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无限之界/Beyond the Bounds of Infinity》是去年出版的宇宙恐怖小说选集。在前言中,编辑批判了洛夫克拉夫特及其同时代作家的同类作品中的种族主义和排他性,为了突出包容性和多元化,这部选集除了少数几位特邀作家,大多数作者都是新人及LGBTQ人士,作品也是同样。
以及,编辑认为“人类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不是“对未知的恐惧”,而是“对孤独的恐惧”。这种思路在收录作品中也有一定体现。
前乐队贝斯手在广播电台节目中讲述自己如何发现那古老的、神奇的声音,并受其影响,他还将这声音通过广播传达给听众……
——通篇都是贝斯手在电台节目上发言的文字记录,他显然受“声音”影响太甚,话语癫狂,不太好理解,但我比较喜欢这篇的写法。
童年不幸的女主身患强迫症,坚信自己每天醒来后如果没在卧室门上敲三下,世界就会毁灭。而这竟非妄想……
——主角认为同事说的“每一个宇宙都有一个同样的自己”很没品,因为人类太过渺小,对宇宙而言毫无意义。所以真的是主角没敲三下门导致宇宙恐怖怪物入侵,带来世界末日吗?还是说怪物必然到来,只是她提前在梦境瞥到未来景象呢?以及,不是每个宇宙都有一个同样的主角,但每个宇宙都有这么个宇宙恐怖怪物。
作者阿曼达·海德利的创作以民俗恐怖和宇宙恐怖为主,此前写过她的民俗恐怖长篇首作《直到我们变成怪物/Till We Become Monsters》的感想,她的首部短篇集也于去年出版。
跨性别主角遭开盒,被整个小镇视作异类,并因之丢了教师工作,还在回家路上被绑架。主角侥幸脱身,发现自己遭绑架是为了在仪式上向蛇形触手怪物献祭,整个镇上有点实权的人物都身着黄袍聚到一处,趁怪物吸食活祭时一拥而上吸食怪物,主角偷窥了整个过程,崩溃逃离。
——喻示比起跨性别主角,举办活人献祭的小镇名流们才是真正的怪物。故事的后半截很有伊藤润二短篇那味儿。
在某洞穴深处发现的,会令读到它的人精神呆滞或死亡的字母的调查,包括文字记录,视频和音频的文字转录。
主角是拉丁裔移民,与两个年幼的女儿住廉价公寓楼,在公寓楼的锅炉房里,主角看到一尊用人骨和人皮制作的蛇形有翼邪神塑像,还有社区失踪儿童和自己妻子的残骸。受邪神之声驱使,主角将一个女儿用作塑像材料,之后忘掉这段记忆,以为自己与独生女相依为命。
——认知遭篡改真的非常恐怖。小说里邪神塑像的描写掉San又带感,对拉丁裔移民的艰辛生活也有呈现。佩德罗·伊尼格斯是拉丁裔科幻小说作家,他的短篇小说被许多科幻或恐怖小说选集收录。
安梦想修建一座地下都市,但数起人员失踪事故令工程刚起步即终止。安与花心且荤素不忌的吃软饭丈夫进入六号地下通道调查时,遭遇离奇塌陷事故,脱身无望。丈夫不相信安的地下食人族说法,反称安是连环杀手,平日累积的矛盾爆发,安杀死丈夫,以其血肉充饥。最后电池耗尽,灯光熄灭,洞穴深处传来沉重的脚步声……
——发生在近未来的食尸鬼故事。安是非二元性别者,人称代词用的都是“they”,这也令我在阅读初期陷入困惑,一时搞不懂小说里到底有几个人。维吉·维尔维特是位跨性别作者,这是“they”首部出版作品。
网红视频博主二人组前往有灵异传说的奶牙山洞穴探险并一路直播,最后被一群女巫鬼魂献祭。
——通篇都是直播间的文字描述,仿佛在看伪纪录片恐怖片。这俩视频博主的做派非常典型,光看文字都能感受到对方有多招人厌烦。杰西卡·迈克休是一位成熟的科幻和恐怖小说作家,已有十余本书出版,她是本书的特邀作者之一。
自从捡到那块会发光的绿松石色陨石,孩子们就变得越来越古怪,周遭因种种事故而死的人越来越多。老师安吉拉发现,一个古老的生命体通过这块陨石侵染、操控孩子们,犯下种种恶行,自己的生命也遭到威胁。精神几近崩溃的安吉拉决定先下手为强……
