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参加 034Gamejam 纯属是一时兴起的决定。
3 月 16 号,我的手在做菜时不小心被剁下去一块肉,做了个手术缝了八针。
3 月 20 号,在某个群聊里看到了卷毛老师发的比赛信息,发现好像就快截止报名了。
然后赶紧加了比赛群,踩着报名截止的线在群里随机捞到了一个程序队友,又非常胡逼地拉上了自己的音乐朋友,直接参赛了。
如果说我完全什么都没考虑,其实也不是那么回事。因为今年我还是打算全年打 Gamejam 的。
4 月的 LudumDare 肯定是要打的,毕竟搞不好就最后一届了。4月中旬还有个booom 可以考虑打。那么这样看下来3 月的这个 034 正好可以弥补下一月份到现在的空缺,权当是复健运动了。
21 号,正式开题之前,我跟程序大致对了下想做什么。
玩法上我们并不准备做太大的创新。为了保证在不用文字和仅使用少量图例的条件下也可以让玩家弄明白操作和玩法,我们准备做一些基础性的玩法。比如说台球,三消,弹幕或者普通的平台跳跃。
但是在玩法的基础之上,我们准备展示下这个符号系统之下能够展示具体信息的可行性。
当主题公布之后,我发现这个主题做文字解密其实真的挺合适的,于是第一时间去联系了卷毛老师,玩家在游戏中打出具体字符的操作是否违规。意料之中地,被 ban 了。
但事情也不是完全解决不了,我们想到了另一个出路——二维码。
我们的想法是,把二维码拆分后做成迷宫,玩家需要消除整个迷宫中的非正常要素,把整片空间恢复成本来的样子。在解决完所有的迷宫之后,玩家需要按照特定的顺序把二维码拼好,扫描之后就可以到达我们预留好的彩蛋页面了。
(如果你玩过我这次做出来的游戏,那么你应该已经知道那些图片是怎么来的了。)
就在我兴高采烈地处理二维码谜题的时候,意外悄然发生了。
周六晚上 11 点左右,我们的程序突然表示周日有事来不了了。而按他所说,我们的游戏只要添加进去音频并且打包就可以了。因为谜题和玩法的测试已经完成,我也就没有了什么疑虑。
但第二天早上十点,我打开他发过来的工程的时候才发现,这哪是只差音频了。开始界面没有,重置关卡功能没有,甚至最后拼接地图的功能也没有。
放弃吗,似乎也很合理对吧?毕竟我自己真的对编程没什么信心,这个时间也不够我赶鸭子上架的。
但是如果我真的想做游戏的话,真的有想要表现、表达的东西的话,一定要靠程序吗?
所以我决定和我们的音乐兄弟一起,重启整个项目,把它做成一个纯文字解谜的游戏。
我重新编排了所有的文字剧情,并对它们进行了费时又费眼的加密。
我根据剧情需要编写了新的十个关卡,利用已经快要遗忘了的古典密码手法做出了几个简单又不失趣味性的谜题,然后把原本的二维码关卡当做能够解谜的收集要素塞进了每个关卡当中。
我还另外找了人录了一段结尾的音频,当做最终的一个剧情爆点。
而这一切都是在这 7 小时内完成的,我交上去了一个我能够做到的完美答卷。
我想表现的,是两个有精神障碍的人之间的情感交织和相互之间的依偎支撑。他们本身的存在对于这个社会来说类似于一种bug,他们之间的情感沟通由于精神障碍的影响,往往也像破译密码一样充满艰难。但就算这么艰难的情况下,他们也互相慰藉过,也交融过,这就够了。
于是我们整个游戏的情感体验和游戏本身的游玩体验也就这么定下来了。
你不懂密码其实没关系,你不懂那些晦涩的语言其实也没关系。
因为理解总是比误解和无视更多,敞开的心扉总是比紧闭的大门要少。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次的项目,我收获的只有一种无与伦比的满足。我在一个非常极限的时间内完成了这次的比赛,完成了非常个人的表达。
这种满足感甚至比我去年打了那么多的比赛完成了作品之后的满足感还要高。
或者简单一点来说吧,当你真的想要去做某件事,想要去实现一些东西的时候,阻碍总会在那儿,但路也总会在那儿。
当你看到山的时候,其实你就已经在路上了。真正能够阻碍你的,其实也只有你自己而已。
评论区
共 2 条评论热门最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