杂一点的可能得跑腿做个任务,替他们找找东西打个怪啥的。
这些采集物品和打怪跑腿的任务,放在十几年前的时候可能玩家还有兴趣去做,但在当今的游戏发展情况下,这些任务就很难称得上是“任务”。剧情,引导,角色塑造都有所欠缺,再加上翻译有点问题,体验就差强人意了点。
总体来说,剧情对老玩家有情怀加成(包括一些幻想水浒传的彩蛋梗),新玩家也能看懂,但如果说这个剧情有多神,那也不至于。
玩法系统
《百英雄传》的玩法主要分为四部分:回合制战斗、基地建设和战略SRPG模式,还有小游戏。
回合制战斗
战斗和《幻想水浒传》一样,还是6人小队的设定。别看有120个人能选择,角色上场还是要看身上有几个符文槽位。
游戏角色虽然有普攻,技能,连携可以使用,但其强度的相当一部分都来源于符文。符文可以加属性,还可以增加可使用的技能。而连携技的作用实际上不大,组队时不用多加考虑这个问题。
至于战斗本身不算太难,但是前中期可能比较枯燥。
游戏需要频繁在大小地图上跑图,而遇敌机制采用了暗雷,这点就很让人别扭。再加上JRPG经典的卡数值卡蓝,和抠得要死的经验值,在需要专心跑图的时候经常被突发战斗打断,在需要刷怪升级的时候迟迟遇不到怪打,都是常事。
基地建设
基地系统算是游戏的一大亮点。
招募的角色里,有些是支援型,比如我前面说用来凑数的邻居大妈可以种地,厨师能做料理加BUFF。随着基地发展,你能解锁商店、旅馆甚至温泉,算是半个模拟经营玩法。基地升级和主线挂钩,比如要推进剧情可能需要特定设施,而设施又得靠特定NPC加入才能建。
这部分槽点不多,但是部分设施升级所需要的NPC不可替代就比较难受。你必须找到那个地图上的某个隐藏队友才行,而游戏的任务设计前面也提到了,弱引导弱设计,有时候不翻看攻略真就想不到任务在哪里触发。
战略RPG模式
SRPG部分仅出现在主线的战争当中,玩家在网格地图上指挥部队对抗敌军。其实更像是简单的对抗演练,比如弓箭手远距离可以压制步骑兵,骑兵克制步兵,步兵近战后压制弓兵等等。
这部分我觉得是最有意思的,玩起来不复杂,看演出也有意思。领队的军官还能放技能,提升我方士气和攻击力等等。
小游戏部分
小游戏算是贯穿整个游戏当中了,本来不应该单独介绍,但是其内容之丰富已经算得上主要内容的一部分。
像钓鱼烹饪这部分不说,后期甚至还会出现料理比赛,打牌,抽陀螺。这部分比主线有意思多了,完全可以沉浸在里面玩个半天。
总的来说,玩法系统还是比较丰富的,回合制战斗和基地建设是主玩法,像是主线的战争模拟SRPG,还有单挑决斗这种小游戏作为补充。
画面与音效
美术方面,尽管上面说了不少缺点,但是谁来都得夸一句《百英雄传》的画面是真好。
角色是基于2.5D风格的像素风sprite动画,场景是3D建模加预渲染背景。其实要说的话和《八方旅人》比较像,但八方旅人的场景和CG没有这么写实。
音效和音乐是亮点。
整体风格就是经典JRPG的感觉,有那种复古的史诗感。各大城镇BGM悠扬,战斗曲带劲,尤其是几个大战役的配乐,让人热血沸腾。音效方面,技能和配音都很不错,就是环境音稍微单薄,像走路、开门这些细节不够突出。
Dlc
Dlc的内容更像是前传:主角玛丽莎和另一个妹子在本体时间线中,诺瓦和塞恩去遗迹之前,就先去森林找符文透镜了,结果在透镜的传送门里面看到了神秘ai机械少女。在这个古代西幻的世界观下,虽然有魔法,但是没有科技。
所以她们顺理成章地走到了一起,一边找透镜一边寻找这个ai妹子的秘密。
体量上和游戏的小镇序章差不多时间,流程还是比较短的。至于玩法和主线也没有大的变化,非要说的话,主角诺瓦的妹妹和ai妹子变成了可使用角色,性能还挺强的。
(机器人妹子自称尼尔,技能又是群体机械飞弹,总让人有种玩梗的感觉)
至于迷宫和本体没有什么差别,区别只在于作为dlc有了更多的剧情演出,以及剧情战斗。说实话这样体验起来反而比本体的暗雷遇怪体感要好,至少一大段剧情对话后,动画演出看起来是要打的样子,也有个心里准备。
总结
游戏玩下来,我的整体感受是《百英雄传》有情怀也有诚意,但是终究是上个世代的产物。
对《幻想水浒传》的粉丝来说,这款游戏几乎复刻了当年的味道:群像剧、6人战斗、基地养成、单挑和料理小游戏,样样不落。尤其是能集齐上百个角色,看着队伍壮大,那种满足感很难在其他游戏里找到。
但我们不妨从这样一个小插曲里去思考一下,制作团队为什么要近乎执念地去追求复古:
在游戏发售之前,开发团队曾经在Reddit(外国版的贴吧)发过问答帖,有一位自称“年过三十、忙于生活、是名父亲”的玩家询问,游戏中的“存档点”设计是出于什么考虑?
(百英雄传不支持即时存档,只在城镇旅店或者迷宫的节点,重要剧情处才可以)
而开发团队的回答是:这是有意为之。制作人村上先生特别强调,不能随时随地存档,以及对背包道具数量进行限制,是他的执着,因为他认为 RPG 探索本质上是一种资源管理。
也许这样一款由怀旧的老玩家的情怀汇聚而成,终归要回应玩家的呼吁,即使它的理念已经和这个时代似乎不太契合。
如果你是《幻想水浒传》的粉丝,或者喜欢慢节奏的传统JRPG,推荐试试。
但如果你是新世代的玩家,更倾向现代化的游戏体验,可能得先掂量下自己的耐心,是否愿意拿出时间精力品味这样一款JRPG。
评论区
共 3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