——宇宙恐怖+恶童故事。玛丽·圣乔瓦尼是知名恐怖小说作家,作品多为宇宙恐怖小说。我之前写过她的神秘学专家凯茜·瑞恩系列首作《寒意/Chills》和洛夫克拉夫特黑粉漫游克苏鲁世界中篇《奇石/Srange Stones》的感想笔记,这部短篇中提到的邪教“黑星之手”正是凯茜·瑞恩系列中的反派。她也是本书特邀作者之二。
英雄与暴虐的“长眠之神”约定,若是祂于地下洞穴中长眠,将有两位少女每日执行十二种仪式,悉心照料祂的躯体。邪神可以吞噬犯错的少女,随后村民会挑出新人前来替补。
这篇故事就是一个替补新人的自述。有着凄惨遭遇的她与前辈少女感情愈加深厚,在失去对方后,她意识到少女们的牺牲才是约定中真正付出的代价,便决定不再行仪式,以便让邪神有借口重现人世。
——中世纪奇幻背景的宇宙恐怖故事,隐喻女性自我意识觉醒。
搬进继承来的大房子以后,主角发现种种怪异之处,最终被连通房子的异世界吞噬。
——十分简单的宇宙恐怖鬼屋故事,但写得很抽象,看得懂故事,看不懂为什么这么写……“牙齿和眼睛”代指主角。以及,这位新人作者是一位变性人硬汉,笔名也挺有梗。
主角出身自韩国萨满家庭,他15岁时,得知父母决心将六个月大的妹妹培养成萨满,便向儿童福利部门举报了父母,导致妹妹被其他家庭收养并带到国外。事后他与父母决裂。
多年后,他的父母搬进深山中的养老院,被溪流中的神秘“星光”侵入体内,成为这种天外生物的营养供体。浑身长出鱼鳞,剥落后变成全新的生命体。他目击了母亲的转变,瞬间成为狂信徒,致力于让所有亲戚都喝下“星光”水。
——整篇都是主角写给妹妹的信,他讲述了家庭的过往,父母和自己的转变,在最后捎带上一句已经给妹妹全家老小都偷偷喂上了“星光”水。
作者是韩裔新西兰人,应该是打算写一篇韩味另类“天外魔花”故事,但主角转变认知前的一系列行为都非常不韩味。
加里乌斯跟随爸爸和大伯去森林猎鹿,当大伯射中一头巨大的、鹿角至少有24杈的雄鹿后,异变陡生,三个古怪的印第安人现身,警告他们已经进入奈亚拉托提普的领地,伤其后裔的大伯必须留下,其他人可以离开。
爸爸拒绝后,三人直面邪神,最终两个成年人惨死,当加里乌斯在一周后被发现时,已经啃光了自己手指上的肉。
——相当简单直接的克苏鲁短篇,但故事里的奈亚拉托提普看描述与莎布-尼古拉丝极为相似,就很令人意外。或许这是邪神在此世界中独有的化身吧 :P,三个印第安人有《麦克白》中三女巫的味儿。
S.A.寇斯比是著名“南方黑色”犯罪小说作家,多次获奖,有两部长篇小说还推出了繁中版,他是本书特邀作者之三。
克劳迪娅第二次于午夜登上悬崖,观看从海底显露出来的教堂遗址时,邂逅了一位带着三只克里特猎犬的神秘希腊女子,她很快坠入情网,最终受其蛊惑,随其进入海底教堂,被其钉入教堂中的古老黑棺。
——黑暗罗曼史百合故事,文字缥缈浪漫,没啥克味儿,更像吸血鬼爱情小说。作者是位很新的新人,专注于女同和超现实主义文学。
姐妹俩受困海岛一年多,其父母为给孩子们省下食物,早已绝食饿死。当食物彻底吃光后,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掀翻了别墅,这对少女姐妹被巨浪卷入海中,看见海底有一只比鲸鱼还大的眼睛。满心认为那是女神之眼的姐妹俩,潜入其中……
——短篇的开头,姐俩好像在惬意地享受海边度假,其凄惨状况是一点点揭露出来的,看得人心惊又心疼。因为前面绝大部分篇幅都很现实向,使得结局更像是少女濒死时看到的幻象,这么一想就更心疼了。
瑞秋·瑟希在此前的二十年里一直是独立恐怖电影制作人,近年才投身文学创作,文字非常有画面感。
14岁的大哥被警方误杀后,6岁的里斯和二哥随父母迁居至某个看似安静祥和的小镇。这里的确对黑人很是友好,但一个远古邪神居住在小镇地下,时而通过无线电广播传达信息。
多年后,当得知二哥也遭警方误杀,被邪神选中的里斯决心借机向整个国家展开报复。
——小镇恐怖+宇宙恐怖故事,但核心还是在讲种族歧视,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而主角就想当那个蚁。
以及,搬到镇上不久父母发现异状,为了给自己找宽心,父亲还说“我们不是生活在雪莉·杰克逊的小说里”,然而宇宙恐怖小说更可怕啊!
邪神侵入南美原住民生活的海岛,绝大部分原住民纳头便拜,唯有主角坚持反抗,因之看到邪神展示的未来景象——原住民遭白人殖民者百般摧残……
——作者身具泰诺人(加勒比海原住民)和波多黎各血统,这部短篇将殖民者与邪神等同,主要在赞颂原住民的反抗精神。
女船长带领船员来到南极,受女神使蛊惑,想要举行仪式安抚并驯服一位新发现的“神明”,借此开辟新航道。然而一船人受困冰面两年,陆续饿死不少船员,只有与神使相恋的船长身体健康。
原来邪神的目的就是“吃掉”一船人,只留下船长。为了解救剩余的船员,船长假意愿受邪神所控,被其侵入心灵时放走了船员们,但随着侵占的结束,船长发自内心地成为邪神狂信徒,与神使双宿双飞。
——极地恐怖+宇宙恐怖故事,世界观较为独特。以及整部书读到这儿已经看到太多角色被邪神篡改认知,但依然觉得恐怖。
六十年前,少女丽莎被父、兄囚入地下室,她想要撬开地板逃生,却意外发现了长着数千只眼睛的邪神。喜好寒冷的邪神给丽莎换了眼珠,替其杀死父、兄,丽莎则成为邪神的忠实信徒,此后的六十年里悉心照料其躯体,同时也将这冰冷的地下深穴打理得很是舒适。
在丽莎寿数将近时,一名饱受家暴的年轻中国女人感应到邪神的召唤,前来接替丽莎。
——这部短篇讲述了丽莎生命最后一天发生的事,故事与前面的《我们在黑暗中所行之事》十分相似,但这里的邪神更“亲和”,冷穴成了走投无路女人的庇护所。
经常驱魔的人都知道,驱魔最重要的环节是知晓恶魔姓名,然而这篇小说中的驱魔人搭档发现,附身任务对象的不是传统的恶魔,而是未知宇宙恐怖怪物在这个世界中的投影,他们根本无从得知其姓名。
知识都学杂了的女驱魔人强行将长着数不清触手的邪神命名为古阿斯——希腊神话中的百臂巨人,并用普罗米修斯赠与人类的礼物——火焰——将其驱逐。
——幽默诙谐小短篇,驱魔人驱克系邪神正是我想要看到的故事!作者是这本选集的两位编辑之一。
外星人攻陷地球,某好莱坞编剧被迫成为导演,在废稿堆中挑拣剧本,为急性子暴虐外星人拍摄符合它们口味的电影。
——外星入侵故事,但没啥克味儿。L.玛丽·伍德是美国知名作家和编剧,本书特邀作者之四。
总的来看,单就可读性而言,这本选集作品良莠不齐,且良少莠多,但确实非常包容,非常多元,绝大多数作品都将视角投向边缘人群。我个人比较喜欢诡物塑像,神之眼,舒适的冷穴和古阿斯这几篇。
评论区
共 1 条评论热门最新